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3273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匿名(n) 禁锢(k) 镌刻(jun) 杳无消息(yo)B . 炽热(zh) 胆怯(qi) 翘首(qio) 颔首低眉(hn)C . 颁发(bn) 粗糙(zo) 解剖(pu) 深恶痛疾(w)D . 诘责(ji) 滞留(zh) 佃农(din) 屏息敛声(li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字听写大赛”考验我们的基本功,我看到冠军们得意洋洋的笑容,敬佩地鼓起掌来。B . 我痴迷于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它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使我流连。C . 同学们提议假日里观赏古城风景,我本来不愿意,后来却随声附和地跟着他们去了。D .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兴趣非常浓厚。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 . 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D .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4.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B .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污染:本来指有害物质混入空气、土壤、水源等而造成危害,用在这个句子中说明这条道路很少有人走过。C . 它荒草萋萋 , 十分幽寂。萋萋:形容荒草孤独寂寞,十分荒凉的样子。D .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延绵:绵延的意思,用在这里指这条路径延长。5. (2分)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 .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讴歌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C .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D .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桃花源记出师表醉翁亭记陋室铭。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6. (6分)选出正确的汉字 书(籍 藉)_ (峻 竣)工_不寒而(栗 粟)_ 荣(誊 誉)_(搅 扰)拌_ 司空见(惯 贯)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7. (16分)根据提示填空(1)山回路转不见君,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山回路转不见君,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 , _。(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 , _。(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 , _。(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 , _。(9)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雨”字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 , _。(10)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雨”字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 , 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点绛唇苏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插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注:苏过,北宋文学家,苏轼第三子。本词写于新政失败后。“乱鸦”当指那些党同伐异的政客。(1)“山衔斗”中的“衔”字很有表现力,试加以赏析。(2)诗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不亦说乎_ 传不习乎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 曲肱而枕之 _(2)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 学而时习之B . 温故而知新C . 人不知而不愠D . 择其善者而从之(3)翻译下列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章,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饺子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在x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的唐代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 (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_、_、_、_。 (3)第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 (4)第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12.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那走过路的鞋子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告别虎头鞋时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直到我当兵之前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人家管穿鞋。”“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它鞋。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母亲的用心我感动不已,在部队虽颇多曲折但我从不气馁,一直踏实做人。第八年的时候我提干了,发干部服的同时也发了一双军用皮鞋。在战士的行列中,我能够一步步走过来,并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我脚下时刻有母亲的牵挂,才没有走偏路,才没有半途而废,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我第一次穿着皮鞋探家是1985年,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几乎致命的病,住进了医院。看着我脚上的皮鞋,母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我对母亲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决不给您丢脸。”母亲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看了会儿天花板又说:“娘老了,眼也不济事了,以后可能做不成鞋了,会挣钱了就别太仔细,发的不够穿就买着穿,皮鞋磨脚,别穿着它走远路。“您说啥呢,娘,您还不到五十岁,哪就老了,我们战友都说您做的鞋好看呢。”母亲真的没再为我做过鞋子。因为从那次生病以后,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到了1992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六岁。如今我已是戎马倥偬三十载的老兵了,各式各样的鞋也都穿过,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1)文中提到母亲为我做的哪几种鞋?请分点回答。 (2)下列划线文字极富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看着我脚上的皮鞋,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3)文中最后说“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要求:注意写出文体特色,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6-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6分)7-1、7-2、7-3、7-4、7-5、7-6、7-7、7-8、7-9、7-10、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1、8-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