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婴幼儿营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4020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及婴幼儿营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生儿及婴幼儿营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生儿及婴幼儿营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幼儿健康与喂养方式的选择 首都儿科研究所 谈藏文一、婴幼儿健康与喂养方式的选择 WHO 和 UNICEF 于 2002 年联合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以引起世界各国重视喂养行为对婴幼儿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近年来,全球 5 岁以下儿童中,超过 1/3 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每年有 1090 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 1/2 以上与营养不良有关,死亡的儿童中 2/3 以上与出生后第一年喂养方法不当有关。目前我国有许多儿童,未按推荐的喂养方式喂养,尽管一些母亲开始打算进行纯母乳喂养,但是最终有很多原因造成母亲停止了母乳喂养,尤其是 6 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在产后几周或六个月以内过早给婴儿添加辅食、许多婴幼儿未得到足够合理的辅食。 母亲停止母乳喂养的常见原因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母亲自己或其家人认为母乳不足,事实上每个母亲都能分泌足够喂哺乳 1-2 个婴儿的乳汁,即使母亲认为母乳不足,实际上也能够满足其婴儿生长需要。第二,婴儿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乳,很少是因为母亲泌乳不够,常常是因为婴儿吸吮不够或没有进行有效吸吮。第三,婴儿哭闹,使母亲及其家人认为母乳不足,使婴儿感到饥饿而啼哭。第四,传统观点认为,低出生体重儿无法吸吮母乳,以人工喂养取而代之。 实际上婴儿没有得到足够母乳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母乳喂养的因素,包括开奶迟、固定喂哺次数、喂哺次数不够、夜间不喂、喂哺时间短、含接不良、使用奶瓶、喂其它液体以及过早添加辅食。其二,是母亲心理因素,包括母亲信心不足、忧虑、紧张、母亲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疲劳等都会影响乳汁分泌。 要帮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首先应该明确婴儿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母乳。婴儿吃到了足够母乳的指征为,每月体重增长 500 克 ,每日尿量 6 次。对于那些母亲及其家人认为母乳不足者,应询问喂养史,了解母亲及其家人担心母乳不够的原因、想法和感受,了解周围人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和对母亲所造成的压力,观察母乳喂养以检查哺乳姿势和含接方式是否正确,帮助母亲及其家人重新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对于婴儿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乳者,尽快随访母亲询问喂养史,观察母乳喂养操作并检查喂奶姿势和含接方式是否正确,了解亲子关系,了解母亲或婴儿是否患有疾病,或身体不适,根据未得到足够母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供母亲实施,直到婴儿体重增加和母亲信心增强。对于那些哭闹的婴儿,首先要明确婴儿哭闹的原因,确定其是否患有疾病或疼痛,通过询问喂养史,让母亲多谈感受并表示理解,观察母乳喂养,检查婴儿吸吮的姿势和喂哺持续的时间,提供照顾和安慰哭闹婴儿的建议。 婴儿低出体重者是指那些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 的早产儿、未成熟儿,或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更易患病,因此更需要母乳喂养,但是实际上往往被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其实很低出生体重儿可以实现母乳喂养,比如胎年 32 周的婴儿,可以进行吸吮。早产儿可能开始吸吮困难,可以先用吸管或用杯子喂母乳,逐渐帮助其实现母乳喂养。胎龄在 30-32 周的婴儿,可用杯子或勺子喂,而 30 周以下的婴儿需医院用鼻饲管喂养。因此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母亲要学会挤奶和用杯子喂奶的技巧,在第一天如有可能在产后 6 个小时挤奶,这样有助于下奶,婴儿如果情况良好,就尝试母乳喂养。婴儿如果最初只是拱一拱或舔一舔乳头,吸吮一下,此时应继续用杯子喂挤出来的母乳。 要确保吸吮姿势良好 , 以尽早开始有效的吸吮。低出生体重儿开始有效吸吮时,可能很频繁、相当长时间地停顿,不要很快把他从乳房移开,婴儿休息一会 , 可以继续吸吮。 人工喂养具有如下诸多弊端,人工喂养会干扰亲子关系,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增加患慢性病的危险,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易引起过敏和牛奶不耐受,智力测验评分较低,母亲可能很快再次怀孕,增加母亲贫血、患卵巢癌及乳腺癌的危险。 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非常重要,母乳喂养是人类的天性,母亲的义务,婴儿的权利。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包括,母乳营养好,易消化吸收,可预防感染,比人工喂养的成本要低,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婴儿的发育,有助于推迟母亲再次怀孕,保护母亲健康。 (一)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生物利用率极高,一定时期内母乳会随着婴儿生长需要呈相应改变,以适合其需求。母乳是婴幼儿的免疫剂和母亲的康体剂。母乳喂养为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营养,促进其智力发育和亲子关系的建立,是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术之一。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母乳喂养有益于婴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可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减少疾病和不适的发生。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具有安全感,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幼儿牙齿面部肌肉的发育和保护,有利于促进婴幼儿智力、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可增进亲子互动,有利于预防患成年期慢性病。 1 . 有益于婴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 母乳在婴儿 6 个月前可提供其所需的全部能量,从 6 个月开始所提供能量与婴儿需求才开始出现差距,从幻灯 14 的图可以看到,带斜线的柱状图表示母乳提供的能量。白色的柱状图是母乳提供的能量和婴儿所需的能量出现的差距。 幻灯 15 的图显示的是婴儿出生时储备和母乳所提供的铁,在婴儿 6 个月之前可完全满足其需要,铁的差距是在婴儿 6 个月以后才开始出现的。 幻灯 16 的图显示的是母乳和婴儿出生时储备的维生素 A ,在婴儿满 6 个月前完全满足其需要,其差距也是在婴儿 6 个月以后才开始出现的。 母乳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均十分适当,婴儿 6 个月前从乳汁中能得到适合其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各种营养,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婴儿生后 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即可满足其全部营养需要,婴儿 6-12 个月,母乳喂养可继续提供其一半或更多的营养,婴儿 12-24 个月,母乳喂养可提供其三分之一的营养。大多数婴儿不需要在 6 个月前添加辅食,所有婴儿满 6 个月时都必须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以上。有研究表明,大多数 6 个月之内的纯母乳喂养婴儿生长发育适宜,不易出现因人工喂养不当而引起的营养缺乏,或过度喂养而导致的肥胖。 初乳是分娩后 12 天内的乳汁,喂哺初乳对婴儿的益处包括,初乳中不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乳糖、脂溶性维生素、铁、硒等营养素,还含有特殊的生长因子,不仅能为婴儿提供宝贵的营养,还能促进婴儿小肠发育,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初乳具有预防过敏的作用。在肠道内可发挥轻微的通便作用,对清除胎粪,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颇有好处,可预防新生儿黄疸。有研究证实,一滴初乳含有 0.5-2.5 毫克免疫球蛋白。相当于成熟乳的 20-50 倍,因此有初乳如金之说。 初乳的特性是含有丰富的抗体,有很多白细胞,是一种轻微的泻剂,含有生长因子,有丰富的维生素 A ,它可以被动免疫保护婴儿免予感染或过敏,可以抵抗感染。有通便、排胎粪,预防黄疸的作用,有助肠道成熟,防止过敏或不耐受的发生,可以减少感染的严重性。 2 . 可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和不适的发生 母乳喂养可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和不适的发生。婴儿随时随地可吸吮到温度适宜的母乳,在乳房中母乳永远不会变质,即使母亲几天未哺乳,分泌出的乳汁仍是新鲜的,由于母乳中含有分泌型抗体及其他具有抗微生物、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及保护消化系统的活性因子,可减少或消除婴儿接触到污染物的机会,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较低的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危险,且能预防过敏。研究表明,对生后第 1 年的足月儿,纯母乳喂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完全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 有研究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对于抵抗婴儿腹泻有重要作用。对腹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母乳喂养儿发生腹泻的危险因素明显少于断乳的婴儿,由此可见,对于经济、公共卫生及家庭条件尚不发达或不富裕的国家、地区,母乳喂养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呼吸道有保护作用。有研究对 3754 例 1 岁内婴儿的研究表明, 6 个月以上的母乳喂养对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这些下呼吸道感染有保护效应,而这种作用对于暴露于吸烟环境的婴幼儿尤为显著。 3.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具有安全感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具有安全感,哺乳时母亲对婴儿无微不至地关心,能及时发现婴儿的变化。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安全感且较少啼哭。在马来西亚进行的研究表明,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其死亡率越低。在孟加拉农村对 1 岁以后患营养不良的小儿进行调查发现,在同样程度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经年龄校正后,非母乳喂养儿比母乳喂养儿死亡高 6 倍,从而提示,在营养不良高发区, 1 岁以后仍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4 . 有益于婴幼儿牙齿和面部肌肉的发育与保护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还表现在有益于婴幼儿牙齿和面部肌肉的发育和保护,吸吮式的肌肉运动有助于婴儿面部的正常发育,特别是牙齿的发育。 5 . 有利于婴幼儿智力、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研究提示,婴儿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受照料,有利于促进其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 6 . 可增进亲子互动和母婴之间的感情 母亲在哺乳过程中,通过每日对婴儿皮肤的接触、爱抚、目光交流、微笑和语言,可增进亲子互动和母婴的感情交流,有助于乳母和婴儿的情绪安定。 7 . 有利于预防成年期的慢性病 研究表明,婴儿期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较长者, 2 型糖尿病发病危险相对较低 . 另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对儿童期的结肠炎、肿瘤、肥胖、突然死亡等疾病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促进成功母乳喂养的原理 促进成功母乳喂养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吸吮。 2 、频繁吸吮按需哺乳。 3 、坚持母婴同室、母婴作息时间同步。 4 、保持乳母心理健康。 1 . 早吸吮 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因为吸吮反射在新生儿出生 10-30 分钟最强,早吸吮可以促使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前者可以促使子宫复原,后者可以提早乳房充盈,减少奶胀,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早吸吮还可以促进肠蠕动,早排胎粪,减少新生儿黄疸。早吸吮为婴儿提供第一次被动免疫,还可以加强母婴联系。 2 . 频繁吸吮按需哺乳 母婴双方具有神经 - 生理反射功能。婴儿不定时、频繁地吸吮乳头是刺激乳汁分泌的动力。吸吮次数强度、持续时间与乳量分泌密切相关,因此乳汁是越吸越多,边吸边分泌。 频繁吸吮乳头的刺激使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协助胎盘排出,减少产后出血。频繁地按需哺乳,使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发生,早期频繁吸吮建立催乳反射和排乳反射,有助于乳汁平衡分泌。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 50 倍,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夜间喂哺。 3 . 坚持母婴同室、母婴作息时间同步 分娩后实行母婴 24 小时同室,和母婴作息时间同步,母婴间频繁地触摸、对视,及婴儿的气味和哭闹等,均可刺激泌乳系统,解除下丘脑抑制,使泌乳素升高,增加乳汁分泌。 4 . 保持乳母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的启迪性原理表明,人类意识能够能动地作用于环境和自身,只要不断地运用医学知识、医学心理学知识,给病人启迪,就可以达到改善其心理状态的目的。因此,乳母应充满信心,按需哺乳,愉悦地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肌肤的接触,增进情感交融,促进泌乳和婴儿情绪安定,而紧张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排乳反射,推迟泌乳时间。 三、辅食添加 (一)辅食添加的意义 1. 补充营养 辅食添加的意义之一是在孩子 6 个月以后补充母乳营养之不足。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关系。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身心、智的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由于对辅食的添加情况的不尽人意,我国婴儿 6 个月以前生长发育良好,但 6 个月以后则落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并且我国 6-24 个月婴幼儿的贫血率城市和农村分别大约为 30%- 40% ,其中 6-12 个月为婴幼儿贫血的高峰。 辅食添加的意义之一就是补充营养。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此时一旦营养失衡,所造成的损失有时是不可逆转的,对小婴儿而言,母乳是最好的食品,但母乳的量有限,随着婴儿月年龄的增加,乳类中所含的营养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适时添加辅助食品进行营养素的补充,以保障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WHO 组织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要求婴儿 6 个月时开始进行辅食添加,以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品。而既往的研究提倡 4-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让专业人员和母亲更新转变观念,推广最新研究结果,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尚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 WHO 推荐婴幼儿喂养的关键步骤为生后 6 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 6 个月至 2 岁期间的辅食添加。 早期的辅食主要是用来补充乳类中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类的不足。数量应充足,而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米汤、稀粥。 从 6 个月开始,乳母提供的能量与婴儿的需求开始出现差距,幻灯 42 白色的柱状部分所示的是能量差距,需要由辅食来补充。 幻灯 43 的图显示的是婴儿出生时储备和母乳所体供的铁在不同月龄与婴幼儿实际需求的差异。可以看到,铁的差异一直在婴儿 6 个月才开始出现的,因此无须在 4 个月就开始添加蛋黄,但是铁的差距很大,因此辅食补铁的任务很重。完不成此任务就会造成婴儿缺铁性贫血。 幻灯 44 的图显示的是母乳和婴儿出生时储备的维生素 A 与婴幼儿在不同月龄出现的维生素 A 的差距,此差距虽不像铁和能量那么大,但一旦缺乏就会影响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 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 1 、婴儿生后 6 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 2 、婴儿 6-12 个月,母乳喂养可继续提供其一半或更多的营养。 3 、婴儿 12-24 个月,母乳喂养可提供其三分之一的营养。 4 、大多数婴儿不需要在 6 个月前添加辅食。 5 、所有婴儿满 6 个月时都必须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以上。 2 . 功能训练 辅食添加的另一个意义是为孩子提供功能训练,锻炼吞咽、咀嚼功能,帮助孩子完成从乳类到普通膳食的过渡,促进孩子正常的味觉发育。 半岁之后孩子渐渐有了独立意识和好奇心,想自己进食,家长这时要有意识地训练鼓励孩子自己使用杯、盘、碗、勺等餐具进食,锻炼其动手进食能力和吞咽咀嚼功能。使其从中体会饥饿和饱腹的感觉,这有利于培养孩子主动进食的行为。最初可以把饭菜盛到勺子中由孩子自己往嘴中送,以锻炼其进餐的协调能力,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吃完全餐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并对进餐产生快乐的记忆和较强的兴趣。 如果孩子喜欢用手抓东西吃,可以烹制易于手拿的食物满足其欲望,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觉得吃饭是件有成就感的事,食欲会更加旺盛,切不可因为爱整洁、怕孩子在进食过程中把手、脸、衣服和周围环境搞脏,不让孩子自己进食,或者觉得孩子小需要照顾,凡事代劳,亲自喂所有的饮食,这不仅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喂食不如教会他们自己进食。 3 . 心理考验 开始添加辅食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以引起其对食物的兴趣,锻炼孩子在 1 岁以前吃辅食的能力。许多家长对孩子从辅食中能摄取多少营养很在乎,却忽视了添加辅粮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影响。其实添加辅食对孩子心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他们要接受自己完全陌生的东西,并且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还较长。每种新的食品的添加,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因此在添加辅食的时候,要注意营造愉快、和谐的进食氛围,以带给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添加辅食不仅为了补充营养,同时也是在培养健康的进食习惯,促进孩子正常的味觉发育,确定其做事态度。如果在最初接受辅食的时候,孩子心里受挫,会给其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以后会被动进食,影响味觉发育,拒食等等。 (二)辅食添加的关键信息 辅食添加的关键信息包括以下十条: 1 、母乳喂养至 2 岁或 2 岁以上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 2 、满 6 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并开始添加其他食物。 3 、稠的食物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 4 、动物性食物有助于儿童长得强壮有力。 5 、豆类、坚果类和种子对儿童有益。 6 、黄绿色的蔬菜、水果可减少感染,有利于儿童健康。 7 、成长中儿童每天需要多种食物组成的 3 次正餐和加餐。 8 、生长发育中的儿童需要不断地增加食物的量。 9 、鼓励儿童患病时饮水进食,病愈后额外进食,以促进康复。 10 、儿童需要学习进食。 关键信息 1: 母乳喂养至 2 岁或 2 岁以上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 母乳所提供的营养能够满足 6 个月以内婴儿的全部和 6 个月 -2 岁婴儿的部分营养需要,纯母乳喂养应持续到 6 个月,而后随着婴儿消化机能的成熟和对营养需求的增加,从 6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补充乳类营养之不足,但仍应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以上。 关键信息 2: 婴儿满 6 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并开始添加其他食物 母乳可以继续提供婴儿所需营养的 1/2 以上至 1/3 。不足的营养需要辅食提供,但不要为了添加辅食而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导致继续母乳喂养的失败。 为什么 6 个月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呢?一是此时母乳与婴儿需求之间出现了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差距。二是满 6 个月时,婴儿对吃东西感兴趣,能够自己拿食物,喜欢将一些东西放嘴里,能够更好地控制舌头移动,并开始这个发展咀嚼运动。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及时、足够、安全、适当喂养。 1 、及时:即适时,当频繁的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能量和营养的需要时,应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过早添加辅食对其具有危害,因辅食取代母乳而难以满足其营养需求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因为给予方便喂养的水样稀汤、粥会导致营养素不足;因缺乏母乳中的保护因子而增加患病的危险;因辅食不如母乳清洁或难以消化而增加腹泻的危险;因婴儿不能很好消化吸收非人体蛋白而增加哮喘或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母乳喂养次数少而增加母亲再次怀孕的危险。 而过晚添加辅食同样不利于婴儿,婴儿过晚添加辅食的危害包括: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发生营养不良;得不到所需的额外食物满足其生长需求,使生长发育减慢;错过最佳时机导致辅食添加困难;使孩子不适应吃固体食物;延误了进食能力的锻炼导致了饮食习惯不良;甚至还会影响孩子语言能力和牙齿的发育。 辅食添加的原则之二是足够,辅食应富含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数量充足,以满足婴儿继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关键信息 3: 添加稠的能停留在勺子里的食物以提供更多的能量 因为食物的浓稠度在满足婴幼儿需要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婴儿的胃容量比较小, 8 个月婴儿的胃每餐只能容纳大约 200 毫升,因此应该添加较稠的食物。 补充能量还可以采取在辅食中加入富含能量的食物,比如油、脂肪等,在主食中加一勺黄油、精炼的奶油或植物油,在提供额外能量的同时,还可以改变食物的口感,使食物变软,易于消化。 关键信息 4 :摄入动物性食物使儿童长得更强壮、更有活力 关键信息 5 :豆类、坚果类和种子有益于儿童 关键信息 6 :黄绿色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儿童眼睛健康并减少感染 这三条关键信息进一步调整所添加的辅食应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比较稀的主食。 除了按照婴儿月龄为其提供适宜的富含所需营养的食物以外,有很多简易的方法可以增加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比如取出汤或炖菜中的固体食物,磨碎使用,而不是仅仅喝汤。再有在加工主副食过程中加入富含营养素的食物以提高其质量,比如用鲜奶、酸奶或者奶油代替一部分或者全部水。再有在做好的辅食中加入一勺奶粉,还有在制作面食前在面粉中加入一些豆粉、奶粉,还可以加入一些坚果粉或坚果酱,比如花生酱和芝麻酱等。 婴幼儿的辅食还应该注意动、植物的食物混食,豆类与谷类混食。因为动、植物食物是许多营养素的丰富来源,良好的混合型辅食对婴幼儿非常重要。婴幼儿每天应该进食多种事物,在同一餐中吃多种食物可改善机体对营养素的利用,这对于非母乳喂养儿尤重要。 为了方便制作富含营养的辅食,将富含各种营养素的食物,分列如下:优质蛋白的来源主要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坚果、种子等。必须脂肪酸的来源,母乳、动物性食物、花生酱、植物油等。矿物质新的来源,瘦肉、动物肝脏、鱼贝类等海产、坚果类。钙的来源,乳制品、含骨食物、虾皮、海带、大豆等。维生素 A 来源,动物内脏,全乳及其制品、黄油、强化维生素 A 的食物,膳食不缺乏维生素 A 的人乳,红色棕榈油、黄绿色蔬菜及水果等。 铁的来源,主要包括动物肝脏、瘦弱、蛋黄、动物血、黑芝麻、黑木耳、红枣等。在此要强调一下铁的吸收问题,食物中的铁吸收取决于食物中的含铁量;食物中铁的类型,血红素铁比较容易吸收。同一餐中其他食物的种类,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高纤维食物茶、咖啡等会抑制铁的吸收。还有就是是否贫血,贫血者能够吸收更多的铁。 辅食添加的第三个原则是适当喂养,依据儿童食欲和进食反馈信号提供食物,进餐次数和喂养方法应该符合其年龄需求。 关键信息 7 : 成长中的儿童每天需要 3 次正餐(包含多种食物)和加餐 关键信息 8 : 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需不断增加食物的量 辅食添加的技巧,按照不同月龄,婴儿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逐渐进行。遵照由少到多,开始先两勺每天两次,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添加一种辅食,等婴儿适用 3 天到 1 周习惯以后再添加新的一种。 婴儿不食新添加的食物时,应该继续耐心尝试,不放弃但也不强迫。耐心地喂养,不以孩子的好恶选择食物,也不硬性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因为这样都会造成孩子反感,而导致偏食和挑食。婴儿初次接触新食物时可能出现拒食,浅尝辄止。将食物吐出来等情况,这不一定是其真的反感这种食物,可能是因为口味和质地不习惯,本能防护机制在起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逐渐发育,以前不喜欢吃的食物很可能就喜欢吃了。第一次不吃可以变换花样,或过一两个星期再给,耐心尝试十几次,度过味觉适应期,孩子一般都会接受。 辅食添加还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加餐应该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且不应替代正餐。比如涂奶油和花生酱的面包,饼干、乳品,蛋品,水果,坚果、薯类等都可作为加餐。还有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应该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进食,这是辅食添加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母乳喂养儿的喂养推荐 添加辅食的方法 年 龄 食物质地 喂养次数 每餐的量 满 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 糊状食物(稠粥、蛋黄、豆腐、血豆腐、果泥、菜泥) 每日 2 次,并经常喂母乳2-3 勺 *7-8 个月 泥糊状食物(稠粥、软米饭、面条、饼干、蛋黄、豆腐、鱼肉、血豆腐、果泥、菜泥) 每日 3 次,并经常喂母乳 每餐逐渐增加到 2/3 碗 *9-11 个月 泥糊状、切得很碎、能用手抓的食物(稠粥、软米饭、面条、鸡蛋、豆腐、鱼肉、血豆腐、肝泥、薯类、果菜泥、碎果菜) 每日 3 餐, 1 次加餐,并继续喂母乳 每餐 3/4 碗12-24 个月 家常多样化食物,必要时切碎(稠粥、软米饭、面条、馒头、鸡蛋、豆腐、鱼肉、肝泥、血豆腐、水果、蔬菜) 每日 3 餐, 2 次加餐,并继续母乳喂养 每餐 1 碗大于 24 个月 家常食物 每日 3 餐,2 次加餐,250 毫升乳类每餐至少 1 碗以上 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孩子没有牙齿,流质或者泥状的食品更适合其胃肠道吸收,但是吃这种食品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使其错过咀嚼能力发育的关键期,有可能导致 1 岁以后发生咀嚼功能障碍,咀嚼敏感期一般在 6 个月左右。因此,从这时起就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习咀嚼。 7 个月后更应有意识地训练其功能。 关键信息 9 :鼓励儿童患病时饮水进食,病愈后额外进食以迅速恢复 儿童生病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去抵抗感染。因此,在病程中需要额外的饮料,和食物,不要限制其进食,否则脂肪和肌肉组织就会作为能量被利用,使体重减轻,生长停滞。 对于患病儿童的喂养要鼓励儿童饮水和进食,少量多次喂食。给孩子喜欢的富含多种营养素的食物。对于 2 岁以下的孩子,继续更频繁母乳喂养。 对于恢复期儿童的喂养,则需提供额外多的加餐,提供额外的食量,提供特别富含营养的食物,给予额外的母乳喂养,喂养格外地要有耐心,使其进行生长追赶。 (三)养护行为的影响 养护是指为儿童生长发育所提供的食物、卫生保健、良性刺激和情感支持的行为。使用良好养护行为的一个重要养护时刻就是在愉快的进餐时间。 家庭喂养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主要由看护人决定孩子如何进食,负责喂养过程。其中包括强迫喂养。第二种是让孩子自己进食,看护人相信孩子的进食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第三是看护人对孩子的暗示和信号迅速做出反应,并加以鼓励和表扬,但不进行强迫进食。 关键信息 10 :儿童需要学习进食,耐心地给予鼓励和帮助 积极的喂养行为应该是帮助儿童进食,对孩子的暗示和信号敏感,喂养要缓慢和耐心,对孩子给予鼓励但不强迫,喂养的时候和儿童说话要有眼神的接触,进餐时要和孩子交流,而不是看电视或玩玩具。 积极的喂养技术包括食物种类、味道和口感多样化;给予能用手抓的食物鼓励孩子自己进食;进餐时间要有规律、进餐环境固定,进餐氛围温馨;在孩子清醒和愉快的时候喂养。 喂养的时候要减少对孩子的干扰。喂养要专注、耐心、缓慢、情绪良好。当孩子停止进食的时候要等待,然后再次给予食物。但也不能一味的牵涉孩子,控制在半小时为宜,如果孩子半小时还没有吃完,就撤掉碗筷,停止其进餐。如果担心孩子没有吃饱,下一顿可以稍微提早点吃。进餐时家长应该以正确的行为举止,示范和引导孩子。在孩子学习和模范时要多鼓励、多表扬,切忌批评,用微笑、眼神接触及鼓励的话语对孩子的进食行为作出积极的反应。因为只有让孩子觉得吃是愉快的体验,才能引起兴趣,愿意在餐桌前坐下来专心进食。喂养是孩子学习和被关爱的时候,积极地喂养技术,将使孩子吃得更好,长得更壮。婴幼儿膳食营养评估 首都儿科研究所 张帅明 一、膳食信息的收集方法 (一)查账法 1. 定义:对建有伙食帐目的集体单位或家庭,通过查阅过去一定期间内各种食物的消耗总量,并根据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的方法。 2. 优点:所需人员较少,手续简便。 3. 缺点:不太准确。 (二)化学分析法 1. 定义:是将调查对象一日份的全部食品收集,进行化学分析,对所得的营养素数据进行评价的方法。 2. 优点:数据准确,比较其他三者而言最为准确。 3. 缺点:方法较为复杂,工作量大,较少使用。 (三) 24 小时回顾法 1. 定义:由被调查对象回顾和描述过去 24 小时内所摄入的全部食物(包括饮料)的种类和数量,调查人员协助确定各种食物的摄入量。 2. 调查形式:访谈(问讯)方式。 可连续多日进行,从而完成 1 天至数日或一段时间的食物消耗量的记录调查。 3. 优点: ( 1 )省事、省力,相对简便易行; ( 2 )回顾性调查,不影响受试者饮食习惯和进餐方式,对膳食内容和进餐量不产生影响; ( 3 )可连续进行,一般进行 1-3 天; ( 4 )食物的摄入能够量化。 4. 缺点: ( 1 )依赖于记忆,容易产生误差;回顾时间越长,误差越大; ( 2 )节假日、膳食波动造成误差; ( 3 )调查人技术和被调查人态度有决定作用; ( 4 )食物份量大小很难准确评估 ( 估量误差较大 ) ; ( 5 )对摄入频率较低的食物需要多天调查才能获得可靠资料; ( 6 )与其他方法比较,摄入量倾向于偏低; ( 7 )调查者需要具备相应技能。 (四)称重记录法 1. 定义:由调查对象或代理人(例如母亲为孩子作记录)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调查期 1-7 天(根据样本大小和膳食的变化程度而定),在食物的采购、烹调等环节对食物进行称重,称量食物的烹前生重(食部)、烹后熟重、餐后剩余量,得到熟食净食量、生 / 熟系数,结合进餐人数、天数等,获得各项食物的进食量,适于团体、家庭和个人的膳食调查。 2. 孕期妇女应采用称重记录法: ( 1 )膳食单独加工烹调时:烹调前称重各种食物原料重量、称量食物生 / 熟重量比、餐后食物剩余量、折算剩余食物生重。误差主要来源是烹调油的损失(烹调和就餐器具;锅、盘、碗、筷);食盐摄入量误差随菜汤丢弃量。 ( 2 )和家人共餐时:烹调前称重各种食物原料重量、称重食物生 / 熟重量比、餐后食物剩余量。估计孕妇各种食物的食用比例,折算为各种食物原料的估计值。误差的主要来源是进食份额的估计误差、烹调油和食盐估计误差。 3. 优点: 调查数据准确性高;不依赖于被调查者的记忆;可连续进行,多天调查可提供不常吃食物的可靠资料;两天以上调查可提供个人每日膳食的波动情况;有利于今后的膳食调整 。 4. 缺点: 前瞻性调查,会影响受试者饮食习惯和进餐方式,产生调查数据域平常膳食内容和进餐量之间的偏差;需要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能力和积极配合;家庭外进食容易被遗漏或者报告准确性较差;对调查者的负担较大;调查天数较长时,准确性可能降低 。 二、膳食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 (一) 24 小时回顾法 1. 被调查者:应积极主动的配合,对调查的正确认识、重视;较好的记忆能力;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饮食常用烹调加工方法的了解;对常见食物的了解。 2. 调查人员: 经过相应培训,具备较强的估计食物重量的能力;熟悉食物成分表信息,便于获取基本信息;工作认真,问讯耐心,记录仔细;了解被调查者所在人群的饮食背景;熟悉当地常见食物的烹调制作方法和特征。 3. 客观条件:充分的准备,良好的记录条件(材料、表格);安静、舒适的访谈环境;充分的访谈时间;必要的联络方式,以弥补可能遗漏的信息。 24 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 食物名称 原料名称 原料重量 进餐时间 上表是 24 小时膳食食物回顾调查表,将获得的膳食信息填入此表中,以便于以后进行数据分析。 4. 现场辅助工具:食物模型;常用餐具和量具(碗、盘、杯、勺等);食物图谱;食物成分表,食物名称表;定性食品的包装信息,常见包装和异形包装的包装物;计算器。 5. 操作细节: ( 1 ) 24 小时的概念: 24 小时一般指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 24 小时。 ( 2 )应包括的所有食物:水果、糖果、点心、坚果、饮料和营养素补充剂(如钙片、维生素补剂等);写明商标名称和产地,并记录食用量(补充剂以片或粒为摄入数量单位),包装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的包装上,如有具有营养素的含量,应在表格下方注明。白开水不需填入。 ( 3 )填写各种食物原料的重量:我国的食物成分表里大部分是生的食物,因此在表格中要填写原料量,以便计算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熟食,我国成分表里也分析了一些熟食食品的食物成分含量,如馒头、面条、米饭、糕点及包装食品等,可直接记录利用熟食的重量进行调查和分析;注意可食部的量,食物成分表中的每个食物都是可食部分,以免过高估计食物重量;注意生熟比,如果用生的原料重量计算,要按照熟重、生熟比计算出原料重。 ( 4 )所填食物名称和食物成分表对应:我国的食物名称要填写清楚,和食物成分表里一致,蔬菜名称要具体;有些混合食物,因食物成分表里没有相应数据,要拆分成食物成分表中有的食物类别。 ( 5 )估计食物重量:可借助食物模型、食物图谱、家用量器对摄入量进行定量的核算;没有实物模型的可考虑自制或自备模型;家庭就餐时共用几盘菜肴,询问时要耐心询问没人摄入的比例,在掌握每盘菜所用原料的基础上,算出没人的实际摄入量,食用油按家庭消耗量及食用人数推算。 ( 6 )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都要可借助熟悉本地区市场主副食品种和价格,供应情况及单位重量,当地人群的饮食习惯,以及各种饭菜的通常做法;食物生重、熟重、体积等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明确,按照食物的体积能准确的估计其生重值;对当地市售食品的单位重量及所用原料均需了解。 ( 7 )询问技巧:态度诚恳,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食物消耗资料;避免诱导性提问和替代猜想;建立一种特定引导方法以帮助应答者记住一天内所消耗的所有食物;不要事先通知被调查者是否要在什么时候来询问其食物摄入,尽管事先通知会有助于一些被调查者的回忆,但许多人会因此改变他们的日常膳食。 (二)称重记录法 被调查者尽量单独就餐(单独准备膳食);尽量避免外出就餐,对外出零食可携带便携式称量工具,随时称量;非单独进餐时,利用双份饭进行称量,可提高准确性;借鉴 24 小时回顾法的相关措施。 三、膳食营养成分的计算 1. 进行膳食营养成分计算需要的数据:膳食中各种食物原料的可食部重量或者食品重量;食物成分数据(食物成分表或者食物成分电子数据库);食物成分数据库中没有的复合食物或者混合加工食物,需要进一步分解,至食物成分数据库登载原料状态。 2. 用食物可食部重量数据进行膳食营养成分计算: X=A ( W 100 ) X 表示 W 克某食物可食部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A 表示每 100 克 某食物可食部中该营养素的含量; W 表示某食物可食部的摄入量。 3. 用食物食品重量数据进行膳食营养成分的公式如下: X=A ( W/100 EP/100 ) X 表示 W 克某食物食品重量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A 表示每 100 克 某食物可食部中该营养素的含量; W 表示摄入某食物的食品的重量克数; EP 表示食物成分表中某食物的可食部比例,某一食物中可食部的部分占食物样品的百分比,如鸡腿在去骨后可食部为 69% ,该数据即为 69 。 4. 食物营养成分计算 能量 kcal 蛋白质 g 脂肪 g 碳水化合物 g 成分表 100g 小麦粉中各营养素含量 344 11.2 1.5 71.5 计算 200g 小麦粉中各营养素含量 200 (344/100) 200 (11.2/100) 200 (1.5/100) 200 (71.5/100) 成分表 100g 鸡腿中各营养素含量 181 16 0 13 计算 50g 鸡腿(含骨)中各营养素含量 50 (181/100) 50 (16/100) 50 0 50 (13/100) 5. 各种食物各种营养成分汇总:对每一种食物的每一种营养素进行计算;将全部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分别合计,即可得到全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数据。各类食物摄入量及所供营养素汇总可填入下表中。 食品类别 摄入量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谷、薯类及杂豆 面粉 大米 蔬菜 白菜 海带 水果 苹果 水产 鲫鱼 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完成膳食营养素计算。 四、膳食营养数据的评价(一)膳食食物构成的评价 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消费食物种类是否多样;各类食物消费量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膳食指南的推荐要求。 (二)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评价 一日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数量;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与 DRI 的比较:是否达到推荐摄入量,是否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能量最好能在推荐量的 90%-100% ,其他营养素最好在推荐量的 100% 至 UL 水平之间;一般认为,低于标准 80% 则为相对供给不足,长期供给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良,如果低于 60% 则认为是供应非常不足;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水平的程度,并不能代表机体营养状况。 (三)膳食能量构成的评价 膳食能量的状态不仅包括总摄入量,其三大能量营养素的来源构成也非常重要。蛋白质,建议能量比为 12-15% ,脂肪为 20-30% ,碳水化合物为 50-60% 。(见下表)营养素 数量 ( 克 ) 供能 ( 千卡 ) 能量比 建议能量比 蛋白质 108 432 18.6% 12-15% 脂肪 64 576 24.8% 20-30% 碳水化合物 328 1312 56.6% 50-60% 合计 2319 100% (四)膳食蛋白质来源构成的评价 不同来源蛋白质具有不同的营养质量,也可以体现出其他营养素的质量:脂肪、微量元素等。比如大豆及豆制品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 20% ,植物性食物占 50% ,动物性食物占 30% 。 (见下表)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摄入量 ( 举例 ) 占总摄入量 ( 举例 ) 大豆及制品 18 克 20% 植物性食物 42 克 50% 动物性食物 25 克 30% 合计 85 克 100% (五)其他营养素的来源构成 膳食铁、锌、钙和脂肪的来源分布: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铁应占总铁量的 1/3 ,最好是 1/2. ;钙:磷比例: 6 个月以内应为 2:1 , 6 个月 -6 岁应为 1.5:1 ;脂肪酸比值 ( 饱和脂肪酸 S: 单不饱和脂肪酸 M: 多不饱和脂肪酸 P) ;锌:铜比值;视黄醇当量中,视黄醇与胡萝卜素的比例,动物性食物供给的维生素 A 应占总量的 30% 。 (六)三餐 ( 餐次 ) 间能量分布 总能量 早餐 加餐 午餐 加餐 晚餐 加餐 100% 25% 5% 35% 5% 25% 5% 早餐占 25% ;午餐占 35% ;晚餐占 25% ;三次点心各占 5% 。 婴幼儿缺乏钙等营养素对健康的影响 首都儿科研究所 谢晓桦一、营养与喂养概述 人们从食物中获得能量来维持生命、生长发育、抗感染能力、活动的能量和保持活力。食物就像燃烧用的木材一样 如果没有足够的好木材,就无法提供足够的热或能量。同样,如果儿童不能得到足够的优质食物,也就没有能量用于生长和保持活力。 (一)生长年龄分期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元素有所不同,所以,需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第一个阶段 - 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到出生称为胎儿期。 第二阶段 -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到28天,按年龄划分,此时期实际是包含在婴儿期内。 第三阶段 - 婴儿期:自出生到一周岁为婴儿期。 第四阶段 - 幼儿期:从一岁到满三周岁为幼儿期。 第五阶段 - 学龄前期:从三周岁后至不满七周岁为学龄前期。 第六阶段 - 学龄期:自七周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第七阶段 - 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是在12到20岁,女孩子的青春期是从11岁到18岁,男孩子是从13岁到20岁,所以女孩子的青春期要比男孩子提前两年。 (二)婴幼儿发育特点 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体重从出生时的3.23.3公斤,1岁时增长到9公斤左右。身长是从出生时50厘米左右,1岁时增长到75厘米左右。头围从出生时3234厘米,1岁时达到46厘米。新生儿脑重量为370克,相当于成人的25%,6个月时为700克,1岁时为900克,7岁时接近成人,成人的脑重量为1500克。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胎儿期的营养与能量来源于母体,而婴幼儿期则来源于食物。因此后天的喂养与营养补充,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健康更为重要。 (三)营养物质介绍 营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能量营养素,第二部分是非能量营养素。能量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非能量营养素有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这七大营养物质具有不同的基本功能,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给机体基本的能量。蛋白质构成和修补组织。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生理的机能。膳食纤维具有维持正常消化功能。水则提供机体的基本环境。 二、微量营养素 (一) 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通常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有维生A、D、E、K,这些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溶解于脂肪及脂溶剂中,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在,在肠道吸收时,与脂类吸收密切相关。当脂类吸收不良时,如肠道梗阻或长期腹泻,它们的吸收大为减少,甚至会引起缺乏症。脂溶性维生素排泄效率低,故如果摄入过多,也可在体内蓄积,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发生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和维生素 C ,这些维生素是溶于水中。 (二) 矿物质 矿物质是营养元素之一,包括钙、锌、铁、镁、磷、碘、硒等元素。矿物质的作用是参与酶的催化活性作用,参与蛋白质合成及功能稳定性,参与神经传导、肌肉运动以及营养物质代谢。 (三)微量营养素作用及缺乏引发的疾病 每一种元素都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元素的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机体的营养状态及正常的生理功能,阻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危害身体健康。 1. 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人体缺乏某种矿物质元素,可导致相关的元素缺乏性疾病,如铁元素缺乏会导致贫血,也就是缺铁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碘缺乏则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硒缺乏会造成克山病;钙缺乏则会出现佝偻病,影响儿童骨骼发育,成年人则表现为骨质疏松;镁和铜的缺乏非常少见,但是如果饮食出现问题也可以造成缺乏。 ( 1 )铁 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是一种不足的营养元素。儿童需要铁元素来造血、维持生长发育和帮助机体抗感染。儿童在 出生6个月时,母体提供的储存铁已消耗殆尽。儿童在第一年要比第二年长得快,因此年龄越小对铁的需求量越多,而后天通过食物来补充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童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也称为营养不良性贫血。因为营养物质的缺乏所造成的贫血的患病率大约在1040之间,同时血铁过高在成人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和中风。 (ppt12)表示的是婴幼儿期儿童对铁吸收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黑框部分代表的是母乳提供的铁,斜框部分代表的是出生时由母体提供的铁储备,白框部分代表的是儿童对铁吸收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0-2个月年龄段的儿童,虽然母乳提供的铁非常少,但是由于从母体中得到的储存铁比较充足,所以能够完全满足儿童对铁吸收的需求;3-5个月时,儿童对铁吸收的需求有所下降,而母乳提供的铁仍然非常少,但加上出生时铁的储备,可以完全满足儿童对铁的吸收的需求;儿童出生6个月以后,也就是6-8个月的儿童,9-11个月儿童和12-23个月的儿童,虽然对铁吸收的需求在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母体储存铁已经消耗殆尽,而母乳中提供的铁非常少,所以形成了较大的差距,需要儿童从食物中得到补充。 ( 2 ) 锌 锌是帮助儿童生长和保持健康的另一营养素,通常与铁存在于相同食物中,可以认为儿童吃富含铁的食物也可以同时获得锌元素。锌元素缺乏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精神萎靡,厌食等,严重时还会造成缺锌性侏儒。当儿童锌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物等渠道给予补充,但是补充锌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和适量,当体内含锌过高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冰冷等锌中毒的现象。 ( 3 ) 钙 钙几乎参与了一切的生命现象以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剂。钙结合蛋白是一种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或高亲和性,能可逆地与钙相结合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外,以其与钙的亲和力不同,来感受或调解钙离子浓度,从而参与 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改善微循环和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以及酶的激活、激素分泌等 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催化、启动、运输、分泌功能,维持人体循环和几乎所有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维持着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肩负着第二信使的重任。所以,人的一生必须维持正常的钙生理水平,才能保障健康需求。没有钙,生命活动就会停止;缺钙,生命活动就会出现障碍,疾病也就会随之而发生。 婴幼儿钙缺乏会表现为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由于头部出汗,小儿常感到头部刺痒,特别是枕后部,睡眠时常常摇摆头部造成枕后部的头发脱落,久而久之,枕后部可见枕秃圈,也就是常说的枕秃。婴幼儿缺钙,还会常表现为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敢兴趣,严重者还会出现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1岁以后的小孩还会表现为出牙晚,前囟门闭合延迟。 2. 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维持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酶的活力或成为辅酶之一。大多数维生素是不能在体内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长期摄入不足可引起缺乏症或疾病。 ( 1 ) 维生素 D 维生素 D 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和磷沉积在骨骼,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它还与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有关;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疾病,它的症状与钙的缺乏症状相同。 因为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疾病,所以佝偻病的预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维生素 D 是佝偻病预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添加维生素 D 可有效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holieke曾在2007年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过一篇维生素 D 缺乏的文章,(ppt18)图显示的是部分结果,左图表示的是没有添加维生素 D ,只有10%-15%的膳食钙可以被吸收,右图表示的是在有维生素 D 参与的情况下,钙吸收率可以提高至30%-40%。 我国儿童维生素 D缺乏的状况更是不容忽视,因为随着我国工业飞速发展,城市空气污染日剧严重,紫外线照射减弱,加之房屋建筑密集,高楼林立,日光照减少,而流动人口中的儿童保健受到忽视,所以我国轻、中度佝偻病仍可常见,特别是北方和农村地区的患病率更高。 ( 2 ) 维生素 A 维生素 A与正常视觉和感光密切相关。当维生素 A缺乏时可以产生暗适应下降或夜盲症;维生素 A与人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和功能有关,所以当维生素 A缺乏时,可以患角膜溃疡、以及呼吸道疾病;维生素 A还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极易患肺炎和腹泻等相关性疾病;维生素 A可以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所以当维生素 A 缺乏时可以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先天性畸形;维生素 A还与贫血相关,补充维生素 A能显著增加血红蛋白量。 有研究显示,当维生素A补充时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在缺乏维生素A的地区如果补充维生素A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为2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44% ,麻疹患儿死亡率下降50%。 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不容忽视。有项调查显示:1999 2000年在14个省42个市县调查,6岁以下儿童一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