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副本.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8994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试卷副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试卷副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试卷副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上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150分钟 150分) 命题人:李昕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 (表达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汉字再简化周溯源 张广照 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是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 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 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节选自2013年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1. 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到平弧相间,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2. 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神秘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外颇受欢迎,不少国家现在都使用简体字,因而汉字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乱。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自卫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注】:齐景公十四年,齐国大夫栾施、高强互相进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摄行事当国 当:执掌 B郑之执政侈 侈:奢侈 C晋国其萃于三家乎 萃:聚集 D北过徐君 过:探望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季札“见微而知清浊”的一组是(3分) 子臧去之,以成曹君 季札弃其室而耕 无邑无政,乃免于难 难将至矣,政必及子 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樊服丧期满后想把君位让给季札;季礼认为诸樊作为继承人符合礼义,在推让不得的情况下抛弃家室财产去做农人,吴国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B诸樊离世时,为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留下遗命将王位传给余祭,意思是想要按次序以兄传弟,这样就能渐渐传给季札;但兄弟们都想当国君,季札只得到延陵这块封地。 C季札使齐,认为齐国政权将易主,劝说晏子纳邑与政;使郑,认为郑执政者骄纵,劝子产要小心以礼治国;使晋,认为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劝叔向考虑如何免于祸患。 D季札曾造访徐君,知道徐君内心喜欢季札的宝剑,出使归来途径徐国时打算赠剑,但是徐君已经过世,季札就将宝剑解下,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才离开。7把课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3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4分) (2) 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吴江 张先春后银鱼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香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桥南水涨红垂影,清夜澄充照太湖。8. 结合具体意象,概括该诗所写的吴江景色的特点以及诗人表达的感情。(6分)9. 从写景的角度赏析颔联“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的妙处。(6分)(三)名篇诗文默写(10分)10.默写下列名篇名句。(1) 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 携来百侣曾游,_。(3) 书生意气,_。(4)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士皆垂泪泣涕。(5) _,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6) 见贤思齐焉,_。(7) 己欲立而立人,_。(8) _,必先利其器。(9) _,_,不知老之将至。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4分) 倾听历史的诉说 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 马六甲,是马来半岛历史最悠久的古城,是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驻节的地方,是马来西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地方当地人常说:“了解了马六甲的历史,就意味着了解了马来西亚的历史。”历史的回声,伴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涛声。11月11日下午,正在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马六甲。这里呈现着热烈的景象:高楼上悬挂着印有“热烈欢迎胡锦涛及夫人莅临马六甲”的巨大绸幅,众多马六甲市民沿途夹道欢迎。欢迎的热潮,印证了星洲日报“胡锦涛访马”专页前一天刊登的市民心声:我们希望能让胡主席感受到马六甲人民的热情。胡锦涛来到双岛城岸边的马六甲海峡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渺海域。水天之际,碧波荡漾;云霞之下,艨艟巡行。胡锦涛详细询问了海峡通商、港口建设等情况。当地官员介绍,当前世界海上贸易的25%都经过马六甲海峡,日轮船穿行量超过200艘。人们兴奋地簇拥过来,争相同胡锦涛合影。两位居民捧着两只精致的瓶子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到胡锦涛面前,原来是要向中国贵宾赠送马六甲海峡的海水、沙粒标本。胡锦涛高兴地说:“感谢你们的珍贵礼物!”“我早就听说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今天到这里来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距今6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多次到过这里,现在经过这里航行的中国船只越来越多。我们要把中马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继承和发扬下去。”胡锦涛在参观结束时对当地陪同人员的一席谈话,道出了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感受。棕榈婆娑,波涛细语,仿佛依然在诉说600多年前的动人故事。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用和平的方式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用合作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马六甲百姓精心为郑和建亭、塑像、修庙,用郑和的名衔为这里的山峰和水井命名,表达他们对来自远方的和平友好使者的尊崇和怀念。马六甲的中华记忆是温馨的。胡锦涛专门参观了这里的巴巴娘惹博物馆。巴巴娘惹是指15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加(马六甲)王国、满者伯夷国、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一般为男性华人与当地妇女通婚所生,男性称巴巴,女性称娘惹。他们在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马来文化。这座博物馆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亮丽的砖瓦,木制的窗板,黑色匾额上镌刻的金色汉字,显示了鲜明的建筑特色。室内陈列的黑檀木桌椅、描绘中国风景的屏风、产自中国的瓷器、传统婚礼服饰等,既显出浓厚的中华文化渊源,也反映出文化交融的特征。胡锦涛一边参观,一边询问博物馆主人曾金礼一家几代人生活在这里的情况。他饶有兴致地从墙上的老照片中分辨出曾金礼年轻时的形象。得知他们特有的生活习俗时,胡锦涛说:“这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主人特意向胡锦涛展示了一幅绘画作品:600多年前马六甲海峡港口的街道繁荣兴盛,郑和宝船和满剌加国王乘船相依泊岸的场面栩栩如生。画作表达了两国人民对中马友好交往历史的深深感念。依依惜别,当地民众聚集在街道两旁,不停地挥动中国国旗,中国留学生们激动地高呼“祖国万岁”。胡锦涛向欢送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是胡锦涛在同马来西亚领导人的交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是体现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一句话,这是中马两国人民心中常常念记的一句话。胡锦涛访问马来西亚,适值新中国同马来西亚建交35周年。这次访问增进了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了两国互利合作,推动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正如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所说,胡锦涛主席这次访问恰逢其时。马六甲的友谊诉说,贯穿中马友好的历史,也必将伴随中马友好的未来。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 星洲日报为“胡锦涛访马”开设专页,说明胡锦涛主席对马来西亚和马六甲海峡的访问,受到了当地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B. “胡锦涛来到双岛城边的马六甲海峡的石碑旁,拿起望远镜眺望这片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浩淼海域”,此句表明胡锦涛主席非常喜欢这片大海。C. 文章多处写到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多次到马来西亚的情况,主要是为了表明马来西亚曾经是中国的领土。D. 胡锦涛专门参观了马六甲海峡的巴巴娘惹博物馆,表明胡锦涛主席对曾经见证了中国和马来西亚深厚友谊的传统文化的重视。E. 文章最后两段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对胡锦涛主席访问马来西亚的欢欣之情,指出随着胡主席的访问,两国的友谊将会更加深厚。(2)文章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场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_(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为什么采用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相交融的写法?(6分)_(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评价中马友谊。(6分)_ 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6分)12.下列词语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3分) A 寥廓 万户候 笙箫(shng) 漫江碧透B 凄婉 青苔 颓圮 (q) 天伦叙乐C 团箕 濡缕 拊(f)心 偏袒扼腕D 玉玦 芷阳 鲰生 (zhu) 长歌当哭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 A北京时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B自从达尔文进化论出现,就有人把自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移植到社会领域,鼓吹残酷竞争,殊不知,一团和气与互相协作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C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新任CEO玛丽莎梅耶尔正在处心积虑对公司进行裁员,规模或达数千人,但她并没有在公司员工大会上提及裁员一事。D陈佩斯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不温不火,夸夸其谈,从“笑”的行为本身为听众剖析了自己“喜剧的背后必然会有一个悲情内核”的喜剧理论。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 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 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C. 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D.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_,_,_。_, _,_。通过经营“高密东北乡” 他的几乎所有优秀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 并有意识向历史纵深挖掘 他在短篇小说白沟秋千架里把老家变成高密东北乡向广袤的中国乡村无边地延伸 莫言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类似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的文学地理世界 A B C D 16请以“郑州外国语学校三十年校庆”为内容,创作一副对联。(4分) 6、 写作 (60分) 请以“ 习惯”为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