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高中招生文化模拟(一模)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10199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高中招生文化模拟(一模)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高中招生文化模拟(一模)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高中招生文化模拟(一模)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高中招生文化模拟(一模)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B .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礼物。C .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D . 直到好大功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2. (4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 A根据所在地命名 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 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填上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选项:放生桥 销魂桥 赵州桥 钥匙桥A_;B_;C_;D_(2)绘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来描绘桥的美景(五十字左右)。 (3)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例:知识是人类愚昧走向文明的“桥”。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去掉“使”)B . 几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会议室开会,研究本学期读书活动的开展问题。(删去“学校的”)C . 在经典诵读比赛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把“目不暇接”改为“眼花缭乱”)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切忌”改为“切记”)4.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B .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C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D .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 (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_,_。”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_”的赞叹。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阅读著名作家张恨水对水浒传中某好汉的评价,结合水浒传内容回答后面小题。 张恨水曾如此评价:若_者,将门三代之后,令公五世之孙,且复曾为殿前制使,愿守清白之躯,顾一朝失所凭藉,乃至打点一担金银,求出身于高俅之门。更又屈身为役于蔡京女婿之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夫如是者何?非为怕埋没了本领,不能得一个封妻荫子耶?噫!制使误矣,古今天下,盗不限钻穴偷墙,打家劫舍之徒。有饮食而盗,有脂粉而盗,有衣冠而盗,等盗也。杨徒知顺水浒落草,玷污清白之躯,而不知在奸权之门,亦复玷污清白之躯。乃祖令公在九泉有知,未必不引以为耻也。(1)请在横线处填上张恨水所评价的人物名字, 若_者,将门三代之后,令公五世之孙,且复曾为殿前制使,愿守清白之躯,顾一朝失所凭藉,乃至打点一担金银,求出身于高俅之门。他的绰号是_。(2)该人物原是“将门三代之后”,最终落草,请简要概括他在此过程中几个转折性事件。(至少答出三个)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乡间学校的敲钟人张 蛰那是苏北乡间最普通的一所学校。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又在那里度过了最初六年的教书生涯,我人生最青涩也最灿烂的时光都交给了那所非常宁静的乡间学校。在我珍藏于心间的有关那所乡间学校的记忆里,王老师是无法抹掉的人。读中学的最后一年我才注意到了王老师的存在。他中等个,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总是慢条斯理地走路,不慌不忙地说话。他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一如他的说话,不紧不慢,节奏匀称。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后来,做老师的我常常与他面对面地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就看出了他独有的善良来,才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还承担着学校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到点就得拉铃绳,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除了按时打铃,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午饭后我刚刚躺在宿舍的床上准备休息,门被敲响了,王老师在外面喊我的名字。我高声答应着,问他什么事。他说你有电话。打开门,王老师已顶着随风打脸的雪花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了 , 我踩着他的脚印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那时,学校只有一部手摇电话,每个老师有外来电话都是王老师到各个办公室去叫人,如果遇到非上班时间,他就要跑到老师的宿舍去找人。我的宿舍离教务处还算近,有两百多米远,多数老师的宿舍离教务处都有三四百米。那些年,王老师从未拒喊过一个老师,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夸,他都要找到人。这些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终了。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谁知道重复过多少遍?他喊过的电话谁还能记得?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的一天,与先前的同事叙旧,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恍惚间耳畔又传来那所乡间学校响起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匀称。(选自时文热读第3辑,有删改)(1)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2)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他,就像一个守夜的人”?(3)阅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有什么作用。(4)王老师许多年在学校的铃声、印讲义、叫电话琐碎的工作,默默无闻。对需要王老师的工作有不同的看法,请你谈谈你的观点。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材料二: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态度占比项目大幅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增加见义勇为加1020分支持9147%356%反对405%6844%(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态度占比方式裸分录取自主录取适当加分录取其它支持5110%1173%1983%1734%材料三: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每年高校招生1分压倒上万人的现实。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的高考加分新政务受社会关注。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地告诉记者,太多教的家长对加分高度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于先生表示,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裸分全县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陕西师范大学史耀疆教授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1)根据材料一,请分析国务院、五部门相继出台了给高考加分“瘦身”的政策之后,全国各地高考加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分。B . 被调在区域内的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都反对高考加分。C . 受访者极少部分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认为这样更体现社会公平性。D . 由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4)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考加分的看法。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临河干 _求石兽_转转不已 _盖石性坚重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 .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 .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1)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B . 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C .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D . 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一诗中提到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作者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B . 两首诗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C .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D .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全国25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该系列教材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科研项目之一,即将面世的25套省级版实验教材基本覆盖华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高年级段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中庸等;初中阶段则学习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课题组专家委员还为每个省单独研发了地区历史、文化、民俗与艺术并重的地域文化内容,并系统地镶嵌于原有国学课程之中。(1)请你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2)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他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1、2-1、2-2、2-3、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1、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1、6-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1、7-2、7-3、7-4、8-1、8-2、8-3、8-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1、10-2、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11-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