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8424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一、 知识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是多音字,读音都相同的是( ) A . 模糊 模棱 劳模 模样B . 奔跑 奔驰 东奔西跑 奔波C . 斗争 奋斗 斗智 熨斗D . 当心 当权 当面 妥当2. (2分)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 朦胧以身徇职麻木不仁B . 打量拈轻怕重漠不关心C . 阎罗精益求精见意思迁D . 篝火一瘸一拐一张一歙3.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工程师吹毛求疵 , 工作非常严谨,机械上出现的任何小问题都不会放过。B . 同学们察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C .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D . 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 , 唏嘘不已。4.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A . B . C . D . 5.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B . 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耽误了演讲比赛。C . 水浒中塑造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D . 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6. (2分)下面文字中的“ ”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 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A . !?!,B . ?,C . !?。,D . !,。二、 文化积累 (共1题;共8分)7.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晓战随金鼓,_。(李白塞下曲) (2)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蒌蒿满地芦芽短,_。(苏轼惠崇春景晚景) (4)且壮士不是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司马迁陈涉世家) (5)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6)祸兮福之所倚,_。 (7)_,千金散尽还复来。 (8)盛名之下,_。 (9)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_,_;_,_”的语句,表现了他爱慕自然,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三、 诗文阅读 (共5题;共93分)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一天夜间,曹先生由东城回来得晚一点。敞平的路,没有什么人,微微的凉风;静静的互土。他跑上了劲来。许多日子心中的憋闷,暂时忘记了,听着自己的脚步,和车弓子的轻响,他忘了一切。他的脚似乎是两个弹黄,几乎是微一着地便弹起来,后面的车轮已经转得看不出条来,皮轮仿佛己经离开了地,连人带车都像被阵急风吹起来了似的。已离北长街不远,马路的北半,被红墙外的槐林遮得很黑。祥子刚想收步,脚已碰到一些高起来的东西。脚到,车轮也到了。祥子栽了出去。咯喳,车把折了。“怎么了?”曹先生随着自己的话跌出来。祥子没出一声,就地爬起。曹先生也轻快的坐起来。“怎么了?”祥子摸着了已断的一截车把:“没折多少,先生还坐上,能拉!”说着,他一把将车从石头中拉出来。“坐上,先生!”曹先生不想再坐,可是听出祥子的话带着哭音,他只好上去了。放下车,他看见曹先生手上有血,急忙往院里跑,想去和太太要药。“祥子,”曹先生的手己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快洗洗吧,我怕!”曹太太只说了这么一句。祥子的心中很乱,末了听到太太说怕血,似乎找到了一件可以安慰她的事:把脸盆搬出来,在书房门口洗了脸。(1)文中提及“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请联系全文谈谈祥子的“志愿”是什么? (2)祥子辞去杨宅到曹宅干包月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9.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孤独的老乡夏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小吴找老乡被盘问。发展_高潮_结局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怀疑_认同(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5)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摆渡老人李文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2)第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3)第段中划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和_的心情。 (4)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的形象。(5)“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两个句子。示例: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11. (15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见梅【宋】何应龙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诗人见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12. (24分)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五色交辉 交辉:_晓雾将歇 歇:_夕日欲颓 颓:_沉鳞竞跃 沉鳞:_(2)翻译下列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3. (11分)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某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我家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下联:_,_。(2)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社区主任推荐自己。 (3)社区拟为家风优良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提炼内容,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为赵小文家庭拟写四字匾文。【示例】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会扶上扶下;十多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花剪草。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酷爱读书。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匾文】行善积德【匾文】_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4.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因为一朵花,你收获了一份愉悦;因为一个微笑,你珍藏了一份怀想;因为一本书,你接受了一次洗礼;因为一首歌,你得到了人格的升华细细品味人生,你会发现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一人一事都会让你为之动容、为之改变。甚而,你的人生旅途都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了转折!你能否把这些心灵的悸动采撷下来与我们共勉呢?请以“因为( ),我( )”为题作文“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经历,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历程,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知识运用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化积累 (共1题;共8分)7-1、7-2、7-3、7-4、7-5、7-6、7-7、7-8、7-9、三、 诗文阅读 (共5题;共93分)8-1、8-2、8-3、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11-1、12-1、12-2、12-3、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3-1、13-2、13-3、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