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7434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任务: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时代具体内容:1哲学的含义和特点:(概念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原理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哲学以世界观为基础,另一方面,哲学高于世界观,能够反过来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指导。(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般来讲,哲学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但系统的哲学思想则产生于奴隶社会,即最早的阶级社会。一般认为,哲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的理论表现,将不会灭亡。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区别主要表现在:对象不同和原理适用的范围不同。联系主要表现在二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夸大哲学,否定具体科学特殊性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否定哲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第一性问题即本原问题起决定作用,是最根本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本原问题的回答)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本原的。精神第二性,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相反,夸大意识的决定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认为人类之内或者人类之外的精神力量能够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可知论、不可知论的观点)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同一性,或者物质世界可知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反之,怀疑或者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一致性的观点,或者否认世界可知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原因有:第一,哲学基本问题尤其是世界本原问题,是全部哲学问题中最高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展开的。第二,哲学基本问题是划分哲学派别的重要标准。第三,它是任何哲学家和哲学派别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第四,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理论上的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必然遇到、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真正解决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和依据,提供了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提供了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际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考研真题: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C)4哲学的党性和党性斗争(概念哲学的党性,原理哲学的党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哲学的党性即派别性,是指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二者必居其一,不存在超越唯物和唯心之外的第三种基本派别。哲学的党性斗争本质上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斗争是阶级斗争在哲学领域中的反映,从属于阶级斗争。5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最终可以被还原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演化和发展的结果。进步意义在于反对了神创论,开始通过物质本身的运动发展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发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往往归结为得到科学证实的原子,认为原子不可再分,原子不变。缺陷是:机械性:试图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不能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往往陷入一种孤立、静止和片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彻底性:在历史观上没有真正坚持唯物主义,总是把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某种精神要素的作用。考研真题: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A)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特点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指把世界的本原和发展动力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精神要素,如心、感觉、经验、思维、理性等等。客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和发展动力归结为人类之外的的某种神秘精神力量。如上帝、神灵、理念、命运、绝对观念等等。(唯心主义的作用)唯心主义同样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深化了人类思维,提出和强调了对主体能动性或意识能动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并通过与唯物主义的斗争,推动了唯物主义的发展。所以,哲学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既有唯物主义者,也有唯心主义者。但是,必须承认,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考研真题: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E. 物是感觉的复合 (C D)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A B D E)“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D)7唯心主义的三大主要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论根源。8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条件(1)阶级基础。19世纪上半叶工人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失败,表明:自发的、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时代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对国际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工人运动由自发走向自觉。(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充分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揭示了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本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在吸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和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首次提出唯物史观,从而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最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其中,实践性和阶级性是两大最基本特征,实践性是最显著、最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其一,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实践的观点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工人运动实践,反过来也能够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解释世界,这是它与一切旧哲学根本区别的重要表现。第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的对象问题,克服了旧哲学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的错误,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其二,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两大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首次提出了唯物史观。第三,革命性主要表现在: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传统旧哲学进行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就是说,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其二,它不仅在理论上强调对旧哲学的批判,而且在实践上强调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创新品质:不断地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其三,它代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考研真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B C D)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A)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剩余价值学说 (A)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 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D)10唯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首次确立了用物质的、经济的原因来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的辩证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将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了,成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考研真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也是实事求是的保证。实事求是是基础,也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从联系上看,二者大约都产生于19世纪中叶,都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批判,都属于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是建立在对传统西方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人本主义哲学重点研究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以叔本华和尼采开创的唯意志主义为起点。人本主义者认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哲学过于强调研究社会整体和国家,而缺乏对于个人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的研究;过于强调理性主义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作用。应该说,人本主义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该看到的是,他们由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强调孤立的个人、非理性的作用和偶然性的作用。科学主义思潮以法国的孔德开创的实证主义为起点,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哲学中抽象地研究事物本质规律的形而上学,强调有意义或者有价值的科学概念、认识必须具有可经验性。不具有可经验性的抽象概念和原理是没有意义的。科学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过分夸大了经验和经验实证的地位作用。毕竟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规律、必然性等是不可以直接经验的,不能由此就否定人们对此进行认识。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应该反对科学主义、抽象人本主义。既重视本质和规律性,又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正确处理好必然与偶然、理性与非理性、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考研真题: 下列命题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A. 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统一于存在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A)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这个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创立的,二人当年所面对的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列宁大胆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修改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率先提出落后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为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坚持基本原理,同时修改个别过时的结论,实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教学任务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1列宁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19世纪末,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不变的神话,这就动摇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据此,唯心主义者得出结论: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世界不再是物质的。在此关键时刻,列宁挺身而出,捍卫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而复写、摄影、反映。”该经典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第一,他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的本原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物质的规定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还表明物质是人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完全科研达到对整个世界的正确反映,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概括和把握了最高共性客观实在性,解决了物质存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从而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哲学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一方面,哲学物质观必须以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哲学物质观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二者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考研真题: 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B)列宁物质定义是通过下列何者界定的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A)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方式,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可见,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联系: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物质离不开运动,凡物质必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观点讨论唯能论。唯能论把世界的本原看出是能量,认为能量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甚至可以组成物质。分析:唯能论并不否认运动,而是否定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所以,我们说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观。观点讨论风动与幡动山风吹来,何者在动?答曰:风动。幡动。风、幡都在动。既非风动,也非幡动,是心在动。3运动与静止含义: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处于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含义有二:一是特定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机械位移,二是物质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承认相对静止的必要性在于:其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其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其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联系:首先,对于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完全脱离静止,必须以静止存在为前提,没有静止就无法理解和认识运动。其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错误观点: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运动,否认和取代静止。运动就是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稳定性的过程。“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静止、否定运动,物质的存在和世界的发展是绝对不变的过程。考研真题: 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间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间有限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4时间与空间含义: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其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一维性(不可逆性),空间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三维性。时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间,任何物质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脱离时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空间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脱离了运动的物质,时空间将无法存在。时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时空间的客观性,时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性是指具体的空间是可变的,人们对此的认识也随之而变化和发展,因而具有相对性。时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都要经历有限的时间、占据有限的空间。无限性则是指整个宇宙在时间持续性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伸展性上无边无际。时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首先,无限由有限组成,一个个有限组成了无限,因而,无限离不开有限。其次,有限也离不开无限,任何有限事物都无限可分,有着无限的层次、本质和规律。再次,有限可以转化为无限,无数有限叠加就进入无限(高数中的积分)。只有承认时空间无限性,才可以避免为宗教神学留下地盘。错误观点讨论:牛顿时空观时空间是“盛装物质的容器”,不会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时间将均匀流逝、空间将平直伸展。分析:承认时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否认时空间的运动变化性,因而是形而上学时空观。康德时空观时空间是“人们先天具有的主观认识形式”,属于主观认识能力,而不是客观实在性。分析:否认时空间的客观性、绝对性,因而是唯心主义时空观。5实践的本质及其形式含义: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是实践区别于思想、意识的一般本质。实践能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就是实践主体运用实践中介作用于实践客体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的三大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动物本能活动和人的一些无意识活动不一定是实践活动)、社会历史性(具体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文明发展水平和成果)。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实践所两大社会功能:其一,创造客体价值。自然界通常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只能以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需要。一般地说,世界上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往往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二,优化主体功能。人在实践活动中,既改造了客体也改造了主体,既创造客体价值,也提高主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科研真题: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D)实践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主体所要探索或者改造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中介则是指主体在探索或改造客体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客体化。实践主体通过能动地改造客体,使主体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客体现实存在,实现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客体主体化。在主体改造客体过程中,客体也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主体,成为主体生命结构的组成部分或者主体本质力量的构成因素,实现客体主体化。6主观世界和客体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被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相区别又相统一,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考研真题: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世界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A)7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其中经历了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第一次,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次,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在意识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和语言一起共同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劳动也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实践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力量。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的主观影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解释: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器官。当人脑受到损害时,意识便不会正常发生。其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物质的源泉。意识的源泉只能是物质世界,脱离了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意识不会自动产生。辽宁鞍山猪女,在与猪为伍期间,没有形成人的意识。回归社会后,有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才逐渐形成了正常的人类意识。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对同一客观对象,由于人们的认识倾向性、主观需要、主体素质等因素各不相同,就会导致不同人的不同认识。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点讨论庸俗唯物论主要观点是,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分析:承认意识的客观性,但是否定了意识的主观性。所以,坚持了唯物论原则,但是具有片面性,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8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并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其一,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往往在大脑中先有一个目标的蓝图,所谓“先有图纸,后有楼房”。人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指导下,才有了自觉能动性。其二,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创造性地透过现象抽象出事物的内在必然性和本质规定性。其三,改造性。人类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使世界不断地从自在世界变成自为世界,不断从天然自然变为人化自然。其四,对人自身生理、心理的调控作用。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控作用不是无限的,不能绝对地夸大。如气功和特异功能研究中的“意念移物”。9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研究用机器来模拟和代替人类某些智能的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证明了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物质性的过程,可以用物质的手段加以模拟。但是,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的智能、人的意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其一,运动形式不同。人工智能是一种机械的、电子的运动形式,属于低级运动形式。而人类意识则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属于高级运动形式。其二,创造性不同。人类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只能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运行,不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主动地解决问题。其三,社会性不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不会考虑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不同于人的意识,在会考虑到行为带来的道德、法律的后果。讨论比较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的地位:单项超出、总体不如。人工智能在运算速度、准确性、抗疲劳、抗危害能力方面,高于人的智能。但总体上讲,人工智能低于人的智能,因为,二者的关系是使用与被使用、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而不是相反。“将来有一天人将会变成机器的奴隶,被保存在动物园里面”的观点,是悲观主义的表现(电影骇客帝国)。1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物质决定意识的产生。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决定意义的环节。其二,物质决定意识的发展。因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它会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其三,物质决定意识的内容。因为,没有物质对象,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至于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源泉还是在于物质世界。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尤其是科学的理论对人们改造物质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或理论则对改造物质世界起阻碍作用。考研真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C)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B)“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的哲学含义是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B)11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一元论是指承认世界有统一性的哲学学说,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的哲学学说,物质和精神平行发展、互不干涉(法国笛卡尔、德国康德)。二元论最终往往滑向唯心论。多元论是指主张世界有三个或者更多本原,平行发展,互不干涉。归宿往往是二元论。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又有精神的存在。而最终物质的存在是本原性的,意识则根源于物质、统一于物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存在状态。第一,(物质是唯一本原)物质是整个世界唯一的本原,意识本身不过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是,这种多样性是包含统一性的多样性,不是绝对的多样性。第三,(运动中的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着的统一性、发展中的统一性。而不是静态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是在不断的联系、运动和发展中实现的,在动态中实现的。第四,(社会历史的物质统一性)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态。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教学任务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质量互变规律3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内容:1两种发展观及其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是指用联系、运动、发展、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及其运动的世界观。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物质及其存在状况的世界观。对立的表现主要有:第一,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观察世界,强调在物质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理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待问题,否认联系对事物发展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第二, 运动发展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辩证法坚持运动的绝对性、无条件性,用运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整个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发展之中。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即使承认有变化也不过是场所的变更和位置的移动,也就是承认有量变,但是否认质变、飞跃和发展。第三, 全面的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看世界,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极端的一点论。第四,承认内部矛盾和否认内部矛盾观点的对立。辩证法把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原因归结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尤其是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往往夸大外力的作用。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2辩证法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分别说:古代朴素辩证法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抽象,在理论上也猜测到物质或者精神是运动变化的。如“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附”。近代辩证法主要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近代唯物主义主要采取形而上学的形式。近代唯心主义者承认,作为世界本原和决定力量的精神力量是运动、发展的,这种精神在运动、发展中派生出了物质世界。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代辩证法则表现为唯物辩证法,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总特征、三大基本规律、多对矛盾的范畴。3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联系的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之一,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主要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中介性、具体性等。4发展的含义及其实质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但运动不都是发展。如退化、灭亡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就其内容来说,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变化,或不同事物间的统一联系和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具体过程无论多长都是有限的、有始有终的。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事物只有通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其发展、体现其发展。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任何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6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特点主要有客观性、稳定性、强制性、可重复性。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趋势。其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越充分;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其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深刻的东西,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认识、利用和掌握客观规律。其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8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的含义及其特点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是客观的、多样的,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事物的质作为一种内在规定性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质,称为属性。量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也是客观的、多样的,但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因为事物虽然在量上有了变化,但事物的性质并不一定因此而改变。度是指事物保持质不变的量的活动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度的两端是关节点,关节点是指事物保持质不变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极限值。最小极限值和最大极限值之间的范围就是度。考研真题: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D)(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主要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即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体还没有破裂,事物的变化还在度的范围内。质变则是一种显著的、突然的变化,是原有连续性的中断,统一体已经破裂,事物的变化超出了度的范围,事物将从一种质态转变到另一种质态。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量变和质变明显区别。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形式上是否显著,也不在于变化是否激烈,而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的度的范围、原有的统一体是否破裂。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仍然维持着原来的统一体的变化,而质变则超出了度的范围、导致了原有的统一体破裂的变化。第二,量变和质变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质变都需要量的积累,没有足够的量变,质变不会发生。其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质变。其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无限发展。量变引起质变之后,又会在新质的基础之上开始新的量变,并最终进一步引起新的质变。因而,“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整个物质世界不断处于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其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而往往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考研真题: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是A.九层之台,期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DE)(3)量变与质变的复杂性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包括两种形式:局部性部分质变和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整体的性质没有改变,但局部的性质首先发生了质变,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由局部到全体推演的过程。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非根本性质首先发生了质变,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质变,从而推动事物全过程的质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先富起来的战略属于局部性部分质变,而分“三步走”的战略则体现了阶段性部分质变。考研真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C)(4)“左”和右的错误在我们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左”或右的错误,“左”的错误主要是指跨越客观条件的限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急躁冒进、急于质变的错误;右的错误则主要是指在实践中过分夸大客观物质条件的作用,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践中不思进取、消极等待。以党史上党的领导人为例。李立三、王明,在领导工作过程中,夸大国内的革命形式,否认敌我力量差别悬殊,急于进攻大城市,在量变还不够充分的时候,急于质变,因而犯了“左”的错误。而陈独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过分强调当时客观状况的不利方面,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敢建立革命的武装,对国民党过分妥协退让,最终导致国民党对共产党大肆屠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事物的联系在本质上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第二,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10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唯物辩证法中所谓的矛盾是指辩证矛盾,它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推理过程中,由于违背形式逻辑的规律而产生的一种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状态,是由主观推理造成的,因而是可以避免的。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是人们的思维中发生的逻辑悖论,是人们无法消除的。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关系;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远离、相互差别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它们的含义有明确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的存在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另一方面,两者又密切联系。其一,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任何斗争性都以统一体的存在为前提,任何斗争都是同一性基础之上的斗争,不存在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其二,同一性也离不开斗争性,任何同一性都是包含了差别的同一,不可能是完全的等同,同一性都以斗争性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脱离了斗争性的同一性不存在。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的作用主要有:其一,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相互依赖而存在,缺一不可。其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其三,同一性规定了矛盾双方转化的基本趋势,就是向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不可能超出同一性所规定的范围,而只能是从一个对立面转向另一个对立面。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的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无处不在;二是在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研究矛盾、转化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彻底消除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内部的矛盾双方都有其特点。主要含义:一是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二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各有其特点,三是同一个矛盾内部的双方各有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生活之中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分析矛盾特殊性是准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被看作是活的灵魂、最根本的东西。矛盾解决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一是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三是矛盾双方融合形成新的事物,四是矛盾双方长期共存和共同发展。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别。对抗性矛盾主要指敌我矛盾,只能采取专政的方法加以解决;非对抗性矛盾是指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采取“团结批评团结”方法加以解决。概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在一个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不同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主要矛盾;而有的矛盾处于被支配和服从地位,则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在复杂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同时,又密切联系:一是主、次矛盾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两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二是两者之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方相互转化。比较: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不仅复杂事物的不同矛盾之间有特殊性,而且同一个矛盾内部的矛盾双方也有其特殊性。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和服从地位的方面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它们相互区别,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混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主次方面彼此依赖,缺一不可。而且,两者也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方面可以转化为次要方面,反之亦然。概念:两点论和重点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兼顾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防止观念上的片面性。(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相互区别。普遍性是不同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或者本质。而特殊性则是每一个具体事物的个性。个性、特殊性比共性、普遍性丰富生动;共性、普遍性比个性、特殊性普遍深刻,普遍性不能完全包括特殊性,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第二,两者密切联系。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特殊性的纯粹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包含着普遍性,没有脱离普遍性的纯粹特殊性。第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或者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第二,它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正确道路,就是从特殊到普遍,再到新的特殊。第三,该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讨论:中国古代思想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既然白马不等于马,因而,白马就不需要遵从马所要遵从的一般规定性。分析:白马不等于马,但白马是马的特殊性,包含了马的普遍性,自然应当遵从马的一般要求和规定性。白马非马夸大了特殊性,以特殊性否定了普遍性。13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矛盾思想。常用“有两”、“有对”、“两体”等来矛盾的普遍存在。用“相反相成”、“相依相济”、“相生相克”、“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和处理矛盾。这些辩证思想在今天我们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理解批判与吸收的关系、争取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考研真题: 下列命题中,体现辩证法思想的有: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道之大原处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事,循则极,极则反”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ABD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内容构成:1 创建背景、理论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