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70465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语文中考试试卷D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难道 难免 灾难B . 中饭 中风 中暑C . 宿舍 舍得 舍弃D . 相宜 相距 相映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睥睨 馄饨 一视同人 翻来覆去B . 真缔 籍贯 囊萤映雪 正襟危坐C . 黝黑 犀利 顾名思义 孤陋寡闻D . 愚钝 迁徙 众目睽睽 万像更新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 , 流连忘返。B .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C .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D . 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位于城东新区的湿地公园将成为集休闲健身、科普教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是大丰市人民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B . “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选手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C . 京剧“国粹”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弘,深受戏迷和中老年朋友的喜爱。D .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5. (9分)在下列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_,风正一帆悬。_次北固山下 (3)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_ (4)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5)明月不谙离苦恨,_。晏殊蝶恋花 (6)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 (7)曹操观沧海中最能表现诗人雄伟抱负、宽阔胸襟的诗句是:_。 6. (10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片段一他如猴子一般的丑陋: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非常严峻,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嘴唇,宽阔的耳朵。片段二我的声音仿佛是幽闭在臭皮囊中的胡蜂我的牙齿动摇了,犹如乐器上的键盘我的脸不啻是吓退鸟类的丑面具我的耳朵不息的嗡嗡作响:一只耳朵中,蜘蛛在结网;另一只中,蟋蟀终夜的叫个不停片段三眼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看出他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又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认为是黑;其实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而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奇妙地反射出他们真正的思想。他常常用忧郁的目光向天空凝视。(1)以上文段选自法国作家的著作名人传。片段一中的“他”是(人物名),片段二中的“我”是(人物名),片段三中的“他”是(人物名)。(2)书中的三位名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各异,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有着相通之处。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探究三位名人的共同之处。7. (5分)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构成排比。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鲜花,如果害怕凋零,那它永远不能盛放。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7分)8. (25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老师!老师!阎连科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o di,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3)结合文章,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5)从文中任意选择一处比喻句,分析其表达效果。9.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战胜残缺拥抱美丽毋庸讳言,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在肢体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缺,而残缺本身总是令人遗憾的。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了“残缺美”的概念,这种独特的欣赏眼光,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与理想境界中的至美连缀在一起,启发人们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谈到“残缺美”,自然会想起卢浮宫里的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的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有人认为来自暗示你可以把她的手臂想象成各种样式姿态,故而美不胜收。不过笔者却认为,维纳斯的美不是缘于其所缺,而是来自其所有:如果不是由于断臂后的维纳斯,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她身上折射出的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尽管此身已残,但维纳斯所承载的无瑕的艺术之美,却仍旧执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这种美更加具有动人心魄的能量。所谓“残缺美”,应该在此。残奥会赛场上的各国运动员,没有谁因为残疾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在不幸面前所拥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了残缺带给人生的遗憾,拥抱了健康,展现了活力,诠释了精彩。这是又一种美。观看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如果说他们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残缺美”,那么这种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这种残缺的同情,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与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无疑是幸运的。然而,漫漫人生路,难免道阻且长:考场上的失意,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挫折都可以打碎人们对生活的完美想象。把酒问青天,又有几人从不残缺?残缺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美。让我们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汲取力量吧,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书写传奇!(1)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2)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 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断臂后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B . 维纳斯的美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C . 残疾人选手身上散发出的“残缺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D . 健全人能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也是一种残缺美。(3)选文段在论述维纳斯的例子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三、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0.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姚鼐, 代文学家。泰山,即 (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B . 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C . 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D . 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11. (10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三、四两句描述了村寨的哪些特点?(2)作者用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不相信,生活是沼泽,我不相信,生命旅途不能一路高歌;我不相信,成长是懦弱,我不相信,双手握不住执着的绳索。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2分)1-1、2-1、3-1、4-1、5-1、5-2、5-3、5-4、5-5、5-6、5-7、6-1、6-2、7-1、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7分)8-1、8-2、8-3、8-4、8-5、9-1、9-2、9-3、三、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0-1、10-2、10-3、11-1、11-2、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