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到三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9368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到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到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到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伤仲永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给下列字注音:父异焉( ) 日扳仲永( ) 不能称前时之闻( )而已耶( )2.用“”划分下列词句中朗读的停顿。(1)余闻之也久 (2)还自扬州(3)贤于材人远矣 (4)不能称前时之闻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世隶耕_ (2)未尝识书具_(3)父异焉_ (4)即书诗四句_(5)并自为其名_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 (8)泯然众人矣_ 环谒于邑人 忽啼求之于 于舅家见之 之 借旁近与之贤于材人远矣 余闻之也久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4.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1)不使学。(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5.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多选题)A传一/乡秀才观之。 B. 仲永生五年。C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D.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E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F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翻译下列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_(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_(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_7.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向个阶段?答:_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答:_9.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答:_10.文章第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籍贯、身份、姓名、家世,有什么作用?答:_11.“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这几句中“忽”“即”“立”几个字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答:_12.从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这件事,你受到哪些启示? 答:_ (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远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问女何所思( ) 旦辞爷娘去( )万里赴戎机(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关山度若飞( )( )2.给加点的字注音:(1)燕( )山胡骑( ) (2)可汗( )( )大点兵(3)当( )户理红妆( ) (4)著( )我旧时裳 3.填空:木兰诗选自_朝_编的乐府诗集,这是_时北方的一首民歌。4.翻译下列诗句:(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_(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采用了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6.详略得当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诗中以下部分的内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_,主要为了突出_。(2)远征队伍的晓行夜宿是_,写出了_。(3)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是_,这是因为_。7.从第二段木兰母女的对话中,可看出木兰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_8.节选部分,哪几句表达了宿营地荒凉的夜景以及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情怀?_9.“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我们浓缩了怎样的一副场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写成一段百字左右的文章) 答:_ (三)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平!”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填空:(1)本文选自_主持编纂的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_至_共1362年间的史事。(2)课文中的“治经”的“经”指易诗_礼_一类的儒家经典。2.解释加点的词语:及:_ 过:_非复:_ 见事:_博士:_ 涉猎:_3.用现代汉语翻译加浪线的句子。译文:_4.找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加以解释。答:_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句中的“不可不学”改为“要学”好不好?为什么?_7.你认为孙权所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吕蒙?为什么?答:_8.听了孙权的一席话,吕蒙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请你描述一下。答:_9.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_ 伤仲永1、注音: 邑人( ) 日扳(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环谒( )泯然( ) 卒之为众人( ) 今夫( )2、解释加粗的字。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并自为其名: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受之于天: 贤于材人远矣: 得为众人而已耶: 4、“于”在古汉语中运用广泛,表处所,表对象,表比较,请辨析下面句子中分别表示什么,再解释出意思。日扳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 ( ; )贤于材人远矣( ; )5、节奏划分有错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6、下列不属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父异焉 B、邑人奇之 C、稍稍宾客其父 D、父利其然也7、翻译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8、本文选自_ _,作者_,_代政治家、文学家,“ ”之一。9、本文借事说理。一、二自然段用了 的表达方式,第三段用了 的表达方式,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 个阶段,分别是 10、伤仲永的“伤”是“ ”之意,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 )A、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他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11、本文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因为“ ”,最终“ ”的实例,说明 道理。12、“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13、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原文回答) 14、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原文回答) 15、本文用字凝练,开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一句就交代了 、 、 、 四个方面的内容。1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属于 描写,作用是 17、文中详略得当,记录了“我”的所闻所见,其中 是详写, 是略写。18、开篇大事渲染仲永的天资聪慧与后来才能尽失,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19、这个故事给我们阐述了什么道理?请写出与之相似的名句 伤仲永“司马光”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患:担心 俟s:等待。 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 稍稍宾客其父 _ (2) 泯然众人矣_ (3)尝主编资治通鉴_ (4)及长,遍览古籍_ 22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分)_ _23.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3分)24.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_ _参考答案:(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21.(4分)(1)以宾客之礼相待 (2)消失 (3)曾经(4)等到的时候2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3.让他作诗,没有传闻的那么有才华了(才能衰退)、完全和普通人一样了(才能消失)、对比。(3分)24.仲永天资过人,但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1分);司马迁幼时担心自己的记忆不如别人,于是勤奋学习,结果“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2分)。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天资不是决定因素,后天的学习才是关键。(2分)。孙权劝学【拓展阅读】(二)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即更刮目相待_ 及鲁肃过寻阳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译文:_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答:_ 2、迟、晚 怎么 再次、重新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4、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相关文章:木兰诗检测题班级_姓名_ 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理云bn( ) pi头( ) 扑shu( ) 雄 ch( ) 阿z(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户织( ) 昨夜见军帖( )旦辞爷娘去( ) 万里赴戎机(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 )( )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4填空。1)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 和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7)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8)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10)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 , 。1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 。1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14)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是: , ; ,。15)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 。18)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zh jin j tu xn c 鬓 辔 朔 雌 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木兰当户织( 对着 ) 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旦辞爷娘去(早晨) 万里赴戎机( 战争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 怎么)( 辨别 )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作.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4填空。1)木兰诗选自 宋 朝郭茂倩(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 南北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不慕名利 的女英雄形象。汉乐府中的“双璧”指的是乐府诗集和孔雀东南飞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西南北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7)诗中的“将军壮士”一句,用 对偶 和 互文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8)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诗文。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11)描写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的句子开.坐.脱著.当帖.六句。1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1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4)最能表现木兰做为中国女性淳朴(勇于献身,不慕荣华,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性格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15)夸张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6)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朔气传军柝,寒光照铁衣17)全诗中最富有喜剧色彩的句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8)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C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