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才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8671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才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进才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进才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才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9.10.1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卷的空格内。)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现当=30o和=45o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A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A、 B、 C、 D、C ABC 2如图所示,木棒AB可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端被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AC绳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可忽略。如果把C端拉至离B的水平距离远一些的C点,AB仍保持沿竖直方向,装置仍平衡。那么AC绳对A施加的拉力T和AB棒所受到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AT变大、N变小 BT变大、N变大CT变小、N变小 DT变小、N变大3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根据你知道的常识,可以估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距离最接近 A地球半径的40倍 B地球半径的60倍C地球半径的80倍 D地球半径的100倍4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图中的一段。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一定 A.大于2m/s B.等于2m/sC.小于2m/s 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和。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则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 + 2mg BMg + mg CMg + mg(sin + sin) DMg + mg(cos + co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三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卷的空格内)6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运动过程中第3秒内位移大小为2.5米,第7秒内位移大小为2.9米,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0.1 m/s2 B0.68 m/s2 C1.35 m/s2 D1.5 m/s27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对木箱施加一个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拉力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如右图所示。现逆时针改变F的方向,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8中新网2007年10月25日电,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从停泊轨道经过调试进入地月间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时,再次调试进入工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卫星将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C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从停泊轨道调控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过程卫星机械能守恒9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接触后压缩轻弹簧。在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轻弹簧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分析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M Bm2M 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只需按题意在答卷的横线上填出正确的答案,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0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以抛出时t=0,得到如右图所示的st图像,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m/s。11人类曾经受到小鸟在空中飞翔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小鸟在振动其翅膀时获得向上的举力可表示为F=kSv2,式中S为翅膀的面积,v为小鸟的飞行速度,K为比例系数,其中K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应是 。一个质量为0.1Kg、翅膀的等效长为a、宽为b的小燕子,其最小的飞行速度为12m/s。假如飞机飞行时获得的向上举力与小鸟飞行时获得的举力遵循同样的规律,现有一架质量为1080kg的飞机,机翼的等效长、宽分别为燕子翅膀的长、宽的20和15倍,那么这架飞机的起飞的速度至少要达到 m/s。ABCF12如图所示,AB、BC为两长度均为5m的轻杆,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A、B、C三处均用铰接连接,其中A、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距6m。现在BC杆的中点处加一水平作用力F=36N,整个装置仍然保持静止不动,则经分析可知AB杆对B处铰链的作用力方向 ,大小为 N。1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t=0时初速度为零,在2 N的合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1s后再增加一个大小也为2 N、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力,则该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为 m/s,前2s内的位移为_m。tF3F02F03t02t001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从t =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恒为F0,则在3t0时刻的水平力的瞬时功率为 W;在t=0到3t0时间内的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W。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 15、16题5分,17、18题8分,19题4分,共30分)15如下左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AB,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并可以绕光滑转动轴B自由转动。另一端搁在竖直墙壁上,并在板与墙壁间安置一个表面光滑的压力传感器。一个重为G的木块从A端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木块与木板的摩擦系数保持恒定。如果在木块从A端滑下时开始计时,下滑的时间为t,下滑的位移为x,则下右图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压力传感器上受到的压力随t和x变化的是 A B C DNx0xN0Nt0Nt0ABG16下列是某同学在做实验时的操作情况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般把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固定在平板上,把接收器固定在小车上B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弹簧秤测量的F1和F2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C在用平抛运动实验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斜槽的末端必须调整、保持切线水平,保证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水平D在用DIS实验系统“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中,两个力传感器可以相互钩在一起对拉,也可以相互接触对压17(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_(均用L、g表示)(2)在进行田径100m比赛时,有两个组的计时员同时进行手工计时,其中一组以听到发令枪的响声时开始计时,另一组以观看到发令枪产生的烟雾时开始计时。已知比赛当时的环境温度为15C、风速不计,考虑到声音传播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变化的参考值(如下表格所示),则在两组计时员反应速度一致的情况下,听枪声组与观烟雾组的计时数值相差 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当时的声速为 m/s。V/ms1331.5332.7333.9335.1336.3337.5t/C0246810hHs18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调整后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1)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 (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坐标纸上作出s2h关系图h(101m)2.003.004.005.006.00s2 (101m2)2.623.895.206.537.78123456702468101214理论h/101 ms2/101 m2 (3)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自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 理论值(填“等于”、“小于”或“大于”)(4)从s2h关系图线中分析得出钢球水平抛出的速率相差十分显著,你认为造成上述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19液压千斤顶是利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够把液体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原理制成的。图为一小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大活塞的直径D1=20cm,小活塞B的直径D2=5cm,手柄的长度OC=50cm,小活塞与手柄的连接点到转轴O的距离OD=10cm。现用此千斤顶使质量m=4103kg的重物升高了h=10cm,液体的重力势能变化可以忽略不计。g取10m/s2(1)若此千斤顶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功为_J.(2)若此千斤顶的机械效率为100%,则当重物上升时,人对手柄所加的作用力F至少要 N.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0题10分,21、22、23题12分,24题14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qALBO2LLE(a)20辩析题:如图(a)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可视为质点),被固定在一根绝缘轻杆的两端,轻杆可绕与电场方向垂直的固定转动轴O无摩擦转动,小球A、B与轴O间的距离分别为L、2L,其中小球B上带有电量为q的正电荷,小球A不带电。将轻杆转动到水平方向后,无初速释放,若已知,求轻杆转动到何位置时,小球A、B的速度达到最大。(b)ABOEqmgF合某同学是这样解的:由于轻杆水平时无法平衡,在小球A、B的带动下,开始顺时针转动,当A、B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小球B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恰与杆平行,如图(b)所示,所以tan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完成计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21重力势能EP=mgh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势能在地面附近的近似表达式,其更精确的表达式应为EP= -GMm/r。式中的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并以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势能。一颗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在离地高度为H处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未知。试求:(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2)卫星的引力势能;(3)卫星的机械能;(4)若要使卫星能飞离地球(飞到引力势能为零的地方),则卫星至少要具有多大的初速度从地面发射?hv1v2AB2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倾角=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若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试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 (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23一架质量为m的飞机,以vo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此时飞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刚好为P0/8 (P0为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接着飞机开始作水平方向的匀加速直线飞行,当速度增加到8v0/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恰好达到P0。已知飞机在飞行中所受到的阻力与飞机飞行的速率二次方成正比,试求:(1)飞机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2)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t0;(3)简要叙述若要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在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BrDCv0O2O1RPQ24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水平直轨道AB与倾斜直轨道CD长均为L6m,圆弧形轨道AQC和BPD均光滑,AQC的半径为r1m,AB、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O2D、O1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q37。现有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穿在滑轨上,以Ek024J的初动能从B点开始水平向左运动,小球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均无能量损失。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球第一次回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第二次到达C点时的动能;(3)小球在CD段上运动的总路程。进才中学2010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答卷(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本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sin370.6,cos370.8)一单选题(45)12345BCBAB二多选题(54)6789ACACACBC三填空题(每空2分)10、 8 m /s2; 20m/s; 11、 Ns2/m4或Kg/m3 ; 72m/s。12、沿AB方向(与底边成530 斜向上) ; 15N。 13、 4.47m/s 4.12m。14、12F02t0/m,; 13F02t0/3m 四实验题(5+5+8+8+4)15、;16、;17、(1);(2)0294;340.518、(1) s2 = ;(2) 作图略 ;(3)小于 (4)斜面有摩擦(摩擦,转动)19、(1)、J;(2)、N;五计算题 20(10分)解:不正确 (2分)。因为当小球A、B的速度达到最大时,整个系统处于力矩平衡状态。 (2分)当系统处于力矩平衡时:设此时轻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 (4分)解得tanqq30 (2分)21(12分)解:(1)、(分)(2)、(分)(3)、 (分)(4)、 (分)22(12分)解: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a代入数据得:a=6m/s2 (2分) 设经过t时间相撞,由运动学公式:代入数据得:t=1s (2分)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2.4m (2分)平抛速度:=2.4m/s (2分)物体A、B间的高度差:=6.8m (4分)23(12分)解:(1)、2v0(分)(2)120mv02/61p0 (分)(3)增加发动机功率,减小阻力等 (分)24(14分)解:(1)mv12Ek0mmgLcosqmmgL (分)代入 解得v1m/s3.4m/s (2分)(2)小球第一次回到B点时还剩6J的动能,继续运动,当到达C点时动能为(4分:公式2分,结果2分)(3)小球第二次到达C点后还剩16J的能量,继续上升还需克服重力18J才能到达A点,因此小球无法继续上升,滑到AQC某处后开始下滑,之后受摩擦力作用,上升高度越来越低。小球最终只能在圆弧形轨道BPD上做往复运动,即到达D点速度为零,(分) 由动能定理: (2分)可得小球在斜轨CD上所通过的路程为s39m (1分)小球通过CD段的总路程为s2Ls51m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