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3832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I)卷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18分)1.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_,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夜发清溪向三峡,_。 (李白峨眉山月歌)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表达作者思念家乡与亲人的句子是: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 _。我们的生活难免烦恼,如何面对烦恼,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诫:普希金告诉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 (3分)文学常识填空(1)马说的作者唐代是_。(2)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3)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的_。3. (2分)弗兰西斯培根是_国(填国籍)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对知识极力推崇,曾说过一句遐迩传扬的名言:“_。” 4. (5分)作文:请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不少于600字。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5. (10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1)画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2)画线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6. (15分)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读书兴趣占比例读书计划占比例关注点占比例读书笔记占比例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4%无兴趣39%没有计划57%写了什么76%从不做76%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之态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B .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C . 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无所畏惧,捐躯报国的决心。D . 本诗善于着色,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黑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边塞风光的秀美。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8. (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列句子加线的字。普少习吏事:_及为相:_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 _太祖乃悟,卒用某人:_ _(2)翻译下列句子太祖常劝以读书。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普明日复奏某人。碎裂奏牍掷地。(3)从上文中找出赵普能“临政,处决如流”的原因。(4)课文怎样表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5)选文的两段文字,主要写了赵普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9.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1)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阅读文章段,回答问题。文章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两个事例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3)对文章第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障碍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逾越障碍,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去努力逾越。B . 我们心里认为有障碍,障碍就存在;只要我们心里认为没有障碍,障碍自然就没有了。C . 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D . 有些障碍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我们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D人们常常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受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4)请你说说文章以两段作结尾有哪些作用。(5)下列诗句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选项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B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C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D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涛沙10. (8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我怀念那条河。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意,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这时候,才痛彻心扉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1)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为理所当然。_明 白 _的过程。(2)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18分)1-1、2-1、2-2、2-3、3-1、4-1、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5-1、5-2、6-1、6-2、6-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1、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8-1、8-2、8-3、8-4、8-5、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9-1、9-2、9-3、9-4、9-5、1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