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07837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第五、六单元)一、语基部分:(15分)(一)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拼音或汉字:3分1、珍馐( )佳肴 2、趿( )拉 3、才sh( )学浅 4、bng( )烛夜谈 5、灯火阑珊( ) 6、颓yun( )断壁(二)解释加点的词:4分1、礼贤下士( ) 2、充耳不闻( )3、一文不名( ) 4、龙盘虎踞( )(三)写出下面句子的潜台词:4分1、王利发: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指头都比我的腿还粗。( )2、一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四)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的对仗不工整的地方,请作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答:_2分(五)下面这幅题为“揠苗”的漫画讽刺的是什么?2分二、文言文部分:57分(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1、百川灌河( ) 2、望洋向若( )3、惩山北之塞( )4、毕力平险( )5、是以无请( ) 6、去死肌( )7、死者相藉( ) 8、熙熙而乐( )9、以尽吾齿( ) 10、弛然而卧( )(二)指出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2分1、恂恂而起( ) 2、黑质而白章( ) 3、聚室而谋( ) 4、而山不加增( )(三)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始旋其面目 B、其如土石何 C、惧其不已 D、岁赋其二(四)下列句中“之”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2分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永州之野 D、泾流之大(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4分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措, 放置。)1、扁鹊望桓侯而旋走。( )2、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河曲智叟亡以应。( ) (六)填空:10分1、捕蛇者说选自_,作者_是_朝文学家。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引用孔子说的一句话“_”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4分2、扁鹊见蔡桓公是篇故事,它所体现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表达:_。从本单元文言文课文,我们还学到几个成语:_、_、_(最少写3个)4分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写景名句是:_2分4、写出苏轼水调歌头一词表达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_2分(七)文言文阅读与理解:30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 (选自庄子秋水)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2分时( ) 辩( ) 是( ) 旋(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4分(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_(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_3、在横线上默写课文接下来的一句话:_1分4、用 | 线把文段分为两层,归纳第二层大意:3分_5、这篇短文的写法有两方面特色:(1)_ (2)_3分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3分_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5、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邑人大姓文不识( ) 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时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穷矣!”( )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先生留听,更理前论!_3、请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所写的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4分4、请写出有关本故事的一个成语:1分_5、“勤学苦读”是“成大学”的唯一途径吗?请简述你的观点。3分附加题:(20分)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注释 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该乐师盲人,故称盲臣。欲:想,打算。 暮:这里意为“迟了”、“晚了”。 戏:戏弄,开玩笑。 昧行:在暗中走路。此句意为:点燃蜡烛照明,怎能与在黑暗中走路相比呢?1、给下列各词注音:4分 旷( ) 盲( ) 孰( ) 昧( )2、解释加点词:4分(1)问于师旷( ) (2)安有( )(3)炳烛( ) (4)善哉( )3、翻译下面句子:6分(1)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2)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4、师旷论学的内容是:_2分5、师旷论学阐述了什么道理?2分_6、请用曹操的龟虽寿中两句诗来概括晋平公年七十,欲好学的精神。2分_作文:青春不只是梦幻的季节,更是思索的季节。善于思索、勤于思索,才能由稚嫩走向成熟。思索也就是感悟,感悟是生命的苏醒,人生的升华。活着不懂得感悟,那就仅仅是是活着,其生命的结局都是苍白的。引发思索与感悟的,不必是惊天动地的巨变,生活和大自然的点点滴滴,都是足以引爆思想的火花。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思索”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一、语基:(一)1、xi 2、t 3、疏 4、秉 5、shn 6、垣(二)1、降低身份与人交往 2、塞住 3、占有 4、蹲或坐(三)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的家底厚实着呢。 2、我这个知识分子太清高、太固执、甚至看不起人。(四)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融泥暖万木春(五)讽刺某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早逼孩子学这学那,使孩子失去欢乐的童年。二、文言文:(一)1、注入 2、抬头仰望的样子 3、苦于 4、竭尽5、询问 6、去除 7、铺、垫 8、快活的样子 9、年龄 10、放心的样子 (二)1、表修饰关系 2、并列连词 3、顺接连词4、可是(转折连词)(三)B (四)B(五)1、还旋,转身。 2、齐剂,药剂。 3、反返,返回。 4、亡无,没有。(六)1、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苛政猛于虎也。”2、讳疾忌医、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愚公移山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七)阅读: 1、(1)分辩 (2)这 (3)按时(4)掉转 2、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听到了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分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第二层:河伯见到大海,自叹渺小。 5、设喻说理,对比突出寓意高于 6、道理:一个人见识有限,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启发(略) 1、同乡 他(指文不识) 这样 穷尽(答不出来)2、我希望能够把主人所有的书都读一读。 先生停下听我说,请你再谈谈前面的观点。 3、(1)勤学无烛 (2)穿壁引光读书4、穿壁引光(凿壁偷光)5、略附加题:1、kung mng sh mi 2、向 怎么 点燃 好极了 3、做臣子的怎么能与国君开玩笑呢? 我听说过,少年时代好学,好像旭日东升,光芒万丈。 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5、人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该坚持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