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13394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1、目的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准时化生产,确保市场需要得到有效的确认,销售订单得到有效的执行,生产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用户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2、适用范围适用于特钢公司所有产品、备件、工装、原材料的生产管理。及生产计划的制定、控制与考核3、职责3.1营销部3.1.1负责生产合同的下达,负责当月产成品计划的调整。3.1.2负责当月生产所需原料供应。3.1.3负责生产过程中与客户沟通信息的传递。3.2生产部3.2.1负责生产、上交计划的编制、报批和下达。3.2.2负责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及过程控制。3.2.3负责工装制造计划及当月生产所需材料计划的提报。3.2.4负责定期组织调度会和生产专题会。3.2.5负责年、月、周、日生产数据的统计及报出。3.2.6负责公司内部设备或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进度需求时的外协加工。3.2.7负责未完成计划的考核提报。及生产原因造成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3.3技术部3.3.1负责产品图纸的解释、相关工艺文件及产品图纸的编制(绘制)。3.3.3负责为生产部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配合完成原料计划的编制。 3.3.4负责大型工装、附具的设计。3.3.5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及质量异议的处理。3.3.6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的进行处理。 3.3.7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3.8负责因技术、质量问题造成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3.4机械动力部3.4.1负责对全厂动力系统、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搞好能源、动力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组织实施设备的保养、点检、定修、大、中修理及特种设备的检查等工作。3.4.2负责调查、分析、处理生产过程中能源、动力系统、机器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并在事后采取相应的改进及预防措施。3.4.3负责因设备问题造成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及纠正预防措施的监督完成。3.5各生产车间3.5.1负责根据生产计划按时组织生产,并及时向生产部反馈计划完成情况。3.5.2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向生产部报送有关报表或单据。3.5.3负责向有关部门部门及时反馈技术质量或设备问题并配合完成整改。4、生产计划的类型及制定部门4.1项目计划4.2月度生产、上交计划4.3周生产、上交计划4.4日生产、上交计划4.5临时生产、上交计划4.6工装生产计划4.7材料计划4.8原料计划5、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5.1项目计划由生产部根据合同工期于接到销售定单7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经主管经理审批后于2个工作日内下发执行。5.2月度生产、上交计划由生产部根据合同工期及设备能力、于每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主管经理审批后于每月25日下发执行。5.3周生产、上交计划是由生产部根据月度生产、上交计划、营销部短期需求,实际生产状况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于每周日前编制完成,经生产部长审批后于下周一下发执行。5.4日生产、上交计划由各生产车间根据月度生产、上交计划、实际生产状况于每日17点前编制完成。车间负责人审核后,报生产部计划员审批后于下一工作日下发执行。5.5临时生产、上交计划由生产部根据月度生产、上交计划、营销部短期需求,实际生产状况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于接到定单后2个工作日编制完成,经主管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5.6工装生产计划由各生产车间根据月度生产、上交计划、实际生产状况于每月20日前编制完成。车间负责人审核后,报生产部长审批后下发执行。5.7材料计划由各生产车间根据月度生产、上交计划、实际生产状况于每月20日前编制完成。车间负责人审核后,报生产部长审批后下发执行。5.8原料计划由生产部根据生产工艺。于接到工艺后1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经生产部长审批后下发执行。5.9各类计划信息必须表达明确、清晰,指导性强。6、生产计划的调整6.1生产计划执行遇以下情况时需要调整生产计划6.1.1订单的增加、减少或取消导致生产量变更。6.1.2设备、人力或原材料的配备无法配合生产任务如期完成。6.1.3生产过程及其他因素改变导致计划无法实施。6.1.4突发事故影响了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6.2生产计划的调整流程及要求6.2.1各项计划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允许随意变动,确有异常情况需要调整生产计划时,按照需调整的生产计划的原审批程序进行。特别强调:主机设备(电渣炉、45KN快锻机、热处理炉、矫直机、试样加工设备、长车床、深控钻)计划不得随意插入计划外的部件,如确实需要调整,必须报生产部批准。6.2.2如果机动部、车间在计划外加入其它生产任务而又不影响原有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可由机动部、车间协调安排,但需通报生产部。7、生产进度控制7.1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负责人应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及生产进度。如发现生产进度延误时,应督促相关部门改善并及时通报,以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7.2对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由生产部负责要求相关部门或车间整改,并落实具体责任人和具体整改日期。对于所有阻碍计划执行得问题,都必须在既定的时期内由专人负责进行整改;对于整改协调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要及时报主管经理协调和解决。确保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以推动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7.3生产部负责公司总体生产计划控制,负责对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8、生产计划总结8.1各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比较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意见。8.2生产部对生产计划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每周一小结,查找生产计划未达成的原因。将突出的重点问题发布至各相关部门,督促各部门对存在问题予以改善并检查改善效果,以不断提高生产计划完成率。8.2.1调度日报表每日8点前报出8.2.2生产动态跟踪表每日8点前上传8.2.3周生产报表每周一15点前报出8.2.4月生产报表每月28报出(含生产、返回钢、原料库存、在制品、运输费用等)9、考核细则9.1因工作未开展或工作质量差,对生产造成影响的按以下规定进行考核:9.1.1造成排产顺序调整的,每次考核责任单位100元;9.1.2造成热停机1小时以上的, 考核责任单位50元/小时;9.1.3造成当日计划延期执行的, 考核责任单位50元;9.1.4每耽误其它工序生产二小时考核责任单位50元;9.1.5月度生产计划完成率95%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考核责任单位50元,月度上交计划完成率98%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考核责任单位50元; 周上交计划完成率100%,每低1个百分点考核责任单位50元;9.1.6技术部应及时反馈生产技术准备完成情况,已下达生产技术准备完毕通知但仍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每次考核技术部100元。9.2临时计划按时完成并将有关单据转生产部,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完成每延期一天考核责任单位50元;若影响到其它生产计划的完成,追加按本制度第9.1.1考核;有关单据每迟报一天,考核责任单位50元。9.3因使用、维护、保养不当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生产,按本制度第9.1.1考核9.4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而影响生产,按本制度第9.1.1考核9.5技术、质量问题24小时不解决或推诿扯皮,每次考核技术部50元;若影响生产,按本制度第9.1.1追加考核9.6人员调配不合理而影响生产,考核责任单位50元/每人次9.7合同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期交货,考核生产部50元/天;资源调配不合理而影响生产,考核生产部调度50元/次。9.8材料计划未按时提报,考核责任部门50元/天,造成生产计划无法按时下达的,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每次。9.9月度生产、上交计划、周计划、临时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和下发未按时下发,考核生产部责任人罚款50元/每次;影响生产的考核责任人罚款100元/每次;计划不合理,无法执行的,考核责任人考核50元/每次9.10外协件、自制件、原材料、辅料供应,因质量问题或到位不及时而影响生产,按本制度9.1.1考核9.11因生产组织不力而影响生产时,按本制度9.1.1考核9.12计划不能正常进行时,生产车间向生产部反馈不及时或不反馈,考核责任单位50元/每次9.13生产报表不填报、不及时、不准确,考核责人50元/每次;9.14私 自调整计划,视为未完成计划,按本制度9.1.3考核;造成当日生产顺序调整,按本制度9.1.1进行考核9.15各生产单位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生产计划(指令)或推诿扯皮的考核责任单位负责人500元/次。9.16由生产部和营销部因承担的外协件或原、材料件组织任务被考核, 生产部与营销部能够提供充分证明已完全尽到组织职责,完全由供方自身原因造成,以上二部门可按公司有关规定提出对供应商的考核意见,本部门责任予以免除。9.17不具备批量生产条件的产品以及不成熟的产品,将进行专项考核,不属本办法考核范围。 9.18在事实确认过程中,各单位一定实事求是,以吸收教训为主要目的,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加倍考核。9.19其他因相关单位工作质量造成设计、质量、试制等原因影响正常生产,将问题遗留到生产现场解决的,按照9.1.1进行考核。9.20本考核由生产部提出,生产、技术、设备部门分别确认责任后,一式三份:自留存一份备案,交生产部两份份。9.21生产部考核提报部门,综合管理部为考核落实部门10、附则10.1本制度由生产部提出并负责解释10.2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由生产部负责。10.3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由主管经理负责。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