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一语文单元测试(第4单元)(附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715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高一语文单元测试(第4单元)(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单元测试(第4单元)(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单元测试(第4单元)(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测试第4单元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驿站() 伎俩() 惴惴不安()B.晤见() 卑怯() 自惭浅薄()C.梦魇() 摞起() 淆乱乾坤()D.悖谬() 休憩() 怅望低徊()【解析】A项中“俩”应读“”;B项中“晤”应读“”;D项中“徊”应读“”。【答案】C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奔弛 苑囿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B.布署 撤退 妄加揣测 指桑骂槐C.倔强 内疚 游刃有余 独抒新见D.犀利 辉煌 衰草离披 剧烈振撼【解析】A.“弛”应为“驰”;B.“布”应为“部”;D.“振”应为“震”。【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 ,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中消失。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表,这可真令人深思。A.写照 体现视觉勘误B.写照 体现视野勘误C.体现 写照视野刊误D.体现 写照视觉刊误【解析】“写照”就是画像,是就形象而言。“体现”是指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一种精神,是就精神而言。“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事物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野”是人们能够看见的空间范围。“勘误”是列举并更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刊误”是修改、删除错误。【答案】B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不掌握点和线的理论就不懂得平面的知识,不掌握平面的理论就不懂得立体的知识,学习几何就得按部就班,由浅入深。B.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也爱好音乐。C.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接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D.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下关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失约,我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解析】A项“按部就班”指事情按一定的条理、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学习几何是掌握点、线、面、体等科学规律的不断提高过程,跟处理一项一项普通的事情不同,应改为“循序渐进”。B项中“耳闻目睹”只是突出亲耳听,亲眼见,而“耳濡目染”在此基础上还强调了“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故宜改为“耳濡目染”。C项中“光怪陆离”意谓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是典型的中性词,易误认为是贬义词。D项“耿耿于怀”是贬义词,和上下文感情色彩不协调。【答案】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B.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C.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D.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解析】A句主谓搭配不当,删去“的足迹”。B句“思路”“信心”不可“感染”,都属搭配不当。D句分句缺主语。【答案】C6.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选填哪一句话方能与上下文恰当地衔接(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当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A.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B.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C.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D.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及对情感的整体把握。A项中的“故乡”与下文重复。B、D两项则无“冲动”,与下文形不成照应。而C项中有“冲动”,亦是“反映”。【答案】C7.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句( )A.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儿来花。B.“文革”劫难,使他变得苍老了,方圆形的下巴颏上黑胡碴子里已搀杂了银白色的松针。C.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了面包的香味。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不够我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A、C、D都运用了夸张手法;B项运用了借喻手法。【答案】B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同文化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汪曾祺的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C.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的创作等。因话剧茶馆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D.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解析】C项,老舍因创出了龙须沟而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答案】C9.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村 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A.诗的第一句点出秋色的浓重,渲染秋夜的凄清。第二句写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地勾勒出村夜的特征。B.诗的第三句既是一个过渡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用来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C.诗的最后一句写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D.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清新恬淡;并匠心独运地直接抒写人物感情的变化,读来亲切动人。【解析】这首诗是借自然景物的变换来写人物感情的变化,并非直接写出。【答案】D10.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太 阳艾 青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唤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广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弄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1937年春天)A.诗的第一小节以“墓茔”“黑暗的年代”“死亡之流”等意象来反衬“太阳”,使其“光明”“净朗”“新鲜”“生动”的意蕴更鲜明突出。B.诗的第二、三节以敏锐的感觉、奔放的想像,借助种种意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真实感触。C.太阳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象征光明,象征永生,象征未来。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观日出时的瞬时感受,全诗运用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通过种种联想和想像,揭示了“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的主题。【解析】D项全诗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答案】D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生长因子实际上是细胞基因产生的生长调节物质,这决定着细胞的代谢作用,从而 着各种性状。对生长因子隐秘的探明,可以明了细胞的成长发育和分化是如何进行的。,已为科学家们完全证实。基因是怎样通过生长因子来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的呢?原来,正常细胞是由一种犹如“钥匙与锁”的化学系统来控制正常细胞发育的,在这一过程中,生长因子既起着“钥匙”又起着“锁”的作用。在细胞进行增殖时,由基因编码的三大类型的生长因子控制着它的分裂作用:第一类生长因子生成后排放到细胞外,起着“钥匙”的作用;第二类生长因子是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构,起着“锁”的作用;第三类生长因子则位于细胞膜内表面以及由此通向细胞核的部位,起着信号传送“通路”作用。医学研究业已探明,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钥匙”型生长因子、“锁”型生长因子以及“通路”生长因子,形成了一个细胞分裂的信号传送链。细胞的增殖就在于第一类生长因子“钥匙”开启第二类生长因子“锁”,这种开启作用激发的细胞分裂信号,沿着由第三类生长因子组成的“通路”传递给细胞核,从而激起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新的子细胞。(摘自新华文摘1987.7)11.在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控制B.辖制C.制约D.约束【解析】注意上下文联系。“生长调节物质”“通过生长因子来调控细胞正常生长发育和分化”,而所给的词语“辖制”是管束之意;“制约”“约束”是不越出范围,而“控制”则意为“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紧扣“调节”意义。【答案】A12.在横线上应填入的语句是( )A.生长因子在控制和调节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中的基本能力B.生长因子在控制和调节细胞正常繁殖过程中的基本作用C.生长因子在控制和调节细胞各种性状方面的功能D.生长因子在暴露自己在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的秘密【解析】这一段主要谈的是细胞“增殖”问题,因此A、C两项不对,D项表示的是主动关系,而在语境中表示的是被动关系(见文中横线后“已为科学家们完全证实”)。【答案】B13.对文章中的“钥匙”“锁”“通路”几个比喻的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更加形象地说明了生长因子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B.更加准确地说明了三类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C.更加生动地说明了细胞增殖过程中所形成的细胞分裂的信号传送链。D.更加具体地说明了由化学系统控制的细胞有丝分裂形成新的子细胞的化学反应过程。【解析】原文有:生长因子既起着“钥匙”又起着“锁”的作用。正常细胞是由生长因子所控制的。故A项正确;三类生长因子的作用文中有记叙“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B项正确。C项文中有“医学研究业已探明形成了一个细胞分裂的信号传送链”,故C项正确。D项中叙述不是化学反应过程,所以错误。【答案】D14.对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生长因子在生命中的作用B.细胞有丝分裂和子细胞的形成C.细胞生长和演变的规律D.生长因子的调控机能【解析】文中先是谈生长因子的作用,指出了生长因子的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功能,然后谈了三类生长因子的作用。四个答案中A、B、D三项都对,但缺乏全面,只谈了部分内容。【答案】C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人间鲁迅林贤治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注。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注】奥林匹斯,希腊东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15.文中与“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相照应的短语是 。(4分)【解析】“横站着作战”照应“鏖战”,“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说明作战是“单身”的。【答案】单身鏖战16.(1)第三段所说的“铺垫与厚饰”指的是 。(2分)(2)作者不主张对鲁迅作“铺垫与厚饰”的原因是 。(2分)【解析】从第三段中分析,回答第(1)题;从第五段中分析,回答第(2)个问题。【答案】(1)过分夸大鲁迅的伟大(或“不恰当地拔高鲁迅形象”)(2)鲁迅的作品早已表达了鲁迅的形象(或“鲁迅的形象早经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17.(1)文章最后一段说“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活在时间的深度里”的意思是 。(3分)(2)文章认为,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 。(3分)【解析】从倒数第二段意思理解。此段开头“之所以伟大”可以提示我们。并且后边分两层意思表现了“伟大”之所在,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分号。【答案】(1)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或“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历史会永远记住他”)(2)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并且根据他的精神选择人生道路与生活方式18.下列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所有对鲁迅的纪念中,作者只赞成那能够激发对真理的渴求、激发对生活的勇气与变革的热情的纪念。B.题目“人间鲁迅”,是说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不应该在他身上加上“铺垫与厚饰”,只有把鲁迅看做人,才能更显出他的伟大。C.作者不主张为鲁迅做石的、铜的等任何形式的雕像,因为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纪念物,都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D.正因为鲁迅获得了辉煌的战绩、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所以他赢来了众多的私敌、密集的刀箭。E.鲁迅的文章平易、新鲜、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写进了恶人的凶狂,弱者的辛酸、悲惨和反抗。【解析】C.根据第三段可知作者反对的是对鲁迅的过分夸大,而非是否做雕像。D.因果颠倒。【答案】CD四、作文(40分)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啤酒,色彩沉黑,淡淡苦味使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有人说生活像路,其中有充满阳光的坦途,让人欢歌,让人笑语;也有崎岖不平的小路,荆棘遍布,曲曲折折还有人说生活是一本大书,虽然它的开头都是出生,结尾都是死亡,中间却版本各异;我们无一时刻不在品味这本书的滋味,也每时每刻从中获得教益。十八岁,正是人生灿烂的年华,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十八岁的青年人正逐渐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开始了对社会的观察,开始了对生活的感悟。作为十八岁的青年人,你对生活有怎样的感受、看法呢?请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