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108589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试 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 I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寒战(zhn) 嫩芽(nn) 调皮(tio) 荫蔽(yn)B、树杈(ch) 霎时(s) 依偎(wi) 祷告(do)C、熬(o) 背起(bi) 粼粼(ln) 菡萏(hn)D、拆散(chi) 蹲下(dn) 攲斜(q) 匿笑(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B、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奇斜。C、我要悄悄地开放花辩儿,看着你工作。D、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端。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婆婆嘴老太婆的嘴。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仗义讲义气。D、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C、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5、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B、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C、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D、当朋友要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6、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俄/而雪骤7、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使老师喜出望外。B、她翻来覆去的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里了。C、家长们常常自作主张,不让孩子接触大人认为可能带来坏影响的事物。D、这次活动顾全大局,是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8、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著名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B、泰戈尔,日本诗人,民族主义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C、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D、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9、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B、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D、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0“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11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行动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12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 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 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看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3、“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 )A 、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 B、 母亲怕我心里难过C 、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 D 、母亲怕刺痛我的心14、“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 )A 、她离开家了 B、 她死了 C 、她生气了 D 、她住在医院里了15、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 )A 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 B 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C 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 D 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16、 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因为( )A 、母亲怕东西砸到自己身上。B 、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C 、“我”的脾气已经无法控制,母亲想等“我”能控制自己时再出来。17 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 )A、她想让“我”通过看花来散心。B、 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C 、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9、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20对这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B“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C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 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 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然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22、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 )A占有 怀念 慰问 援助 B占据 牵挂 慰劳 支援C占据 牵挂 劝慰 支持 D占有 思念 慰问 支持23、“蔡老师援助了我”指的是( )A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B给“我”写了一封信C批评了孩子们 D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给我写了一封劝慰信。2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句话抒发了我对老师的( )。A赞美之情 B热爱之情 C感激之情 D感激敬佩之情25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是( )。A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B蔡老师的慈爱、公平、伟大。C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喜爱。D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我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佩的心情。第II卷(共70分)三、默写(5分) 26、老骥伏枥, 。 27、我寄愁心与明月, 。 28、商女不知亡国恨, 。 29、曲径通幽处, 。30、何当共剪西窗烛, 。四、文言文阅读(总分11分)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3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1)去:_ (2)方:_(3)欲:_ (4) 还:_3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1)问之,曰:“欲作针。”_(2)下车引之_3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14分)童 年 读 书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着做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35、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A和B补充完整。(2分)我为了看青春之歌被虫咬且耽误喂羊。BA我为了看封神演义给同学家拉磨 A. B . 36、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 (我)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2)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 3.选文第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37、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38、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3分) 五、作文(40分) 请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题写一篇作文。想像要丰富,联想要合理,具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宁阳实验高中初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答题纸三、默写(5分) 26、老骥伏枥, 。 27、我寄愁心与明月, 。 28、商女不知亡国恨, 。 29、曲径通幽处, 。30、何当共剪西窗烛, 。四、文言文阅读(总分11分)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媪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3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1)去:_ (2)方:_(3)欲:_ (4) 还:_3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2分)(1)问之,曰:“欲作针。”_(2)下车引之_3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2分)_35、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A和B补充完整。(2分)BA我为了看青春之歌被虫咬且耽误喂羊。我为了看封神演义给同学家拉磨 A. B . 36、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 (我)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2)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 3.选文第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幸福。”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37、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38、莫言在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