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0227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6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诗歌鉴赏 (共15题;共118分)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_(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_(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3)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4)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2. (10分)(2017龙东)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午枕 夏意(宋)王安石 (宋)苏舜钦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午枕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一日午睡醒来觉得光景动人便作此诗。夏意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簟:竹席。供(gng):引起。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们能感受得到两首诗歌是有些不同的。请你分析一下两首诗歌的异同之处。4.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八月秋高风,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给带横线的字注音。_怒号高者挂罥唇焦口燥沾湿沉塘坳大庇天下(2)本诗作者_,被世人尊称为“_”,他的代表作中著名“_”、“_”写于安世之乱期间。 (3)全诗先叙事,后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的博大胸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 A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6)通读诗歌,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7)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B . 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C . 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D .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9)你能说出杜甫其他有关爱国的诗句吗? (10)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 (11)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抒发殷切期盼的句子是:_。 5.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蜀相: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丞相祠堂即成都诸葛武侯祠。(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诗歌用设问开篇,“何处寻”写出了找寻的艰难,表达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第二句写丞相祠堂掩映在高大茂密的翠柏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肃穆的氛围。三,四句描写丞相祠堂景色,动静结合,春草青青黄鹂声声,一派春意盎然。春草自碧,黄鹂空鸣,“自”“空”二字于写景状物中,传达出知音难觅的慨叹。五,六句转入议论抒情,概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他忠心报效蜀汉朝廷的一生。(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的态度。 (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 7.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宋)杨万里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1)第一,二两句诗中写出了路边的梅花_、_的特点。 (2)诗的第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8.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_。 (2)“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3)“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_。(4)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B . “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D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5)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B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C . “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D . 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9. (2分)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_”“_”这三个典故。 (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阕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阕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 .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 . “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D .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10. (10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晚春韩愈草木之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扬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华。解:懂得,知道。(1)本诗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10分)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请解释“初平”、“暖树”两个词语。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 (4分)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躬,_?(诗经式微) (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6)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 13. (10分)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14. (3分)阅读下列诗歌选段,完成各题。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酌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1)以上选段选自_,作者是_。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祈愿”在句中的意思是_;“先驱”在句中的意思是_。 (4)请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诗人”的任务是_;“我”的任务是_。 (5)请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两节诗的意境,填空:“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我”到来的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我”到来的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我”历经_而来的情状。 15.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请仔细品读上述内容,回答问题。(1)苏轼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一联答苏辙的“_”,以“_”一句答苏辙的“无方骓马但鸣嘶”,以可见,所谓酬和必答来意。 (2)苏轼在首联里以“应似飞鸿踏雪泥”答苏辙首联的“怕雪泥”,结合两诗内容,借助“名词解释”和“写作背景”,简析苏轼的用意。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诗歌鉴赏 (共15题;共118分)1-1、1-2、1-3、1-4、2-1、3-1、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5-1、5-2、6-1、6-2、7-1、7-2、8-1、8-2、8-3、8-4、8-5、9-1、9-2、10-1、10-2、11-1、11-2、12-1、12-2、12-3、12-4、12-5、12-6、12-7、13-1、14-1、14-2、14-3、14-4、14-5、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