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基本概念.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6796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基本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数学基本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数学基本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下是小学数学基本概念,标红部分是五年级及以前应掌握的基本概念,请家长督促孩子背下来并多做练习。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数的知识【知识解读】一、整数1、整数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整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相邻的一个较高的单位。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2、整数的数位和位数在计数时,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2008中的“2”在右起第四位,即“2”所在的数位是千位。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最左边的数字不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或者说,一个自然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1356含有四个数位,则1356就是四位数。3、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按照我国的读数习惯,采用四位分级法,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等等。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读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万”字就可以了,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出一个零。写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为上写0.4、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整万、整亿数的改写,就是把万后面的4个0或亿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或“亿”字。如果要改写的多位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的方法就是:在万位或亿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再在小数后面加“万”或“亿”字作单位。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地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求近似数地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四舍五入法:是指要求精确的某一位,后一位数如果是4或比4小的就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向前一位进1。进一法: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多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去尾法: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多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一概去掉。5、整数比较大小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整数数位多的数比较大;整数数位相同的,要从高位依次看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大的数比较大。6、整数的分类(1)自然数:在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1是自然数的基本组成单位。自然数即可以表示事物的多少(基数),也可以表示事物的次序(序数)。自然数“0”的含义:自然数“0”表示没有,仅是最初的含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0”的认识也有了发展。“0”不仅表示“没有”,而且具有比较确定的内容。例如:“今天的气温是0摄氏度”,并不是说今天没有温度,而是表示在标准大气压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运用测量工具时,“0刻度线”是测量的起点;在写数运算时,“0”还有占位的作用。数字的含义及种类表示数目的书写符号叫做数字。常见的数字有三种:中国数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中国数字是我国常用的数字。分小写和大写两种。小写是: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大写是: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阿拉伯数字是:1、2、3、4、5、6、7、8、9、0,这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数字。罗马数字是罗马人创造的计数符号。共有七个计数符号:表示1,表示5,表示10,L表示50,表示100,D表示500,表示1000。由于罗马数字计数不方便,现在已很少使用。(2)负整数以前我们学过的5、6、3、300这样大于0的数都是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如+5,+6,+3,+,+300。而像-16,-321,-,-0.7这样小于0的数都是负数。负数前面“-”称为负号。0在正数和负数之间,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像-1、-2、-3、-99这样的数是负整数。7、数的整除因数和倍数 如果自然数a和自然数b的乘积是自然数c,即ab=c,那么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注:这里的自然数不包括0)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列乘法算式或列除法算式,(一对一对的找)。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一倍一倍的找)。2、5、3和其他数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9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4或25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字所表示的数是4或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是8或1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10、7、11、1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前的数字组成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7或11或13的倍数。 奇数、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奇数、偶数的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 (3)偶数+偶数=偶数(4)偶数-偶数=偶数 (5)奇数+偶数=奇数 (6)奇数-偶数=奇数(7)偶数-奇数 =奇数 (8)奇数奇数=奇数 (9)偶数偶数=偶数(10)奇数偶数=偶数质数(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30=235,其中2、3、5本身是质数,又是30的因数,所以2、3、5都是30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对于一个较小的数,可采用塔内分解图进行分解。短除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4)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当一个数是合数,而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是互质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5)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6)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特殊方法: 如果两个数中的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 一般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通常用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先用这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然后用任意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直到所有的商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起来。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乘积。分解质因数法: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或(18,30)=23=6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或18,30=2335=90二、 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或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做小数。2、小数的位数和计数单位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小数的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十分位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或0.001);万分位的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或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小数部分最高位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它与整数部分最低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一(或个)之间的进率也是十。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直接读法:读小数一般采用直接读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去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的“0”要一个不少地全部读出来。(2)间接读法:小数还有一种“分数读法”,例如:0.7可读作十分之七,3.57可以读作三又百分之五十七,这种读法有利于理解小数的意义。写法: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然后把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十分位起,由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例如:零点四七写作:0.47,一千零五点零零三六写作:1005.0036.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根据这个性质,可以把小数化简。例如:1.800=1.8;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形式。例如:3=3.000;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从“一”变成了“0.001”。即:3个“一”等于3000个“0.001”。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3)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6)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时就用0补足。6、小数的分类按照整数部分分类 纯小数:一个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带小数:一个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或混小数。按照小数部分分类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小数又可以分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7、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8、小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主要看要求精确的某一位后面是满5,还是小于5,如果满5就像前一位进一,小于5,则直接舍去。 三、分数1、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2、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如:,,(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如:, (3)带分数:一个假分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它就可以写成由一个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如可以写成3。(4)真分数和假分数互化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把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做分子。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3、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分数的读法在读真分数和假分数是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在读带分数时,先读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并在两者之间加读“又”字。(2)分数的写法写真分数或假分数时,先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写带分数时,先写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后写分数部分。被除数(分子)(分数线) 除数(分母) = 商(分数值)注:因为零不能作除数,因此所有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做分母的数。6、分数大小比较:(1)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2)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0除外)的两个分数相比,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3)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得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得分数比较大小,一般先通分再比较,也可以把各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四、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相同,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一个百分数,百分号“%”前面的数是几,我们就把这个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如:21%读作百分之二十一。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七十八写作78%。3、成数和折扣(1)成数:“成”表示十分之一,成数就是十分之几。(2)折扣:折表示十分之几,化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 4、税率和利率纳税是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的收入的部分缴纳给国家。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人们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数的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减法的意义 数的 分类运算名称整数小数分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2、一个数乘小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2、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同单位相加减,单位不变,单位的个数相加减整数小数分数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加法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借,借几当几十。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数的小数点对齐。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计算。3、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乘法1、从个位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2、用第二个因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3、再把每次乘得的得数加起来。1、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3、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除法除法是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注意:因数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多位数乘法,先用这些数十位、百位或千位上的数去乘,然后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或三个0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三、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四、四则运算的顺序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五、运算定律 定 律内 容字母表示交换律加法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乘法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结合律加法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乘法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 c=a (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六、运算性质名称内容字母表示及推广减法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a- (b+c) =a-b-ca- b-c =a-(b+c)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从这个书中减去差里的被减数,然后再加上减数。a- (b-c) =a-b+ca- b+c =a- (b-c)a+ b-c =a+ (b-c)除法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里的两个因数。a(bc) = abca(bc)= ac(ab)c= ac bc七、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字母表示和加法中,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和也随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当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数减少同一个数时,和不变。a+b = c(am) +b = cm(a+m) +(b-n) = c+m-n(a+m) +(b-m) = c差减法中,被减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减数不变,差也随着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被减数不变,减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当一个被减数和减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它们的差不变。a-b = c(am) -b = cma-(b+m) = c - ma-(b-m) = c + m(am) +(bm) = c积乘法中,因数乘上(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积也随着乘上(或除以)这个数。当一个因数乘上(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上)这个数时,他们的积不变。ab = c(am) +(bn) = cmn(am) +(bm) = c商除法中,被除数乘上(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除数不变,商也随着乘上(或除以)这个数。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上(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商则除以(或乘以)这个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ab= c(am) b= cm(am) b= cma(bm)= cma(bm)= cm(am) (bm) = c(am)(bm) = c 八、常用的简算的方法1、分组法:根据运算定律,运算形式,以及和、差、积、商的一些性质,对算式中的运算进行重新整合,使之便于计算。例如:6324-(789-676) 52524 =(6324+676)-789 =(52)(254)2、补数凑整法:对于算式中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有时补上一个数,使其变成整十、整百、的数,可以简算。例如:(1)536-198 (2)4499 =536-200+2 =44100-443、 基准数法:若干个都接近某数的数相加。可以把某数作为基准数,然后把基准数与相加数的个数相乘。再加上各数与基准数的差,就可以得到计算的结果。 例如:31+35+32+28+29 =305+(1+5+2-2-1) 4、分解法:在某些乘除算式中,可以把其中的某个数进行恒等变形,使计算简便。例如:(1)251.2532 (2) 56035=251.25(48) =560(75) =(254)(1.258) =560755、转化法:某数乘或除以5、25、125,可以用(102),(1004),(10008)代替5、25、125,然后计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数,可以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等。 6、公式法:对于成等差数列的数字之和,可以用公式(第一个数+最后一个数)数字个数2计算。例如:2+4+6+8+200=(2+200)1002九、有关“0”和“1”的运算1、“0”的运算特点:(1)0与任何数相加仍等于任何数。 a+0= a(2)任何数减去0仍得原数。 a- 0= a(3)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差为0. a- a = 0(4)0与任何数相乘,积必定是0. 0a=0或a0=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商都是0. 0a=02、“1”的运算特点:(1)1与任何数相乘,积等于任何数。 1 a= a或a1= a(2)任何数除以1,商等于任何数。 a 1= a(3)两个相同的数相除等于1. a a = 1 (4)1除以任何一个等于这个数的倒数。 1a =( 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