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003157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和实践,为教学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前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实现多元信息性与语文人文性的有效碰撞,才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 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进入小学教育后,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同时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愿学、乐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学习的效率。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因此,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在教学小学第六册14课检阅,教学导入时,因为学生对检阅仪式没有直观的了解,所以我准备了我国2009年10月1日阅兵式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当开始放视频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果然被调动起来,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男同学看到视频则是非常的兴奋异常,我再趁机提问:这次检阅仪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都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的水平比平时高出不少,然后我再顺利引入本课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课文情境中去。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一课,作者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篇文章的第二段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荷花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谴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那鲜活的画面,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能力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文章是作者的心声,作者总要在文章中传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可从作者入手,搜集作者资料,引导学生去了解他的身世,了解他的生活环境,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心理。这就等于站在作者的视角放眼当前,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学和时间赛跑前,布置学生上网搜集关于作者林清玄的资料,了解他因为珍惜时间而所获得的成就,以及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珍惜时间的事例等,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朗读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言,丰富知识。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教材中大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地方连老师自己也读不好。由于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活泼的画面,把学生带到美妙的情境中去。如教学翠鸟时,第四自然段老渔翁说的话就是朗读的一个难点,如果读出老人的口气出来,学生就会觉得很有趣,也能体会出要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感情,这时适时播放示范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受到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所以语文素养的高低就能综合体现在写作能力上。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纵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不难发现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老师费尽口舌,想尽办法收效也不大。所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薄弱点。我担任的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年级练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在语文园地三“写自己”的这次习作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出示写作方法:先写自己的外貌,再写自己的爱好性格,最后写自己的优缺点。在描写外貌时,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并不多,于是又出示描写外貌的句子,描写爱好的段落等。最后出示几篇有关写自己的文章,以启发思路,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在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方面,将它们写下来。同时,选择一篇范文,围绕字、词、句、标点等进行修改,方便地进行增、删、变、换的指导修改,以节省课堂时间。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提供了众多的读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作者和读者沟通评价的平台,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能营造更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有了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那么他们就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在教学珍珠泉时,我运用课件的演示,引入情景。当电脑课件演示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如同一串串多彩的珍珠这一情景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太美了!”“真漂亮啊!”在这优美情景的烘托下,让孩子们说说心中的感受,如果你现在就在泉水旁,最想做什么?每个学生都很激动、兴奋,跃跃欲试:“我想喝一口泉水”“我想把泉水挑回家去喝”,还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泉水这么美,我想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著名风景区,让更多的人来感受泉水的美丽。强烈地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创造欲望,恰当地运用课件这种直观手段,不仅激起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一个民族因为创新而富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能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生动形象,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