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6009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菜畦(q) 蜷(qun)曲 归省(shng) 浑身解(xi)数B . 悲怆(chung) 蹒(pn)跚 汲(x)取 众目睽(ku)睽C . 慰藉(j) 啜泣(q) 伫(zh)立 断壁残垣(yun)D . 感慨(ki) 诓(kung)骗 挑衅(xn) 恪(k)尽职守2. (2分)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A . 战马是斯皮伯格倾力打造的。B . 战马是“史诗战争三部曲”的终结篇。C .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D . 斯皮伯格倾力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各公司并没有草率的进行裁员,否则的话他们可能还要花更大的成本去返聘这些人。B . 这位歌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九霄。C . 我们与父母在许多方面是迥乎不同的,但这并能成为我们排斥父母的借口。D . 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他都知道,所以大家叫他“百事通”。4. (2分)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 . 形象好看B . 活泼诙谐C . 能勾摄恶人魂魄D . 公正的裁判二、 书写 (共2题;共10分)5.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 lin ( )的语言精华。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w mi( )。她喜欢wn wn r y( ),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印象。这样,吴汉果然s xn t d( )随刘秀去打天下,后来成为所谓中兴名将之一。6. (5分)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7. (12分)古诗文名句填空。_ , _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 ,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子夏曰:“_ , _ , 仁在其中矣。”子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中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是_ , _。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柚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_ , _。201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_ , _”那样的雄心壮志,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世界之巅。(请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写)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 (4分)阅读古诗,完成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本诗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情感。前者表达_,后者抒发了_。(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诗是作者回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唱和之作,沉郁中见豪放。B .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已的贬谪生活。C . 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了作者的惆怅之情,对未来对人生的失望。D . 尾联表达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四时俱备_晓雾将歇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 .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藤野先生(片段)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段“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事(2)“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我”因何“吃了一惊”;“我”又 因何“感到一种不安”。(3)选段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选段的记叙顺序是。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又见秋风起深秋,渐起的冷意使整个校园花草萧条,生命全无。飒飒秋风中,两株奇崛的古槐硬是挺着虬枝到现在,也再无还手之力地落个满地枯枝败叶。冬天未到,我早已佝偻了腰背,像一只僵硬的蚂蚁踟蹰着。“丁零零”清脆响亮的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妈。“天气转冷了,你衣服够吗?棉被厚不厚?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冷空气,下降 10 度,不 够的话我明天给你拿来”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够了够了,你不用专门跑一趟了。”妈仍不放心地嘱咐了好几遍,才不舍地放下电话。从她的声音里我似乎能感受到她急促的鼻息,耳边萦回的叮咛撩动我隐约的遥想。 我仿佛能看到此刻的她正拿起亲手为我新织的毛衣,铺平又叠起。其实远在异乡工作的我每年秋寒时都会第一时间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那些琐碎的唠叨如时光深处的温暖烙印,为我拂去秋寒,融化冬雪。记得还在读师范时,秋寒刚刚到达的一个大清早。我懒洋洋地拿着饭碗,不情愿地走出寝室。被迎面的寒风一吹,我浑身瑟缩,慢吞吞地朝食堂走去。下了楼,发现门口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了,却发现是父亲和母亲。父亲穿着那件洗得泛白的中山装,袖口的卷边已经磨破。他通红的脸上直冒热气,一双粗粝厚实的大手正凑到嘴边哈气。母亲的头发上沾满了细碎晶莹的冰霜,脖子里土黄的围巾衬得她的脸色有些泛黄。她把双手叉进棉裤口袋里暖手,肥大的棉裤使她瘦小的身躯看起来更加单薄。他们的身旁支着一辆 28 寸的加重自行车,一边的脚踏上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车子不堪重负似乎将要倾倒。“你们怎么来了?”我赶忙把母亲拉到一旁的桂花树下低声询问。父亲在一旁笑盈盈地望着我,眼里却盛满疑惑。他们哪里知道,他们这身乡下人的打扮在这县城里有多扎眼,我真怕会有同学看见。“这不你爸昨晚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冷空气,怕你冻着,一大早就赶来了。”母亲边解释边伸手去解蛇皮袋,里面装满了我的衣裤鞋袜。“还有你最爱吃的土酱炒冬笋肉片,天冷要多吃点!”母亲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塞到我怀里。我一边应声一边催促他们赶紧回去,父亲便骑上车带着母亲回家。我一看表:才 7 点整,而他们却空肚子骑了 15 里路,把掌心的温暖捎带到了我的手里。我愣愣地站在那儿,嗓子眼儿被哽住。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父母亲每天夜晚为我看天气预报,牵挂着他们一辈子也不放心的儿子,而我却忘记了问候一声右手还植着钢板的父亲和惧寒的母亲。想起“气象先生”宋英杰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一个故事。家住北京的他看完电视后,寝不安席。他拨响了远在武汉的儿子电话。告诉儿子寒流快到武汉,嘱咐儿子注意保暖,要不就寄点衣物过去。儿子在那一头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挂了电话。他准备再拨时,哈尔滨的母亲打来电话,关切地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没有?”他来不及答话,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喷嚏。母亲急了,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责备”的话。她问母亲那边天气,母亲说:“雪还在下呢。”他愣住了,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记了北风起处的哈尔滨和自己的母亲。为什么人间最温暖的亲情都是自上而下的?在秋风起时,父母常常惦记着远方的儿女,而我们却忘记了去关心下独守家中年迈的双亲。父母永远是我们心底最温暖的灯,照亮黑暗,驱逐寒冷。而生活在融融爱意中的我们是否能用及时的问候抚慰他们,让他们的心远离寒冬?(1)文章记叙了三件事情,请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例句:母亲打来嘱咐的电话让“我”添衣注意保暖,“我”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读师范时一个秋寒的早晨,_。北风未到武汉时,_。(2)第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自然段画线句“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表达了“我”此刻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章为何要叙述“气象先生”宋英杰的故事?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的理解。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选材立意,写一篇作文。字数600字左右。提示: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选材立意的核心。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也才会让人感动。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书写 (共2题;共10分)5-1、6-1、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7-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1、8-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9-1、9-2、9-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1、10-2、10-3、11-1、11-2、11-3、11-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