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传记题型分类及典例分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513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传记题型分类及典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高考传记题型分类及典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高考传记题型分类及典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概括筛选信息类 1.概括传记中叙写传主哪几件事情(人生经历);2.概括传主一生中取得的主要成就;3.概括传主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4.请概括 的原因.5.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有哪些因素,请简要分析7.传主的贡献有(包括思想和行为)(一)览全文 抓关键 阅读时要整体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如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相关事件。利用标题、首尾段(句)、过渡句、主旨句、中心句、评议句、关联词等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二)审题干 划区域根据题干信息,弄懂要考什么,并据此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划定相关文段区域。(三)去枝叶 定答案 在所划定的文段区间,根据题干设问方式,对语句信息进行处理,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当信息散点分布时,先罗列再合并同类项当信息集点分布时,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条理清晰语言凝练例题: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现实因素: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思想基础:他心中有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的志愿;他从小受到母亲关于爱国和做人的教育;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例题: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当他得知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时,他为了报效祖国,放弃即将得到博士学位,当即回国。他带领研究小组顶烈日、冒风雨勘察森林资源情况。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举家迁往甘肃,进行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此外,他还谢绝了巨额酬金。例题: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为了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果断回国。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他不惧艰险,深入实地考察,辛勤工作。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捐献家产和巨额酬金,主动提出减薪等。不为官位和金钱所诱。例题: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例题: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采取“人去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是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化整为零,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市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 例题: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 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化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二)传主形象分析类 方法1: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方法2: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方法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方法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答案模式:概括+分析(简述具体事例)(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有时只需概括)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梳理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与小说阅读相似)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2.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环境、场面) 表达技巧:对比、衬托、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 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传记中常见形象类型:潜心钻研的科学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家,追求卓越的教育家、艺术家、运动员,体现时代精神,传承爱国情怀的人物。例题: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例题: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原,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 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例题:吴良镛作为一代科学大师,身上具备多种素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有远大的志向,有不断探索深造的精神。吴良镛早年就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告别家乡,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后赴清华大学协助筹办建筑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能立足脚下的土地,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有特色的科学成就。行万里路,谋万人居,有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的愿望。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65多年来,到多个地区吴良镛带领他的同事、助手们上下求索、学以致用,始终保持强烈的激情,坚强的信念,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 强烈的爱国意识和高度的使命感,能站在民族和国家以及人类的高度,奉献自己的一生。他不顾年事已高,还在抓紧进行当时的一个研究课题,90岁了仍然忙碌工作,即使晚上也要处理教学事务,与研究生交流。(三)探究题 探究题命题的设问方式与角度:1. 对文本的内容或情节的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选材角度)2. 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结构角度)3. 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社会影响角度)4.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5. 对文中的句子理解进行探究 答题原则: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观点鲜明。“观点”常可从题干中得到,“论据”要注意在文本寻找。辩证说理分要点依次罗列分析。内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平凡中,说理婉转留有余地。把从文本中找来的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就能体现辩证思考的意识。探究的观点必须能从文本中找到依据。格式: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结合文本恰当分析,联系现实略作拓展一般技巧:观点+理由(内引外联,总分总)理由要分点阐述例题:在评价国人眼中的“误国者”李鸿章的时候,梁启超曾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你是否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看法一:同意梁启超的观点。 李鸿章29岁便显露才识,后又组建淮军并取得平叛的胜利,创办实业并取得一定实效,故“敬李鸿章之才”。李鸿章很早就认识到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要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却少有人共鸣,故“惜李鸿章之识”。 大清国每当存亡危急时,均要李鸿章承担最难堪之事,屡战屡败又全由李鸿章承担一切罪责,无人体谅李鸿章的处境,理解其良苦用心,故“悲李鸿章之遇”。 看法二:不同意梁启超的观点。 李鸿章以及洋务派的主张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没有起到强国的作用,故“才不真”。 李鸿章没有认清中国帝王统治的弊端,被朝廷支使,故“识不透”。 李鸿章的遭遇,除了朝廷的腐败统治之外,也有其自身屈从朝廷这重要的原因,故“遇不值得悲”。看法三:要辩证地分析。 李鸿章有才识,但是没能冲破时代的束缚,其才识仅服务于朝廷,故可认同不值得敬仰。 李鸿章有关于国家主权等的远见卓识,但这是纸上谈兵,难以实行,故可钦佩不值得惋惜。 李鸿章不是“误国者”,但又不是卫国者,故其遭遇可同情不值得悲伤。(必须围绕梁启超的三方面评价概括分析,搬用第二题答案不给分。)(四)分析句子类 开头句作用1.点明主旨,领起下文;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4.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即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提出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中间句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衬托作用。即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3.渲染烘托气氛。即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结尾句作用1.总结上文,突出中心;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1.弄清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还原语境)2.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表面含义3.句子中有运用表达技巧的,应点明其表达效果4.结合全文的人物形象与事迹,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例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运用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之情,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的作用。(5分)对所叙之事进行总结 肯定了所叙之事的价值和意义 包含着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效果:沈从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