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澄海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综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804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澄海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综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澄海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综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澄海中学2010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综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市澄海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卷(满分1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1-12题为历史题,13-24题为地理题,25-36题为政治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彦卿“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3.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是 A 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 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C 古代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D 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5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A B C D 6.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7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 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9.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 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 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 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 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10.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A 泰勒斯 B 伽利略 C 马丁路德 D 布朗克11.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 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122005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演说解释2006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 总统对议会负责 B 议会掌握立法权C 军费数量太大,引起整个世界的不满 D 议会掌握联邦财政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此回答1314题。13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根据太阳年辐射量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太阳能资源带,如下图所示。这种分布特点反映了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资源丰富带 6700MJ(m2.a)* 资源较富带 5400-6700MJ/(m2.a) 资源一般带 4200-5400MJ/(m2.a) 资源贫乏带 4200MJ/(m2.a) 气候 地形 纬度 大气污染 日照时间A B C D 14根据Solarbuzz公布的信息,2008年全球前十位的光伏电池制造商中,中国占了四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之一,但核心技术和产品终端市场仍在国外,这充分说明我国A 太阳能分布最丰富 B 光伏核心技术最成熟 C 光伏利用市场最广阔 D 劳动力成本最具优势读“A山及其西坡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A山西坡的年降水量A 集中于夏季 B 集中于冬季C 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减 D 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16A山B处的自然植被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亚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718题。实验材料: 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左右,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胶合板或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实验步骤:(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2)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的开口盖严;(3)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17该实验反映的地理原理,最准确的是A 大气环流 B 热力环流 C 全球变暖 D 季风环流18读某地区山顶(坡)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 图,利用上述原理分析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太阳辐射差异 C 风向差异 D 坡向差异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甲)、昼长变化曲线(乙)和丙地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丙)图回答19题。19四条变化曲线反映的地点与丙地相吻合该地的是A 曲线 B 曲线 C 曲线 D 曲线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我国部分地区位于全食带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0-21题。材料一:日食“食分”是指日面直径被月球遮掩部分与日面直径的比值。以日面直径作为1,如果食分为05,就表示日面直径被遮掩了一半;可见,日偏食的食分小于1,日全食为1。日食“食甚”是指一次日食最大“食分”出现的时刻。材料二:2009年7月22日日食路径图20下列地区可成为这次日全食最佳观测地之一的是A 华北平原 B 辽东半岛 C 海南岛 D 长江中下游平原21食甚时的食分值为0.75等值线穿过的图示地区中,不具有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A 季风水田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 C 高寒农牧业D 种植园业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22-23题。22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A 6时 B 15时 C 9时 D 21时23此时 A 基多市烈日当空 B 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C 巴西高原草木繁盛 D “月城”西昌月光明亮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24题24若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砖瓦厂 钢铁厂 玻璃厂 化工厂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回答25-26题。25. 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地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A B C D 26在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一批依托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新产品不断问世,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利润收入也随之上升。这是因为 产品创新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 产研联合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 新产品的新功能增大了其价值 科技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利润大 A B C D 27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为了自身利益,有人不顾道德和法律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A 盲目性 B 自发性 C 滞后性 D 法制性28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与“海选”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节约选举成本 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 B C D 29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在落实扶贫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A 参加国家政权 B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C 参与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D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30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 B C D 31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这说明A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 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32“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材料A 体现思想意识是永恒的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 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3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有 A 它的全部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C 爱好和平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4.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侧念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时间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 B C D 35.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变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法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A B C D 3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创新意识第卷(满分1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37题32分,38题20分,39题24分,40题28分,41题26分,42题26分,共156分。历史非选择题(共52分):37.(32分)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政府既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再向乡村辐射,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9491960年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城市数量也从138个增加到199个。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1966-1978年,整整13年,城市只增加了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600070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19782001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22个,城市化水平由17.92增加到37.7。 新中国城市五十年材料三、中国乡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移动人数(1982-2000年)(单位:万人)时期城镇总人口增加量人口移动人数劳动力移动人数人口移动年平均人数劳动力移动年平均人数19821990年87156510320881440119901995年49793901202078040419962000年1073210237573220301146 中国统计摘要(2002年) 材料四、2004年全国城市建城区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34%;城市人口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5,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城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农村仅为6.85年;城市(不包括县镇)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在2/3以上;税收占全国总量4/5以上,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最高,经济支出最大,规模效益最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6年)问题:(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8分)(2)据材料二,分析文革时期和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6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6分)(5)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你认为城市化会带来什么影响?(4分)38(20分)阅读材料:近代以来有关“世界重心转移”的话题常成为人们热门话题。早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流变之轨迹从16世纪开始人类迎来了“大西洋时代”。在“大西洋时代”,欧洲及北美资本主义近代文明进一步发展、繁荣与演进,随后以种种形式影响了整个世界。近百年来,随着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很多人又认为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世界已经跨入了太平洋时代。有的美国人则断言:“太平洋地区在二十一世纪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的地区”,“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大西洋时代”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层面?请举例说明。(12分)(2)西奥多罗斯福这样划分人类文明演变的主要原因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3分)(3)你认为“太平洋时代”真的到来了吗?请说明理由。(5分)地理非选择题(共52分):39(24分)图表示某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图为该市1980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表1是该市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6分)(2)说出该地区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6分)(3)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6分)(4)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现已出现“民工荒”等问题。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6分)40(28分)读图10、图11,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在城市-方向,城市到城市的距离约-千米。(6分)()图10和图11比较,比例尺较小的-,判断依据是-。(6分)(3)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以上,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提示: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9分)(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7分)政治非选择题(共52分):41(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成是适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1)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12分)(2)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说明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14分)42(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留给中国人太多的记忆。春节期间南方的特大冰雪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园;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一大展示;10月25日,神七问天,中国人真正触摸太空材料二:“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现阶段弘扬这一精神有什么意义?(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4分)文科综合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1-4 ACCD 5-8 BABD 9-12 DCCD38.(20分)(1)政治层面: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4分) 经济层面: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4分)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社会主义思潮大大解放人们思想;近代科学建立和发展。(4分)(2)原因: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1分); 出发点:美国欲求世界霸权(2分)。(3)下述两种观点任选一种回答“到来”说:美国、日本、中国等是太平洋国家,其综合国力在全球有着重大影响力;(2分)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大国、中国是政治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大增,正在和平崛起。(3分)“没到来”说:太平洋地区国家力量虽不断增强,但大西洋地区国家的整体力量依然强大,欧洲经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加强;(3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形成多个力量中心。(2分)文科综合(政治科)试题参考答案42.(1)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3分) 意义:先阶段弘扬这一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名句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分)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分)(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3分)社会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2分)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3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