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3032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I)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制取物质的过程均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氧气B . 海水制“碱”、海水淡化C . 以石英砂等物质为原料制玻璃、制高纯硅D . 利用二氧化碳制干冰、制碳酸饮料2. (2分)(2015天津)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 面粉B . 泥土C . 蔗糖D . 汽油3. (2分)下列常用仪器不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 试管B . 烧杯C . 燃烧匙D . 蒸发皿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B . 生活中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原子C . 通常把pH7的雨水称为酸雨D . 氯化铵可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5. (2分)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和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下列各项防止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B . 控制水中动植物的生长C . 工业三废经处理后排放D . 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6. (2分)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 食盐溶液和稀盐酸B .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 . 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 . 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7. (2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 .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 . 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 t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溶解掉的甲一定比乙多8. (2分)根据下面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 图所示的粒子是一种离子C . 两图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 . 两图表示的是两种不同元素的粒子9. (2分)下列标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符号表示氧气化学式的是( ) A . O2-B . O2C . OD . MnO211. (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适量稀盐酸)B . CO中混有少量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 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OH(通入适量的CO2)D . CuO粉末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加热至高温)12. (2分)(2017玉林)如图是KNO3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0B .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C . 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D . 将30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4,此时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KNO3的质量分数13. (2分)(2016菏泽)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 .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 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14. (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BC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A . AB . BC . CD . D15. (2分)不用其它试剂,仅仅利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区别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CuSO4;MgCl2;KOH;NaNO3 , 则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与简答题 (共6题;共32分)16. (5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1)2个硫原子_(2)3个氢分子_(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_(4)4个钙离子_(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_17. (5分)如图是家用电热水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热水壶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填名称,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 (2)塑料手柄属于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电热水壶的外壳材料使用的是不锈钢,而不用纯铁或生铁,其主要原因是纯铁或生铁容易生锈,工业上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铁锈,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电热水壶使用一段时间后,水壶内壁常会出现一层水垢,在日常生活中可用_除去水壶内壁的水垢 18. (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填“高”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 19. (8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有关 (3)汽车是人们重要的带步工具汽车车体的钢铁,在涂上油漆前往往要用稀盐来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基本类型是_ (5)洗洁精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作用 (6)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写化学式) 20. (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硫酸铜一种常见盐,请回答: (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_7(填“”“”或“=”) (2)盐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生成CuSO4对应的酸为_(填化学式,下同)、碱为_ (3)CuSO4制取波尔多液,写出化学方程式:_ (4)CuSO4溶液不能存放在铁桶中原因为_ 21. (5分)(2016贺州)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_性用水稀释浓硫酸时,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_(填字母)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 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2. (7分)根据如图装置,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b名称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3)同学又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他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他将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23. (5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1)【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在试管中加入2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_ _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2)【实验二】实验目的: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_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3)【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四、 分析与计算题 (共2题;共7分)24. (5分)(2017重庆)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工业上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 (1)氯化钠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填名称)元素 (2)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_ (3)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 (4)工业用盐含NaNO2 , NaNO2的名称为 (填序号) A . 磷酸钠B . 硝酸钠C . 亚硝酸钠25. (2分)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反 应 前反 应 后实验数据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603.362.5(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与简答题 (共6题;共32分)16-1、16-2、16-3、16-4、16-5、17-1、17-2、17-3、18-1、18-2、18-3、19-1、19-2、19-3、19-4、19-5、19-6、20-1、20-2、20-3、20-4、21-1、21-2、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2-1、22-2、22-3、23-1、23-2、23-3、四、 分析与计算题 (共2题;共7分)24-1、24-2、24-3、24-4、25-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