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连中考考试说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6153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大连中考考试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大连中考考试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大连中考考试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地理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地理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地理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地理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命题原则1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检测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起到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注重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生活实践和热点问题,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表现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适当增加试题的人文性和开放性。提供背景资料力求详实、真实,设置试题情境尽可能源于或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化”和“民族化”,语言亲切、简练,形式活泼、新颖。3试题内容应科学、正确,表述应清晰无误;不出偏题、怪题,进一步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问答题避免要求学生叙述教材原文。4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使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并适当降低部分内容的难度。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将以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参照大连市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个部分。(二)考试要求试题要突出能力要求。一是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二是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四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五是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试题要关注“生活化”、 “民族化”和“直观性”的要求。四、考试形式、时间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开卷,限时独立完成。(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本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填图、读图(表)综合分析题。2分值与难度结构卷面满分为100分。卷面分数转化为等级,设定A、B、C三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换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生物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科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生物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教育部2008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实际。二、命题原则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应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毕业升学生物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有五个方面:1生活性。即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2全面性。即在挖掘和创设综合性知识的背景下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科知识内容的时代性、人文性和社会性,引导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简约性。即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程度要适当;试卷形式要规范;试题内容要严谨、严密、科学,表述要清晰、无误、无歧义;试卷的题量要适中。4学科性。即力求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教学关注生命性。注意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运用学科的术语、基本概念和原理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5导向性。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生物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内容涵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上、七下、八上和八下共四册)。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等八个单元。试题命制在依据上述原则的同时还要突出能力要求。即注重考查学生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初步具有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试题内容力求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渗透。四、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开卷,限时独立完成。(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本学科试卷包括五种题型: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填空题、匹配题(也称连线题)、简答题和实验题。2分值与难度结构卷面满分为100分。卷面分数转化为等级,设定A、B、C三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换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语文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语文、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命题原则1. 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学习水平。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学生的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4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6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选择恰当的测试方式,合理确定试卷结构,灵活地设置题目,不断完善测试题型,分散试卷难点,以更好地测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杜绝偏题、怪题、错题。7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考虑全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一)积累与运用1识字、写字。识字与写字的考查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三方面的内容。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写字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学生应能够正确识记、使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要求掌握的3500个常用字及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2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与运用。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古今优秀诗文的能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古今优秀诗文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3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考查语言的运用情况。如能够辨识、修改病句,会对对联,会造句,会仿写,能提炼概括信息,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4名著阅读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整体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进行概述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古诗文阅读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安、卑、被、本、比、鄙、毕、别、兵、病、策、曾、尝、长、朝、诚、出、初、辞、从、达、旦、当、道、得、独、度、对、尔、发、伐、方、奉、复、负、故、顾、固、观、归、国、恨、会、或、极、及、疾、即、计、既、假、间、见、将、尽、就、居、举、绝、类、良、怜、临、略、名、莫、期、奇、起、遣、穷、求、去、若、塞、善、稍、少、舍、胜、师、识、食、使、始、是、视、适、书、孰、数、属、戍、说、素、遂、所、汤、徒、亡、微、文、闻、鲜、相、信、兴、修、许、寻、一、宜、遗、已、易、意、益、诣、阴、引、余、语、狱、欲、喻、再、彰、知、止、致、置、治、逐、走、卒、坐。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3能够正确断句。4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语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6赏析作品形象。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另一段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古诗词赏析取材于课外。(三)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思路。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能分析其作用。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6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现代文阅读两个语段,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四)写作1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2写作感情真挚,努力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能通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尽可能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的方式等,进行改写。7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8能书写规范的汉字,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考试形式、时间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二)考试时间150分钟。(三)试卷结构1基本题型选择题、填充题、简答题、写作题等。2分值与难度结构卷面满分为150分。试题的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的比例为7:2:1。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信息技术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信息素养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大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和我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二、命题原则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应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有五个方面:1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2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3淡化纯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4试题内容严谨、科学,表述清晰无误,题量适中,试题结构科学、合理,难度适宜。5有利于引导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加试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至第四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0次印刷2012年1月第9印刷)。具体内容如下:考核模块考核内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文件的相关操作文件夹的相关操作计算机网络(IE)浏览信息下载信息文字处理(Word2003)Word文档相关操作页面设置字符设置段落设置图片设置(包括自选图形及艺术字)文本框设置表格设置分栏设置演示文稿(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相关操作幻灯片相关操作多媒体对象(文字、图片、声音、影片)操作幻灯片背景及版式相关操作超级链接设置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电子表格(Excel2003)工作薄(文件)相关操作工作表相关操作单元格格式设置单元格、行、列操作数据计算图表操作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动画制作(Flash MX)Flash文档相关操作元件操作图层操作动作补间动画编辑形状补间动画编辑逐帧动画编辑遮罩动画编辑引导线动编辑多媒体对象(文字、图片、声音)操作帧操作场景操作影片发布四、考试形式、时间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独立上机操作。试题为“任务操作”形式,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提出一系列任务,每项任务只提基本要求,不作方法、步骤的规定,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与领会,使用计算机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考试时间为30分钟,满分100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试卷共有五道综合试题,题目由考试系统随机产生,每套试题包括五个模块(即Windows和IE操作题,Word2003操作题,PowerPoint2003操作题,Excel2003操作题 ,Flash MX操作题)。报考普通高中(“北三市”和长海县报考重点高中或示范性高中)的学生需加试信息技术,加试成绩以A、B、C三个等级呈现,各等级依次转换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数学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数学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数学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命题指导、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以及大连市数学教学的实际。二、命题指导思想与命题原则(一)数学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1数学学业考试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引导和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2数学学业考试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3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二)数学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1考查内容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基础性要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应首先关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技能。一方面,具体的考查内容涵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所有试题(包括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也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不能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特别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不能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实质性或必备性的内容。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要体现公平性数学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在总体上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应当是公平的。即要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的试题素材;要避免试卷的整体表达方式有利于一种认知风格的学生、而不利于另一种认知风格的学生。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和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试卷的构成应考虑到他们各自的数学认知特征、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3试题背景要符合学生的现实试题背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或其他学科现实,与生活或社会相关的题材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在当今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试题所蕴涵的数学应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4试题设计应科学、有效试题内容与结构应当科学,题意应当明确;难度分布合理,难点应分散;试题表述应准确、规范,避免因文字阅读困难而造成的解题障碍。试题设计与其要达到的考查目标应当一致。试题的求解过程应反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5适当增加教材改编题,引导教师重视教材,克服以练代教、盲目训练的弊端。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学生数学学习成果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学业质量标准?数学,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获得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二是能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一些自然与社会现象,解决相应的问题;三是能够自主地从事一些数学探究活动,并能够在活动中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理解他人的观点;四是能够形成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达到一定的抽象思维水平等。(二)具体考查内容与要求具体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等。针对具体考查内容的要求如下: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数与代数数与式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会比较实数的大小,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意义。了解乘方与开方的概念,并理解这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概念,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其混合运算的基本过程,善于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具有良好的数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解释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通过考虑提供的资料,能找到特定问题所需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数值计算相应代数式的值。了解整式与分式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运算及分式加、减、乘、除运算(包括约分和通分)。了解整式乘法公式及其几何背景,能利用它们简化运算。因式分解式子的指数必须是正整数,且只要求能够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其他方法不作为必考内容。方程与不等式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并会求解,有意识地根据所得解在现实世界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从而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通过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或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在了解不等式意义的基础上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函数了解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函数解析式以及函数自变量的现实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具体的函数值。能够借助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讨论相应函数的基本性质;在给定函数图象的情境中,能结合图象本身进行相应的函数关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从图象的变化上认识不同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会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大致范围。能利用三种函数表述方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学信息,并探索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能估计并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进行度、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能找出特定角的补角、余角和对顶角,理解等角的余角和补角相等,理解对顶角相等。在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基础上,理解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等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平行线;知道过定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于)给定直线。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内心和外心。了解三角形中位线及其性质。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会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了解正三角形、正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其由来。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线段、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能用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并理解图形镶嵌(密铺)的原理。理解圆及其性质,了解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会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知道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了解切线的概念,知道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互相垂直,能判定直线与圆是否相切,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能够完成以下基本作图(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即可,不要求证明):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某个已知角的平分线;作某条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正确认识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既能够根据基本几何体(包括实物原型)判断和绘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也能够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既了解直棱柱、圆锥、圆柱的展开图,会计算它们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又能够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相应的立体模型。了解几何体、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这种关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够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比较清晰地反映视点、视角和盲区。了解生活中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实例,能对两者进行区分。图形与变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能找出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掌握轴对称图形具有的基本性质,并利用轴对称性进行图案设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知道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实例,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能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和实例,了解平行四边形和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能按照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并利用旋转进行图案设计。在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概念基础上,能正确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以及相似的条件,能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了解黄金分割在建筑和艺术上的价值。了解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根据给出的锐角三角函数表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图形与坐标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或者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明白图形变换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会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图形与证明了解证明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明白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初步了解反证法的含义,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能保证证明的过程步步有据。能灵活运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基本事实、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利用规定的基本事实证明的命题以及人教版教材中的定义、用黑体字表达的命题作为证明的依据进行几何推理。(3)统计与概率统计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会处理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不仅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而且能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数据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概率了解概率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理解大量重复实验中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4)课题学习感受“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形成自己的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对相关数学知识有较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2数学活动过程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能进一步寻求证据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够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3数学思考能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活动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地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做合理的质疑,能够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确定或不确定现象;能从事基本的观察、分析、实验、猜想和推理的活动,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或推翻猜想,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4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方面考查的核心是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推理”等思维活动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数学现象,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方法去解决数学及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2)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3)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4)能够反思自己是怎样得到问题的答案的,在求解过程中不断反思所得到的结果的含义、所使用的方法的一般性等,会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与失,通过反思能够把握住使得结论成立的核心条件,能够有效迁移数学方法。能够综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探索问题的解,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初步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四、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本学科试卷包括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2分值与难度结构卷面满分为150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五、注意事项本学科考试过程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思想品德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升学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5月)(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命题依据思想品德学科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大连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际。二、命题原则1基础性与发展性原则。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科学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试题要注意关注学生发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既要检验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2方向性与科学性原则。试题要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坚持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基本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活化、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能力;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试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专业术语准确。3思想性与适切性原则。试题应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试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各难度试题的比例适当,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4重大性原则。此项为时事考核原则。突出国家大事、人民大事,以国内为主、正面宣传为主。试题要体现党和国家的路线、重大方针政策,体现党和国家在一定阶段里的宣传教育主题,考查一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重大事件。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参照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大连市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际,参照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标准思想品德,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内容包括四部分: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相关内容。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其中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对应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部分不考)。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的内容。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权利与义务”部分的“3.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和“3.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对应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4时事政治(2012年8月2013年3月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二)基本要求根据水平性考试的要求和学科特点、学科教育目标,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业考试的具体能力层级要求为:1了解。主要要求学生能再认或回忆所学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2理解。主要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推断;收集、整理信息等。3运用。主要要求学生把有关知识运用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之中;通过活动实践,对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解剖析、探究,综合认识评价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为要求,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高一级的层级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四、考试形式、时间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开卷,限时独立完成。(二)考试时间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考试,总体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I、II两卷。I卷为选择题,II卷为非选择题。试卷所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设计探究题。2分值与难度结构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满分为100分,其中思想品德学科50分。合卷总分数转化为等级,设定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换为10、7、5、3分后,计入升学总分。在试题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化学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2011)所规定的初中阶段化学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化学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教育部2008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化学课程标准(2011)、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结合我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命题原则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2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从实际中选取的试题素材、设置的问题情景应与试题的考点有实质性的联系。3. 注重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清晰无误;试卷的题量适中;试题难度适当,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层次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试卷难点分散,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业成就。5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应根据化学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化学学业质量标准,考查化学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对科学探究的考查,要避免将科学探究分解为生搬硬套的知识和按部就班的程序进行考查的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可渗透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中落实,要避免贴标签和形式化。1知识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考查的知识内容与要求详见化学课程标准(2011)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和19个二级主题。2学科能力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甄别学生能力的高低。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学业考试所考查的能力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回忆”、“理解和简单应用”、“问题探究”三个层次。(1)回忆基础知识的回忆与再认,化学用语、实验、计算等基本技能的运用。(2)理解与简单应用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简单的化学问题。(3)问题探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四、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二)考试时间物理化学合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三)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物理、化学合卷中,化学部分的试题包括四种题型:选择题(四选一)、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2分值与难度结构物理、化学合卷中,化学试题满分为70分。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低、中、高三档试题分值的比例为721。五、注意事项本学科考试过程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六、实验操作加试内容与要求1考试内容依据化学课程标准(2011),化学实验操作加试有两类试题:一是基本实验,二是探究实验。每个考生需做一个基本实验和一个探究实验。基本实验共有两个: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10 g(约9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探究实验共有六个:鉴别硬水和软水;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2考试形式、时间及分值采用现场独立操作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0分钟。两个实验的满分为10分。将所得的分数转化为等级,设定A、B、C三个等级;各等级依次转换为5、3、1分后,计入升学总分。2013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物理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物理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物理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教育部2008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育部颁发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命题原则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2. 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在背景材料上联系实际,在试题的考点上也突出应用性。3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以引导学校重视实验教学。4. 试题内容兼顾学生的性别、地域和民族等差异;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无误;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当,难点分散;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5. 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物理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大连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考查物理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全面考查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中考查。(一)科学内容与要求考查的科学内容与要求见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第二节的“科学内容”(即3个一级主题、14个二级主题和68个三级主题)。(二)学科能力要求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不单纯地考查知识的记忆,通过对运用知识的考核来鉴别考生学业水平的高低。初中物理学科纸笔测试宜于考核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达、数学表达、图形表达、表格表达和图象表达)。能鉴别关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应用能力: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应用物理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分析并解决较简单的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明确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3分析、综合能力: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的物理情境、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找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4实验基本技能:了解仪器的性能和规格,会组装和调整仪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会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会运用实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实验结论。5科学探究能力(1)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