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1930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发言稿 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好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XX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省科技战线认真贯彻“xxxx”重要思想,全面部署和组织启动科技攻关计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代表省政府向辛勤工作在科技管理战线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和慰问。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我们既要完成本届政府的科技工作目标,又要为下一届政府的科技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全国科技会议精神和我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认为要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积极工作:(一)组织好重点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我省发展高新技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加强优势领域的研究开发。一是重点支持能够形成产业化,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有重点的组织科技成果转化。要在信息、光电子、现代中药、新材料和玉米深加工等相关领域选择有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动部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有市场、有效益的高新技术。 同时,要积极争取和参与将在今年全面启动的国家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的12个示范专项,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及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电动汽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奶业发展、食品安全、节水农业、水污染治理、重要技术标准等。这12个专项中象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主要农产品深加工、节水农业、重要技术标准等,我们是能有所作为的,要积极争取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争取我省现在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进入国家专项。(二)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的科技工作。最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五”规划暨首批拟启动重大项目通过了*政府同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专家论证。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落实“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迎对进入wto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组建了中药材种植等5个重点实验室;启动了人参等12个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了“人参振兴工程”;确立了10户中药企业为*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刚才,我们为首批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授了牌。今年,我们要继续抓好我省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建立gap标准。按glp标准建设好*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研究室、中药化学研究室、组合化学试验室、中药药理研究室和中药质量检测研究室。组织实施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五”首批重点项目。抓好一批国家一类、二类中药创新药物的开发和一批疗效确切、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三)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去年8月份,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了全省农业科技战线的先进个人。农业科技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及“入世”的新形势,结合我省实际,农业科技要重点发展农作物良种技术(例如:杂交大豆大田制种技术等)、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长白山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生态环境整治技术(例如:羊草、碱毛草等快速繁育技术等)、农业工程技术(包括节水农业技术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转基因植物培育与产业化技术以及畜牧业优良品种的选育等等,形成国内领先技术优势。 (四)加强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信息化在当今世界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对加快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正发生深刻影响。xx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抓住国家重视信息化的机遇,加强信息化应用技术研究。一是加强政府办公应用信息技术研究。二是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推广。科技部将在“十五”期间,专门拿出8亿元资金,整合有关科技资源,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我们要积极参与这一工程研究,为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