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003987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理想的风筝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0题;共90分)1. (4分) 选择正确的读音。天穹_(n qin) 伫立_(zh z)擎着_qn qn) 哽咽_(y yn)2. (4分) 写出反义词健壮_ 急速_ 粗壮_ 旋转_3. (12分) 给多音字组词散sn_巷xing_和h_sn_hng_h_磅png_藏cng_hu_bng_zng_hu_4. (2分) 读课文理想的风筝,完成文学常识填空这篇课文作者是_深情地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_5. (8分) 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哽_ 陪_ 筝_ 尊_硬_ 倍_ 挣_ 蹲_6. (4分) 读课文理想的风筝,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不由_ 各式_ 翩翩_ 扶摇_7. (3分) 花落谁家。(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_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_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_8. (5分) 看拼音,写词语。lin qioxio m mw ntn runn l_9. (4分) 我是拼音小能手慈祥忠厚强壮拐杖_10. (2分) 画龙点睛。(选择最恰当的动词填入句中,体会它们的意思。)擎 举 托 拿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枴,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_着风筝。飞 升 飘 窜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_入云霄。11. (1分) 看了拾穗这幅画,再联系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真想说:“_”(补全句子)12. (1分) “刘老师您在哪里?我深深的、深深的思念您”多么余味无穷的省略号呀!深深地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呢?是刘老师永远灿烂的微笑、是他功德无量的圆木棍?还是拿出你的笔继续写下去。 刘老师呀,思念您_13. (5分) 缩句春风吹绿了大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14. (5分)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思念15. (5分) 读课文理想的风筝,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笑过之后,同学们心里泛起了酸涩的感情。 16. (5分)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17. (5分) 阅读短文理想的风筝片段,回答问题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文中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二者有什么联系?18. (5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 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9. (5分) 缩句。温暖的春风吹绿了大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20. (5分)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二、 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33分)21. (5分) 阅读短文理想的风筝片段,回答问题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 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当老师的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时,作者是怎样想的?你又是怎样想的?22. (5分) 阅读短文理想的风筝片段,回答问题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说说理由。 23. (5分) 读课文理想的风筝,说说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24. (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你喜欢文中的老师吗?说说理由。 25. (13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为了(解除 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辛苦),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伺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练 锻炼)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 攻读)起医书来。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埋怨 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1)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除 消除)_痛苦 历尽_(艰辛 辛苦)(磨练 锻炼)_了 (阅读 攻读)_起(埋怨 责怪)_华佗(2) 用曲线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3) 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华佗耐心地伺候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4) 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A . 立志与拜师B . 拜师和勤奋C . 实践和读书D . 立志和勤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0题;共9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33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