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53988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二一二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 1. 试题共三部分,6页,计21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1分)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填在指定方格内。(2分) 常州篦箕巷,沿运河而建,自古就是商l( )云集之地;所产梳篦屡获大奖,ch( )名中外。常州梳篦,选料坚韧而富有弹性,齿面光洁,齿尖吃发,利于梳理按摩。可梳zhun( )打扮,可收藏馈( )赠。工艺篦雕镂( )各种图案,画面赏心悦目,刀法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常州梳篦博物馆)【答案】旅 驰 妆 ku lu (共2分。答对23个得1分)【分析】均分1.6,得分率0.8。主要错误:1.书写不规范,这一情况比较突出的是“旅”字,这个字是小学阶段就要求掌握的常用字,生活中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但学生对这个字的右边部分笔画交代很不清楚,如把右边下半部分写成“氏”等。2.字形掌握不牢固,如很多学生把“驰名中外”的“驰”写成“弛”,把“梳妆打扮”的“妆”写成“装”,读音虽相同,但两个字的表意却截然不同。显然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只是抓住字形,却没有理解这些汉字的意义,也由此可以看到现在学生语言运用时错别字增多的原因。3.汉语拼音规则掌握不到位,如ku,有部分学生写成kui,还有的写成ki。【启示】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对于拼音、汉字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做得不到位,总认为这是小学教师该做的事情,学生也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如第1题中的“镂”是七年级往事依依这一课就学过的生词,但学生的错误率是相当高的,很多学生读半边写成lu,或者l,说明学生在汉字的掌握、运用等方面是不到位的。而且,现在常州的外来工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小学阶段往往没有得到正规、连续的教育,如果在初中阶段不进行弥补的话,学生的语文素养永远也得不到提高。2默写。(6分)(1) ,病树前头万木春。(2) ,燕然未勒归无计。(3)不畏浮云遮望眼, 。(4)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 (5)请为右图配上符合画意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2)浊酒一杯家万里;(3)自缘身在最高层;(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5)不设统一答案。2分答案示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般)滋味在心头 / 1分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0分答案示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苏轼水调歌头各句 (共6分。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第(5)题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分析】均分4.3,得分率0.72。得分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前3小题正确率较高,但忽视对古代散文名篇的积累,因此第4小题醉翁亭记中语句的得分率很低,做对的同学估计只有10%20%。很多人说这一句不能算得上名句,考得有些偏,但学生对古代散文的欣赏和积累决不能停留在知道几个名句的程度上,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利的,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也是不利的。2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还停留在背诵的程度,还不能理解其意义,更别说欣赏。在前3小题中,第3小题的得分率高于第1、2小题,分析其原因,第3小题是给前句默写后句,而第1、2题是给后句默写前句,所以有些学生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的名句都想不起来了。而在答卷上将“畔”写成“盼”、“帆”写成“翻”、“浊酒”写成“煮酒”等情况也都源于对诗句内涵的不理解。3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待加强。第5小题根据图画写出符合画意的古诗词名句,所给的画面呈现的是送别的场景,但很多学生在读图时不能抓住重点,只看到满眼杨柳依依、群鸟高飞的背景,却忽略了杨柳树下依依惜别的主题,因此出现了很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与画面意思不符的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看到了送别的主题,但却与背景不符合,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图中并未显示是江边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图中显然没有雪景等。【启示】要改革古诗文教学。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大多在“诵读欣赏”中出现,而教师往往也就是粗略的讲解、背诵、默写这样粗线条的教学,尤其是只注重默写,将充满灵性和情感的千古名句变成一个个文字塞给学生,是对这些诗句的亵渎,更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漠视。古文的教学虽然细致,但很多都是“细”在字词的意思、文段的分析、中心的归纳上,而没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因此建议给予古诗文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古诗文教学更多的趣味和灵性,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3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A男生贾里全传中,查老师偏爱女生,贾里很不服气,便趁查老师家访的时候,将教案调了包,让查老师在课堂上出尽了洋相。B贾里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模仿祁老师的声音打电话,让原本不愿参加智力大赛的陈应达积极参赛,为班里赢得了一枚金牌。C水浒传中,宋江反对晁盖的忠君思想,所以将“忠义堂”改为“聚义厅”,迟迟不愿接受朝廷的招安。D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到五台山做了和尚,法号智深。他不守戒律,照样喝酒吃肉,后来被派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答案】A、C(3分。A中班主任查老师并非偏爱女生,教案被掉包后没有出洋相。 C中宋江有忠君思想,他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一直设法接受招安。对一个得2分,对两个得满分)【分析】均分8.5,得分率0.77。(二)运用(共9分)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加以修改。(3分)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微笑的魅力在于可以表示我很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那发自内心的微笑就像一缕春风,冰雪也能使之融化。即使长相平凡的人,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因为微笑体现了人善良温和的一面,当人的内在美德通过微笑得以体现时,怎么会不美呢?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可是随着生活节奏和高科技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冷清,人们仿佛挤不出时间微笑,或只为工作需要而微笑。终于,人们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要求:(1)删除与语段中心意思不一致的一个句子。 (2)另选二至三处毛病加以修改。【答案】(1)应删去的句子:“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2)“冰雪也能使之融化”,与上文意思不连贯,应将“使”改为“为”;“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中成语“美不胜收”使用不当,可改为“美丽动人”等;“可是随着生活节奏和高科技的加快”中“高科技”与“加快”搭配不当,可以删去“和高科技”,或改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高科技的发展”;“冷清”用词不当,可改为“淡漠”“冷淡”等。“人们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人们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发出我们需要微笑的呼唤”。(共3分。改对1处得1分,得满3分为止。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也可。)【分析】均分2.3,得分率0.77。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1对语段主旨把握较到位。2句式的正确运用、句序的合理安排掌握较好,得分十分理想。3动宾的正确搭配、修饰性词语的恰当运用处理较好。失误较明显处主要表现为:1修改符号不规范,随心随欲乱用符号的现象十分严重,有些考生的修改符号纯属个人“创举”,如句序调整;有些考生随意“改造“符号后堂而皇之使用,有些考生干脆用几条横线将词语或句子划去,根本无视题目要求。2超出规定修改处,将试题要求中“另选二至三处”无限扩大,有相当部分考生从头改至尾,有一考生最多改了10处,令人瞠目结舌。3能明白语病症结所在,但“手术”不到位,不彻底。如“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此处乱用成语,修饰不当,应改为与“美”相关的一些形容性词语,如“美丽动人”“美丽可爱”等。但相当部分考生脱离了具体语境来修改,于是就出现了“很高兴”“阳光灿烂”等用词。如“随着生活节奏和高科技的加快”,可将“和高科技”整个删去,但有的马大哈考生,漏删了“和”这一连词,还是不能得分。4修改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或在正确的句子上乱改。【启示】1规范要求:平时语段修改训练时,教师要继续加强规范化要求,如审题、按要求修改、使用规范的符号进行修改等,促使学生养成语段修改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考卷上出现的诸多不规范操作现象,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重视语感培养:语段修改涉及整体把握和细节表达等诸多要点的掌控和具体操作方法的运用,但毫无疑问,良好的语感是最重要的基础。平时教学,我们应重视朗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尽可能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培养良好而敏锐的语感。3类型归纳:语段修改是中考语文试题中较为稳定的经典题型,它涉及到的错误类型也较为固定。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典型的错误类型及改法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整理,但要避免走极端,不是每种修改符号只能用一次,不是每种符号全要用到,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如本次语段中就没有考查错别字和关联词等修改。5阅读表格,分点说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态。(3分)20012009年我国文化软实力评分值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文化知识生产力(X1)-2.62-1.99-1.32-0.700.241.141.922.813.65文化体制引导力(X2)-1.05-1.27-1.48-0.48-0.050.121.361.932.28文化产业竞争力(X3)-1.92-1.46-1.050.110.070.591.641.522.33综合文化软实力(X)-3.44-3.08-2.68-0.810.191.353.144.035.35(中国工业经济2011.9)注释:我国综合文化软实力(X)由文化知识生产力(X1 )等三力按照一定关系折算而来。答: 【答案】答案要点:20012009年,我国文化软实力总体上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我国综合文化软实力在文化知识生产力、文化体制引导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三个维度上同步发展。2005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由负转正的重要分水岭。2005年以后,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体制引导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对综合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贡献较小。文化知识生产力对综合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贡献最大。(共3分。每点1分,得满3分为止。意对即可。)【分析】均分1.9,得分率0.63。许多学生不能横向、纵向结合起阅读图表,不能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存联系和规律,因此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有的只看出“20012009年,我国文化软实力总体上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一点,有的答非所问,竟答“在世界经济越来越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路走强”等等。【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图表的方法,纵横兼顾。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表题、表头、表项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总结规律,根据题干要求答题。有时还要关注图表的注释,因为图表注释有点是阅读的一把“钥匙”,也是命题者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阅读图表的说明。6“创造性破坏”是指破坏了原有技术根基,让人享受到新技术好处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引领创造性破坏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中国正处于创造性破坏的时代社会发展的升级转型期。你要么选择忽视、落伍,要么选择跟进、投入。创造性破坏会让人觉得压力沉重。成熟社会的组织机制会日趋保守,往往失去“自我破坏”的勇气,这使现代社会越来越接受不了“破坏”的代价。一个另类启迪:非洲大象所到之处,毁坏树木,践踏植物,拱挖矿物盐分,但野猪等中小型动物却有了活动与吃草的空间,甚至非洲的一些公路就是大象肆意驰骋遗留下来的路径。苹果公司有个叫“异想天开”的广告,在爱因斯坦、毕加索、马丁路德金等人的肖像边,乔布斯写下了这样的广告辞:“让我们告慰那些疯狂之人,那些格格不入者,反叛者和肇事者,圆的螺丝钉打在方的洞孔里。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话,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赞扬或蔑视他们。然而,你唯一做不到的事是忽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事物,推动人类朝前迈进。”答: 【答案】答案要点:能敏锐地抓住创新升级点,创造性地打破平衡。有勇气,能顶住压力,承受代价。有能力,能突破规则和固定化模式,开辟出可行性路径。不满现状,有反叛精神,科学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有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共3分。每点1分,得满3分为止。否定性词语欠佳,如“不落伍”“不保守”;虚化词语欠佳,如“疯狂”“异想天开”;不明语境者欠佳,如“肇事”“践踏”。分析中上述三类词语较多的酌情扣分。简单抄录材料中的句子而缺少分析,得分控制在01分之间。脱离材料自说自话,如“掌握权力”“法律保障”等,得分控制在01分之间。深刻程度不是决定因素,探究角度也不限于以上几种,扣住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分析】均分2.1,得分率0.70。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按照要求探究出“引领创造性破坏的人应该具有的特点”,题目指向明确,言简意赅。材料语言简洁,得分点清晰,且与当前的热点紧密结合,生活气息浓厚。由于该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分析、比较、归纳要求较高,所以对于一些语文功底薄弱的学生来说,答题情况不够理想。问题一:学生不会概括,只知道照抄材料中的原句;问题二:答案杂糅,不会分点回答,让阅卷老师自己去判断;问题三: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从细节上去探究、挖掘,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问题四:未审题,答非所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引领创造性破坏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可有部分学生回答了“社会上的其他人具有怎样的特点”,导致该题一分未得。问题五:学生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太多,如“墨守成规”这一个成语,在该题的答案中出现频率较高,但有很多学生不会写。【启示】此类试题自2003年常州中考首创以来已经走过了好些年,考察形式也逐渐变的多样化,亦可以与图表题结合起来考查。一般说来,此类题目总是由34则相互之间有一定关联的材料组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先找出材料中的不同点,再归纳各则材料的共同点。二、阅读理解(共40分)常语第11页 (共11页)(一)阅读短文隐形“杀手”无处不在,完成78题。(共5分)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颗粒物能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泡之中,并通过气血交换进入人体血管。PM2.5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化石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有机碳。这些因为工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小粒子,唯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在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其总数目越多,总的表面积越大,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影响呼吸系统,造成咳嗽、不适。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各种各样的毒性化学物质才更加要命。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致畸效应。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空气污染比其他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过滤器里,所有人都会受害。其次,几乎无法防护。我们担心水污染时,可以加装一个有害物过滤器。对付空气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最多就是在办公室和家里装上空气过滤器,但效果有限。(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人体对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BPM2.5上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人类具有致命危害。C工业等人类活动是空气中产生细小悬浮颗粒物的主要原因。D安装空气过滤器对付PM2.5效果有限。【答案】B(2分。“各种化学物质”错,应为“各种各样的毒性化学物质”)【分析】均分8.5,得分率0.77。8本文说明语言准确明白,请以画线句为例简要分析。(3分)答: 【答案】应该重点扣住“少部分”“绝大部分”“不完全”“自然形成”“化石燃料”“有机碳”等短语(或其中的两三个)展开分析:“少部分”“绝大部分”“不完全”三个短语看似模糊,但符合实际。如果硬要用具体的数据(确数)加以说明,反而违背科学精神,成为不准确的说明了。“自然”“化石”“有机”限定清晰,不会留下理解的疑惑。(共3分。按照关键词的选择、分析的准确度、语言的清晰度判分。如果只结合“自然形成”“化石燃料”“有机碳”分析,最多2分)【分析】均分2.50,得分率0.83。本题是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分析“PM2.5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化石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有机碳”这句话如何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明白的特点。重点扣住“少部分”“绝大部分”“不完全”“自然形成”“化石燃料”“有机碳”等修饰限制性短语,围绕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考查不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看似模糊的说法更能体现说明文写作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学生将文体判定为议论文,用议论文答题思路、专业术语嫁接到说明文上明显是答非所问。如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判定句子使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没有文体意识,导致失分。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说明方法入手分析问题,没有彻底审清题意,回答问题过于程式化。有的学生问题回答笼统,完全抛开题目要求,谈个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从环保的角度泛泛而谈,如“我们要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PM2.5数量的增多,保护环境”,完全不得分。又如从全文写作目的、结构作用上去分析也导致失分较多。【启示】教学时引导学生辨别不同文体,掌握文体对应特征。这篇文章符合说明文基本特征:明确的说明对象 “PM2.5”;说明方法的使用,如“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准确明白、科学严谨。抓住修饰限制性短语,选择“少部分”“绝大部分”“不完全”“自然形成”“化石燃料”“有机碳”其中两三个展开分析,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说明。如“少部分”说明PM2.5中自然形成的扬尘所占比例少,但并不是没有。“大部分”说明化石燃料燃烧不完全产生的有机碳所占比例重,严谨地说明了PM2.5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问题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回答,梳理答题思路,严密组织语言。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了解某个词语限制角度,还要体会它在句中具体语境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理解语言准确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二)阅读殷健灵的豆腐之美,完成912题。(共11分)东京的高楼并不比上海的多,繁华的都市里,每一寸空间都被有效利用,依然保留着有滋有味的僻静巷道,地铁里人流如织。可是,喧闹呢,喧闹去了哪里?有人以为只有发出声音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东京人却以安静与谦恭证明着文明的教养和细节的魅力。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总是调到最小,习惯了喧哗的人,如果不凝神静听,或许会忽略它们的声音。那幽微的铃声,在一片宁静里文雅地触碰你的耳膜,从不会粗鲁地惊吓到你,更不会侵扰你平静的心绪。其实,只有放低音量,才能真正引起他人的注意,在一片喧哗里提高音量,无非是增加噪音的分贝而已。这正如在一堆绚烂的颜色里,唯有素朴的颜色才能让人心仪一般。而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喧哗中,又与多少美好的事物擦肩而过了呢?蒙台梭利说:物质世界的秩序,可以使心灵优雅宁静。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处处井井有条、同时又是快节奏的东京,为什么依然可以在行色匆匆里保留一份难得的安宁。因为,和干净比邻的,是安静。唯有安静了,才能专注地用心。让人感受到这份用心的,还有位于东京塔下的东京芝豆腐屋,据说这是最好的日本料理。料理店本身就是一处绝好的日式庭院。弹丸之地,曲折萦回,水榭亭台,花鸟园艺,每一处都是一幅精妙的画。令人叫绝的还不是景致,而是这里的“灵魂”豆腐。无论是餐前冷盘,还是肴煎豆腐,抑或豆浆煮豆腐,那些盛在精美器皿里的嫩白之物,几乎令你忘记这就是我们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豆腐。它们保持了豆腐的原味,又提炼了其中的精华,凝脂一般,入口绵长而清醇,甘香沁鼻。在这里品尝豆腐,你会感觉这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享受。庭院里出售豆腐屋出品的各类豆制品,意犹未尽的食客临走时,都不忘提走一袋。这样的豆腐料理,我在国内是没有见过的。豆腐在我们的菜系里,朴素、家常、充满烟火气。因其清淡,往往需要浓郁的肉汁和海鲜来调味,于是,豆腐的本味被忽略了,而制作豆腐的工艺似乎也失去了精益求精的必要。豆腐源自中国,公元757年,鉴真东渡日本时,才带去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历经千年,日本将中国的豆腐文化发扬光大,还保持了“高贵”的格调,以致西方误以为日本才是豆腐的故乡。何以至此?我想还是因为那份用心。(选自文汇报,有删改)9本文开头三段的描写表现了东京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答案】繁华、节奏快,井井有条(或“干净”)、安静,居民素质高(或“有教养”)。(2分。每点1分)为下文写豆腐之美作铺垫,表明东京的城市文化正是产生豆腐之美的基础。(2分。每点1分)【分析】均分2.80,得分率0.70。对东京的特点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有的只是摘录原文,有的抓不住要点,对描写东京特点的作用,有的学生只是笼统地回答为下文作铺垫,有的学生答引起下文,还有的学生文体不分,把这篇散文当作议论文来解读,答成为下文论述豆腐之美作准备。【启示】在教学中应强调文体意识,10文中具体展现了日本豆腐文化哪些方面的美?(3分)答: 【答案】用餐环境幽美(日式庭院的每一处都是一幅精妙的画);烹制精致(制作工艺精益求精、盛放的器皿精美);味道美(保持原味,入口绵长清醇、甘香沁鼻);专注用心之美(体现日本人做事时专注的用心)。(共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11联系全文,探究最后一段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2分)答: 【答案】充分肯定日本人用心做事,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发扬光大;国人需要学习和反思;和干净比邻的,是安静,安静了,才能专注地用心。(共2分。每点1分,得满2分为止)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第段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文对东京芝豆腐屋的描写。B东京人把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调到最小,目的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C与中国豆腐比较是为了突出日本人将豆腐做到了极致,并保持了豆腐“高贵”的格调。D本文写豆腐之美的同时,又借豆腐展现日本文化精致、优雅、注重细节的一面。【答案】B(2分。东京人把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调到最小,表现了“文明的教养和细节的魅力”,“引起他人的注意”只是间接的效果)(三) 阅读威尼斯商人(节选),完成1316题。(共12分)夏洛克 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A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鲍西娅 安东尼奥,你能不能够给他一点慈悲?葛莱西安诺 白送给他一根上吊的绳子吧;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给他别的东西!安东尼奥 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予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公 爵 他必须履行这个条件,否则我就不会宣布这个赦令。 鲍西娅 犹太人,你满意吗?你有什么话说? 夏洛克 我满意。 鲍西娅 书记,写下一张授赠产业的文契。夏洛克 请你们允许我退庭,我不大舒服。文契写好了送到我家里,我在上面签名就是了。 公 爵 去吧,可是临时变卦是不成的。 葛莱西安诺 你在受洗礼的时候,可以有两个教父;要是我做了法官,我一定给你请十二个教父,不是领你去受洗,是送你上绞架。(夏洛克下) 公 爵 先生,我想请您到舍间去用餐。 鲍西娅 请殿下多多原谅,我今天晚上要回帕度亚去,必须现在就动身,恕不奉陪了。巴萨尼奥 好先生,我不能不再向您提出一个请求,请您随便从我们身上拿些什么东西去,不算是酬谢,只算是留个纪念。请您答应我两件事儿:既不要推却,还要原谅我的要求。鲍西娅 你们这样殷勤,倒叫我却之不恭了。(向安东尼奥)把您的手套送给我,让我戴在手上留个纪念吧;(向巴萨尼奥)为了纪念您的盛情,让我拿了这戒指去。不要缩回您的手,我不再向您要什么了;您既然是一片诚意,想来总不会拒绝我吧。巴萨尼奥 这指环吗,好先生?唉!它是个不值钱的玩意儿;我不好意思把这东西送给您。 鲍西娅 我什么都不要,就是要这指环;现在我想我非把它要来不可了。巴萨尼奥 这指环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可是因为有其他的关系,我不能把它送人。我愿意搜访威尼斯最贵重的一枚指环来送给您,可是这一枚却只好请您原谅了。鲍西娅 先生,您原来是个口头上慷慨的人;B您先教我怎样伸手求讨,然后再教我懂得了一个叫化子会得到怎样的回答。 巴萨尼奥 好先生,这指环是我的妻子给我的;她把它套上我的手指的时候,曾经叫我发誓永远不把它出卖、送人或是遗失。 鲍西娅 人们在吝惜他们的礼物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样的话做推托的。要是尊夫人不是一个疯婆子,她知道了我对于这指环是多么受之无愧,一定不会因为您把它送掉了而跟您长久反目的。好,愿你们平安!(鲍西娅、尼莉莎同下。) 13全剧矛盾冲突高潮已过,但余波不断,请列举节选部分两个小的矛盾冲突。(4分)答: 【答案】夏洛克内心的矛盾冲突,巴萨尼奥内心的矛盾冲突,鲍西娅的“要”和巴萨尼奥的“不给”之间的矛盾冲突,葛莱西安诺和安东尼奥的不同态度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安东尼奥的建议与夏洛克的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共4分。每个矛盾2分,得满4分为止)14结合人物语言比较葛莱西安诺和安东尼奥两个人的性格特征。(3分)答: 【答案】安东尼奥慷慨大度,侠义仁爱,言辞温和。葛莱西安诺嫉恶如仇,暴躁易怒,尖刻无情。(共3分。结合台词1分,分析比较2分。意对即可)15请在A、B两处台词中选择一处加以简要赏析。(3分)答: 【答案】体现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特点,生动形象,简练优美,富有诗意(或“机敏诙谐”),高度个性化。几个平行的比喻来表达一个意思,修辞华丽。A表现出夏洛克贪婪、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形象。B表现出鲍西娅语言机警、精明干练的个性特征。(共3分。诗意、比喻、个性化、性格分析是主要得分点)16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段情节有几处夸张不合情理,有剧情需要,也有构思缺陷。B夏洛克受到惩罚,明显有所反省,表现出了悔改的迹象。C联系上下文,“倒叫我却之不恭”应该是准备接受馈赠的客套话。D两个画横线的句子前后矛盾,说明巴萨尼奥是个爱冲动的人。【答案】C(2分。A项,“夸张不合情理有构思缺陷”错;B项,片段中看不出夏洛克有明显变化;D项,巴萨尼奥是热情、直爽、忠于爱情的人)(四)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1720题。(共12分)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乙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选自唐才子传杜甫,有删改)注释: 挺节:坚守节操。 语语王霸:句句震撼人心。 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17解释下列词语。(4分)(1)俄顷: (2)何由彻: (3)亡走凤翔: (4)营: (5)人皆怜之: 【答案】(1)不多时,一会儿 (2)如何挨到天亮 (3)逃到凤翔 (4)营建,建造,造 (5)人们都很同情他(共4分。对1个得1分,得满4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答案】(1)使用多年的棉被像铁一样又硬又冷,小儿睡相不好将棉被里子蹬破了。(2)县令备船前去迎接,杜甫才得以回到耒阳。(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9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2分)答: 【答案】杜甫写甲诗时的处境是:遭遇战乱,颠沛流离(到处逃难),生活艰难。(2分。意对即可)20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B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如乙文所评:“忧时伤生,情不忘君。”C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D乙文结尾含蓄肯定李白、杜甫诗歌成就很高,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答案】D(2分。不是“含蓄肯定”,是热烈赞美。“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骚雅之妙”指出了李杜诗歌风格的不同)参考译文:安禄山叛乱,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度日。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杜甫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忧虑时局、伤感民生,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纵观李白、杜甫两人的诗,句句震撼人心,指点得失,忠孝之心,传诵千古,诗歌文采精妙,双双名震当时。三、作文(共60分)21请以“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 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评分标准】一类卷:546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二类卷:4853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4247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四类卷:3641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混乱,文理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