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1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8458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1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1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1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测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每题5分,共100分。 (一) 太空行走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如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1.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太空行走”是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综观全文,文中提到了太空行走的三种具体情形,分别在第一、第三、第四自然段。A、B、C三个选项分别提到了这三种情形,但表述均不完全。只有D项的表述包含了全部三种情形,故选D项。2.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有关“防止减压病”的信息,集中在材料第二段后半部分,通过阅读,很容易找出防止减压病的两种办法,即“吸氧排氮”、“提高舱外航天服的压力”。A项将有关这两种方法的信息用“或者”一词整合在一起,完全符合文意。C项、D项的表述可从材料中找出原文,各说了一种方法,也符合原文意思。B项用“并且”一词将有关的两种方法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强调的是同时做到,显然与文意不符,故选B项。3.“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题干中的这句话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题干句子中最重要的词语就是“困难”,理解这句话,实质上就是弄清“困难”的具体所指。对照材料第3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会发现选项A和选项B的表述与之完全一致。D项相关表述在原文第2自然段开头,也是具体困难之一。C项表述可对照材料最后一段的相关语句,但它只适合在月球上行走这一情形,与在木星上行走的困难情形刚好相反,属“以偏概全”,故理解不正确。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选项找到文中推断的依据,然后分析根据文中依据能否推出与选项一致的推断。B项推断的依据为第3自然段中“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但根据“向任何方向运动”不能推出可以“飘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任何”一词夸大了运动的范围,故B不正确。C项依据见原文最后一段,尽管一步能跨出老远,但感觉别扭,与地面行走不一样,也不可能健步如飞;D项依据也在原文最后一段,人在木星上将动弹不得原因有二:一是木星质量大;二是大气厚密。仅消除大气阻力,并不能使航天员摆脱动弹不得的窘境,D项推断的依据意不完全,其推断也必然是不可靠的。A项依据见第1自然段后两句话,“借助反作用力”运动,“行走范围立体”,这与“倒走横行”相符,故选A项。(二)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在深夜,居民用电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l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压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瓦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如将于2003年并网的Norton电站就是利用废弃的碱矿矿井,它深入地下800米,储气量达900万立方米,可发电2 700兆瓦,相当于两个大型核电站的峰值发电量,可满足68万户居民的两天用电。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石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古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为保证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到15克。如果该技术能够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1.根据文意,对“空气发电技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风力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B.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C.既利用风力又以压缩并存贮的空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的技术。D.用电处于低峰时储存风力发电机所用风力的技术。【答案】B【解析】第1题考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理解科学概念,必须把握概念的属性。就“空气发电技术”来说,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空气发电以什么为动力?这种动力从何而来?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有什么关系?这几个考查点并没有组织到每一个选项中,每一个选项实际上只考查一点。空气发电机以压缩并储存的空气为动力,故A项错误;这种空气并非等到用电处于低峰时才“压缩并储存”,故D项错误;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是两项不同的技术,它们配合使用,但不等于空气发电机本身既使用空气又使用风力,故C项错误。2.对文中画线处所说建造50兆瓦电站需要100台1兆瓦电机的必要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充分考虑风源状况,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也能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电能。B.为空气发电机提供足够数量的可供压缩储存的空气。C.综合使用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技术,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利用。D.开辟全新的能源提供新途径,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的风力和空气。【答案】A【解析】第2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这个句子来看,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不是安装50台而是要安装10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主要是从风源状况考虑的,为的是确保在风速较低时也能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足够电能,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没有抓住句子的核心内容。3.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空气发电机的两个基本功能:风力大时贮存空气,风力小时释放空气使发电得以正常进行。B.空气发电使用的是洁净能源,二氧化碳接近于零排放。C.空气发电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空气,较之于风力发电机,其能源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D.空气发电技术在德国、美国和我国已投入使用,成为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答案】C【解析】第3题考查对文章所提供信息的理解。A项错在认为空气发电机只在风力小时才压缩和储存空气,实际上压缩和储存什么时候都能进行;B项错在把“空气发电机也并非是零排放”中的“并非是”误为“接近于”;D项错在认为我国已将空气发电技术投入使用。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空气发电需要巨大的储气站,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利用废弃矿井储存空气。B.空气发电需要压缩并储存大量的空气,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C.因矿物能源价格太低,空气发电现在还少人问津,要引起重视就必须大力降低成本。D.随着矿物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洁净能源的需求,空气发电将成为电力的重要来源。【答案】D【解析】第4题考查根据文章信息进行推断的正误。A项错在认为空气发电必须建立在有废弃矿井的地方,实际上利用废弃矿井建造储气站,只是因地制宜的举措,并不等于非此不可;B项错在“必须建立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空气到处存在,不需要依靠风力;C项错在因矿物能源价格低就要求降低空气发电成本,矿物能源价格自身有一个合理与否的问题,一切并不因矿物能源价格而转移。(三)楼宇风现代都市的标志之一就是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正是这些密集的高层建筑群给城市带来“风灾”。据气象学家介绍,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而且越近地面,增值越明显。距地面10100米之间的风速增值相当于距地面100300米的增值。高层建筑一般高度均在100米左右,这正是风力增强最“有力”的阶段。因此建筑行业按照建筑物高度、形状、地面状况以及所处地区30年一遇大风的标准,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比如架设高度在20米以上的广告牌,它的风压负荷系数应约为200千克每平方米,如果广告业主没有按这一规定施工,则要承担因风倒塌所造成的伤害损失的责任。另外城市中的街道之间和大厦之间,就像大山里的风口,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将明显增加。如果一座大厦底层设有风道,那么它的山口处的风速可以比背景风速大3倍。这就是令人烦恼和生畏的“楼宇风”。研究者发现,楼宇风是由“文杜里效应”造成的。“文杜里效应”指的是:当管道中流动的气体或液体途中遇到突然收径的狭窄处时,流速会急剧加快,内部压力减小。同样道理,当阵风从开阔地带穿进大楼间的小夹 道时,也会产生这种效应。如果在楼宇设计时,适当做一些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就可以削弱这种效应。再有由于地表障碍物可能会迫使风速减缓,进而导致风向改变,因此风速虽然小了,湍流却更厉害了。研究者发现,稳定的风在风速达到35千米小时就会妨碍步行,而紊乱不定的风只要有16千米小时的风速就会造成同样的麻烦。行人虽能受得住稳定的强风,但遇到风向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时,尽管风速不大,也很难站稳。如果不能让行人免遭令人难受的、甚至是危险的狂风袭击,那么所处位置的建筑规划就不是出自一个合格建筑师之手,起码是设计上存在隐患。一些发达国家有关行业已经做出规定,凡高层建筑施工前都要进行有关试验,力求排除或尽量减轻气流工程涉及的风能对地表物体、行人的影响。比如研究者发现,从塔楼顶下冲的气流速度要比开阔地的风速快3倍,如果对塔楼外墙面做一些阶梯形变化设计,使沿墙体向下的气流中途一再受阻,落到街面时就会大幅削弱了,行人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许多摩天大楼选择宝塔形错列式设计方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气象台站对避免楼宇风造成危害同样负有责任。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气象台站对风速风向的观测,原则上应从无障碍地面的10米高度上采集数据。可是,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使建筑物的高度纪录一再被刷新,为了避开它们的干扰,风向观测的高度也只得“水涨船高”。风速实测高度越来越高已形成一种趋势。用采自那种高度的测量数据预报天气,对生活在地面的居民来说,其实用价值则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气象台站开始在天气预报中增加了地面风速、风向两项指标。风速分为每秒02米、35米、69米、 10米以上4个级别,准确率保证在60以上。风向细分为东西南北及其各自的45度方位共8个方向。同时将预报时间范围扩大到了30小时,在播报次数上也增加到了每天3次。1.第一段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风灾”的一项是()A.高层建筑正处在风力增强最“有力”的位置,会因强风造成倒塌伤害。B.由于建筑行业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会使广告业主受损失。C.由于“文杜里效应”而导致顺风的街道或大楼之间的风速有明显增加。D.由于地表障碍物迫使风速减缓,而形成风向风速变化不定的阵风湍流。答案:B(“制定了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既不会“使广告业主受损失”,更不属于“风灾”。其他各项在原文中均有表述)2.对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增值”:这里指随高度而增大的风速增加值,高度越高,风速增值越大。B.“风压负荷系数”:指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最大的风的压强数,这是个常量。C.“文杜里效应”:流体流经突然狭窄处时,流速急剧加快,内部压力减小。D.“收径处理”:“收径”即“收口”,“收径处理”是让楼宇间的距离缩小些。答案:C(原文中有明确的叙述。A“高度越高,风速增值越大”不符合原文中“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而且越近地面,增值越明显。距地面10-100米之间的风速增值相当于距地面100-300米的增值”的意思。B说“风压负荷系数”是“常量”不符合原文,“风压负荷系数”是根据不同条件制定的,应为“变量”。D“收径处理是让楼宇间的距离缩小些”不符合原文意思,应为“让楼宇间的距离增大些”,或“从开阔地带”到“大楼间的小夹道”之间缩小幅度要小一些)3.不属于为避免由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群给城市带来的“风灾”所采取的措施的一项是()A.制定高层建筑的风压负荷系数以保证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施工质量。B.利用相应法规,对不符合抗风际准的建筑物的业主,实施经济制裁。C.在楼宇设计时,适当做收径处理,并尽量减少楼房下面的露天空地。D.适当改变高层楼房外墙面的设计,减缓沿墙体向下的气流冲击速度。答案:B(“利用相应法规,对不符合抗风标准的建筑物的业主,实施经济制裁”不是文中信息;文中提到的是:在建筑物倒塌后,“要承担因风倒塌所造成的伤害损失的责任”)4.综观全文,对本文作者所要表明的观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低空平均风速随高度增大是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尊重专家意见,是现代城市里建筑的前提。B.必须限制现代都市建筑群的高度,调整建筑布局,限制建筑商和广告商某些不负责的行为。C.要根据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群密集的特点,严格管理,改进设计,加强防范,减缓“风灾”。D.现代都市饱受“风灾”之苦,减缓“风灾”的措施不力,说明现代化建设尚存弊端。答案:C(A“是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尊重专家意见,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对文意的引申,不是对中心观点的概括。B“必须限制现代都市建筑群的高度”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D“饱受”一词言重了,“措施不力”不符合原文意思,“现代化建设尚存弊端”的结论不是作者所要表明的意思)(四)沙 尘 暴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与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答案】A【解析】第1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共列出对沙尘暴的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最准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这四种选项都来自原文,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解释。C项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为风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只是有一部分“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形成了沙尘暴,并没有解释到沙尘暴的含义。D项说“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也是说沙尘暴的形成原因,也不能算是对沙尘暴的解释,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A项说沙尘暴是“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了“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应该选A。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答案】B【解析】第2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能力。本题列出对文中这句话的四种理解,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全球生态平衡有关,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地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答案应该选B。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文中的原意,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说“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为沙尘暴并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应该是理解错误的选项。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原文的意思,也可以排除。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一些简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也可以排除。3、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答案】A【解析】第3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围绕“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列出了四种表述,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原文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沙尘暴灾害的加剧。文中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等,这些信息,足以提示考生:“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肯定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显然应该是纯自然状态下造成的内容。B项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这些变化显然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应该是原因之一。C项说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显然也与人的活动有关,也可以排除。D项“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经远远大于土壤生成速度”,也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也可以排除。只有A项“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只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所以应该选A。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答案】C【解析】第4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推断出来的,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C。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这段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并不能从中推断出“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从这两句话也不能推断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不能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C项“人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因此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