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103157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临沂方城中学 张凤全 季保华 谭子刚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城镇化新型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农村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我们在赞叹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不得不无奈的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经济发展了,却又出现了“精神滑坡”;物质水平提高了,有的人却出现了道德堕落。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外部环境的浸染中悄悄改变,有的学生渐渐迷失了自我,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我的孩子怎么了?”家长迷茫的看着变化中的孩子,忧虑而又无可奈何;“我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现在的学生习惯太差了”,农村教师们越来越多的感觉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不得不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学生们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甚至中学生犯罪率也呈现了上升趋势,农村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它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和叹号,撞击着整个社会的神经,呼唤着、期待着来自实践的回答!一、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一) 部分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1、知而不为,明知故犯。这是当前农村中学生品德现状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记的很熟,但是很少或根本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有一些学生对老师强调的纪律,当面很遵守,一离开老师的监督就违反;有的学生在学校里表现的很好,但是一走出校门就完全变了模样,把老师的教导跑到了九霄云外;有的学生在作文上写的感恩父母的文章很感人,但是回到家里却对父母吆二喝三,颐指气使,一派小公主或小皇帝的模样。有的学生被老师屡次批评教育后,却不改正,依然我行我素。2、责任意识减弱。这是当前农村有一部分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思想脱离于社会、家庭之外,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表现。主要表现在: 有的学生集体观念差,不愿意为班级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经常为班级荣誉抹黑;有的学生在校园里随便破坏卫生、破坏公物、破坏纪律等;有的学生只顾自己利益而忽视或不过别人利益。有些学生只知道伸手为父母要钱,而不考虑父母生活的艰辛。有的学生没有社会公德意识等,都表明了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较差。3、是非善恶标准不清。这是当前农村一部分学生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学生道德标准不规范、世界观不正确的一个表现。一部分学生对一些不良学生违反了纪律,不采取抵制的态度,而是幸灾乐祸,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有的学生对于遵守纪律、积极上进的学生不作为榜样学习,而是冷嘲热讽、打击报复;有的学生对于考试成绩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学生考试作弊,上课违反纪律,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自己有本事,敢于挑战权威。(二)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1、学习方法不科学。这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复习。2、学习兴趣较差。主要表现在:懒于动脑思考问题,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缺乏钻研精神。3、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竞争意识较强,但合作意识较差;不懂如何合作学习,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融洽;自主探究的能力较差,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三) 大多数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1、体育锻炼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懒于锻炼身体,学校的早操、课间操不能正常参加;有些学生没有毅力,不能坚持锻炼身体,周六日回到家就放松了锻炼;有的学生根本不懂锻炼方法。2、卫生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饮食卫生习惯很差。例如,一日三餐,不能定时定量,随便乱吃。不注意卫生,使用公共餐具,随便饮食摊点上就餐。还有的学生喝酒,抽烟,暴食、暴饮,贪吃冷食,乱吃零食。有些学生的生活卫生习惯较差。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勤剪指甲;不能做到早晚刷牙,食后漱口;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四) 一些学生的心理习惯较差。1、学习心理调节能力差。主要表现:少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少数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差,不懂得如何缓解学习压力,每逢考试就失眠、头痛、心慌,甚至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2、人际交往问题处理不好。如: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一些同学一方面显得冷漠、自私,另一方面又渴望友情;与老师之间的共同语言不多,不容易接受老师的观念,但又渴望被老师认同、被赞扬,惧怕老师又渴望被老师重视等等;与家长交往有困惑,父母的唠叨让他们觉得反感,和控制欲太强的父母难以相处,父母总是试图探究他们的隐私等,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经常爆发“家庭战争”。3、情绪调节能力较差。有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常常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孤独心理,内心世界隐秘,不愿过多袒露自己,又常常觉得孤单寂寞,得不到理解;逆反心理,为了维护自尊,对老师和父母的要求往往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挫折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成就感等等。二、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学生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一)主观因素具有不良日常行为习惯的学生大都具有相同的成长道路:在小学时,因多种原因,偶尔有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表现,但由于忽略习惯培养,致使这些不良现象没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进入初中以后,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内心感到不安、恐惧,因而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不良日常行为习惯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严重。自尊心的增强和成人感的出现,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自我意识的出现,形成了他们偏激、扭曲的个性。性意识的觉醒,导致了他们的恐慌和盲目表现,常引发一些超常行为的发生。(二)客观因素学生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必然要受到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1、家庭因素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没有给子女做好榜样。有的家长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抽烟、喝酒、打牌赌博、行为粗鲁、满口脏话。在这样的家庭走出的孩子往往和父母具有一样的不良习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受到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的限制,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欠缺,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在子女的行为和思想出现问题时要么不闻不问,要么方法简单,不知所措,有时甚至被孩子弄得哑口无言。只养不教,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是农村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的突出现象。在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最需要关心、帮助和扶持的年龄阶段,有些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管理和帮助,反而认为给孩子挣钱,给他钱花就是爱孩子。由于对子女毫无原则地溺爱,甚至包庇、袒护、纵容子女的不良行为,帮助子女隐瞒过错、逃避责任。把教育孩子的内容局限于爱他、宠他、惯他,而忘了教他,殊不知,这样的爱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更是一种害。还有一些家庭由于孩子较多,家长的教育精力不够,造成了教育的不平衡现象,致使一部分缺乏家教的孩子养成了较多的不良习惯。据了解大多数有两个孩子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 家长往往特别偏爱小的或男孩,所以许多家庭的男孩和最小的都特调皮,几乎成了家里的小霸王,没人管得了他们。等到惯坏了,自己都管不了了,于是家长们就采取了放弃,又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其他的孩子身上,冷落他们,使孩子受到严重的伤害从而走向极端。2、学校因素当前,教育评价体制的缺陷,造成了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加剧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恶化和蔓延。由于各级主管部门以学生考试的成绩来考核教师,社会各界也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导致老师们教育观念的错误,导致老师们加班加点的进行课业辅导,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工作安排的缺陷,教育措施的不力,以及教育者本身道德品质上的问题等,都妨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另外,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成才观。教育手段陈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简单粗暴,动辄训斥羞辱、体罚学生等,这种师生关系,极易使这些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厌学、厌师等情绪。再加上农村教育条件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在农村读书根本就没有出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流失大,甚至根本就不读书。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的“双差”现象。3、社会因素如今,急剧变化的社会对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几年,由于国家教育制度、用人制度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许多学生认为读书无前途,还不如做生意。社会在骤然变化的进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阴暗面,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和不平衡,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种种负面效应。一部分农村中学生在这些冲击面前,渐渐迷失了自我。不良社会媒介的传播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段时间以来,格调低下的,充满暴力的,黄色内容和恐怖的影视书报充斥市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中学生带来了较多的不良影响,一些学生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近几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平衡现象影响了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评价标准,许多人认为只要家里有钱,能吃香的喝辣的就是好生活。并且影响了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综上,目前农村中学生身上存在着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包括品德、学习、生活、心理等诸方面,究其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这些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值得庆幸的是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注意,并展开了较多的研究,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中学生必将迎来一片蔚蓝的天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