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三原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8561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三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三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三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三原则睦化乡麻响小学 杨光智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应遵循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教学内容循环往复的原则。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程序;内容;原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而第一学阶(一二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几乎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三分之二,识字教学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学生小,识字量大,识字教学又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搞好识字教学,让学生早识字,多识字,为其再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遵循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教学内容循环往复的原则。一、教学方法形象直观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这就是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的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才会收到实效。因此,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的教学法必须形象直观。这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要结合学生熟知的事物教识字。脑科学和相似论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对文字所指的事物并不是一无所知,一般6岁前的儿童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文字相对应的事物。这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实物,图片,教具,动作等进行直观教学,使文字和学生熟知的事物结合,在学生头脑中产生联结,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识记。例如教“山、石、水、马、牛”等一类学生熟知的事物名称的文字时,就可用图片,实物等进行教学;教“升,降,长,短”等就可用教具进行进行演示;而教“来、去、出、入”等则用动作表现出来。第二,要创设教学情境教识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识字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可用简单的教具或动作表现出来。有些还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来表现。例如“岛”字,学生没见过岛,不知岛是什么。我们就用多媒体播放鸟岛视频,先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对岛有个整体印象。然后问学生,你看见了什么?学生自然会答,看见了海水,鸟,山。教师便 顺势追问,这海水中的山叫什么,你知道吗?让学生讨论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岛。同时板书“岛”字。最后用“岛”字和鸟岛对比,学生就会明白,鸟在山上飞就是“岛”字。因为鸟飞时看不见它的脚,所以“岛”字的“鸟”没有一横。又因为在山上飞的鸟很多,把山都围住了,所以“岛”字的“鸟”要把“山”包住。这样一来,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岛字。二、教学程序循序渐进根据新课标要求,现行小语教材低年级识字量大,其中一年级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个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学生小,识字量大,课时紧,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我们去研读教材就会发现,现行小语教材是按少写多识,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识字的。如“去”字,在一年级语文第一册识字一中作为生字只让学生认识,不要求写,直到学生学习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课文月亮的心愿时才要求学生写。再如“石”字,学生在第一册开始识字时就已认识,可教材却到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乌鸦喝水中才要求学生写。这是因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笔画,笔顺,再让学生去写“去”、 “石”之类的字就容易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好的教学来自于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弄清教材结构,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依据低年级学生生理、认知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程序。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操之过急,弄巧成拙。三、教学内容循环往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晚上去睡觉的时候,即使不开灯,我们也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的房间门。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进出自己的房间,对自己的房间太熟悉了。同样的道理,要让学生记住所学的汉字,就必须让这些字经常与学生见面。小学生具有记忆快,遗忘也快的特点。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识记一结束,遗忘就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所以,当我们教学生识字一结束,就应马上组织学生复习。复习的次数由多到少,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并在开始教学新内容前,先复习旧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记忆联结的强度和广度。使教学内容循环往复,让所教的汉字经常与学生见面,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就会由暂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识字效率就会提高,识字效果就会更好。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方法形象直观;教学程序循序渐进;教学内容循环往复的原则。参考文献:小学教学心理学英David Whitebread 主编 赵萍 王薇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小学生心理学李晓东主编信息技术基础王晓东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改进低年级识字教学“四要”作者 朱瑞足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二期第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