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4228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七上凉山期中)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女娲B . 北京人C . 元谋人D . 山顶洞人2. (2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剑D . 铁斧3. (2分) (2017七上成都期中)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是由我们的祖先最早栽培的?( ) A . 小麦、粟B . 玉米、水稻C . 粟、水稻D . 小麦、玉米4. (2分) (2016七上泰州期末)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作彩陶的是( )A . 河姆渡居民B . 半坡居民C . 山顶洞人D . 北京人5. (2分) (2017宁德模拟) 如图所示器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它铸造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周朝D . 秦朝6. (2分) 以下关于夏、商、西周的统治,说法错误的是( )A . 都是奴隶社会的主要朝代B . 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C . 都出现了暴君D . 都采用了世袭制7. (2分) (2016九上邗江期末)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当年写下的诗句,该诗句中的“安阳”附近过去曾经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 . 夏B . 商C . 西周D . 东周8. (2分) (2017七上简阳期中) 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周朝D . 尧舜禹时期9.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下列哪一位诸侯王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楚庄王D . 周武王10. (2分) (2016九上太仓期末)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图片所示,表中应填入( )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为富国强兵,各国变法A . B . C . D . 11. (2分) 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此时还出现了( )A . 战车B . 水兵C . 铁兵器D . 弓箭12. (2分) 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 . 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 . 铁器牛耕的使用D . 各国君主的支持13. (2分) (2016七上惠来期中) 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A . 这是一种进步B . 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 . 这是一种退步D . 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14. (2分)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 . 黄帝时B . 夏末商初C . 商末周初D . 春秋战国15. (2分) (2017七上康平月考) 炎黄联合战败蚩尤构成什么族主干( ) A . 汉族B . 蒙古族C . 匈奴族D . 华夏族16. (2分) (2017七上临河期中)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大篆D . 隶书17. (2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B . 孟子C . 荀子D . 庄子18.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后形成联盟B .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后人编造的,不足为信C .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D . 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伟大的发明家19. (2分) (2017七上蚌埠期中) 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 A .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B .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C .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 .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20. (2分) (2016七上滨州期中)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 .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 .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 .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1. (2分) (2016七上惠安期中)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 春秋争霸B . 战国形势C . 秦朝统一D . 三国鼎立22. (2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齐 楚 燕 晋 秦A . B . C . D . 23. (2分) (2019九下昆山模拟) 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该法则与哪一家学派观点最接近( ) A . 墨家B . 法家C . 儒家D . 道家24. (2分) (2016七上惠民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 走向统一B . 战争频繁C . 诸侯争霸D . 王室衰微25. (2分) (2016七上耒阳期中) 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A . 黄帝B . 禹C . 舜D . 启二、 综合题 (共3题;共37分)26. (10分) 读图并回答问题(1) 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 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27. (20分) (2016七上宜兴期中)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观看如图回答问题:(1) 图中A和F分别是指哪一个诸侯国?(2) 根据图及所学的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3) 最后统一全国的是图中哪一个国家,其字母代号是什么?这一目标是哪一年完成的?实现这一成就的人是谁?请写出此人的姓名。(4)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期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期有170多个,战国初期有十几个,战国末,“六王毕,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8. (7分) (2017七上江津月考)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 列举古代中国文景之治(或光武中兴等)。出现的治世或“盛世”一个。 (2) “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_,他修建的_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 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思想言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思想家_三、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29. (15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制度文明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它在整个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尧、舜时期,洪水泛滥为害。禹用疏导法治水,不仅消除了洪水,还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舜即帝位,后举禹为他的继承人。禹年老,曾选东夷族的一位首领益为继承人。但禹死后,禹之子启夺得帝位,并杀掉益。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请回答:(1) 据材料一,尧舜禹时期部落首领如何产生?禹死后被什么制度代替? (2) 据材料二,图中的空缺处应填写什么官职?它掌管国家什么事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管理上与西周的不同之处。 (3) 据材料三,概括秦朝开创的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0. (15分) (2016七上临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1) 文中商君指的是谁?他曾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2) 他在变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四个。(3) 变法对这个国家起到了什么作用?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3题;共37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三、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29、答案:略30、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