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469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 班级 座位号 姓名 装 订 线 2013-2014年度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只恐双溪舴艋舟, 。 (李清照武陵春) 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半阕。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伫立旷野,苍qi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1)给加点的宇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立 苍qing() yn ( )含 亘( )古(2)文中“ ”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它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误入白虎堂、雪夜上梁山的 ,有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的 。(2)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 说过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4、校学生会准备于12月20日下午两点在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2分) (1)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紧扣座谈会的主题;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20个字。 (2)座谈会前,你班同学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然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 ”。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3)12月20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参加第二天下午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二、阅 读 (55分) 一(23分)桥畔的老人一个满身尘土,戴着一副钢边眼镜的老人坐在桥畔。这是一座浮桥。桥上车水马龙,汽车、卡车、男人、女人,还有小孩,蜂拥地渡过河去。一辆辆骡拉的车子靠着士兵推转车轮,在浮桥陡岸上摇摇晃晃地爬动着。而这个老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木然不动。他已经精疲力尽,无法再迈动脚步了。我的任务是过桥了解桥头周围的情况,摸清敌人的动向。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我又回到了桥畔。这时,桥上的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寥寥无几,而这个老人还是坐在那里。“你是哪里来的?”我上去问他。“从桑卡洛斯来的。”他说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桑卡洛斯是他的家乡,所以一提到家乡的名字,他感到快慰,露出了笑容。“我一直在照管家畜。”他解释着。“喔。”我对他这句话似懂非懂。“是呀,”他继续说,“你要知道,我在那里一直照管家畜。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桑卡洛斯的呐。”他看上去既不像放牧的,也不像管理家畜的。我看了看他那满是尘土的黑衣服,看了看他那满面泥灰的脸颊,和他那副钢边眼镜,问道:“是些什么家畜呢?”“好几种,”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没有办法,我是不得不和它们分开的。”我注视着这座浮桥和这块看上去像是非洲土地的埃布罗三角洲,心里揣摩着还有多久敌人会出现在眼前,也一直留神地听着是否有不测事件发生的联络信号声。而这个老头仍然坐在那里。“是些什么家畜呢?”我又问他。“共有三头家畜,”他解释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你一定要同它们分开吗?”“是呀,因为炮火呀!队长通知我离开,因为炮火呀!”“你没有家吗?”我问的时候,举眼望着浮桥的尽头,现在只有最后几辆车子正沿着河岸的下坡,疾驰而去。“我没有家,”他回答说,“我只有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家畜。当然,那只猫没有问题,它会照管自己的,可是,其他的牲畜怎么办呢?”“你的政见怎样?”我问他。“我毫无政见,”他说,“我今年76岁,刚才走了12公里,现在已经寸步难行了呀。”“这里可不是歇脚的好地方,”我说,“要是你还能走的话,你就到去托尔萨的叉路口公路上,那里还有卡车。”“我等会再去。那些卡车往哪里去呀?” “朝巴塞罗那方向去的。”我告诉他。“那个方向我没有熟人,”他说,“谢谢你,非常感谢你。”他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望了望我,似乎要谁分担他内心的焦虑似的。然后说:“那只猫没有问题,我心中有数,不必为它担心。但另外的几只,你说它们该怎么办呢?”“嗯,它们可能会安然脱险的。”“你这样想吗?”“当然罗,”我说时,又举目眺望远处的河岸,现在连车影也没有了。“我是因为炮火,才不得不离开的。而它们,在炮火中怎么办呢?”“你有没有打开鸽子笼?”我问。“打开了。”“那它们会飞出去的。”“对,对,它们会飞的。但另外的牲畜呢?唉,最好还是不去想它们吧。”他说。“要是你已经歇得差不多了的话,应该走了。”我劝着他,“站起来,走走试试吧!”“谢谢,”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但身子一个摇晃,朝后一仰,又跌倒在尘土中了。“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时,他说话的声音单调、刻板,也不是在对我说,“我一直就是照管家畜的。”此时此刻,我对他已经无能为力了。那是复活节后的星期天,法西斯军队正朝埃布罗推进。阴霾的天空中,云幕低垂,一片灰暗,连敌人的飞机也无法上天。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5、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人们纷纷逃离故土,为什么老人却一直坐在桥畔?请分点概括。(6分)6、“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7、你怎样理解文末“猫儿会照管自己,飞机没有上天,这就是那个老人能碰上的全部好运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8、文中画线句子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中桥畔的老人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分点概括。(3分)10、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二(17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选文有改动)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12、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13、文章的论证方法有: (3分)14、文章第段论述了所谓“天才”、“神童”的可悲后果后,紧接着在第段列举了牛顿等人勤学成才的事例。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3分)15、简要分析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16、文章第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2分)三 (15分)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1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咨: (2)夙: (3)攘除: (4)损: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遂许先帝以驱驰。 19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在选文中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3分) 20、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4分) 三、写作(55分)21、请以“成长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2013-2014年度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答题卷题号一二三卷面总分得分(一)(二)(三)1、 (满分35分)1、 (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任选其中6句)_。 , 。 。_ _。 。 。 ,(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半阕。(4分)_ _。2、(9分)(1)伫()立 苍qing() yn ( )含 亘()古(4分)(2)“ ” “ ”。(2分)(3) 。_(2分)(4) (1分)3、(4分)(1)_ (1分) (1分) (1分) (2) (1分)4、(12分)(1)标语:_ (3分)(2) (2分)将“ ”一词改为“ ”。 (2分) (2分)(3) (3分)二、阅读(55分)(一)桥畔的老人(23分)5. (6分)6. (4分)7. (3分)8. (4分)9. (3分)10. (3分)(二)才能来自勤奋学习(17分) 11、_(3分) 12、(3分)13、_(3分)14 (3分)15、_(3分)16. (3分)(三)出师表(节选) (15分)17、 (1)_ (2) (3) (4) (4分)18、 (2分) (2分)19、 (3分)20、 (4分)三、 作文(55分)1002003004005006007002013-2014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 (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斜晖脉脉水悠悠。足蒸暑土气。载不动许多愁虫声新透绿窗纱。人迹板桥霜。有暗香盈袖。弓如霹雳弦惊。零落成泥碾作尘。(2)(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9分)(1)zh 穹 蕴 gn (共4分,各占1分)(2)漂散 飘散 (2分)(3)高的,高耸的。 行,走。 (共2分,各占1分)(4)排比(1分)3、(4分) (1)“官逼民反”;(1分) 豹子头林冲;(1分)花和尚鲁智深;(1分) (2)培根(1分)4、(12分)(1)示例一:文明像灯塔,为我们的人生航船指明方向。示例二:文明是滋养我成长的甘泉。示例三:文明,人生旅途的路标。(共3分,三个要求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2)示例一: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它有无穷的魅力,有不竭的动力,有强大的感召力。示例二:文明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不竭的动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共2分。答案不限于此,不改变句子原意且符合要求即可)创立 营造(2分)坚决纠正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2分)(3)示例一:杨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来找您,刚好您不在,他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议室参加“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示例二:杨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让我转告您: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会议主题是“我与文明同行”。(共3分,谁让“我”转告、转告的内容、表达得体,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二、阅读理解(45分)一(23分)5、(6分)(1)老人饱受故争摧残后的筋疲力尽、体力不支、疲惫不堪;(2)老人对故园的留恋;(3)老人对未来的茫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2分)6、(4分)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了老人无奈(焦虑、痛心、愤懑等)的心情(1分);表达了对战争无声的控诉,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小说充满了力量。(2分)7、(3分)老人的最大愿望就是没有战争发生,人畜都能安享和平生活,没有别的奢望,可是现在这么个微小的愿望都难以满足,(1分)表达了老人对战争来临时的无奈和无助以及对和平的渴望,(1分)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1分)。8、(4分)(1)真实地描绘出了大敌将临、人们仓皇逃命的纷乱而又喧闹的景象;(2)渲染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也凸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3)勾画出了这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孤老头形象;(4)与一直坐在桥畔的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老人的孤独。(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4分)9、(3分)(1)老人对另外几只牲畜的担心,表明他是是一位充满爱心(或朴实、善良)的人;(2)老人最后一个离开家乡,表明他对家乡的留念与热爱;(3)老人没有家,一直照管牲畜,表明他孤苦伶仃(孤独、孤单);(4)老人毫无政见,战争中被迫离开家乡,表明他渴望过简单平静(向往和平)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10、(3分)(1)运用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命运。(2)运用肖像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命运际遇。(3)运用重复的细节描写来渲染气氛,为塑造人物形象蓄势,为表现主题服务。二(17分)11、(3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12、(3分)、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13、(3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答对一种得1分)。14、(3分)作者这样安排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15、(3分)强化中心论点;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16、(2分)所举事例必须有典型性,表述简明,意思完整。(例如:宋代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聪明,“指物作诗立就”,因为不注意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衰竭,终于成了一个普通人。) 三(15分)17、(4分)(1)询问 (2)早 (3)排除,铲除 (4)除去 18、(4分)(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2分) (2)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2分) 19、(3分)三顾茅庐; 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20、(4分)主要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三、作文参照中考评分标准。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