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科学试卷A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008827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科学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科学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科学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科学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A吸收B利用C分解2 . 科学家在猜测地球内部构造的时候,其中一个依据就是地震波在中传播速度较快。A坚硬的岩石B坚硬的冰层C较软的岩层中D水中3 .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A地核B地幔C地壳4 . 图中甲、乙、丙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某种属性或某类物质。下列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甲是杠杆、乙是滑轮、丙是简单机械B甲是地月系、乙是太阳系、丙是宇宙C甲是物理性质、乙是化学性质、丙是物质性质5 . 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应该( )A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B先用高倍镜观察,再用低倍镜观察C低倍镜高倍镜那个先用都一样6 . 你认识下面的微生物吗,与啤酒生产相关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B病毒C大肠杆菌D变形虫7 .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B死火山8 . 霉“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9 .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BC10 . 绿藻是属于。A微小动物B微小植物C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11 . 草履虫身体由( )细胞构成。A1个B200个C1000个D500个12 .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市发生里氏级大地震。( )A玉树 7.1B唐山 7.8C汶川 8.013 . 地球引力是科学家( )研究发现的。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14 . ( )霉菌生长比较快。A放在常温处的干面包B放在低温处的潮面包C放在温度较高处的潮面包15 . 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C将食物放在锅里保温D以上都不正确16 . 下列生物属于微生物的是( )。A蘑菇B蚊子C酵母菌D以上答案都不对17 . “轰隆隆”一声巨响震撼着大地,那一刻,高楼、学校、家 几乎都倒塌了,变为一片废墟。这段文字描述的内容是发生了( )A地震B火山喷发C泥石流18 . 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飞船上的宇航员( )实现了“太空漫步”。A翟志刚B刘伯明C景海鹏19 . 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A腐乳B苏打水C酸奶D红酒20 . 英国物理学家(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巴斯德2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作用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活动C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椭圆形或球形的小颗粒,每个叶细胞约有30300个叶绿体D红细胞薄而有弹性,使它们能通过微小的血管22 . “喷出的柱状熔岩有30层楼那么高,羽状灰和气体也直冲云霄,形成壮观的景观。剧烈的喷发最初形成了一条长约1000米的裂缝,而且几个独立的山口各自喷发岩浆。”请问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下列哪种自然灾害( )A地震B泥石流C火山喷发D洪水来袭23 . 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人员损失惨重。A唐山B汶川C玉树D海地24 . (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A集水漏斗B测量水管C雨量器25 . 一般天气预报播报各地天气的时候,会播报( )A省份名称B城市名称C街道名称26 . 海洋里生活着( )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A20B19C2127 . 黄河是( )。A湖B河C水库28 . 在模拟火山成因的材料中,相当于岩浆的是( )。A番茄酱B土豆泥29 . 下面不是水滴里的微生物的是( )A鼓藻B轮虫C钓钟虫D青霉菌30 . (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A牛顿B伏特C爱迪生31 .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上蓝色的部分是( )。A水B沙子C空气3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宇宙在膨胀B恒星是运动的C光年是时向单位D地球在不断自转和公转33 . 为了防止山上的泥土流失,人们采取了( )方法。A植树造林B伐木C开山造田34 . 钳子的手柄越短,夹东西时就越( )A省力B费力C不费力也不省力35 . 下列食物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到微生物的是( )A面包B酸奶C豆腐36 . 下列水中不适合培养微生物的是( )A鱼缸里的水B矿泉水C池塘水37 . 衣藻、草履虫是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鞭毛和纤毛38 . 我们家乡(盐城)的主要地形地貌是( )A高原B平原C沙漠39 .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遐想不已。嫦娥翩跹、吴刚伐树.1969年,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月球的表面。A美国人B中国人C苏联人D葡萄牙人40 . 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 )A植物病毒B动物病毒C噬菌体D不属于以上任何类型41 . 假如地震来了,下面的做法不对的是( )。A跳窗逃生B躲在桌子底下C躲在卫生间里的墙角D远离高压电线42 . 做酸奶时,需要一种细菌,它是( )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43 . 听诊器的发明者是( )A达尔文B林奈克C李时珍44 . 细菌对人类( )。A有益B有害C病菌对人类有害,真菌对人类有益D有些有益,有些有害4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活动C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D红细胞薄而有弹性,使它们能通过微小的血管46 . 在科学家( )第一个发现“细胞”后,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实等。A列文虎克B罗伯特胡克C爱迪生47 . 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A蟋蟀B岩石C杨树二、填空题48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号称_。49 . _是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我国的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_”和“_”。50 . 由于流水对土地的_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_和_。51 .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_)52 . 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_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_生活的。53 . _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_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54 .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_)(_)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55 . 下图所示的物体叫(_),它是一种(_)仪器,用来调试(_)和测试(_)。56 . 很多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生产_、生产_和生物塑料等。57 .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兰个层次: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58 . _和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和地壳的运动有关。59 . 苹果腐烂是由于_作用的结果。60 . _是覆盖在地球_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61 . “脓”就是死亡的(_)和(_)等的尸体。62 . 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_,它用_测量,气象学家通常把它记为_个等级,最高是_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_、_、_等级。三、实验题63 . 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冷热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模拟实验研究计划实验材料:_实验步骤:_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_64 . 火上喷发的模拟实验。实验方法:(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_,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_,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_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我的发现:先冒出_,随后番茄酱溢出。实验结论:火山是由于地下_沿着地壳的_喷发而形成的。65 . 艾观察日常生活中常看到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放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_(2)做出假设:_(3)制定计划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馒头、两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实验步骤:把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扎紧袋口,一个放在_的地方,一个放在_。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_(4)实施计划: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见下表时间环境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温暖潮湿没有发霉少许霉菌很多霉菌很多霉菌长满霉菌低温潮湿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没有发霉(5)得出结论:_四、综合题66 . 补充图片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二、填空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三、实验题1、2、3、四、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