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4064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 (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囫囵吞枣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红枣儿,他坐在路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喂,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呀!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然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的。”这人就问:“那么,大红枣呢?”医生回答道:“大红枣儿是补脾的,可惜又伤牙齿,也不要多吃。”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才好。他拿起梨看了看,放下了,拿起红枣儿看看,也放下了。想了想,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吃大红枣儿就不用嚼,整个咽下去。”于是他拿起一个枣儿往嘴里一扔,用舌头拔了拔,一仰脖子就吞了下去。他哪里知道,囫囵个儿的枣儿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嚼_梨(jio ju) 囫囵_(hn ln w ln) 当_然(dn dng)(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嚼:_ 咬 细细地咬碎 吃咽:_ 吃 慢慢地吃下去 吞(3)古时候那个人囫囵吞枣是因为( ) A . 他听了医生的话才这样做的。B . 他听了医生的话,片面理解才这样做的。C . 他由于知道枣的吃法才这样做的。(4)医生对那个人劝告的意思是( ) A . 梨和枣对人体健康不利,都不要吃。B . 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应该有不同的吃法。C . 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不能多吃。(5)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 ) A . 那个人非常傻。B . 那个人片面理解别人的话,自作聪明,做了蠢事。C . 那个人只知道枣的好处,不知道梨的好处。2.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源头长江源头,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朦胧的世界。我们乘着越野大卡车,顶着足以使人唇裂血流的紫外线,冲进了那据说有8万平方千米的无人之地。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就会下起冰雹。我们几次一觉醒来,帐篷都被大雪埋了半截。最令人生畏的还是高原反应(yng yng),我就曾经被它折腾得头重脚轻,哇哇地吐个不停,在帐篷里躺了整整两天。五天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各拉丹冬雪峰之下,长江正源沱沱河是发源于雪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那是一幅奇异的景色:冰山下,由于阳光、风力、流水的作用,冰川形成无数个小冰峰,人们叫它“冰塔林”。有的如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的像抬头望天的白熊,有的像千年巨龟但我觉得,真正能震撼人心的,还是那倒挂在冰川之上的无数冰条。从它们的尖顶上,一滴一滴的融水悄(qio qi o)然而落,没有声响,没有炫耀,却汇成一条冰河,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开始了万里之行。(1)选择文中正确读音。 反应_(yng yng) 悄_(qio qio)然(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 咆哮_(3)作者写小冰峰时采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4)寻找长江源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5)长江正源是什么河?这条河发源于什么地方? (6)读了本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3.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连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手里南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_,它的作用是_。同时,它又是个_句,作用是_。 (2)文章的第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通过静态的描写,突出了草原_的特点;作者着重描写了_、_和_。 (3)文章的第_自然段侧重写草原的动态,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的特点。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和_。 4.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用垃圾来开车法国北部的里尔都市图拥有85个市镇和110万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这里每年要产生70万吨生活拉圾。日积月累之下,里尔市郊的垃圾开始.一开始,政府规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露天垃圾厂,但是,几年后,这些土地便无法容纳垃圾了。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填埋的方法,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在地下腐烂后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垃圾问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里尔市公共交通发达,整个都布图有1000多辆公交车,是世界上公交车最密集的城市。随着近两年油价的上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交公司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困境,每年,政府要补贴几百万欧元给这些公交车。当时,在这应城布里流传着一句话,假如垃圾也能开车,里尔市就会变成天堂了。垃圾与公交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偏偏有人通过这句话把两者联想到了一起。里尔市一家能源研究所认为,垃圾是可以用来开车的。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机垃圾放入沼气池内发酵分解,产生高浓度沼气,然后,利用沼气作动力燃气,驱动全市的1000辆公交车运行。里尔市政府对这一方案很感兴趣,并开始投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动。从前令人头痛的有机垃圾全部被运到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过滤后,形成高浓度无异味的甲烷。这些甲烷,完全可以取代汽油,成为公交车的新型燃料,而垃圾分解后产生的残渣提过加热提炼、粉碎成熟,则变成可以用作农田肥料的堆肥。由于这种肥料纯度高,很受里尔农民的欢迎,附近的农民经常开着车来购买,一些肥料还运销到法国其他地区,常常。如今,里尔市每辆公交车的车身上,都写着醒目的大字:我们用垃圾开车。把垃圾和公交车联想到一起,堪称,既消化了垃圾,又节省了每年几百万欧元的燃油费,最可贵的是,他们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想象,一种大胆的想象,一个巧妙的思维,可以让腐朽化为神奇,可以让垃圾开动汽车。(1)“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再查音节_,“堪”字的解释有:可以,能:忍受,能支持。“堪称一举三得”中的“堪”是第_种解释:“疲惫不堪”是第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文中处。 供不应求 一举两得 永无止境 堆积如山_ _(3)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针对用垃圾来开车这一方案。里尔市政府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请简单地说一说。 (5)垃圾分类,让世界更美。请你写一句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5.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太阳公公送棉袄新年来到了。那天,太阳公公正从甜蜜的梦乡中醒过来,他脱下白色的睡衣,穿上金色的工作服,但还是一连打了好几个寒战。小猴金金是一位裁缝,它看见了,_地说:“太阳公公可别着凉呀!我帮你做一件红色的棉袄吧。”金金日裁夜缝,三天就为太阳公公做了一件红棉袄。太阳公公从白云姐姐的身后钻了出来,金金_地拿出刚做好的新衣服,开心地对太阳公公说:“请您伸出手来拿吧!”呀!还相差很远!这可怎么办呢?金金想了想,来到长颈鹿花花家,叫她用长脖子把金金往天上顶。长颈鹿花花很乐意,于是金金就坐在长颈鹿头上,把棉袄往天上送,可太阳公公还是拿不着。这时候,小猪胖胖走过来对金金说:“你可以爬到东方明珠塔的塔顶上去呀!”金金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赶快乘电梯登上塔顶,可是还是够不着。金金_地问太阳公公:“您怎么只看得见,总够不着呢?”太阳公公哈哈大笑起来,说:“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我离地球很远很远呀!”突然,天上飞来了一只漂亮的大蝴蝶,金金一看,原来是小熊猫盼盼在玩风筝。金金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爬下了东方明珠塔,对盼盼说:“你的风筝能借我用一下吗?”盼盼_地答应了。于是,金金把那件红棉袄挂在风筝上,然后放上天空。风筝在风哥哥的帮助下,很快地来到了太阳公公的跟前。太阳公公看见了,一边笑着对小动物们致谢,一边把红色的新棉袄穿在身上。金金和小伙伴们看见了,乐得手舞足蹈。太阳公公穿上了红色的新棉袄,变得更漂亮、更健康、更温暖,也更慈祥了。(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着急 关心 毫不犹豫 迫不及待小猴金金是一位裁缝,它看见了,_地说:“太阳公公可别着凉呀!我帮你做一件红色的棉袄吧。”太阳公公从白云姐姐的身后钻了出来,金金_地拿出刚做好的新衣服金金_地问太阳公公:“您怎么只看得见,总够不着呢?”盼盼_地答应了。(2)短文讲述了_(谁)给_(谁)送_的故事。 (3)根据短文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 次数送礼物的方法结果第一次_第二次_第三次_第四次_(4)短文中的小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把礼物送给太阳公公?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 6.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果山上的猴子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们聚在一起想办法。一个老猴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一个中年猴不同意老猴的意见:“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的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1)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起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中的情节,该书的作者是_朝的_。 (2)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总结层意。 (3)第四,五两段中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4)本文主要是通过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如果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下列几种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搞改革,要集思广益。B . 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C . 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D . 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1、1-2、1-3、1-4、1-5、2-1、2-2、2-3、2-4、2-5、2-6、3-1、3-2、3-3、4-1、4-2、4-3、4-4、4-5、5-1、5-2、5-3、5-4、5-5、6-1、6-2、6-3、6-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