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9007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一、语言基础(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悄然(qi) 芳馨(xn) 齐葩(b) 喷薄出之(b)B 踯躅(zh zh) 摇曳(y) 嗟叹(ju) 鼎铛玉石(chng)C 诡谲(ju) 怆然(chung) 窥视(ku) 羁旅情怀(j)D 涟漪(y) 聒噪(gu) 戏谑(nu) 沽名钓誉(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绸缪 凋谢 朦胧 怄心沥血B 飘缈 跌宕 隐逸 面面相觑C 留滞 溽热 阴霾 真率稚气D 剽窃 言迄 凌厉 切中肯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剧作家要重视学习,批评家是指导创作的,更应当加强学习。要多懂一点东西。中国有句话:“满壶不响,半壶叮当。”半瓶子醋,却要乱指挥或瞎指挥,难免要出乱子。B很多信得过的产品,这些年来质量下滑,如再不引起足够重视,金字招牌非砸掉不可。C打下江山,反目杀忠臣,此类事情,古来就有。像金山公司这么干,撵走第一功臣,不明摆着是卸磨杀驴吗? D我俩原来各干各的,分道扬镳,但现在合伙了,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B. 台湾有好几个全天播放华语电影的有线电视频道,而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的回放频率极高,简直到了每时每刻都至少有一个频道在播放周星驰电影的地步。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对于一些商家已经成为一种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二、名句名篇(16分)5、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_,_。);也可以让我实现王羲之在俯仰之间对宇宙万物的观察(_,_。);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懂得了陶渊明对“以往”与“来者”的思考(_,_。);还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感叹(_,_。)。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上升,人格修养逐步完善。6、李白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_,_。7、蜀相一诗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_,_。8、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波心荡,_。”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9、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三、文言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24分)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晏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尺寸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户,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北岸,败刺史府门败:冲坏 B. 假部使者府以居 假:借C. 以玉帛子女自厚 厚:经营 D.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归:回家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 其二人者适皆罢去 则或咎其欲出者C. 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 吴广以为然D. 与市人争尺寸以自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 B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C.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D.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1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交代辟东轩的目的是“以为晏休之所”,然而因为盐酒税务繁忙,“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B.中间两段用自己的“勤劳盐米”与颜氏的“箪食瓢饮”作对比,才知道颜氏安贫乐道品质的可贵,对比之下,对“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的艳羡之意溢于言表。C. 文章最后又提出怀思东轩,追慕先贤的愿望,而又“非所敢望”,这就深刻反映了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D. 本文虽以东轩记为题,实为作者借题发挥,意在倾诉盐酒税务的琐碎繁难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14、 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1)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2)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3)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21分)梁 商 传(梁)商字伯夏,少以外戚拜郎中,迁黄门侍郎。永建元年,袭父封乘氏侯。三年,顺帝选商女及妹入掖庭,迁侍中、屯骑校尉。阳嘉元年,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赐安车驷马,其岁拜执金吾。二年,封子冀为襄邑侯,商让不受。三年,以商为大将军,固称疾不起。四年,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已进贤,辟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于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每有饥谨,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于贫馁,不宣己惠。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然宦者忌商宠任,反欲陷之。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逵、蘧政等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孟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帝日:“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惧怕,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帝闻震怒,敕宦者李歙急呼腾、贲释之,收逵等,悉伏诛。辞所连染及在位大臣,商惧多侵枉,乃上疏日:“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五帝、三王所以同致康义也。窃闻考中常侍张逵等,辞语多所牵及。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帝乃纳之,罪止坐者。六年秋,商病笃,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无以辅益朝廷,死必耗费帑臧,衣衾饭唅玉匣珠贝之属,何益朽骨。百僚劳扰,纷华道路,只增尘垢,虽云礼制,亦有权时。方今边境不宁,盗贼未息,岂宜重为国损!气绝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殡敛。敛以时服,皆以故衣,无更裁制。殡已开冢,冢开即葬。祭食如存,无用三牲。孝子善述父志,不宜违我言也。”及薨,帝亲临丧。朝廷赐以东园朱寿器、银镂、黄肠、玉匣、什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二千匹。皇后钱五百万,布万匹。及葬,中宫亲送,帝幸宣阳亭,瞻望车骑。赐谥忠侯。 (节选自后汉书)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 策:马鞭子 B. 逵等知言不用。惧怕 用:采用,采纳C敛以时服,皆以故衣 敛:通“殓”,装殓 D. 帝幸宣阳亭,瞻望车骑 瞻:向上或向前看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商乃诣阙受命 帝乃纳之,罪止坐者B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于贫馁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C春秋之义,功在元帅 衣衾饭唅玉匣珠贝之属D少以外戚拜郎中 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梁商“谦柔”的一组是每有饥谨,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于贫馁,不宣己惠 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辞所连染及在位大臣,商惧多侵枉 吾以不德,享受多福孝子善述父志,不宜违我言也 及葬,中宫亲送,帝幸宣阳亭,瞻望车骑。赐谥忠侯A B. C. 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梁商贵为皇后之父,顺帝又委以大将军的重任,但他克勤克俭,遇事谦柔,为政期间赢得了京城百官一片“良辅”的赞誉声。B中常侍张逵、蘧政等共谋陷害梁商和另外两个中常侍曹腾、孟贲,顺帝没有听信他们的谗言,主要原因是梁商是梁皇后的父亲。C梁商死前叮嘱儿子们的话,表现了梁商反对厚葬的习俗,认为国家有难之时,耗费大量财物和人力厚葬死者,于死人并没有好处,礼制上的这种规定应该改一改。D梁商死后,葬礼完全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顺帝和梁皇后都来送丧,“百僚劳扰,纷华道路”的事情仍然发生了;梁皇后送的钱物比顺帝送的钱物还要多。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4分) (2) 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5分)四、诗歌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021题。(8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赁杯酒长精神。 注唐宝历二年,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后返洛阳,时逢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也写了醉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20、白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感慨万千,最后两句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是被 所累。白居易的诗与刘禹锡的诗相比,感情基调较为 。 21、刘诗的颈联(五、六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请写出它说明的道理。(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223题。(8分) 南乡子 苏轼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梅花词和杨元素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22、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 ”字,但通篇透露着 报春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23、“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五、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逸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从传记发展的历史上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7第1节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史记的?请简要概括。(4分)28在第2节中,作者把史记和左传、晏子春秋做了一番比较,其目的是什么?(4分)29作者称史记为空前绝后之作,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4分)30如何理解“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的含义?(4分)六、写作(45分)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文学天地中,有不少舟:圣经中的诺亚用一艘方舟揭开了人类生存的开始,而大诗人杜甫最终一个人客死在长江边的一艘孤舟上,屈原在被贬的小舟上作了涉江,苏轼也是在舟中写出了赤壁赋走进舟中,便意味着开始一场前途叵测的精神跋涉。请以“说文学天地中的舟”为题写一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自定立意,自选文体,800字左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检测答案1. C(A “悄”应为qi ,“葩”应为p;B“曳”应为y,“嗟”应为ji;D“漪”应为y,“谑”应为xu)2. C(A“怄”应为“呕” ;B“缈”应为“渺”;D“迄”应为“讫”)3. D(A满壶不响,半瓶叮当: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显露自己;一知半解的人反而喜欢炫耀自己。B金字招牌:比喻值得向人夸耀的产品商标或品牌。C:卸磨杀驴:指干完活后,把有功之人杀掉。D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指各干各的,互不干扰。)4. D(A中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B用语累赘,去掉后一个“周星驰电影”;C后一分句主语残缺;若承前以“考试”为主语,又不妥)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8、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D(归:安身之处)11、B(指示代词,那;A 才/竟然;C 但是/正确 D 来,表目的/而且,表并列)12、A(B修身养性,培养道德。C 朝向南;又:古代君王面南而坐,故也有以南面代君王的 。 D权势利益/今义:以人之财产权利区别对待人) 13、B(去掉“ 对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的”) 14、(1)第二天又得出去工作,始终也不得在所谓的东轩安闲地休息。(2)颜回所以甘心贫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薪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处境对治学是有害的缘故啊。(3)只希望时间长久了,世人或许能同情可怜我,让我返回家乡,修建先人留下的破败家园。参考译文我因为获罪已经被贬做管理筠州盐酒税收政策的税务官,还没到任,就下起了大雨。筠州大水泛滥成灾,淹没了南岸的市场,漫上了北坡,冲坏了州府的大门。盐酒税所就在锦江边,水灾尤其严重。我来到任所时,房屋破败,无处安身。于是向郡府的长官作了报告,请求借用户部巡察使衙门暂居。郡府长官同情我无安身之处,就答应了我的请求。这年十二月,才能免支立起倾斜的房子,修补上倒塌的墙壁,又在厅事堂的东边盖了一间小屋,屋前种了二株杉树,一百来竿翠竹,做为我读书休息的处所。但是,盐酒税务的差事,以前由三个人来管,我来到这里时,其余二人,正好都卸职离去,所有的事务都落在我一个人头上。白天我得坐守在市场上,卖盐沾酒,收猪、鱼交易的利税,与市场上的买卖人,为尺寸的小利争执,来尽我的职责。晚上回业,已经筋疲力尽,就昏然睡去,天已经亮了都不知道。第二天又得出去工作,始终也不得在所谓的东轩安闲地休息。每天早晚就都从它旁边出入,回头看看,不禁使人内心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从前,我小的时候读书,曾经暗地里责怪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一个瓢盛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去怡然自乐。我私下认为即使不想从政做官,然而做点看门打更的小差事,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不妨碍治学,何至于自己贫穷困苦到如此地步呢?等到我来到筠州,每天为盐米这些琐事辛勤操劳,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虽然很想离开人声喧嚣、尘土飞扬的市场,摆脱繁杂琐碎的事务,回到能修身养性,培养品德的场所去,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缠绕住而身不由己。从这以后才知道颜回所以甘心贫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薪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处境对治学是有害的缘故啊。唉!读书人在他还没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时候,所以他沉醉在权势利益之中,为财帛子女经营,并以此为乐趣。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时就会从容自得,连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顾,何况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种乐趣,足够对穷困饥饿的处境漠视不顾,毫无怨言,即使让他南面称王他也不会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我正想以诚挚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学求道,希望能达到至圣先贤们的万分之一。可是我自知我的不足,而希望差不多达到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吗!我已经被谪这里,虽然知道受职事的束缚不能离开,只希望时间长久了,世人或许能同情可怜我,让我返回家乡,修建先人留下的破败家园,盖起简陋的房屋来栖身,然后追求颜回安贫乐道的志趣,实现所想望的东轩之乐,优哉游哉,其乐无穷,以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这不过是幻想,我是不敢有这样的希冀的。15A(策:帝王对臣下封士、受爵或免官的文书。)16D(A才/于是;B对、向/在;C的/这;D凭借/凭借。)17D(句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句是梁商的工作范畴,不属于“谦柔”的表现。句是对其子的遗言。句是说其死后情形。)18A(B主要原因应该是:顺帝知道京师翕然,称梁商为良辅;顺帝看出了宦者嫉妒梁商受宠任。C梁商并不是要求礼制上厚葬的习俗改一改,他只是觉得自己“不德”,过分享受福分于心不安,别人按照礼制厚葬可以,自己不按照礼制厚葬,可以算是“权宜之计”灵活地处理。D顺帝只送到宣阳亭;不是顺帝送钱物,而是以朝廷的名义送钱物。)19大将军父子一家都是我的亲人,曹腾、孟贲都是我喜爱的人,一定没有这样的事情,只是你们都嫉妒他们罢了。 大案兴起,必然牵扯到很多无辜的人,该判死刑的罪犯长期关押,一些小的问题最后都要变成大的案件,这不是用来顺应天地间的和畅之气、安定国家局面、教化百姓的办法。参考译文:梁商字伯夏,年轻时凭借外戚的身份拜为郎中,后又升为黄门侍郎。东汉顺帝永建元年,承继父亲的封爵被封为乘氏侯。永建三年,顺帝选取梁商的女儿和妹妹进入皇宫做嫔妃,于是又升梁商为侍中、屯骑校尉。顺帝阳嘉元年,梁商的女儿被册立为皇后,妹妹被立为贵人,因此,又加梁商“特进”的官职(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得自辟僚属),赏赐安车驷马,那一年,又拜梁商为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长官)。阳嘉二年,封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梁商谦让不接受。阳嘉三年,顺帝想让梁商当大将军,梁商坚持说自己有病不上朝。阳嘉四年,顺帝派太常桓焉捧着策书到梁商的家里来授官。梁商才来到皇宫叩谢接受任命(做了大将军)。梁商认为因为自己是皇上的亲属才当上了大将军的官职,所以常常谦恭温和,不把自己看得有什么了不得,而竭力把贤能的人才进用给皇上。梁商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于是京城内都齐声叫好,称梁商为好官,顺帝更把国家的重要大事都交给他处理。遇到灾荒年成,梁商就把自己田租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赈济那些没有粮食的灾民,并且不说是大将军的恩惠(只说是国家的救助)。他还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允许凭借权势去做干犯法律的事情。然而宦官们嫉恨粱商得到皇上的宠幸,反而想要陷害梁商。顺帝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逵、蘧政等人一起合谋,诬陷梁商和另外的两个中常侍曹腾、孟贲,说是想要向各位王子征求意见。打算商议废掉顺帝另立新的皇帝,请求逮捕梁商等人治他们的罪。顺帝说:“大将军父子一家都是我的亲人,曹腾、孟贲都是我喜爱的人,一定没有这样的事情,只是你们都嫉妒他们罢了。”张逵等人知道自己编的谎话顺帝不信,他们害怕了,于是做了一篇假诏书去把曹腾、盂贲逮捕起来关在皇宫中。顺帝听说后大怒。命令宦官李歙赶紧去把曹腾、孟贲放了,并且把张逵等人逮捕起来。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供词牵连到一些在位大臣,梁商担心有人冤枉受牵连,就上疏说:“春秋一书主张,立了大功,只奖励主帅;犯了大罪,只惩罚主犯。所以赏赐不因超越本分而发得很多,施刑也不因为过分而用得很宽。这就是五帝、三王治理天下都能安康太平的缘故。我听说审查中常侍张逵等人时,他们的供词牵连到很多人。大案兴起,必然牵扯到很多无辜的人,该判死刑的罪犯长期关押,一些小的问题最后都要变成大的案件,这不是用来顺应天地间的和畅之气、安定国家局面、教化百姓的办法。应该早一点把这件事情了结,停止那纷繁的逮捕。”顺帝于是采纳了梁商的意见,只是把那些确实有罪的人判了刑。永和六年秋天,粱商病重,告诫他的儿子粱冀等说:“我没有大的功德,却享受了许多福分。在生没有更多地辅佐好朝廷,死了还定会耗费国家的钱财。穿上好的衣服,口里含着珠宝之类的东西,这对朽骨又有什么好处呢?百官劳顿,拥挤在道路上,只是增加了路上的尘土,虽然说是按照礼节该如此办,但礼节也还有灵活处理的时候。现在边境上在打仗,国内四处都有盗贼出现,哪里还能为了我的丧事而破费国家更多的财物呢?我死之后,把我运到坟墓前,马上就装殓入棺。就穿平时穿的衣服,都用我穿过的衣服,别另外裁制新衣。穿戴好后就把坟墓打开,坟墓打开后马上就下葬。祭祀时用的食物就像我在生时吃的一样,不要用猪牛羊这三牲的大祭礼。人们说,是孝顺的儿子就应该按照父亲的意愿办,你们不要违背我的话啊。”等到死的时候,顾帝亲自到他的遗体前来志哀。用朝廷的名义赏赐了东同朱寿器、银镂、黄肠、玉匣、什物等一共二十八件,钱二百万,布二千匹。皇后(因为是梁商的女儿)用自己的钱物送了钱五百万,布一万匹。等到下葬的时候,皇后亲自送丧,顺帝也送丧,但只送到宣阳亭,然后伫立瞻望(目送)送丧的车马远去。梁商死后,朝廷赐予他谥号“忠侯”。20、才名 低沉(意思对即可)21、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成春。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对即可)22. 梅 梅花 23. 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 (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27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28目的是谈论司马迁史记对前人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司马迁继承了左传、国语、国策的一些叙事写人的方法,也继承了晏子春秋善写逸闻趣事的特点,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29是从史记文学和史学完美结合这个角度来谈的。说其空前,是因他继承了左传、国语、国策、晏子春秋,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史学传统,说其绝后,是因从他以后,以班固为代表的史学家,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了。把历史性和文学性两者结合得完美的,是史记。30从历史角度看,班固继承司马迁的史学传统,汉书把,发展得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从文学角度讲,汉书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他重史学性而轻文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