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4185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分析之阿甘正传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的王国,大量的商业巨制电影从这里产生,进而风靡世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经典的电影,阿甘正传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好莱坞大片。今天我们就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这部经典的作品。本片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影片通过阿甘对自己生活的讲述,深层次的剖析了美国当代历史,以幽默的方式对社会现象和战争进行讽刺。作为一部以人物记录历史的影片,阿甘作为主要线索,经历了美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影片也同样倡导了美德的回归,进行正确的精神引导,大力提倡人性关怀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好莱坞反智潮流电影中的经典名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美国社会的反智情绪高涨的时代。于是好莱坞便出品了一系列贬低现代文明崇尚回归原始阐释人性的影片。其中阿甘正传便是通过一个智力障碍者的视角,描述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战,政府丑闻,外交,种族冲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们生活的生活状态多数人的消极颓废与盲目热情。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就是让美国人回顾自己的历史,重新审视自己。阿甘在此片中被塑造成一个天生弱智,却具备了人类最优秀美德的人。他坦荡的面对生活带给他的挑战,在混乱中接受锤炼,只冲着一个方向奔跑,最终跑向了他的终点。这是一部人生寓言,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在这部影片中,人物造型有很强烈的对比。阿甘的形象出现时一般是清爽整洁的,与影片中出现的其他人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汤姆汉克斯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先天性智力残疾,却朴实真挚的阿甘。幼年时阿甘拙笨,说话缓慢而坚定,而成年的阿甘说话滔滔不绝,包含了一种绝对的自信。珍妮,她一直是阿甘的天使,正因为听了珍妮的话,阿甘才能永不停歇的跑着。但是与阿甘不同,她的生活始终是随波逐流居无定所的,她从生活上到精神上都是个流浪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她想成为歌星,却只能在街上或者色情酒吧里卖艺,与一帮狐朋狗友们吸毒。她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色情,暴力,毒品这些负面因素。所以影片塑造出的珍妮的形象总是阴暗的,模糊的。但是她对阿甘又是真诚的,所以在影片结尾处,珍妮的形象又回归了初识阿甘时的纯洁美丽。丹中尉,一开始出场便是狂野的,翻脸如翻书,上一刻还在开玩笑下一刻又在严肃的下达命令。他在战场上一门心思的求死,延续他家族的“光荣”捐躯历史。在做完截肢手术后的丹中尉异常绝望,他认为生活的希望全都结束在了战场上,他本该死在那里,对阿甘的救命之恩完全不领情。从战场回来后变得有些神经质,穿着邋里邋遢,说话粗声粗气,宣泄着他的不满。但是在新年夜里,他的悲伤抑制不住的外泄,让观众感受到他真正的内心世界。后来在海上他与风暴进行搏击,又以不屈不挠的反抗者形象出现。最后“他和上帝讲和”后,以及在阿甘结婚时出现的形象是温和的,这是他在经历人生几大起伏后回归本性的表现。 影片的拍摄技巧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在体现珍妮和阿甘两个人的生活时,经常用不同的光效和色调。在阿甘的生活中,大量的运用暖调。而珍妮的生活片段则运用较多的冷色调。影片中多次出现阿甘跑步的画面,跑步在这部片子里面算是出现最多的动作段落。第一次跑步,阿甘摆脱了他腿上的支架,在这一场景中依旧出现大量的绿色,背景拥有很清晰的轮廓,自然的和谐美丽使人心情明朗。第二次他得到了橄榄队教练的青睐,随后凭借着跑步这一特长,为橄榄球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在这一场景中出现了大块的红色和黄色,观众席上也是大片大片的红色标语,把球场比赛热烈气氛烘托起来,让人兴奋。依旧是暖色调为主。随后是越战中他在丛林中奔跑,救了自己的战友们。这里也是使用大量的绿色和黄色,并且光线充足,线型较为清楚,营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与阿甘的生活段落色彩刻画相比,珍妮的生活环境大部分降低了色彩的明暗度,表现起其生活的压抑,同时体现珍妮本人内心的消极厌世。影片通过这种明暗,色调的对比方式,暗示了阿甘与珍妮两人个性的相悖与命运的走向。而在最后,珍妮重新回到阿甘身边的时候,两人的内心世界逐渐相统一,珍妮场景的色彩也与阿甘趋于一致,光效也统一使用了自然光效。珍妮一身白色裙子向阿甘走来,色彩又如同两人幼年的时候,白色与绿色相间,开阔明亮,充满朝气。让观众明白珍妮的生活已经不像从前一般,而是以一种更乐观的方式面对人生,也喻示了珍妮经历若干波折后的精神上的重生。影片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配置,更加完美的塑造出人物性格,也表达了导演的意图和影片的主题,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同时能激发观众的想象里,让观众潜意识的接受这些暗示信息。色彩与光效的使用也推动了叙事,增强影片真实感,加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想必也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那根飘浮着的羽毛。这根羽毛也多次出现在镜头当中。影片一开始便以羽毛作为视线引导,镜头追随羽毛,一直到人物出现。结尾处,羽毛又随风而起,飘荡到更远处。在阿甘正传的一开场,一根羽毛引导观众的视线,同时出现了开场音乐,钢琴的轻盈与小提琴的柔美融合在一起,为“羽毛”塑造出声音造型,也推动着影片的气氛。随着羽毛的起伏,观众感受到的音乐也是如羽毛般飘忽不定,随风飘荡,正如生活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感,难以预料。而在影片结尾处又重复出现这一主题,此时,音乐的含义却多于开头,有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慨,多了几分感动。生活就像这根羽毛一样,或随风飘荡,或落于尘泥,我们无权选择它的方向。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如何面对。在美国的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的问题。种族问题也是阿甘正传中的一个重要元素。首先是阿拉巴马的民权运动,州长华莱士拒绝黑人入校,但最终妥协。在开往军营的车上,观众可以看到车上都是白人与白人坐在一起,黑人与黑人坐在一起。阿甘在车上碰上了从前在校车上一样的钉子。最后他和黑人巴布坐在一起,这也是他在军营中唯一的好朋友。巴布的祖先都是做虾的,在饭店里给白人端菜。在阿甘送给巴布母亲股份之后,人物关系转换了,换成了白人给黑人端菜。种族问题以一个幽默的报复方式呈现处理。电视在这部影片里成为重要的叙事手段,通过它,展现了美国当代的政治文化包括阿拉巴马州民权运动,华莱士被射伤,肯尼迪总统接见全美大学生橄榄球队,约翰逊总统接见越战功臣,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福特总统被刺杀,尼克松水门事件,还有登月电视新闻经常作为一个剪辑点建立起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只见的关系。在叙事上,也承担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我们呈现出美国社会状态暴力冲突严重,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的真实情况。声音是一部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声在影片中表现为对话和旁白以及内心独白,整个故事由阿甘的旁白来讲述,阿甘的声音柔和,平缓,情绪起伏不大,娓娓道来,奠定了整部影片舒缓平实的基调。幼年时的阿甘,说话有些木讷,字字清晰,虽然拙笨但是很朴实。阿甘总是重复“笨有笨的的作为。”,这句话塑造出了阿甘自信的性格,而“我更加的思念珍妮。”这句话贯穿影片始终,成为珍妮场景与阿甘场景的剪辑点,连接两个人的关系,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感情专一,真诚的阿甘。而电影音乐,也记述了这一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音乐摇滚。电影中的摇滚音乐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帮助影片叙事推进影片节奏,也同样发人深省,突出了人道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音响为影片增添了生活气息,阿甘的场景中,总是宁静的,充满自然的气息。而珍妮的场景中,充满了城市噪音,是浮躁而喧闹的。这些场景中,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对现代工业的排斥与对自然的向往。影片中关于漫漫人生的种种韵味,苦与乐、生与死、战争与爱情、冷 漠与友谊、成功与失败,伟大与卑微,值得我们去一辈子细细品味。在我们骄扬跋扈时,在我们患得患失时,在我们迷惘彷徨时,在我们伤痕累累时,我们想总可以在满目的荒谬之中苟活下去,就冲着阿甘这个理由。我们还要尽我们的所能,让更多人知道阿甘的故事,纵然这世界走到尽头,必然是消失于无形,但活着的人总需 要一缕希望的曙光。或许人生就像那根飘浮的羽毛一样,要么飘浮不定,要么乘风破浪,但是人生也像那根羽毛承载着我们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