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3395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 10级学前教育 姓名 窦建苗 学号 100301054028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科学合理地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过“白板”说,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板,家长就是第一个在白板上写写画画的人,这第一笔怎么写很重要,因为它指示着孩子成长的方向和道路。因此,家长应该这样:一 、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找机会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的历程,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权利,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家长要为孩子准备游戏场地和充足的游戏材料,尽量给孩子游戏的自由,同时家长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 父母只有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家庭中才可能有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应既是长辈,又是朋友、伙伴的关系。家长应经常跟他们同玩同乐、同活动同探索。应经常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和要求,给机会让孩子思考,父母要接受孩子合理的主张和见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向他们说明道理,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孩子做了错事,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遇到挫折时,要正面引导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予以表扬赞赏。对于家庭的事务及活动,应让孩子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如购物时听听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参观旅游、探亲访友都应让孩子参与。这样做,会使孩子体验到平等的满足,这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二、对孩子松管与严管相结合孩子的生活简单而深刻。简单意味着孩子生活的外显状态比较单一,无非是吃喝玩睡等日常内容;而其实质就是孩子不断学习各种经验,增长灵性和个性成长的过程,这正是孩子简单的生活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意义。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做一个教育爸爸和教育妈妈,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安排孩子的生活不是控制孩子的生活,应该符合合情合理的规则。合情是指这种安排合乎孩子成长的天性和年龄特点,合理是指生活的安排要合乎儿童预期社会化的目的和要求。 (一)、对孩子松管 家长对孩子的生活能力方面,要持一种宽放的培养态度松管,有意给予孩子创造做事和解决冲突的机会,从而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松管策略和行为就好比你给孩子指出了一条宽广的自由大路,孩子摇摇摆摆地走在上面,只要不出其左右太多,都符合这条规则,避免严格限制、包办代替的教养方式。松管的目的是造就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避免和消除依赖性人格形成的起点原因。松管不是放任不管、不负责任,而是家长有意识地降低、剥夺自己代替孩子做事的欲望,把孩子力所能及的机会还给孩子。如孩子一般地摔倒了,可以故意装着没看见,目的是给孩子有机会自己爬起来;允许和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里来玩,不干涉他们的活动;同时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教育,如告知行走规则、不跟陌生人说话等注意事项。松管的教育策略要突出强调三点:1、让孩子学会说“我要”。如在对待熟人给孩子吃东西这件事上,家长的态度是坦然教 育孩子,不必矫情。告知孩子:想吃就拿着,然后说谢谢;不想吃就不要,也说声谢谢。让孩子有自己正当表达真实想法和愿望的机会。2、让孩子学会不告状。在处理孩子冲突时,家长尽量不要参与,让孩子自己解决,不要养成凡事都依赖家长、老师解决的告状心理和告状行为。告状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它可能会助长孩子推卸责任、放弃自我或诋毁他人的习性。严格禁止孩子告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可以有意引导孩子选择告状以外的解决方法。如被别人不小心踩了一脚或抢了玩具有没有必要告状,如果不告状的话怎么办。当孩子处理矛盾的行为方式不恰当时,家长可以通过谈话、说理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如可以列举解决抢夺玩具冲突的几种办法:商量、交换、抢夺、转移注意,帮助孩子分析那种方法效果更好,以增长孩子独立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3、让孩子学会处理打架。打架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童年大餐,它是成熟的必经之路,无法如成人所愿地消失和避免。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打架要有宽厚的态度:打架可以帮助儿童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和处理伙伴冲突的技巧;可以让孩子感觉、认识到自己在伙伴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成为能够影响周围和受欢迎的人。对于一般性的打架,家长不要参与,更不要去找对方的价值,加剧矛盾。松管孩子是一门学问,对家长而言,在教育技巧、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表现方面,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二)、对孩子严管关系到儿童人格发展等做人方面、日常生活规范等方面,家长一定要从小抓起,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严管不是打骂、强制,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有原则地执行生活规范、做人规则,通过严格贯彻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落实从小养德的教育原则和目的,塑造孩子为人的良好品质。严管要从以下两点做起:1、严格执行日常生活规范。如遵守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按时吃饭,不随便吃零食;自己收拾玩具、练习叠被子;礼貌待客,见人会打招呼;接受别人送的礼物会主动表示谢意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把孩子引到有理有节的规范之路。2、教孩子学会从小事上苛求自己。家长对于关系到孩子品质养成的小事和问题,一定不可放松。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松管还是严管的策略,都必须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进行,才能保证其有效性。没有必要为年幼的孩子一本正经的上课,如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吃食品的时机,引导孩子识字;在外出的时候,可以根据所看所想,教孩子几个成语,如车水马龙、桃红柳绿等,如面对早晨的太阳,可以讲述地球运转的问题,告诉孩子为什么我们中国是早晨而在美国却是傍晚,以增进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当孩子闹情绪、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采取先冷却后处理的方式,平静对待孩子的发作,或者帮助孩子解开心中不解之处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榜样和楷模,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念修养和教子技巧,才能培养出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性几方面都健康的孩子。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三)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工作应进行指导对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也是实现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长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关于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还可以把属于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