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至初中各年级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125793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至初中各年级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至初中各年级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至初中各年级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至初中各年级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1-2CLA2.2.1)(一)识字与写字(1-2CLA2.2.1.1)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2CLA2.2.1.1.1)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1-2CLA2.2.1.1.2)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1-2CLA2.2.1.1.3)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1-2CLA2.2.1.1.4)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1-2CLA2.2.1.1.5)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1-2CLA2.2.1.1.6)(二)阅读(1-2CLA2.2.1.2)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2CLA2.2.1.2.1)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CLA2.2.1.2.2)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1-2CLA2.2.1.2.3)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1-2CLA2.2.1.2.4)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1-2CLA2.2.1.2.5)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1-2CLA2.2.1.2.6)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2CLA2.2.1.2.7)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1-2CLA2.2.1.2.8)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2CLA2.2.1.2.9)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1-2CLA2.2.1.2.10)(三)写话(1-2CLA2.2.1.3)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CLA2.2.1.3.1)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1-2CLA2.2.1.3.2)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1-2CLA2.2.1.3.3)(四)口语交际(1-2CLA2.2.1.4)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1-2CLA2.2.1.4.1)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1-2CLA2.2.1.4.2)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1-2CLA2.2.1.4.3)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1-2CLA2.2.1.4.4)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1-2CLA2.2.1.4.5)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2CLA2.2.1.4.6)(五)综合性学习(1-2CLA2.2.1.5)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1-2CLA2.2.1.5.1)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2CLA2.2.1.5.2)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1-2CLA2.2.1.5.3)第二学段(34年级)(3-4CLA2.2.2)(一)识字与写字(3-4CLA2.2.2.1)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3-4CLA2.2.2.1.1)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4CLA2.2.2.1.2)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3-4CLA2.2.2.1.3)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3-4CLA2.2.2.1.4)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3-4CLA2.2.2.1.5)(二)阅读(3-4CLA2.2.2.2)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CLA2.2.2.2.1)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4CLA2.2.2.2.2)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4CLA2.2.2.2.3)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4CLA2.2.2.2.4)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4CLA2.2.2.2.5)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3-4CLA2.2.2.2.6)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4CLA2.2.2.2.7)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3-4CLA2.2.2.2.8)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3-4CLA2.2.2.2.9)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3-4CLA2.2.2.2.10)(三)习作(3-4CLA2.2.2.3)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3-4CLA2.2.2.3.1)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4CLA2.2.2.3.2)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4CLA2.2.2.3.3)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3-4CLA2.2.2.3.4)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3-4CLA2.2.2.3.5)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3-4CLA2.2.2.3.6)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3-4CLA2.2.2.3.7)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3-4CLA2.2.2.3.8)(四)口语交际(3-4CLA2.2.2.4)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3-4CLA2.2.2.4.1)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4CLA2.2.2.4.2)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4CLA2.2.2.4.3)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3-4CLA2.2.2.4.4)(五)综合性学习(3-4CLA2.2.2.5)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3-4CLA2.2.2.5.1)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4CLA2.2.2.5.2)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3-4CLA2.2.2.5.3)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3-4CLA2.2.2.5.4)第三学段(56年级)(5-6CLA2.2.3)(一)识字与写字(5-6CLA2.2.3.1)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5-6CLA2.2.3.1.1)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5-6CLA2.2.3.1.2)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5-6CLA2.2.3.1.3)(二)阅读(5-6CLA2.2.3.2)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CLA2.2.3.2.1)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5-6CLA2.2.3.2.2)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5-6CLA2.2.3.2.3)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6CLA2.2.3.2.4)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6CLA2.2.3.2.5)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5-6CLA2.2.3.2.6)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5-6CLA2.2.3.2.7)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5-6CLA2.2.3.2.8)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5-6CLA2.2.3.2.9)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5-6CLA2.2.3.2.10)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5-6CLA2.2.3.2.11)(三)习作(5-6CLA2.2.3.3)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5-6CLA2.2.3.3.1)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5-6CLA2.2.3.3.2)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5-6CLA2.2.3.3.3)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6CLA2.2.3.3.4)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6CLA2.2.3.3.5)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5-6CLA2.2.3.3.6)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5-6CLA2.2.3.3.7)(四)口语交际(5-6CLA2.2.3.4)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5-6CLA2.2.3.4.1)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5-6CLA2.2.3.4.2)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5-6CLA2.2.3.4.3)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6CLA2.2.3.4)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5-6CLA2.2.3.4.4)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5-6CLA2.2.3.4.5)(五)综合性学习(5-6CLA2.2.3.5)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5-6CLA2.2.3.5.1)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5-6CLA2.2.3.5.2)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5-6CLA2.2.3.5.3)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5-6CLA2.2.3.5.4)第四学段(79年级)(7-9CLA2.2.4)(一)识字与写字(7-9CLA2.2.4.1)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7-9CLA2.2.4.1.1)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7-9CLA2.2.4.1.2)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7-9CLA2.2.4.1.3)(二)阅读(7-9CLA2.2.4.2)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7-9CLA2.2.4.2.1)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7-9CLA2.2.4.2.2)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7-9CLA2.2.4.2.3)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7-9CLA2.2.4.2.4)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7-9CLA2.2.4.2.5)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9CLA2.2.4.2.6)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9CLA2.2.4.2.7)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7-9CLA2.2.4.2.8)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7-9CLA2.2.4.2.9)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7-9CLA2.2.4.2.10)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7-9CLA2.2.4.2.11)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7-9CLA2.2.4.2.12)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7-9CLA2.2.4.2.13)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7-9CLA2.2.4.2.14)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7-9CLA2.2.4.2.15)(三)写作(7-9CLA2.2.4.3)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7-9CLA2.2.4.3.1)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7-9CLA2.2.4.3.2)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7-9CLA2.2.4.3.3)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7-9CLA2.2.4.3.4)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7-9CLA2.2.4.3.5)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9CLA2.2.4.3.6)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7-9CLA2.2.4.3.7)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7-9CLA2.2.4.3.8)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9CLA2.2.4.3.9)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7-9CLA2.2.4.3.10)(四)口语交际(7-9CLA2.2.4.4)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7-9CLA2.2.4.4.1)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7-9CLA2.2.4.4.2)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7-9CLA2.2.4.4.3)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7-9CLA2.2.4.4.4)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7-9CLA2.2.4.4.5)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9CLA2.2.4.4.6)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7-9CLA2.2.4.4.7)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7-9CLA2.2.4.4.8)(五)综合性学习(7-9CLA2.2.4.5)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7-9CLA2.2.4.5.1)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7-9CLA2.2.4.5.2)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7-9CLA2.2.4.5.3)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小学至初中各年级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内容结构表 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探索规律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不确定现象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可能性统计 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一) 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1(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和例3(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参见例4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1】【1】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 ,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关于除法: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5(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参见例6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7(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4探索规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参见例8(二)案例例1 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例2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例3 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说明 如将报纸的一个版面折成若干等份,通过其中一份的字数来估计整个版面的字数。例4 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说明 如学号、班级号、鞋号、体重、身高等。例5 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钱够不够?例6 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例7 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字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例8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图形或数字,并说明理由: 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一)具体目标1图形的认识(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2测量(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2(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参见例3(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参见例4(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图形与变换(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参见例5(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图形与位置(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案例例1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请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例2 1米约相当于 根铅笔长;北京 到南京的铁路长约1000 。例3 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一片树叶)的周长。例4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作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例5 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现象?(1)方向盘的转动; (2)水龙头开关的转动;(3)电梯的上下移动; (4)钟摆的运动。三、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一)具体目标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参见例1(5)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6)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7)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2不确定现象(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参见例2(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参见例3(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参见例4(二) 案例例1 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例2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确定的?(1) 下周三本地下雨; (2)明天有人走路。例3 随意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例4 用一定 经常 偶尔 不可能 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实践活动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一) 具体目标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案例例 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说明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进行交流。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一)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1(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2和例3(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2数的运算(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参见例4至例6(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参见例73式与方程(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4正比例、反比例(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例8(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5探索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9和例10(三)案例例1 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00万张纸有多厚?例2 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9532012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 的?几年级几班的?学号是多少?是男生还是女生?例3 你是否喜欢数学?如果用5,4,3,2,1分别代表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你选哪个数?说明理由。如果小明选择2,说明什么?如果小立比较喜欢数学,他最可能 选几?例4 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例5 9271的结果大约是多少?1 2+47的结果比1大吗?例6 估测一粒花生的质量。说明 可以通过称50粒花生的质量进行估测,也可以通过数100克花生的粒数进行估测。例7 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利用计算器)例8 彩带每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填一填: 长度/米01234567.价钱/元04把上表中长度和价钱所对应的点描在坐标纸上,再顺次连接起来,并回答下列问题:a所描的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b估计一下买15米的彩带大约要花多少元?c小刚买的彩带的长度是小红的3倍,他所花的钱是小红的几倍?例9 完成序列,并说明理由。05, 15, 45,。例10 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说明 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如,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从而找出第16个字母,并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 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一)具体目标1图形的认识(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参见例12测量(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参见例2(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7)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参见例33图形与变换(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参见例4(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4图形与位置(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参见例5(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参见例6(4)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参见例7(二)案例例1下面是一组立方块:例2下图每个小方格为1个平方单位,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例5假设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50米处,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试画出示意图。例6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并注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例7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怎样表示? 三、统计与概率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一)具体目标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4)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参见例1和例2(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参见例3(6)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参见例4(7)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8)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参见例52可能性(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参见例6(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参见例7(二)案例例1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吗?例2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表示我们班同学最喜爱的颜色。例3在中国日报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专刊上,刊登了有关中国城市建设在建国50年来的发展情况,下面摘录了一则中国城市数量统计图。你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和同学交流。中国城市数量统计图例4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个月内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例5某公司有15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请分析下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这个数? 职 务经 理副经理职 员人 数/人 1 2 13月工资/元 50002000800例6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为13。说明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1,2,2,3,4,5。例7调查两支球队以往比赛的胜负情况,预测下场比赛谁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四、综合应用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具体目标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二)案例例1设计合适的包装方式。(1)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2)若有8盒磁带,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重叠处忽略不计)说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2上海的电视塔有多高?北京的电视塔有多高?它们的高度大约分别相当于几个教室的高度?分别相当于多少个学生手拉手的长度?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形象地描述电视塔的高度?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知与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同时,学生还能学习如何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 第三学段(79年级)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一)具体目标1数与式(1)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参见例1(2)实数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参见例2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3)代数式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参见例3与例4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参见例5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4)整式与分式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参见例62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参见例7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3函数(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