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8917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四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四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 . 他的语文成绩不断提高,是因为加强了体育锻炼。C .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D .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2.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孩子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B . 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 , 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C . 虽然窗外风雨交加,但劳累了一天的他还是酣然入梦地睡着了。D .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子曰:“敏而好学_。是以谓之“文一也。”(论语)(2)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3)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会当凌绝顶,_。(_望岳)(5)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_)(6)兼霞苍苍,_。所谓伊人,_。(诗经)(7)_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8)后值倾覆,_ ,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在世上,用眼睛看到了美的色彩,因为那是有规则的色彩;用耳朵听到了美丽的(xun)_律,因为那是有规则的声音。因此所有的美,都是秩(x)_的建立。诗经最早并不是以文字的面(mo)_出现,它是民间不识字的老百姓的歌(yo)_,后来才被懂得文字的人记录下来,我们今天才看到这部诗经的书面记录。(节选自蒋勋美的曙光)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6.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得往前走吗,先生?”我问。“我得离开桑菲尔德吗?”“我相信你得离开,简。我很抱歉,简妮特,可是我真的相信你得离开。”这是个打击,可是我没有让它把我打垮。“好吧,先生,往前走的命令一来,我就可以走。”(1)上述这段文字节选自世界文学名著简爱主人公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中的身份是_ , 这个“打击”是指_。 (2)从课文节选精彩片段或上述文段中可以看出简爱的性格特点是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 (7分)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扩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影响,班长负责设计一张海报。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 _(2)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备选人物: 诸葛亮 文天祥 袁隆平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3)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探究结果:_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夜【宋】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注】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诗的一,二两句,诗人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春夜的什么特点的? (2)这是一首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是如何抒写对亲人的怀念的?有何巧妙之处?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划线字:念无与为乐者_相与步于中庭_(2)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情。 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10. (9分)阅读张文珍传统文化须敬畏,完成下列小题。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1817年,那个曾野心勃勃欲征服整个世界的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经说出,便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拿破仑基于什么做此断语无从得知,或许是因为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的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的国家具有不怒而威的力量。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重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1)对第、第段文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段排比句中还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论证方法看,这一排比句属道理论证。B . 第段的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C . 第段举出“文化大革命”的事例,从反面揭示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及其后果。D . 第段的意思是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故对传统文化的缺陷也应客气。(2)下列对第段在文中作用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作者先摆出事实引出论题,并指出这些事实“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而引出下文的议论。B . 第段中的事例是文章的事实论据,用以证明作者在文中关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种种议论。C . 第段与第段的有关内容是互相照应的,意在议论:“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D . 作者在第段列举的两个事例,是为了在文章开头强调那些商家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教益只是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3)联系全文,说说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战。11. (12分)阅读春,完成下列小题。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第段:_图;第段:_图(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从用词角度赏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角度)(3)第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忘不掉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注】韶华:美好的时光。要求: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请认真书写。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1、3-2、3-3、3-4、3-5、3-6、3-7、3-8、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1、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1、7-2、7-3、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10-1、10-2、10-3、11-1、11-2、11-3、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