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课教案教学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上传人:lil****n07 文档编号:10132095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课教案教学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课教案教学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课教案教学设计《春天的小雨滴滴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描绘出的美妙的春雨中的声音世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3.想象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世界,感受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的乐趣。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想象体会这个美妙的声音世界。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录有春雨声音的课件,生字、新词投影。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板书:雨)2.我们把春天的小雨叫做什么?(春雨。)(老师补题目:春天的小雨)3.春天的小雨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播放录有春雨声音的课件,学生一边观赏画面,一边倾听)4. 学生回答:春雨落下来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标画生字及自然段序号。注意读准字音。2.结合课前预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指导:“乳”的读音是“r”,不能读成“l”。沟:给“购”换一部分的方法。播:给“番”加一部分的方法。跌:给“失”加一部分的方法。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可以怎样记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字的方法)(2)投影出示下列词语,学生朗读。飘洒品尝乳汁淅淅沥沥水沟你推我挤叶脉跌下来滑下来演奏播种发芽三尝试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1.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2.指导学生分段。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春雨已经下了很久了,落在了不同的地方。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春雨落在了树林里的树木上。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春雨从树叶上滑落到地面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春雨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我”喜欢春雨。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读一读。四开展朗读比赛1.同学们自己准备。2.随机抽签分组,形成新的组合,开展小组及个人朗读比赛。3.统计积分,公布比赛的优胜小组及优胜个人。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下春雨淅沥的情景,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景象,说一说对春雨的感受。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的有错误也没关系,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都还有待于加强。2.对于分段环节,教师要多加指导,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段,说出段意。1.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2.根据画面想象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世界,感受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的乐趣。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描绘出的这个美妙的春雨中的声音世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的配乐朗读录音,投影。一复习检查分别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二谈话导入,引入情境在作者的笔下,春雨是那么富有情趣。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春雨的世界吧。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春天的小雨都落在了哪些地方呢?默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在文中标画出来。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篷顶的波浪板上树林里的叶子上铁皮屋顶上树叶上地面上“我”的脸上3.春天的小雨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课文中找一找,画出相关的语句。4.分析重点语句。投影出示: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学生甲:“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是描写春雨汇成小河后流动的声音。投影出示: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学生乙:“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是春雨发出的声音。学生丙:各种美妙的声音汇集在一起,非常好听,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音乐的世界。投影出示:所有的种子都回到大地的床上,让母亲抱它亲它教它发芽。学生丁:在春雨的滋润下,种子开始发芽了。学生戊: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5.作者除了描写春天的小雨的声音,在文中还写出了作者眼中小雨的样子。你能找到这些语句吗?通过朗读这些语句,你想到了什么?6.学生汇报。投影出示: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嗵!咚咚咚!学生甲:从这句话中可以想象出小雨滴汇成大水珠时的动态美。在优美的画面中,雨滴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投影出示:站在楼顶上看雨,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学生乙:从这句话中可以想象出春雨随风飘洒的动态美。春雨朦胧而轻盈,给大地的一切生命带来了活力,滋润了万物。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在文中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汇报并解析标画的语句。五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1.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2.举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朗读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小雨为什么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样学生就会仔细阅读,认真思考。2.课上鼓励学生多提问,做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即使是学这样一篇感性的散文时,也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春天的小鱼1.扩词练习。沟(山沟)(沟通)(水沟)脉(山脉)(脉搏)(动脉)集(集合)(几种)(集市)播(传播)(播放)(广播)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笔直)的小路(美丽)的花伞(广阔)的大地(晶莹)的雨滴3.按课文内容填空。站在楼顶上(看雨),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1)短文一共有(2)句话。(2)在描写雨声的词语下面画“”。(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一描写雨的古诗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课文中出现的树1.油加利树,学名大叶桉,原产澳洲。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夏日开花,呈白绿色,不显著。果为半球形。生长迅速,可在庭园中栽培或做行道树、防风树,材可供建筑用,蒸馏树叶可得挥发油,可作为制造杀虫剂及香水的原料。2.相思树,别名台湾相思,直干相思树别名大叶相思树、马尖相思树。相思树原产台湾地区,直干相思树原产大洋洲。常绿乔木,树冠圆形。高615米。枝灰色或褐色,无刺。尤适于海滨绿化。花能诱蝶、鸟。3.羊蹄甲,别名红花紫荆、洋紫荆,常绿乔木,树高58米,树皮灰褐色,有浅裂纹及显著皮孔。花瓣呈倒卵状矩形,玫瑰红或玫瑰紫色。4.面包树,常绿乔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达40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大而美,一叶三色。在它的枝条上、树干上直到根部都能结果。每个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果肉充实,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面包树原产于南太平洋一些岛屿国家。在巴西、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非洲热带地区均有种植。我国的广东和台湾等地都有种植。人们从树上摘下成熟的面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黄色时,就可食用。这种烤制的面包果,松软可口,酸中有甜,风味和面包差不多,故被称为“面包树”。三教学设计参考(一) 激趣导入提供展示台,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雨的图片或诗句,老师总结,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学生谈预习收获,学生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老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2)自学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3)反馈自学情况,师生互动,多元评价,促进生字学习与巩固。(4)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检查自读课文的情况。(1)朗读课文。(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课文题目上为什么连用三个“滴”字?为什么说“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教师要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梳理出教学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三) 朗读感悟,理解课文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老师及时示范。在阅读实践中思考、讨论问题。(1)春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春雨的声音很美妙,“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啪”请学生读课文时找出来,并请几个学生模仿、表演。先一个个说,之后同时说,感受拟声效果。让学生明白:春雨的声音多而且富于变化,很好听,所以说它美。它有时调皮,有时舒缓,有时急促,有时像快慢不同的鼓点让学生阅读、实践、感受。春雨的样子很美妙,“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春雨很好看,所以说它美。春雨给人们带来了好心情,催发春芽,给树木花草浇水,壮大河流,滋润大地万物春雨无私,品质美好。(2)在阅读中体会文意,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对本文而言也就是感悟春雨的不同层次,从而对学生进行三维建构。(3)品味语言,读好语言。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质疑,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读出感情。本文多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表现春雨之声、之形、之品,十分形象、生动,有意境、有情趣,要引导学生好好儿感悟,培养语感。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享受美、欣赏美、创造美。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明选择该段背诵的理由,能向大家展示背诵的效果。(四) 扩展学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描写一下自己见到的春雨,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五) 巩固练习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词语。2.填写“词语花篮”,互相交流。3.练习写字,加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写对、写好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