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3478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人美安徽,好客天下”。下列是我省区域内几种操作或知名的工艺制作过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芜湖汽车组装B . 亳州古井酿酒C . 阜阳光伏发电D . 六安水力发电2. (2分)学以致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体现知识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可减少空气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B . 欲除去烧水壶巾的少量水垢,可用食醋浸泡洗涤C . 室内的燃煤炉子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3. (2分)2018 全国两会,雾霾治理依然是不变的话题。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植树造林B . 焚烧垃圾C . 使用清洁能源D . 加强大气质量检测4. (2分)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AB . BC . CD . D5. (2分)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B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5B . +4C . +3D . 56. (2分)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还原性C .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D .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7. (2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 . 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电光源C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D . 按体积分数有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8. (2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套装置(装置气密性很好),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 . 实验结束后立即读数C . 装置二的设计比装置更科学,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更易消耗完氧气D . 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采用物理方法分离出氧气,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9. (2分)石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制造铅笔芯B . 做干电池电极C . 用于切割玻璃D . 用作润滑剂10. (2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B .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间有间隙C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11. (2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B . 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C . 高温下,CO和C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 . 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12. (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ZXB . 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 . 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 . Y和Mg属于同一周期13. (2分)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 . 该反应中丁、乙质量变化之比为2:3C . 反应后图中的X4D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14. (2分)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处理尾气时发生的反应如下:2CO+2NO 2CO2+X,的化学式为( ) A . NOB . C . D . 15. (2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如图所示的数据,下列对该地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图中该城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B . 使用氢能和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均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C . 氮氧化物主要成分NO2和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和+2D . 该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24小时内逐渐增大16. (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 碳酸钠NaCO3B . 氯化铁FeCl3C . 氧化镁MgOD . 氢氧化钙Ca(OH)217. (2分)脐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化学式为C27H30O16),可以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B . 维生素P中H的质量分数为492%C . 维生素P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D . 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18. (2分)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A .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不同的B . 这四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 常温下C60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 . 这四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同一种物质19. (2分)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B .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 .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4D .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0. (2分)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 冰水混合物 活性炭B . 水 澄清石灰水C . 生锈铁钉 氧化镁D . 液氧 二氧化碳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21. (6分)请写出下列空白处的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_氟氖_HeLiBeB_NOFNe钠_铝硅磷硫氯氩钾钙_MgAlSi_ArK_22. (6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铁元素符号HCOClFe(1)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若物质甲和物质乙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氧化物,其中甲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写出甲生成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3)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 (4)某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X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 (5)若X是一种单质,可以和Y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请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3. (2分)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则 _。该元素属于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溴化钠的化学式为_。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不同。 24. (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典型现象为_; (3)实验C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该性质的用途是_ (4)实验D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填“是”或“否”) 25. (2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 (1)人们在净水的过程中,常常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家庭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 (3)水的用途非常广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冷凝管中装水的目的是_。 三、 实验题 (共1题;共5分)26.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人D中。E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 (3)G烧杯中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 (4)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是_; (5)写出D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7. (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 (2)实验室利用 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组装整套装置时,需选用图中的A、B、C、E、H、K、M、N和_。收集氧气的操作如下,其正确顺序为_。a.当气体收集满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b.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c.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若 完全分解能制取_ (3)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碳酸钙的原因是_。 (4)组装仪器用排空气法收集 气体,验满的操作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21-1、22-1、22-2、22-3、22-4、22-5、23-1、23-2、24-1、24-2、24-3、24-4、25-1、25-2、25-3、三、 实验题 (共1题;共5分)26-1、26-2、26-3、26-4、26-5、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