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声现象(含答.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8601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声现象(含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声现象(含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声现象(含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下图几个按钮(图标),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到天空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变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 D没有区别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5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6在鼓面上撒一些细砂,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的声音与细砂的情况是()。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7下表中列出了一些音阶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音符1234567音名doremifasollasi频率/Hz256288320341384426480A音阶越高频率越高B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8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9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 Hz的超声波;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的振动频率为256 Hz。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10(山东临沂)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4分)11将一台正在工作的收音机用塑料袋封装后完全浸没在水缸中,此时人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此现象表明_。1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_处减弱噪声。14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在描写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特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人们通过说话的声音来判断出现的人就是王熙凤的过程,所依据的是她发出声音的_。1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得出:_、_。1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三、实验题(17小题6分,18小题10分,共计16分)17如图所示是研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18给你一枝铅笔、一把钢尺、一根橡皮筋、一段线绳、一根饮料吸管、一张纸,你能利用它们做哪些声学实验?至少说出两个,分别说出每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说明的物理问题。四、信息阅读题(10分)19参照一些物质中的声速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340海水(25 )1 531空气(25 )346铜(棒)3 750软木500大理石3 810煤油(25 )1 324铝(棒)5 000蒸馏水(25 )1 497铁(棒)5 200五、计算题(10分)20自来水厂,有一根足够长的铁管,为了测出它的长度,丙准备用尺量,甲说,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学过的声学知识间接测量呢?于是,在管的一端用锤敲一下,乙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测出两次响声间隔0.2 s,问:(1)为什么会听到两次响声?(2)铁管有多长?(设当时的温度为15 ,声音在铁中的速度为5 200 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参考答案1答案:B点拨:A为对比度,C为亮度,D为电源开关。2答案:B点拨:大雪蓬松多孔,从而使噪声被吸收。3答案:A点拨:快放后,振动的频率增加,音调变高。4答案:D点拨: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作用,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微波炉是利用微波工作。5答案:C点拨:声波具有能量,可以用来清洗精细机械,通过液体时,能引起液体中的小颗粒剧烈振动,听诊器实际上是减弱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增大响度。6答案:B点拨:敲响的鼓面正在振动发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为了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在鼓面上撒上细砂,把鼓面的振动幅度转换为人眼可以直接观察的细砂的跳跃情况,因此越使劲敲鼓,声音越响,振幅越大,细砂振动得越高。7答案:A点拨: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响度的大小与频率无关,也不是频率越高,声音越悦耳动听,故B、C皆错。音乐中的音程(频程)是指两个音在频率上的间隔,而把由低到高按一定音程的排列叫音阶,相邻音阶的频率之差不全相同,故D选项错。正确选项为A。8答案:B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因为人能否听到声音还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响度和人的听声器官等因素,故选项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故选项B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即使是同一种传播介质,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故C错误;超声波和次声波都超出了人耳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人们都听不到,故D错误。9答案:C点拨: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只要物体的振动形成了声波就是声音,所以广义地讲,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所以只有丙(音叉)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够听到。10答案:D点拨:在真空的玻璃罩内,仍能看到手机来电的闪烁而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行。11答案:能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点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所以将一台正在工作的收音机用塑料袋封装后完全浸没在水缸中,此时人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水传出来的。12答案:响度音色点拨: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品质。“震耳欲聋”是指响度大,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品质不一样,即音色不同。13答案:声源传播过程人耳14答案:音色点拨:人们根据音色区分不同的发声体。15答案: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响度与振幅有关16答案:传递信息响度17答案:(1)乒乓球正被音叉弹起,所以实验现象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放大了音叉的振动,便于观察。(3)加大力度敲音叉,接触乒乓球时,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因此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点拨:这个实验采用了转化法,乒乓球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了,更容易观察到。18答案:(此题答案开放,同学们可合作探究出更多、更好的方案)用嘴吹纸片发声,看到纸片振动;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声,说明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用手指轻敲铅笔,几乎听不到声音,但用牙齿咬住它再用手轻敲,能听到较大的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且比气体传声的效果好。将钢尺用手压在桌子上并让尺的一部分露出桌子外,用手拨动钢尺,听声音的高低和观察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尺子露出桌外的长度,重复前面的做法,比较声音的高低和尺子振动的快慢有何关系。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点拨:此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目标,条件比较宽松,但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放性设计实验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声学知识的已学知识点,逐一考虑所给工具对某一知识点能不能设计实验,如在声音的产生方面、声音的传播方面、声音的三要素方面等。19答案:通过分析题表,可得到以下与声相关的结论: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相同。气体传播速度液体传播速度固体传播速度。点拨:将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列表,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在物理学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20答案:(1)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铁管中传播速度不同,空气中传播慢,铁管中传播快,声音分别从铁管和空气中传来,就听到了两次响声。(2)72.8 m点拨:声音在铁管和空气中的速度v1、v2。因为t,所以t2t10.2 s,代入数据解得s72.8 m。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