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6127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师通识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通识试题一、选择题:1在常态下,教师素质的发展遵循这样的轨迹,即由幼稚型成熟型专家型逐渐提升,呈 趋势。CA 螺旋上升 B 逐级上升 C 梯级上升2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属于学校 的规划,是对学校师资建设规划的具体落实。A 宏观层面 B 微观层面 C 主观层面B3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应本着“ ”的原则,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厘清专业定位,明确奋斗目标。AA点面结合、分类指导 B专家引领,个人为主 C统一规划,同步协调4应采取专业发展导向的 ,综合各种可能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建立教师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机制。CA 教师考核策略 B 教师评估策略 C教师评价策略5在情绪理性疗法的ABC理论中,最重要的是 ,即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BA A B B C C6在现代家庭的生育、经济和情感功能中,最重要的是 。AA 情感功能 B 生育功能 C经济功能7 具有去行政化、去权威化的特点,宽松的氛围、自由的表达,是集体产生“金点子”的必要条件。BA 世界咖啡屋 B 头脑风暴法 C 集体思考法8 反映了大千世界中一切在人内心深处轻重主次的地位。CA 伦理道德 B 精神信仰 C价值取向9师德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折射了社会改革的深层矛盾,是 的体现,网络社会资讯手段的发达、社会对教师的高期待值更凸显了师德问题。AA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B社会价值观单一化 C社会价值观世俗化10师德 是国际化的潮流,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都对师德有明确具体的规定。BA标准化 B 制度化 C 科学化11我国在2008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师德规范。CA 品德高尚 B尽职尽责 C教书育人12属于师德理想层面的高要求,如:志存高远、勤恳敬业、 、乐于奉献。BA关爱学生 B甘为人梯 C语言规范13师德规范中有属于师德规则的底线要求,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BA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B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C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14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师德表现出自觉性、 、情境性、深远性的特点。BA回归性 B创造性 C不确定性15下列不属于校园合理辐射区域的是: CA与校园秩序和师生安全密切相关的校园周边区域;B学校教育管理活动延伸至校外的空间;C学校监护责任向家长监护责任转移之后的区域。16校园暴力的构成要素包含:空间要素、 、心理要素、被害要素、行为要素。AA主体要素 B客体要素 C 区域要素17我国大陆地区,校园暴力具有明显的“外侵性”和“ ”特点。CA 伤害性 B阶段性 C师源性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6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侵权责任1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BA 着眼预防,定罪从严B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C 违法必究,从重处罚2014周岁以上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BA15 B 16 C1721“ ”发生的原因包括:中小学生都是弱小的未成年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暴力文化的泛滥、法律观念的缺乏。CA语言暴力 B校园伤害 C校园暴力22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年,南通市启动“南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CA 2003 B 2004 C20052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BA 精神健康 B心理健康 C环境健康24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基础是 、尊重与共情。AA 真诚 B友爱 C热情25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正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组织形式。B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B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C网络心理健康教育26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称作 。AA师源性心理障碍 B外侵性心理障碍 C校园性心理障碍27 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交换意见、沟通情感、消除隔阂的有效手段。CA 谈话 B对话 C 谈心2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次为:生理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BA 群体需要 B安全需要 C物质需要29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班学生,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教育性、发展性与A 。A预防性 B针对性 C全体性30世纪之交,西方掀起的 将心理学的研究视点从以往关注心理障碍与疾病的研究转移到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AA积极心理学运动 B消极心理学运动 C 圈地运动二、判断题:1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2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两者无本质区别。( )3个人幸福与职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既是广大教师的追求,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 )4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应凸现个人目标。( )5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当下基础,确定可能达到的长期发展目标,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6“临床”一词源于医学术语“临床治疗”,其基本含义是一对一、面对面的医患关系,强调亲临病床、直接观察、切实诊断、对症下药。( )7个人自我指导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选择为实现目标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8在进行自我审视时,积极评价应多于消极评价,客观评价应多于主观评价,同时,指向未来的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 )9管理时间就是管理生命,在时间管理的“产出与产能”中,最重要的是先处理好一些不紧迫的事情。( )10生活追求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劳动态度不同,但最终所带来的教书育人的质效大致相同。( )11教育和教师的责任虽然是有限的,但精心精致、尽心尽力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必然担当。()12江苏首次尝试将师德与绩效工资挂钩,湖北推出全国首个Credit SPMS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全国引起热议。( )13教师职业主要是“良心活”,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14让师德走向崇高,要求教师个人立志教育,胸怀社会,重在修为,提升境界。( )15校园事故与校园暴力同属于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两者在性质、恶性程度、危害、后果、责任认定、处理程序、防治对策等方面差异不大。( )16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区域,校外人员、教师或同学故意侵犯学生人身、精神以及财产,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可以公开审理。( )18将校园暴力“事故化”的方式,客观上会回避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掩饰校园暴力现象的严重性,有利于校园暴力防治。( )19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0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2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其对象是学生的问题和问题学生。( )2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23小学儿童仅有生理需要,没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24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心理辅导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辅导对象,不断强化其自尊自信,尽可能地帮助他实现自我成长。( )25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生理因素、主观努力外,外在因素可以归纳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 )26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27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可以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28教师在宣泄情绪时,要遵守不损害自己、不影响他人的原则,要懂得职业需要我们有用表情掩饰情感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更积极的教育刺激。( )29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0班级心理环境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其代号字母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30分)1、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就要爱岗敬业,以下( )现象不是爱岗敬业的表现A、把教师岗位看作是个人谋生赚钱的手段B、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C、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2、以下( )现象说明教师是依法执教的A、有偿家教 B、学生违反纪律告知家长 C、殴打违反纪律的学生3、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这些都说明教师的这种职业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具有 ( )A、爱国主义精神 B、奉献精神 C、开拓创新精神4、夸美纽斯说:“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这句话说明对教师的要求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学高为师,身正为范5、“诚于中而形于外”,仪表风度是一个教师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现。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师表形象,为教师职业增辉。以下哪种衣着是合适的( )A、淡妆上岗 B、穿拖鞋上课 C、佩戴手镯、手链、耳环6、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妥的 ( )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B、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授之以渔C、满堂灌,题海战术,熟能生巧7、健康的概念是指 ( )A、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B、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健康知识丰富、健康行为习惯好8、除“四害”中的“四害”是指 ( )、蚊子、苍蝇、麻雀、蟑螂、老鼠、狗、猫、蚊子、蚊子、苍蝇、蟑螂、老鼠9、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的睡眠时间是( )小时、10 98 B、10、9、9 C、9、8、8 10、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60%,运动心率应该是 ( )A、160次/分 B、120次/分 C、100次/分 1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 )A、世纪杀手 B、全身免疫系统紊乱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12、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AB型血,孩子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哪个? (C )A、B型 B、A型 C、O型13、电脑的哪个部位辐射最强? (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14、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为每年3月的_。 ( )A、第一周的星期一 B、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C、3月24日 15、教育学生当遇到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时,应该 ( )A、服从指挥信号灯 B.、服从交通标志、标线 C.、服从交通警察指挥 16、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是 ( )A、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C、当楼房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17、发现有人触电时,在第一时间内应该 ( )A、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B、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C、用手直接救人 18、运动创伤中重度擦伤不妥当处理是 ( )A、冷敷法 B、抬高四肢法 C、热敷法1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行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AA. 道德信念 B. 爱国主义教育 C. 道德习惯的养成 20、 由于小学的基础没打好,致使一些学生上了初中后感觉学习很吃力,这主要是没有做到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哪个问题? ( )CA. 教学和发展的一致性 B. 教学和教育的一致性 C. 各个阶段教学的衔接性 21、下面哪一项不是赏识教育所提倡的 ( )CA. 赏识孩子的个性 B. 和孩子一起体验成功C. 总是指出孩子的缺点,希望通过批评来使他改正2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般认定的“难教育学生”有三种类型,下面不属于这三种类型的是( )CA. 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 B. “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 C. 完全不能教育的学生23、下面哪些认识不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对“减负”问题的看法 ( )AA. 只要把课业负担减下来就可以,其他不用考虑 B. 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 C.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4、 苏霍姆林斯基鼓励教师进行研究,下面哪一项不符合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研究的观点。( )AA. 研究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一般教师是不可能进行研究的 B. 研究的课题就在老师的身边存在,研究并不是高深莫测 C. 研究首先要善于观察来发现问题25、陶行知最为著名的名言是( ),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A、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C、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26、陶行知先生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视,他提出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 ( )A、在劳力上劳心; 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教人求真,学做真人27、陶老先生原名陶文俊,后来曾改为陶知行,再后来又改为陶行知,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最终他的观点是 ( )A、知行合一 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8、陶行知不止一次的提出:“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不要小看小孩子”,他首创(“ ”)制,在学校推行学生自治的民主管理,真正把儿童看作是具有自主性的个体A、手脑并用 B、每天四问 C、小先生29、陶行知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深远,毛泽东曾赞美他为 ( )A、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 B、万世师表 C、伟大的教育家30、陶行知曾说过: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这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 (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C、行动和知识同等重要,同时发生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以下各小题备选项中符合题意选项的代号字母填在下表中, 每题2分 共10分)题号 31 32 33 34 35答案31、以下哪些条文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时新增加内容 ( ) A、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B、保护学生安全 C、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32、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33、学校安全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 )。A、积极预防 B、依法管理 C、协调治理 34、下面哪些观点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 ( )A. 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B. 教师要因材施教 C. 教师应该进行研究35、下列哪几项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核心 (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三、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对者写“”错者写“”,填写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题号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答案3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没有多大关系. ( )37、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修养最基本的要求。 ( )38、沙眼是不会传染的眼病,因此可以使用患者的毛巾,手帕等。 ( )39、网上的不良内容不仅造成人的心理伤害,生理上也会出现伤害。 ( )40、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的途中发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4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 ( )42、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集体教育,但是他主张集体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 ( )43、当前很多学校不顾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光看教学成绩的表现,这是对教学与教育相统一原则的严重扭曲,是应该进行深刻反省的。 ( )44、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大好佬。”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 )45、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指的是教学做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教学做”以“学”为中心。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4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学习型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哪些?4、为什么冬春季节易患呼吸道传染病4、公共安全教育六个模块的内容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49.小刘是一名高三(6)班的学生,一天,他走到杨老师的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杨老师。:“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他低着头说:“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我期末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说着,眼角含着的泪珠差点儿要滚落下来。“噢!”杨老师开始看诗,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他的心“山里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是理想之光!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杨老师鼓励了小刘一番,并指出了诗的缺点以及如何修改的意见。小刘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第二天,小刘把修改稿送来,杨老师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和评语寄给了语文报。这次,杨老师除了和小刘谈诗外,还和他谈了要学好其他学科,还告诉他,自己和赵老师讲过他的情况,赵老师说,上次批评并无恶意,是恨铁不成钢。杨老师叫小刘主动找赵老师交心。过了不久,山鹰在语文报上登出了。再后来,小刘进入了一名牌大学深造。根据以上案例,从课程观的角度,分析两位老师对学生关注明显不同的表现方面。50、 有一次,陶行知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老师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们还是会把知识还给老师的。但是,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联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上面的故事,谈谈教育教学中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六、论述题。(15分)请注意:以下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按第一个题目计分。51、陶行知老先生主张在德育上将教育与训育合二为一,反对传统教育的“教训分家”。他指出:“知识和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第四条也提出“教书育人”。(1)请谈一谈你对教书育人的理解。(2)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规范内容及素质教育要求谈一谈你在工作中是怎样教书育人的?或者设计一个教书育人的活动,也可以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怎样教书育人的。52、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看待学生评价的?请以他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论述自己如何进行学生评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试题1、A 2、B 3、B 4C、 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8. 。 . 。 . . 44、 45、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1) 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2 )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3) 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4) 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只要答出其中五项内容即可得满分;少于五项内容,答对几项得几分)49. (1).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角度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赵老师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之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1.5分)(2). 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远期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仅仅关注是否通过考试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能全面关注。(1.5分)(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刘勇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和满足。如果这种需求和应当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不被认同,不仅使学生的成长受到挫伤,也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大降低。(1.5分)(4). 关注学生发展中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教师若把学生看做是统一、共性的活动,对学习指导采取一种知识灌输的方式势必会否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1.5分)(5.)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得到尊重。 如果教师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就会降低学校教育的育人性。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关系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1.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教育活动和成效也不同。教师关注不同、对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对学生的评价不同、对学生发展目标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和态度不同、表达和处理方式不同、对学生激发的方向和动力不同,会使学生在成长中的反应和表现不同、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效果不同。事实说明,许多教育效果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 我们也可以从教师的教育关注中,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2.5分)50、(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教育不应使学生去适应课本,而应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努力去创制生活的新规则适应丰富而多变的新生活。(1分)(2)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要以生活为源泉,回归生活的源泉,回归生活的世界,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1分)(3)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2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1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但这种学习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2分)教师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2分)如果教师只管教,就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1分)51、(1)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 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2分)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2分),遵循教育规律,实行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2分)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教书与育人是教师之根本任务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2分)(2)略。(7分)52、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评价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学校以知识评分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学生表现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他对“一个学生得了好分数,他就是好学生;得了坏分数,他就毫无用处”的习惯看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感到空虚,从而使他们觉得活着也没有多大意义,生活可能就是一种痛苦。苏霍姆林斯基愤怒地指控:片面追求分数,是一种令人极端不安的病态心理。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人们要用许多种尺子衡量学生的发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看待学生的发展。总之一句话,要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7分)第二问是主观发挥题,老师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通过举例并做分析来回答。具体答案略。(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