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68851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 . 启发诱导B . 因材施教C . 温故而知新D . 有教无类2. (2分)“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 . 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 .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 . 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3. (2分)禅让制度体现的选材思想是( ) A . 以才德选人B . 以财产的多少选人C . 依法选人D . 以出生的身份选人4. (2分)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 . 半坡遗址B . 河姆渡遗址C . 大汶口遗址D . 山顶洞人遗址5. (2分)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北方的五个政权加上南方十个政权的合称B . 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 .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比较稳定D . 五代十国时期,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6. (2分)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 A . 齐桓公B . 宋襄公C . 楚庄王D . 晋文公7. (2分)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A . 古代中国B . 古代印度C . 古代埃及D . 古巴比伦8. (2分)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越王勾践9. (2分)齐门建在苏州的城北护城河边,相传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段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 . 秦灭六国B . 楚汉相争C . 武王伐纣D . 春秋争霸10. (2分)西周开始,出现了诸侯的称呼,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A . 奴隶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禅让制11. (2分)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编钟B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C . 四羊方尊D . 司母戊鼎12. (2分)商鞅,本姓卫,因是卫国皇室之后,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名字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史实是( )A . 分封制的盛行B . 商鞅变法得到秦始皇的肯定C . 商鞅生在商国D . 耕织有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13. (2分)秦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A . 公元前2070年B . 221年C . 公元前221年D . 589年14. (2分)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 A . 儒家;法家B . 道家;兵家C . 道家;儒家D . 墨家;儒家15. (2分)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让中医再次引发世界瞩目,也引发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历史的兴趣。下面搜集的图片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围不符,这张图片是( )A . 华佗B . 张仲景C . 齐民要术D . 本草纲目16. (2分)三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吴国最发达的是( ) A . 纺织业B . 造船业C . 制瓷业D . 农业17. (2分)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曹魏 西晋 东晋前秦 北魏A . B . C . D . 18. (2分)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医学的发展状况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 . B . C . D . 19. (2分)小明在游历长江三峡之前,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 水经注B . 齐民要术C . 天工开物D . 本草纲目20. (2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 . 贾思勰齐民要术B . 王羲之兰亭序C . 钟繇宣示表D . 韩非子伤寒杂病论二、 主观题 (共4题;共85分)21. (15分)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上文中“皇帝”指谁?(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22. (25分)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相继建立。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海外年轻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二:如图反映出先秦时期“马”字的演变过程。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兴文,称风易俗,心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网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创立了哪一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其言行被记录于哪一部书籍?(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朝的哪一项重要举措?有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为更好地执行这一国策,汉武帝在教育上实行什么重大举措?(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 (25分)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政治文明的历程不断拓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材料二:在雅典通过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确立政治权利的大小,打破贵族对权利的垄断;在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中将四百人会议改为五百人会议,并向所有等级开放,在伯里克利党政时期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这些都打破贵族的垄断在罗马通过颁布十二铜表法,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材料三: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材料四: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周朝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政治制度和汉武帝时期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政治措施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列举古代雅典和罗马打破贵族专权的事例各一项。(3)根据材料三,说说美国各州在政治权利方面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历史上有哪些事件对“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起到了积极作用?(4)材料四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24. (20分)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摘自新课程历史李习报(2011年14期)材料三:(见下列组图)请回答:(1)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要道,首先开通这条要道的是谁?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多地体现出西学东渐的特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3)材料三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4)根据材料三的图二,图三,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主观题 (共4题;共85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