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12457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Mg-24 Al-27 Cl-35.5 K-39 Fe-56 Cu-64 Br-80 Ag-108(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包括20个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将公共汽车改用电力驱动D电镀厂废液经中和后排放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1gCl2和足量的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氩气含原子数NA C32gO2和O3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2NA D18gH2O和18gD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BCO2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硅酸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的俗名叫水晶4.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会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5. 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BCN可被I2氧化成(CN)2C在水溶液中(CN)2可被F还原 DHCN的电子式为HNC6.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COC在c(H)1013 mol/L的溶液中:NH、Al3、SO、NO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7. 将5.4 g Al投入到200 mL 2.0 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HNO3溶液 BBa(OH)2溶液CH2SO4溶液 DHCl溶液8.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D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B氯化亚铁溶液与过氧化钠2: 1反应:6Fe2+3Na2O2+6H2O=4Fe(OH)3+6Na+2Fe3+C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发生反应: Fe2O3+6HI = 2Fe2+I2+3H2O+4I-D过量铁粉与稀HNO3反应:3Fe+8H+2NO3= 3Fe2+2NO+4H2O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过量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的可行方案B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乙二酸溶液,生成大量气泡,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和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11工业废气中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物,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反应NOxNH3N2H2O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的混合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3.5 L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13 D1412将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和NH3H2O溶液,分别全部加入到甲、乙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多B乙中沉淀一定比甲多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多D甲和乙中沉淀可能一样多1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号”的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2H8N2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B该反应中只是氮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偏二甲肼是氧化剂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每有0.6 mol 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14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15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往甲中通适量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B生成1 mol(NH4)2SO4至少消耗2 molNH3CCO2可被循环利用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16. 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陈述判断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NaHCO3可与盐酸反应对,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错,无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对,对,有D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对,对,无17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ANaHCO3、AgNO3 BBaCl2、MgCO3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18右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编号对应的曲线编号错误的是A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19铁氧体(Fe3O4) 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还原为Cr3,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2O3FeO)的复合氧化物(2xO3O)。处理含1 mol Cr2O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1,a5 Bx0.5,a8Cx0.5,a10 Dx2,a1020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 100 mL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9.6 gm3.6 g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 mo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4个小题,共50分)21. (10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 写出M溶于稀硫酸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_ _。(3) 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有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参与反应时,生成K2EO4的质量为 。22.(14分)溴酸钾(KBrO3)为白色晶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分析试剂,加热到370时分解为溴化钾和氧气。生产溴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1)“合成”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 _,还原剂是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复分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流程中第二次过滤滤出的固体主要成分是_(4)“趁热过滤”过程中“趁热”的原因是_ _(5)溴酸钾具有毒性,食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然而美、日等国都允许在油炸薯片中添加一定量的溴酸钾,以改善薯片的口感。我国也曾允许用作烘焙面包的添加剂,但已于2005年7月开始全国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溴酸钾。2007年,一批来自美国的油炸薯片在珠海口岸被我国有关部门检出含有溴酸钾而被禁止入境。从化学原理分析推测,有关国家认为在油炸薯片中添加溴酸钾安全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_,而我国认为不安全的理由是_ 23.(12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含氮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Cu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制取气体时只使用一种药品,它可以是 (填字母);aNH4HCO3固体 bNH4C1固体 cNaHCO3固体 d浓氨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A装置中均适用的玻璃仪器有 (填字母)。a烧瓶 b试管 c烧杯 d锥形瓶 e酒精灯 (2)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请在右图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 (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 。 (4)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使Cu片溶解的质量增多。aNa2 CO3 bNaCl cCuSO4 dH2SO4 (5)指导老师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建议为 24.( 14 分).实验室可利用下列步骤通过“化学放大”来测定极稀的碘化物溶液中I-的浓度: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的I-完全氧化,生成溴化物和碘酸盐,再煮沸以除去过量的Br2;将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足量的KI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足量(假设作用完全),再用仪器A将油层分出;油层用肼(H2NNH2)的水溶液将CCl4中的I2还原为I-,N2H4+2I2=4I-+N2+4H+并进入水溶液中;水溶液按法处理; 将所得溶液冷却后加入适量KI溶液并用H2SO4酸化; 将所得到溶液取一定量用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得出本步骤后溶液中I-的浓度,以此求出原稀溶液中I-浓度,滴定时的反应为: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试回答:(1)仪器A的名称_ _(2)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 倍(设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3)写出离子方程式:步骤_ _; 步骤_ _。.Ag+浓度为0.100 molL-1的溶液5 mL,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某碱金属盐,充分反应后生成卤化物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在200 W灯泡下烘干,得到1.29710-2 g固体。(4) 如果卤化物沉淀为AgX,则其物质的量为_mol,根据数据分析上述沉淀是否为AgX沉淀:_(填“是”或“不是”);若为AgX沉淀,则它的化学式为_(若不为AgX沉淀,则此空不填)。(5)如果卤化物沉淀为碱金属卤化物,其摩尔质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根据分析,它的化学式为_。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5 DCBBA 610 BDACB 1115 CDDBD 1620 ADDCB21.(10分,每空2分)(1)CuH2O2H2SO4=CuSO42H2O(2)4Fe2O24H=4Fe32H2O2Fe32I=2Fe2I2(3)10KOH3Cl22Fe(OH)3=2K2FeO46KCl8H2O 19.8g22.(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Cl2Br2(每个1分) 6MgOBr25Cl2=Mg(BrO3)25MgCl2(2)Mg(BrO3)22KCl=MgCl22KBrO3 (3)MgCl2(4)防止溴酸钾结晶析出 (1分) (5)2KBrO32KBr3O2油炸和烘焙的温度条件不能保证溴酸钾完全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