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0078558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越来越体现出来。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而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了解、探究这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充分挖掘课本内容,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需求,以“生物课堂延伸”为主线开展这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编写,积极收集网络资源,从课本、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获取生物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多方面资料,进行筛选与归纳整合,整理出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的能力。二、课程总体目标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具体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中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得到和谐发展,让其具有迎接未来世界挑战、克服现实困难、谋求生存发展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成为“全面发展有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最佳的我”。三、具体实施目标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生物学资料的能力。学会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发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通过实验获得相应的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原理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学习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四、教学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五、课程实施1、课程内容及分工:(1)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2课时)内容:介绍试管婴儿目标:了解试管婴儿这一先进的生殖技术,建立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观念,促进学生现在认真学习,将来也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2)比较几种常见水果的VC含量(2课时)内容:通过实验比较几种常见水果的VC含量目标:知道VC对人体的作用、缺乏症状及治疗方法,了解定性测定VC含量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严谨的态度。(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课时)内容:现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的重要性。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锻炼身体。(4)ABO血型鉴定(2课时)内容: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鉴定学生的血型目标:知道ABO血型鉴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学以至用的能力,提高防止血液污染的警觉意识。(5)酸雨(2课时)内容:介绍酸雨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危害。目标:了解减缓酸雨的途径,进一步珍惜环境。(6)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2课时)内容:探究酸雨如何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目标:学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关注及保护环境的意识。(7)温室效应(2课时)内容: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危害,学习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目标:减缓温室效应的途径,热爱大自然。(8)叶脉书签的制作(2课时)内容:制作叶脉书签及叶脉书签贴画目标:知道叶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叶脉书签的制作的原理及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注:在期中考试后布置一次研究性作业:调查分析“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六、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占考核成绩10%。(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占考核成绩40%。(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经自评、互评、教师评定进行“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成占考核成绩的50%。(4)综合以上三项,评定学生学期及学年成绩,以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放入学生成长袋及作为各种“优秀学生”评选的参考。2、教师评价(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七、预期校本课程成果1、汇编成册的生物校本课程教材。2、学生在进行校本活动中的成果:学生参加校本课程的心得体会、研究性学习报告、调查及小论文、制作的各种模型等。3、教师参与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心得和经验、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册子及优秀教学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