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题试四.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7141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题试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模拟题试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模拟题试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漫说“百衲” 黄俊杰“百衲”,原本指的是衣服,因其一般用一些零星的小布片拼缀而成,故名。后来,“百衲”引申为由一些零星的材料组合成完整物体的方式。与文、物相关,又出现了所谓百衲本、百衲琴、百衲碑等。同时,“百衲”在文学表现中也成为“用典”的代称。百衲本,是指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籍。有人认为,“百衲本”书始于清初的宋荦。他用2种宋本、3种元本,配成史记80卷,称为“百衲本史记”。但其实,“百衲本”书籍很早就存在了。如元代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就曾收集不同版本的资治通鉴拼配成套,然后完成他的笺注工作。所以,“百衲本”实早已有之。“百衲本”旧籍固然不如原部同一版本之完善,但在战乱频仍、文人流离失所的年月,倒也不失为一种获得书籍的方式,并且对保存旧籍完整的内容有积极意义。百衲碑,则与宋代书法家蔡襄有关。蔡襄书法绝妙,曾经将昼锦堂记中的每个字写在一张纸上,从中挑出写得较好的,连缀成碑形以刻,时人称此碑为“百衲碑”。可见,无论是百衲本,还是百衲碑,都是拼缀而成的东西,虽然可能不一定前后一致,但也仍有其特殊的价值。可是,当“百衲”作为文学表现中“用典”的代指时,因其对一气贯注、行云流水文风的妨碍,却是不值得提倡的。在南朝刘宋的时候,写文章者,多拼缀典故,就像在抄书,对写文章非常不利。针对这一点,钟嵘指出,“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倡导吟诵情性的流畅文风。这种“拘挛补衲”的文风,在赵宋时期又出现过高潮。以杨亿为首的“西昆体诗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杨亿为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喜欢纂组成文,模仿晚唐诗人李商隐之诗。后来在有宋一代影响极大的“江西诗派”,作诗喜欢用典,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其渊源亦在于此。如果仅仅拼缀旧典以为诗文,虽然不能为新,倒也不违为人之道德。比如,杨亿其人便是“忠清鲠亮之士”,其品格颇为时人所重。但倘若深文周纳,将文字拼缀以害人,就值得谴责了,历史上的“文字狱”,就有许多出于这样的一种手段,比如清代著名的“清风”案,就曾使当时的十万读书人掉了脑袋,为祸甚大。1. 下列对“百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百衲”通常是指“百衲衣”,一般是用一些零星的小布片拼缀而成的。B. 在文学表现中,“用典”也就是“百衲”的代称,二者之间可以互指。C. 由一些零星的材料组合成完整物体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百衲”。D. “百衲”可以是百衲琴,也可是百衲碑,它们几乎都是拼缀而成的东西。2. 下列不属于画线句成立依据的一项是A. 在赵宋的时候,写文章者多是“补假”,以拼缀典故为主,像是在抄书。B.南朝刘宋时写文章者很少有吟诵情性的流畅文风,而多是“拘挛补衲”。C. 晚唐李义山写诗歌时喜欢用典,诗文便少有一气贯注、行云流水的文风。D. “西昆体诗人”的代表诗人杨亿,虽然为人不可谓不聪明,但好攒聚成文。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印和拼配起来的书籍就是“百衲本”,它早在元代就已经存在了。B. 杨亿是“忠清鲠亮之士” ,仅仅拼缀旧典以为诗文,虽不能为新,但这也不违为人之道德。C. 在战乱的年月,“百衲本”旧籍既是一种获得书籍的方式,也有利于保存旧籍内容的完整。D. 历史上的“文字狱” ,顾名思义就是深文周纳,将文字拼缀以害人,使许多文人深受其害。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19分)初,裴行俭尝为西州长史,及奉使过西州,吏人郊迎,行俭悉召其豪杰子弟千余人自随,且扬言天时方热,未可涉远,须稍凉及西上。阿史那都支觇知之,遂不设备。行俭徐召四镇诸胡酋长谓曰:“昔在西州,纵猎甚乐,今欲寻旧赏,谁能从吾猎者?”诸胡子弟争请从行,近得万人。行俭阳为畋猎,校勒部伍,数日,遂倍道西进。去都支部落十余里,先遣都支所亲问其安否,外示闲暇,似非讨袭,续使促召相见。都支先与李庶匐约,秋中拒汉使,猝闻军至,计无所出,帅其子弟迎谒,遂擒之。因传其契箭,悉召诸部酋长,执送碎叶城。简其精骑,轻赍,昼夜进掩遮匐,途中,获都支还使与遮匐使者同来;行俭释遮匐使者,使先往谕遮匐以都支已就擒,遮匐亦降。于是囚都支、庶匐以归,遣波斯王自还其国,留王方翼于安西,使筑碎叶城。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擒其酋长奉职,可汗泥熟匐为其下所杀,以其首来降。初,行俭行至朔川,谓其下曰:“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前日萧嗣业粮运为突厥所掠,士卒冻馁,故败。今突厥必复为此谋,宜有以诈之。”乃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持陌刀、劲弩,以羸兵数百为之援,且伏精兵于险要以待之;虏果至,羸兵弃车散走。虏驱车就水草,解鞍牧马,欲取粮,壮士自车中跃出,击之,虏惊走,复为伏兵所邀,杀获殆尽,自是粮运行者,虏莫敢近。军至单于府北,抵暮,下营,掘堑已周,行俭遽命移就高冈;诸将皆言士卒已安堵,不可复动,行俭不从,趣使移。是夜,风雨暴至,前所营地,水深丈余。诸将惊服,问其故,行俭笑曰:“自今但从我命,不必问其所由知也。”奉职既就擒,余党走保狼山。诏户部尚书崔知悌驰传诣定襄宣慰将士,且区处余寇,行俭引军还。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可涉远 涉:走 B.帅其子弟迎谒 帅:将领C.复为伏兵邀 邀:拦击D.余党走保狼山 保:退守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裴行俭善于用兵的一组是(3分)释遮匐使者,使先往谕遮匐以都支已就擒,遮匐亦降 遣波斯王自还其国 简其精骑,轻赍,昼夜进掩遮匐 以其首来降 且伏精兵险要以待之 自今但从我命A. B. C. 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行俭做西州长史时,召集西州才能出众的子弟共一千多人跟随自己,扬言天气正炎热,不能走远,要等天气稍转凉,才向西进发。B. 裴行俭擒获都支后,选择精良的骑士,带着轻便的装备,不分昼夜前进,偷袭李遮匐,路途中俘获并释放李遮匐的使者,使其告之都支已被活捉。李遮匐听后就投降了。C. 突厥的士兵之所以再也不敢接近唐朝运粮的车队,是因为裴行俭曾经伪装粮车三百辆,让埋伏在车里的壮士攻击敌人,使突厥劫粮的士兵几乎全部被消灭。D. 军队在单于都督府北面扎下营地,并挖掘了沟堑,裴行俭不顾士卒已经安住下来,催促赶快移营到高冈。当晚风雨突然降临,先前所扎营地被淹一丈多深,诸将对裴行俭非常惊异佩服。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行俭阳为畋猎,校勒部伍,数日,遂倍道西进。(2)猝闻军至,计无所出,帅其子弟迎谒,遂擒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菩萨蛮 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注】这首词作于作者南渡以后的最初几年。8. 上阕开头“归鸿声断残云碧”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5分)9. 联系全词看,诗人为什么说“春意看花难”?(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哀吾生之须臾,_。挟飞仙以遨游,_。(赤壁赋)(2) 是日也,天朗气清,_。仰观宇宙之大,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3)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乙 选考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眼睛 K.T. 默罕默德关于我,他们可以讲出许多滑稽的故事。我长得像个侏儒,黑得像个煤球,四肢比例失调。头架在畸形丑陋的身体上,两只圆溜溜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狮鼻蛙嘴,一道狭窄的前额夹在两只过大的耳朵中间。还有记号显示天花是多么贪婪,在我脸上啄下了块块小坑,孩提时代的一个秋天,我的右腿留下了残疾。是的,我的确丑极了。但是,与你们任何人一样,上苍也赋予了我美的感受。一个年轻女子爱上了我,嫁给了我,却全然不顾我的外表。她叫丽拉,是个盲人,也是个乞丐。她的母亲住在城里一家大工厂附近的一间茅舍里。丽拉常来,后来就成了习惯。我们无话不谈,我感到心中的负担似乎卸下了不少。生命的阳光开始吸引我。丽拉的眼睛!如果它们有光会更使她增添姿色。要是丽拉有眼睛多好!我并非不知这种想法有多傻。一天,我问丽拉:“丽拉,你觉得我怎么样?”她害羞地一笑,真叫我高兴。“你喜欢我吗,丽拉?”她羞答答地低下头,什么也没说。我感到生活的全部魅力尽在于此了。生活,曾经令我感到凄苦。现在,变得甜蜜快活了。丽拉第二天又来了。“丽拉,你愿意嫁给我吗?”我觉得她吃了一惊。“你说呢?”她终于回答了,“我已经听到很多人在议论我,他们说我是猿人的情人。照他们说的,你长得很丑。”“你怎么想的,丽拉?”她继续说:“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我也没有见过猿人是什么样子。我是用心来看这个世界的,是用心来看美与丑的。你是我心中最美的男人了。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像你这样真心实意地爱我了。可是”不久,我们便结婚了。后来,丽拉要做母亲了。我做了丈夫,又快要做父亲了。在孩子即将出世的前两个月,丽拉病倒了。大夫说,她病得不算厉害,很快就会康复的。大夫又细心地给她眼睛检查了一遍,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手术可以恢复她的视力。但现在不行,得等到她产后康复以后。” 大夫的话让我心寒胆战。它像晴天霹雳般撕裂了我的勇气,摧毁了我对生活的信心。她一旦能看得见,还能爱我吗?尊敬我吗?可她说:“假如我能复明,我很希望。你不觉得高兴吗?要是我能看见你,我想你会更加喜欢我。”她的脸上充满了渴望的神情。新的生活就要来临了吗?丽拉很平静,可是我的心中却翻起了波澜,各种想法在脑海里燃烧。丽拉生了个男孩。他继承了丽拉的长相和我的眼睛。丽拉的身体逐渐复原。“咱们现在就去看大夫,怎么样?”“对了,我忘了,今天我去找大夫。”我撒谎说,更觉得自己像个在海洋中颠簸的人。我出去了几个小时,回来对她说:“那个大夫已经死了。”这就是我所能说的话。我装出一副痛心惋惜的样子,我得为那个大夫的死而感到难过,我还得深深埋藏着这个残忍而自私的秘密。这是个让人难以承受的沉重的精神负担。我自己所做的一切,冥冥中时时都在吞噬我心灵的平静。难熬的日子一天天在继续。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看见一桩令人心碎的事。丽拉的母亲把一只铜器放在屋里,当丽拉听到孩子的哭声急忙奔向摇篮时,没拿盲杖,被绊倒撞在门柱上。她受伤了,在流血,我急忙送她去医院。丽拉,我的生命,我的世界!我来到丽拉身边。她躺在那儿受着痛苦的折磨。她抽泣着说:“是你在这儿吗?我要走了。哪怕用我的眼睛看你一眼,那该有多好呀!”丽拉的最后愿望仿佛是对我忍受力的考验。她一直在为那个大夫的死而惋惜吗? “丽拉,”我对她说,“你不是已经用你一颗纯净明亮的心看见我了吗?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人真正看见了我。人们凭眼睛并不能相互看见。放心吧,亲爱的,你不久就会好的。”屋外那轮红日正在西下。丽拉哭了。我痛苦至极。我那可怕的秘密正竭力迸发出来,在那儿我再也站不住了。丽拉纯洁的灵魂轻轻逝去了。我记不得自己做了些什么。一颗跳动的心停止了,其余的却在彻底破裂。(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小说写“我”因为获得爱情,让“我”因外貌丑陋而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似乎加重了不少。B. 丽拉是用心来看这个世界的,也是用心来看美与丑的,可见,她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姑娘。C. 听到大夫说手术可以恢复丽拉的视力时,它摧毁了“我”对生活的信心,可见“我”因害怕失去丽拉而变得自私。D. “一颗跳动的心停止了,其余的却在彻底破裂”一句是说丽拉去世了,丽拉的美好生活破灭了。E. 本文以“眼睛”为题非常得当,“眼睛”是全文的线索,但遗憾的是这一线索对刻画“我”这一人物形象关系不大。(2)小说开篇写“我”丑陋的外貌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3)作者善于通过对心理变化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围绕丽拉的眼睛,“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如何?从中可以看出“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6分)(4)如果丽拉不是盲人,有没有可能爱“我”?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能说会道也莫言 胡殷红第一次见到莫言,他笑眯眯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 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莫言是个温吞的性格,说他温和厚道没错,说他有些窝囊也不过分。出版社欠他稿费,他顾着朋友面子不愿去要。熟人帮他找人装修房子,4万块钱把卫生间装得跟胡同里的公厕似的,他也不抱怨。自个儿再请山东老乡来装修吧,十几个人开着两辆大卡车,把所有的材料都拉进屋,水泥地换成木头的,墙刷白了走人。莫言挺会解释:都是农村出来的,都对物质生活没有什么追求,吃饱穿暖有地儿住,挺好。 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我们聊了一个中午,他娓娓道来,我笔走龙蛇。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衣着审美水平可以说“相当凑合”。但很多和莫言接触过的人都承认,他是中国作家中修炼得最像名士的“农民”。 莫言还有本事把自己的“缺陷”说成花儿,就说他在大学当客座教授吧,总拿自己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说事。其实他军艺毕业算是“大本”,还读了什么研究生班,但他依旧称自己是“小本”。他越这么说,听课的大学生们越佩服得不行。 莫言好脾气,“地球人都知道”,但山东大葱味儿仍然去不掉。中国文学的大奖茅盾文学奖他总是没戏。我就问他,不想得“那个”?他挺冲地说,如果我说不想,那我太装孙子了!能得百万奖金有什么不好?就说檀香刑吧,有些人说我丑化义和团运动,你说,得什么得啊。 莫言一天到晚笑呵呵,大肚皮里挺有量。那次他和一位批评火力很猛的青年评论家在一个会上发生了争论,会场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第二天早上见到莫言时,他却是神情落寞,郁郁寡欢,说自己没修养,影响了会议。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他的说法,他认为这样的争论很无谓,没有争论在文本上。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在与莫言见面时,他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免得头发阻碍视力,完全不顾别人的视觉感受,这说明他不懂得尊重别人。B. 高密东北乡是莫言的故乡,这个地方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让他触景生情。C. 莫言对生活的要求不高,而且对别人很宽容。在请人装修房子时,花了不少钱,却装得很寒酸,他也不生气。 D. 莫言的嘴皮子其实利索得很,他给自己取名“莫言”是“名不符实” 的,他只是想在媒体面前制造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这充分说明他为人狡猾多端。E. 他和一位批评火力很猛的青年评论家在一个会上发生了争论,会场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第二天他却神情落寞,郁郁寡欢,这说明他修养不够,且很容易受情绪影响。(2)如何理解作者对莫言“烧包加得瑟”这个评价?(6分)(3)为什么很多和莫言接触过的人都承认,他是中国作家中修炼得最像名士的“农民”?(6分)(4)你对莫言始终未能获得中国文学的大奖茅盾文学奖这一事件如何看待?请就此进行探究。(8分)(蛙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一些风险企业大多经营高新技术,要求新进人员能独当一面,这对大学生如何塑造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 影片红河中的主人公阿桃身段窈窕婀娜,脸色白里透红,明眸皓齿,顾盼多情,惹人喜爱,留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 C. 潜逃11年又返川当上志愿者的网上逃犯雷某,目睹了灾区军民种种抗震救灾情景后幡然悔悟,最终投案自首。 D. “中星9号”卫星进行技术升级后,4000万“山寨锅”遭遇黑屏,这一消息鲜为人知,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 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从10日起,云南地震灾区将有较明显降雨降温天气,对救援、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不利。B. 每念及此,我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老人的慈颜笑貌,回响着老人的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声音,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涵义,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非造型别致的地标建筑,而是深藏于民众心中的那份充满慈善、公正、信任的幸福感。D. “十二五”期间,财政部将不断加强和提高财政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很多年中,我对行走充满迷恋。_,_ _。_,_。_。_ ,使它愈发机敏和不知疲倦。行走为我提供了更多的道路 我发觉我的生命被越来越多的悬念所控制 向我逼近 每一个路口都埋伏着一个不容躲闪的问题 那些悬念雇用了我的身体 使无趣的人生变得更加尖锐、复杂和诡秘A. B. C. D. 16. 下面是卢明写给朋友林远新以问候林远新母亲的信,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远新兄:听说您的母亲身体欠安,深表忧虑。不知家母近况如何,请如实告诉我。随信另寄上什锦饼干一盒,并致以最良好的问候。卢明 12月23日(1)将_(序号)修改为_;(2)将_(序号)修改为_。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并在结尾处写出自己的建议,每处不超过15个字。(7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食品工业,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无法生存发展,它对于提高食品质量、改善食品色香味和口感、延长保质期、改进食品工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食品添加剂取消,超市货架上的食品将所剩无几;没有防腐剂,有的面包糕点一天就变质了,包装榨菜和酱油等不到一个星期就发霉了;取消焦糖色素和磷酸等,可乐饮料无法生产,大多糖果黯然失色;不用酵母和小苏打,蒸出的馒头又酸又硬;乳化剂能让巧克力、冰淇淋口感更柔滑;生产肉类制品时,需添加适量亚硝酸钠来保鲜、护色,否则肉类本身所含的肉毒杆菌会很快繁殖,使其变质,一旦食用会引起食物中毒,其后果甚至比亚硝酸钠过量所带来的后果更严重。主要内容:_。(3分) 我的建议:_。(4分)六、 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不会这么好吃;没有可口可乐,百事也不会这么壮大;没有狮子,羚羊永远也跑不快真正激励一个人不断成功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不是亲朋的赞美,而是那些可以置人绝路的打击和挫折,以及那些一直想把你打败的对手、虎视眈眈的同行。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