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文档.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684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 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 语 文 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8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绘。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类中,乌鸦的名声很不好,这种坏名声的产生其实是有根源的。乌鸦通体浑黑,它没有喜鹊漂亮,不如麻雀机灵,又比不上燕子的活泼和杜鹃的乖巧,更没有黄莺优美的歌喉,它的叫声沙哑、刺耳,人们一听就会皱起眉头。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因为乌鸦误传消息一怒之下杀死了恋人格露丝,之后又迁怒于乌鸦,使乌鸦背上了欺骗的恶名;而在中国古代的巫书里,乌鸦也常常代表死亡、恐惧和厄运,甚至连它的叫声也被看作是不祥之兆。迷信的人对这些传说深信不疑,于是,便有了“乌合之众”“乌鸦嘴”“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说法,大多数人对乌鸦是讨厌、反感,甚至蔑视的。 其实乌鸦名声不好是被冤枉的,它本是一种吉祥鸟、报喜鸟,很多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证明。早在商朝,就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言:“周将兴时,有大赤鸟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这里所说的“大赤鸟”指的就是乌鸦。同类说法在淮南子左传史记等史籍中也有记载。唐代诗人张籍在乌夜啼引中写长安一位小吏被囚在狱,在家人准备变卖家产为其赎身时,“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可见,乌鸦报喜在当时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乌鸦还是鸟类中的慈孝鸟,“乌鸦反哺”的典故众人皆知。本草纲目禽慈乌中说:“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诸多儒家经典都有关于乌鸦“反哺慈亲”的记载。晋代的李密在陈情表中也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表达了自己为祖母尽孝的愿望。在慈乌夜啼这首唐诗中,白居易赞颂了乌鸦感人至深的孝道,将其称为“乌中之曾参”,同时也批评了吴起“其心不如禽”的行为。 “乌鸦喝水”的童话故事流传甚广,而乌鸦的智慧也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美国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动物行为专家路易斯莱菲伯弗尔研究发现,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水平大致与家犬相当。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乌鸦竟然具有独到的使用工具以达到目的的能力。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成群的乌鸦在等待红灯到来。在多次观察后,动物研究者惊异地发现,每当红灯亮起,乌鸦就飞到地面上,迅速把胡桃放在车子的轮胎下。等到交通指示灯变成绿色,车子开动便会碾碎胡桃,乌鸦们迅速落地品尝美食。研究者得出结论,吴阿姨很具创新性,甚至可以“制造工具”来完成各类任务。 对于人们对乌鸦的误解,胡适先生很不以为然。在他的白话诗老鸦里,乌鸦虽然“无枝可栖”,“整日又寒又饥”,但却是孤独而勇敢的斗士,它能看尽人间不平事,又可洞悉红尘龌龊人。胡适的诗,既是一首乌鸦的颂歌,更是在为乌鸦正名。 (摘编自朱耀儒乌鸦名声不好是被冤枉)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乌鸦坏名声产生根源的一项是 A.在人们眼中,乌鸦的形象不佳,歌声不美,性情等方面也不如燕子和杜鹃。 B.古希腊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杀死恋人后迁怒于乌鸦,使乌鸦背上了欺骗的恶名。 C.在中国古代巫书中,乌鸦常常代表死亡、恐惧和厄运,其叫声被人们看作是不祥之兆。 D.人们借“乌合之众”“乌鸦嘴”“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说法,表达了对乌鸦的厌恶之情。 【答案】D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早在商代的典籍中就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记载,这可以表明乌鸦是一种吉祥鸟、报喜鸟,而非不祥之物。 B.尚书传中提到“大赤鸟”口衔谷种聚集在王屋上,武王和大夫们都十分高兴,这里所说的大赤鸟就是乌鸦。 C.乌夜啼引中写少妇听到乌鸦啼叫,认为这是丈夫将要得到赦免的吉兆,可见乌鸦报喜在当时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D.乌鸦是鸟类中的慈孝鸟,我国古代很多儒家经典中都出现过乌鸦“反哺慈亲”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乌鸦是孝顺的。 【答案】A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乌鸦名声的考证,本文不但引用了众多古书上的材料,还加入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既有说服力又有趣味性。 B.研究人员发现,乌鸦是人类之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能够独立制造并使用工具是它与家犬的区别。 C.从唐代诗人白居易慈乌夜啼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吴起的不孝表现相反,曾参应该是讲究孝道的。 D.与人们对乌鸦的误解不同,胡适在诗歌老鸦里表达了对乌鸦的赞美之意,他笔下的乌鸦是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斗士。 【答案】B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陶毂,字秀实,邠州新平人。十余岁,能属文,起家校书郎。尝以书干宰相李崧,崧甚重其文。会晋祖废翰林学士,兼掌内外制。词目繁委,毂言多委惬,为当时最。毂性急 率,尝与兖帅安审信集会,杯酒相失,为审信所奏。时方姑息武臣,毂坐责授太常少卿。尝上言:“顷莅西台,每见台司详断刑狱,少有即时决者。至于闾阎夫妇小有争讼,淹滞积时,坊市死亡丧葬,必俟台司判状,奴婢病亡,亦须检验。吏因缘为奸,而邀求不已,经旬不获埋瘗。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从之。俄拜中书舍人。尝请教习乐工、停二舞郎,及禁民伐桑枣为薪,并从其请。 契丹主北归,胁毂令从行。毂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军士意其诈,持刃陵胁者日数四。毂颇工历数,谓同辈曰:“西南五星连珠,汉地当有王者出。契丹主必不得归国。”及耶律德光死,遂归汉,为给事中。显德三年,迁兵部侍郎。世宗留心稼穑,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毂为赞辞以进。宋初,转礼部尚书,依前翰林承旨。毂在翰林,与窦仪不协,仪有公望,虑其轧己,尝附宰相赵普与赵逢、高锡辈共排仪,仪终不至相位。再为南郊礼仪使,法物制度,多毂所定。时范质为大礼使,以卤簿清游队有甲骑具装,莫知其制度,以问于毂。质命有司如毂说,造以给用。又乘舆大辇,久亡其制,谷创意造之,后承用焉。 毂强记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多蓄法书名画,善隶书。为人隽辨宏博,然奔竞务进,见后学有文采者,必极言以誉之;闻达官有闻望者,则巧诋以排之,其多忌好名类此。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毂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尝自曰:“吾头骨法相非常,当戴貂蝉冠尔。”盖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以书干宰相李崧 干:求取 B.淹滞积时 淹:拖延 C.必俟台司判状 俟:窥伺 D.望申条约以革其弊 革:革除 【答案】C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陶毂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 分) 尝请教习乐工、停二舞郎 毂颇工历数 毂为赞辞以进 法物制度、多毂所定毂创意造之 必极言以誉之 A. B. C. D. 【答案】B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陶毂少善属文,言多顺意。他年少时就善写文章,后来得到宰相李崧的赏识;兼掌内外制时,虽然书策之事繁复琐碎,但他的言辞往往委屈称意。 B.陶毂性情急率,仕途起伏。他与安审信因杯酒失和,受责为太常少卿;他认为台司断案不及时,希望朝廷申明规章,建议得到采纳,不久拜为中书舍人。 C.陶毂为人好妒,排挤他人。陶毂、窦仪两人不和,窦仪有三公之望,担心陶毂倾轧自己,而陶毂联合赵普等人一起排斥窦仪,致使窦仪最终未能官至相位。 D.陶毂揣度上意,自视甚高。太祖将要受禅之时,陶毂进献事先准备的禅文,以为会得到赏识;他认为自己的头骨骨相不同寻常,日后定会做高官。 【答案】C 【审题立意】【解题思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毂逃匿僧舍中,衣布褐,阳为行者状。 (2)闻达官有闻望者,则巧诋以排之,其多忌好名类此。 【答案】(1)(5 分)陶穀逃跑躲藏在寺院中,穿上粗布衣服,假装为僧人。译出大意 2 分;“匿”、“衣”、“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听说有声望的高官,就巧言诋毁来排挤,陶穀多猜忌而好虚名就像这样。译出大意给2 分;“闻望”、“巧诋”、“忌”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89 题。 由画溪三箬入合溪 余怀 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 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 箬水长清鱼可数,笠山将尽鸟空啼。 桃源仿佛无寻处,枫叶纷纷路欲迷。 8.本诗颈联景色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视听结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箬水中游鱼历历可数,突出了河水的清澈;下句着墨于听觉,以动衬静,以山鸟的啼叫衬托出篁山的宁静。答出视听结合的给 2 分,以动衬静的给 1 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这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追寻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望以及愿望难以实现的失落怅惘之情。通过“画舫”、“画溪” “鱼可数”等赞美了沿途所见的清幽宁静之景,但“无处寻”则表达了失落怅惘之情。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韩愈师说)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_,_。(屈原离骚)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做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卖厨刀 刘明 早晨有雾,淡淡的。 桐庐镇优雅的轮廓,在薄纱般的晨雾中显露出来。奔流不息的富春江和天目溪交叉着从镇前的 岩石下缓缓流过,背后是若隐若现的青山翠岭。远远望去,水傍青山,雾缭古城,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托着颗晶莹闪烁的珠露。 正是起早赶露水集的时候。来赶年前最后一个集市的乡民们,肩上挑着柴禾,手里提着鸡婆、绳头串着蘑菇,盆里盛着活鱼,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镇。 桐庐镇仅有的这条直街上热闹起来了,热闹得就像一锅正在滚动着的粥。卖韭菜的放开嗓子直着吼叫:“多水嫩的韭菜,六角八一斤,便宜过草!”卖金针木耳的吆喝起来顿挫抑扬,如同唱戏文一般:“黄针木耳,蘑菇生姜!”卖藤条锅刷的吆喝声很有些特别,前声十二分地拖长,而到后半部分却喊得出奇的短:“卖藤条!”卖葱煎包子的把平底锅沿敲得梆梆响;卖鸡的鼓圆腮帮吹开鸡婆的尾毛,两指捺着滚圆的鸡屁股直伸到买主的鼻尖,正和买主作激烈持久的讨价还价。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 惟有市场西边的一根电线杆子下,一个穿黑袄的汉子一声不响地蹲着,跟前放着二十多把厨刀。汉子抬起胡子拉碴的脸朝喧闹的人群望了一眼,从他兜里摸出一块砚台大小的铁块和一团筷子粗的铁丝放在地下,捡起一把厨刀,低下头,“咔咔咔”砍起铁丝来了。 “是在变戏法儿吗?”外圈的人只想往里面挤。 “他怎么不说话?”里圈的人直纳闷。 见人多了,黑袄汉子从他兜里摸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一行工工整整的柳体大字:自家打的厨刀,每把两元。 “哼,店里张小泉剪刀厂出的厨刀也只卖一块六。”有人摇着头冷言冷语。 “不过,这厨刀的刚火倒是硬碰硬的。”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 黑袄汉子一声不响,低着头又砍起铁丝来。“咔咔咔”铁丝都断成了一厘米长短的小段。 “嘿,这厨刀砍铁丝就像切粉丝一样,我买一把!”有人把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慢!”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挤到黑袄汉子跟前,从地上另捡起一把厨刀:“你换一把砍砍看。”众人都投来赞佩的眼光。 黑袄汉子好像没听见,依旧埋头只顾自己砍。 “唔?是个哑巴?”工人模样的青年把厨刀递到黑袄汉子的手里,比比划划做了一阵手势。 黑袄汉子接过厨刀,“咔咔咔”,一气砍了三十几下。青烟飘起,火星四溅,砍断的铁丝飞了一地。 工人模样的青年夺过刀来,仔细地瞄了瞄闪着寒光的锋口,扔下两元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人群哄地一下炸了。“我买一把!”“我买一把!”几十只捏着钞票的手伸了过来。 “砍得硬的厨刀不一定切得软!”刚才说风凉话的人又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句。 众人迟疑了,有几只捏着钞票的手缩了回去。黑袄汉子慢慢站起身来,高眉脊下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射出两道光来,直瞪着说风凉话的人的脸。瞪着瞪着,一言不发的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 众人吓了个大跳,哗地撒开了个大圈。只见黑袄汉子不慌不忙举刀在下巴上刮了几下。“嚓嚓嚓”,胡须纷纷落地,只留一片青青的胡渣儿。 说风凉话的人嗫嚅着,似乎还想说几句什么,但人们一拥而上,早把他挤出了人圈。黑袄汉子的二十多把厨刀顷刻卖完。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搭上搭兜,走到卖葱煎包子的摊前:“喂,买四个葱煎包子。” 两个刚买了厨刀的人听见他说话,大感惊讶: “咦,他会说话,他不是哑巴!” “他会说话,做买卖为什么硬是一声也不吆喝?” 太阳升高了,晨露散尽了,桐庐镇幽雅的轮廓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前面是奔流的江水,背后是兀立的青山,好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卷。黑袄汉子背着搭兜,手里托着四个刚出锅的葱煎包子,大踏步地走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宛如一张鲜嫩碧绿的荷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桐庐镇比做鲜嫩碧绿的荷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桐庐镇的勃勃生机。 B.“人们仿佛不是来赶集,而是来比声音的”,真实地写出了集市人声鼎沸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热闹景象的欣赏。 C.小说将卖刀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人们开始以为有人在变戏法,后来才发现是卖刀;开始怀疑菜刀有假,后来又争抢买刀。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如“黑袄汉子猛一抬臂,将厨刀举在了脖子跟前”,不但“众人下了个大跳”,就是读者也为之心惊。 E.小说语言雅致朴实,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看似普通但又与众不同的“黑袄汉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说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黑袄汉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4)小说中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答案】(1)答 C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E 项给 1 分,答 A、B 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 以桐庐镇的古朴淡雅烘托黑袄汉子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达作者对喧嚣浮躁世风的一种否定;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的环境描写,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 寡言内敛,质朴沉稳。倔强刚毅,自尊心强。真诚不虚,颇有自信。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4) 从情节设计上看,黑袄汉子“一声也不吆喝”的经营方式使小说的情节逐步展开并达到高潮,具有表现力;从形象塑造上看,与别人大声叫卖的方式形成比照映衬,突出黑袄汉子这一人物形象;从思想内涵上看,黑袄汉子做买卖“硬是一声也不吆喝”,蕴含着作者对纯厚质朴的民风的向往,凸显小说的主题;从实际阅读效果上看,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作品可读性。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5 分,答出三点给 8 分;给满 8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审题立意】 【解题思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太阳”与“圣经”的碰撞 从完成第一幅油画的 1871 年到 1883 年的十二年间,高更是当时所谓的“星期日画家”。他在证券交易所的同事艾弥尔许费内克凯曾经在巴黎的美术学校得过奖,是高更的启蒙老师,他们经常在星期日一起画画,或一起到艺术博物馆参观、临画,看画廊展览。1884 年,高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职业与爱好之间的矛盾。作为经纪人,刻板的生活阻碍了他用敏感的笔触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而社会的承认,更激起了高更对艺术的热望,他感到只有绘画才是他真正的事业。这项事业不仅能使他功成名就,更重要的是能使他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能脱离这已熟悉的乏味的按部就班的世俗生活。 1886 年 6 月底,高更十分艰难地筹足了路费,只身前往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的小渔村澎塔汶。澎塔汶临近海洋,有着茂密的森林,有着朴实敦厚的民俗风物与原始自然景观。象征主义诗人兼评论家查理莫里斯后来回忆道:“高更怀着深切的悲哀,来到和他同样凄凉的风景中。他并不知道横亘于自己眼前的际遇是怎样的,更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天空阴霾笼罩,透着悲凉的色彩,仿佛随时滴下泪来。这种凄凉本身包括着伟大的力量,诱导人们去实现伟大的梦想。在荒凉的风景中,残留着许多崇高艺术的遗迹,高更在其中发现了丰富的绘画灵感和线索。”这块雾气弥漫、充满贫困与悲哀的土地,与高更此时的心境极为契合。1888 年高更第二次来到澎塔汶,在这里认识了年轻的画家艾弥尔贝尔纳,他们很快成为至交。贝尔纳年轻而热情的心灵,执着探索的精神对高更绘画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成为孕育高更画风的摇篮。 高更是通过贝尔纳认识梵高的。1888 年 10 月,高更从澎塔汶回到巴黎,在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的帮助下,在巴黎北部市区蒙马特尔举办了个人画展,但销售情况十分不好,梵高便约请他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去作画。两人虽然艺术见解不同,但彼此器重对方的绘画才能。梵高在阿尔租下一栋房子,想成立一个艺术的“未来画室”。为此,他邀请高更来担任画室之长。同时他还要求提奥每月寄给高更一笔钱来交换他的画,保证高更的基本生活。高更也想借此恢复病体,因此刚到阿尔的第二天,两人便开始作画。梵高当时正沉浸于点描法,高更则用“黄色系加上黄色”来劝阻梵高“紫色上加黄”,甚至指导梵高放弃忠实地模拟自然,而改以依循记忆作画。梵高的向日葵及阿尔的公园等作品均是采纳高更的意见而完成的,这些有益的帮助对于梵高日后画风的成熟颇有影响。 但正如高更所预料的那样,两个个性极为鲜明的艺术家走到一起,恰如针尖对麦芒,不时产生碰撞,发生争执,在绘画观念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高更在写给贝尔纳的信中说道:“梵高与我对事物的看法几乎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在绘画方面。梵高是浪漫派画家,我则崇尚原始自然。在色彩方面,梵高的绘画就如同蒙特切里一样,是在掺和颜料中获得的偶然,我却最憎恨任意混杂颜色”。同时,梵高在给提奥的信中写到:“我们的争论非常激烈,有时吵到精疲力竭,两人的脑子好像是放电后的电瓶”。高更和梵高的不相调和不仅是绘画意见的相左,按照高更的说法:他自己是一个“为原始太阳所燃烧的人类”,而梵高则是一个“为圣经所燃烧的人类”。高更知道自己和梵高“气质迥然相异”,不可能和平共处下去。因此高更说:“分离是痛苦的,但分离是必要的。” 高更和梵高就这样在对立中生活着,他们再谈论艺术理论是,梵高总是十分乐意充当听众,但当谈及肖像画时,双方意见总是相悖。第二年七月,梵高回到巴黎,因苦恼神经失常,遂即自杀身亡。高更与梵高共同的艺术生活虽然以这种惨烈的事而告终,但他们的友谊却没有中断。梵高曾在提奥的信中对高更的评价非常之高:“高更不仅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而且是个良师益友。” 摘编自高更画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从 1871 年开始,高更做了十二年的“星期日画家”,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也坚定了他从事绘画的信心。 B.高更虽然筹足了去澎塔汶的路费,走上了专业绘画的道路,但他那是并不清楚自己在绘画方面能否有所作为。 C.高更用“黄色系加上黄色”的方法指导梵高,帮助梵高完成了向日葵及阿尔的公园等作品,这对梵高画风的形成影响很大。 D.高更认为,在色彩方面,作为浪漫派的梵高的绘画是在掺和颜料中获得的偶然,这是崇尚原始自然的他难以接受的。 E.作为个性鲜明的艺术家,高更和梵高对肖像画的认识是相悖的,这导致他们的友谊和艺术生活最终以惨烈之事而终结。 (2)在做经纪人或画家之间,高更选择了做一名画家,原因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为什么澎塔汶会成为孕育高更画风的摇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高更和梵高的交往给了你那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答案】(1)(5 分)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项给 1 分;答 C、E 项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 刻板的生活阻碍了高更用敏感的笔触去捕捉灵感,他希望脱离乏味的世俗生活。社会的承认激起了高更对艺术的热望,高更觉得绘画才是他真正的事业。绘画可以使高更功成名就,而且能使他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3) 澎塔汶凄凉的风景与高更的心境契合,给了他创作的力量。澎塔汶残留的崇高艺术的遗迹,给了高更丰富的绘画灵感和线索。在澎塔汶与贝尔纳的相识,给了高更创作的激情和执着探索的勇气。题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4) 互相帮助,珍视友情。在生活上,梵高为高更提供基本的生活保证;在艺术上,高更提出建议,指导梵高绘画。彼此欣赏,学会倾听。虽然见解不同,但器重对方的才能;谈论艺术理论时,梵高乐意充当听众。互相碰撞,保持个性。在绘画观念上,坚持个人见解;保持自己的独特气质。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5 分,答出三点给 8 分;给满8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果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政府表示,对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绝对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中国的优先对外发展方向。 B.虽然公司处于初创时期,但我们可以向优秀的企业学习管理经验,从头做起,邯郸学步 ,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C.湖北省委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改革统筹工作,无独有偶 ,湖南、浙江也成立了同样的组织机构。D.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在学校的誓师大会上,高三同学踌躇满志 ,意气昂扬,表达了实现理想不懈努力的决心。 【答案】A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作为空手道黑带高手、哈佛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小提琴演奏家五岛龙和他的演奏一样散发着洒脱、浪漫的独特气质令人痴迷。 B.民众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新一轮反腐风暴中推出在线举报十分欢迎,认为纪检工作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拓宽了沟通渠道。 C.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引发社会矛盾,已经从人口问题演变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D.“玉兔”号成功登上月球表面,这一航天壮举启迪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众筹网顺势推出了“我想摸摸月球车”的爱心活动。 【答案】C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在维尼斯高中的五年我对素描产生了困惑。_,_。_,_。_,_,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我被委任的工作是提高学生的素描速度 作为教师团体的最新成员 然而无论我多么努力地教,学生多么努力地学 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会素描 不像大多数老师抱着只有有天赋的人才能画好的观点 他们还是觉得素描很难 A. B. C. D. 【答案】D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_,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_;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_,可以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被动捕捉型食虫植物,以自身的优势或特点来引诱昆虫,纹丝不动地就把昆虫囚禁起来,然后加以消化吸收;主动捕捉型食虫植物,则要通过自身的运动,将猎物捕获,再慢慢地消化。 【答案】是要被动物吃的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根据其捕捉猎物方式的不同 每写出一句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请用简约的文字对下面这条微博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 30 字。(5 分) 当代学者周国平 10 月 8 日发了一条微博: 昨夜过马路,被一辆疾驶的电动车撞倒,血流满面。到医院,脸颊缝了 16 针,颧骨 3 处骨折,可能要手术。医生问那个肇事者呢,我说当时就让他走了,看样子是个农民工,一不会给我治伤,二我不想让他赔医疗费,医生说你真宽容。这条微博是向大家告假,要休息几天。 【答案】略。 观点明确给 2 分;分析合理给 2 分;语句通顺给 1 分。每超 3 个字扣 1 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手术服。当他朝手术室快速走来时,男孩的父亲失控地对他喊道:“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难道不知道我儿子的生命正处于在危险中吗?”男孩的父亲并不知道,医生是在参加儿子葬礼的途中返回的。 别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折和磨难,其实你可能并不知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照 2013 年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