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5970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训练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 (2分)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烟笼寒水|月笼沙B . 零丁|洋里叹|零丁C . 僵即|孤蚓|不|自哀D . 白头|搔更短2.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肉食者鄙(行为恶劣) 小大之狱(案件)B . 齐之习辞者也(熟悉) 春和景明(景色)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C . 固以怪之矣(以为) 苛政猛于虎也(比) 时时而间进(表修饰)D . 颓然乎其间者(在) 太祖乃悟(才) 惧有伏焉(在那里)3. (3分)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 酒逢知己千杯少。C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 . 君向潇湘我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永初三年,谢灵运bin_官永嘉。第二年初春的一天,他登上了池上楼,打开窗户,惊讶地发现,池塘边上长出了nn_绿春草,鸟儿都改变了叫声,原来春天已经驱散寒冬,悄然来到了。谢灵运内心静了下来,他聆听池塘水声,tio_望山光草色,思如泉涌,于是写下著名诗篇登池上楼。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脍zh_人口。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78分)5. (6分)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属予作文以记之_微斯人,吾谁与归_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先天下之忧而忧_唐宗宋祖,稍逊风骚_6.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意思。 伛偻提携提 携:_宴醋之乐 酣:_字法中绝将五十年 绝:_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宝:_(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至于负者歌于途;其节见于艰危B . 醒能述以文;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C . 禽鸟知山林之乐;食之未必不佳D . 泉香而酒洌;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5)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7.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元微之书白居易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注释】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殚:尽,全。动弥旬日:动,动不动;旬日,十天。瞥然:形容时间短暂。(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晓雾将歇_夕日欲颓_动弥旬日_去我万里_(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4)两则短文表达的情感有同有异,请分析两则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8. (32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节选)【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注释信:韩信。萧何:刘邦的丞相。上:帝王,这里指刘邦。(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臣本布衣(_) 先帝不以臣卑鄙(_)何闻信亡(_) 王许之 (_)(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臣本布衣(_) 先帝不以臣卑鄙(_)何闻信亡(_) 王许之 (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_此乃信所以去也。 _(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_此乃信所以去也。 _(5)【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6)【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7)【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8)【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9. (5分)古诗和现代诗中有很多表达了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请任意举两例。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 , 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7分)1-1、2-1、3-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78分)5-1、6-1、6-2、6-3、6-4、6-5、7-1、7-2、7-3、7-4、8-1、8-2、8-3、8-4、8-5、8-6、8-7、8-8、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9-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