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001272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人物访谈的几点心得吴菲分给我的题目是讲“人物采访”,而我能讲的仅是一点做访谈版的个人感受,不知道能不能对大家有比较实际的帮助。我一直觉得做我那个版,技术上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先准备资料,确定访谈对象,想办法找到他,说服他接受采访,然后去跟他坐下来谈,谈完了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最后形成一篇文章。但是里边有几个环节我觉得挺好的,就是说,从中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时,自己获得一些享受。(一),看资料是很艰苦但却充满意外收获的过程找资料我是用那种极笨的方法到电脑上去搜索,而且搜索出来多少我就看多少,有时候出来会是几千条。我是一个使“拙”劲儿的人,我担心要是没看完,可能就会错过了有用的信息。就这么看,然后觉得有用的就down下来,经常有的时候,相关一个选题、一个人我会看到十几万字的资料。这是网上下来的东西。然后如果他是一个作家,我找得到的他的作品我都要看,如果他是一个导演,他的电影我一定要尽量能看多全就看全。这样做的目的是,它能让我找到一个比较踏实的状态,这样我去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我可以不怵他,就是他说到什么我都知道,而且我会让他知道:“你的东西我了解得很透彻,你甭想糊弄我”。这个过程会非常地累,但是从中你会发现很有收获。很多东西你平时是不会关心的,比如民营企业,平时我不可能主动去找一本这方面的书来看,我可能一个字也看不下去。但是我要采访史玉柱我就必须去看。这样一来,等做完这个选题,以后再看到相关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对它不陌生了。这是让我特别满足的一个东西,你不仅完成了工作,它让你拿到这份薪水,同时你自己也丰富了,我觉得这该算一种挺赚便宜的状态。又比如我曾经想采访李银河,起因是“王小波5周年祭”。然后我就开始用我那种方式看她的资料,看下来的结果是,我发现我是接受了一次关于中国同性恋社会状态的补习。这些东西是平时你不会去主动了解的,你可能也没有这种机会。但是在准备采访的过程中你会高效率地吸收很多东西,包括更深的理性层面的东西,比如怎么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怎么认识这个社会,它们对于你的意义远远超出仅仅完成一个选题的层面。这就给我一个体会,咱们这份工作,它其实给予了我们很多的东西。你要尽量不把它看得太窄,你不要觉得“这是我这一周的一个任务”,我可能还不喜欢这个选题。就算是这样,我一向主张,有些东西可能是不可改变,但是态度总可以选择。你不必把自己置于一种很无奈、被迫害的状态,觉得是在做没有办法的事,只想赶快把它应付过去。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是可以有所得的,你也可以很享受。(二)给采访对象机会表现他比较好的、真实的一面做人物采访,事先的准备越充分自然越有把握,但是还有更多东西得靠现场去碰撞。有的时候那些人会让你都非常意外他会跟你说那些东西。比如我去年采访崔永元。那是很惊喜的状态。昨天郑直提到一点:“我希望采访的状态是很放松的,我是去跟他聊,而不是很急功近利地问完我要问的几个问题,然后拔腿就走”。我觉得这特别重要。我跟采访对象去聊的时候,我会顾忌很多因素。比如我会让他来挑选地方,我会让他自己选择能让他感觉舒服的环境,还有他感觉舒服的时间,他的作息时间你要照顾。有些东西甚至是很微妙的。宗旨就是,你要给采访对象机会很舒服地表现他自己。出于这个观点,我一直很抗拒“打上门去”的那种采访。我觉得这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强迫,尤其对一些岁数比较大,本身是很知礼的那种人。这其实也是某种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吧。因为你要对他做一个专访,其实他们是很被动的,国外要做这种访谈咱们是要给人家钱的。我一直这样认为,你对人家其实是一种打扰,你逼到脸上去让人家暴露他的思想,暴露他的情感。据说崔永元做完跟我的访谈是有点后悔的,真情流露有的时候对于一些成熟的人来说,他会觉得比较尴尬。所以我觉得对于咱们的采访对象来说,我们尽量要照顾他们的感受,给他机会让他表现他比较好的一面,真实的一面。当然有些人是需要你步步紧逼去跟他吵架的,因为必须要让他意识到你的份量。这是另一回事。但是尽量呢,你要特别善意地对待人,我相信人跟人互相的这种对待其实是交换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这是我一直让我自己坚持的一个东西。(三)珍惜每一个采访机会会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至于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很多情况下我真的认为就是一种较量。因为我跟这些人,一般没有什么前后的交往,你跟他的接触,也就在那一两小时,而两个人的彼此认识也就在一开始的半小时,从见面、大家落座到开始话题,大家对于彼此能进行一个什么程度的谈话相互考量。所以很关键。你要让他知道你是一个什么分量的人。我记得那一年我还是实习生,牛群在美术馆办他的摄影展。我采访现场,然后我说我要去做他一个面对面采访,人家好像是很施恩地给了我一个机会。1997年初,那天下大雪,华侨饭店。我进门的时候,牛群坐在饭店房间的床上,态度极其倨傲。我就去跟他聊。聊完了他恭恭敬敬地把我送出来。后来2000年,他办名人杂志,我去做访谈,去的时候他家里还有别的人,他跟人说:“知道吗,我摄影展那篇文章就是她写的。”这也一个体会,咱们要珍惜每一次采访的机会,这一次采访和你的文章要做到极致,要给他足够足够深的印象,让他永远都忘不了你,然后将来你就会非常方便。像牛群,他办了这个名人杂志,后来我找所有演艺界的人,我几乎都可以通过他。包括赵丽蓉逝世,到要发版的那天早晨主任跟我说要做赵丽蓉,最后就是用他拍的片子做了那个版。后来看电视,赵老太太的葬礼上,一些去告别的人手里就举着那个版。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你觉得找谁都特别难,其实开始做了以后,你会发现好多东西是联系得特别紧的,几乎是一通百通。所以你要抓住你每一个机会,你拿下了一个人,你可能就拿下了这个圈子里一片人。比如音乐,我印象挺深的,我做一次“三高演唱会”,认识了人民音乐的陈立,然后,古典音乐这块儿我几乎就没有问题,我再做今年格莱美、做谭盾他们这些东西我可以从他那儿得到极大的帮助。而他是王晓峰介绍给我的,王晓峰是金兆钧介绍给我的。金兆钧是国内流行音乐这一块儿最资深的一个乐评人,我最早采访他,谈罗大佑,谈崔健。后来我要做2001年的格莱美音乐奖,找他,他说欧美流行音乐得找王晓峰。到“三高”我再找王晓峰,他说古典我帮你找陈立。就这样,这些人都是通的,这个圈子最厉害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大家彼此知道,然后一说“这个记者采访过我,很不错,你跟她聊吧”,就这样这一片我就通了,音乐之类的选题我都有底儿了。所以每一个采访,你要特别用心,而且要给自己留余地。我不赞成南方那种要今天不要明天的采访方式,“反正我要把这篇稿子写出来,哪怕得罪你,顶多大家一辈子不见面“。但这个世界其实很小的,你这样有可能给你将来带来很多的麻烦。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选题、没有任何一项任务,值得你去牺牲掉你自己,你自己的声誉和原则。(四)对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要见人这件事,应该有敬畏之心整理录音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我是一个使“拙”劲的人,以前我全是自己做,而且我的方法是,每个字我都听下来,包括语气。这是非常痛苦的工作。崔永元那次我整理了21个小时,3万5千字。现在我得到部门里的帮助,我找了个人帮我听第一遍,她是用速录机,用一种专门的速录法。完了她给我一个盘,我再听一遍,这个时间比起以前是缩短了很多,以前21个小时干的活儿,我现在用8个小时可以再听一遍。这在我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东西,她听的时候她觉得根本不重要,她就给我闪过去了。其实不是,尤其是访谈,我认为这个人的语气,他的口头禅,他在哪儿犹豫、在哪儿笑、他的改口都是有信息量的。而且有很多人,他的语言是很有特色的,比如王朔这种人,你会觉得他那种表达精彩极了,那完全是你根据记忆重述所达不到的。像这种,你必须给他保留下来。所以,我会完整地给它听一遍,校正很多东西。一般一个最后3万多字的录音,第一遍别人帮我听出来是不到两万,我听完会再加出一万多字,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我想说一点,这是我的方式,但不一定是最对的方式。有人表达过,觉得我这样整理是浪费,有那个时间应该做更有意义的事。我想可能他是对的。但是我,至少目前,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最根本的是要过自己这一关,最终是要跟自己交待得过去。在我,这是我唯一能让我心安的方式,所以我只能这样做。我认为,我们对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要见人这件事,还是应该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前几天电视剧空镜子热播,然后南方周末对万方做了一篇很长的采访,一上来我就发现他们说的那些剧中人里面有一个人我不认识。因为那个电视剧我看了,小说我也看了,我当时很奇怪:这是个什么人?后来结合上下文我知道这是姜武演的那个角色叫潘树林,可记者写了一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字,差得还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我发现现在的记者真敢干,他根本没有看过这个电视剧,而且你听不清楚的名字你要问,你就问她“这几个字怎么写”,这是一定要问的,当时没有问你事后要打电话问。而他就敢给这么写出来。我就觉得这种东西吧,你可能这篇文章很精彩,但这种东西是饭里面的沙子,你吃到一口你对这个饭就不信任了。我是这样看的,我也是这样在阅读的。所以我不能对这个东西不认真。(五)身为记者,咱们至少应该比大多数人写得好一点儿写作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感觉,满大街这所有的人都是写过作文的,还有些人在大学里上过写作课,受到更多一点儿这种训练。那为什么最后是我们这些人,我们的文字就几千万人在看?我觉得做记者,不是因为说咱们有这个权利,或者用一个专业一点的话来说,是所谓有话语权的人,你就该在这儿写东西,大家就应该读你这个文章。我觉得这带来的不应该是得意,对于这个事实,我们还是应该有一点儿郑重之心的。就是,你还是要写得好一点儿,咱们至少应该比大多数人写得好一点儿。而且,你不能说“我能把这事儿写通顺”好像就可以了,我很崇尚文字,我觉得文字是应该给人快感的东西,它那种节奏感,然后它带给人的那种联想。我们还是要讲究一点,别让人觉得越读越没劲儿,越来越乏味。咱们这么长的文章从头看下来的话不太容易,就是说你得给他一点儿激励,给他一点儿,我说不上来一点儿什么东西,帮他看下来。至于文字能力,当然天赋很重要,那种文字感觉,有些人先天就是有,但是,也并不是你后天完全不可以去学习的。刚当记者的时候,老记者给我们讲,有的人学写作怎么学,他抄人家的稿子。当然不是说他去抄来作为自己的成绩,他用抄稿子去找那个感觉。我觉得这点非常地好。我从小有个习惯,看见一些好句子,我会愿意抄下来。我会去体会,然后我会在尽量快的时间中,找到一个机会给他用出来。从很多方面都可以学,比如说歌词,或者就是别人的文章。记得当年有一个电视连续剧叫八月桂花香,我抄下来它的主题歌,里面有一句是“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寂寞”。我特别喜欢那个“一城风絮”,连着好几年,每年4月写稿子我都会用这个词,我觉得这个词很漂亮,而且把京城四月春日的那个感觉写得淋漓尽致。所以就是说,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学习,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达到吧,关键你要有心去追求一下这种东西。当年我从宋燕的稿子里学“回转不休”,她是写他们去阿里,有一句话“山路回转不休”,第一眼看见我就觉得极美,后来我用把它在我对关山的访谈里,写他的文字给我震撼:“见到他时,他的文字还在我的脑海回转不休”。像这种东西我觉得,也没什么可丢脸的,你跟别人学没什么可丢脸的,只要你把它们用在恰当的地方。它会让你,你自己也会发现自己在进步。(六)你是什么人就写什么文章,所以功夫在诗外记得主任最早跟我说这个培训的时候,我说我可帮不上什么忙,我就会跟他们说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听音乐、看电影。主任说,这也可以谈啊。我的确是觉得这样。我一直相信一个人,他是什么人,他就写什么文章,他就做什么节目。所以像实话实说,那就是崔永元。而白岩松,我采访过他两次,我觉得他没什么毛病,但他就是那么一人,他就是不放松,他很努力,他要显得亲切,他要显得幽默,可是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紧张的人。所以,有的时候“功夫在诗外”,很多东西对人有很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喜欢看电影,电影对于我来说,它是很多不同的故事,超乎你身外和你经历的故事,他们可以给你更多的感受,让你眼界更开,看到各种各样人跟人相处的方式,而且被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还有比如说音乐,它会给你节奏感。我觉得文字是要有节奏感的。有时候咱们很多文章,你会觉得越读越没劲儿,越读越乏味,但有些人的文字,他从头到尾有一种神气在里面,有一种气质,有一种气韵在里边。写过诗的人他写的东西你是能看出来的,比如咱们的蔡方华,他原来是诗人,他写诗的时候叫橡子,他的文章你能看得出来有韵味在里边,你会觉得有一股气从头贯到尾,那种感觉是极舒服的。还有歌词,从歌词中有时候你能借一些很好的表达。当然更不要说小说了。书,那种印刷的书是要读的,这些东西,它会让你越来越感性,让你非常敏感。我觉得这些东西也是你写东西的时候,它让你的文章有,昨天刘峰说是有一种灵魂,就像一个人有性格,就是说它让你有一种气质在里面。这种东西无法言传,但是它在那儿。(七)如果机会尚未来到,先准备你自己还有一点我想说,是我这些年当记者一个体会,就是大家一定要,平时就要处心积虑,积累你自己,珍惜每一点机会,然后呢,不要太急功近利。我自己有一点经历,我开始当记者之后也是找不到方向很长很长时间,我觉得我很幸运最后我能做上这个访谈。这个版当年是赵维创的,非常好,而且做了很久,当时出来是很新颖的形式,就像现在开会大家言必称“新闻暗访”一样,当年访谈就有这样的力量。一直是她在做,直到1999年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赵维要做随队记者,这个版没人做了。当时主任也没想到我,最早他让蒋郦辛做。然后有一天忽然看见我:“哎,你还闲着呢!得,你去盯那个吧。”就是这样。这辈子你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来,所以在你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也同样要准备,就是说准备你自己。你不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比如这儿有一个主任的位置,我要当,然后才去一切为了它。有的时候你不知道最终目的在哪儿,你就是往前努力。然后,机会它会在适当的时候来,它会砸在你头上,你得接得住才行。我觉得现在小孩子们都很急,有的时候容易比较功利,其实那样并不是最聪明的方法,你就是拼命地储备你自己,像海绵一样地吸收那些东西,把自己准备成一个特别好的状态,到时候一有火花你就能放光。我知道从一个门外走进来的记者,这个过程非常难,对新记者,我的体会,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要很精心,很用功,你埋着头努力,哪怕是用笨劲儿,使拙劲儿,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不吃苦,将来可能不太可能优秀。只要你这么去做,你真的准备好了,然后你确有天分,你将来总会找到你合适的位置。北青报真的很好,新闻专题部这个集体也很难得,像我这样在人际关系方面很弱智的一个人在这儿能够活下来,而且这么不合规范的写作方式能够被认可下来,北青报有很宽容的空间给大家,而且这种氛围,比如部门内部的改革,组织内部的培训,都在给大家成长的机会,我们应该一起珍惜。从普利策特稿奖看目前专题新闻的类别、采访及细节写作赵维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普里策特稿奖作品选,这本书和意大利女记者奥利亚娜法拉奇的人物访谈一样,是我所读到的新闻作品中最给我以启发和震憾的,今天我想在这本书中摘出一些段落和例子,与大家奇文共赏,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发现不少过去被我们忽略掉的比较宝贵的东西。先说一下普利策奖对新闻的归类,共有十三项。从这些归类中我们可能可以发现一些在西方比较成熟的新闻样式。在这些样式中,有些是我们已经按照新闻规律默默地建设了好多年的,也有一些是我们还未自觉地意识到的,或者说是我们将来可以建设和尝试的一些方向。普利策新闻奖大致分为(可能在各媒体的报道中名称有区别):1公众服务新闻奖;2突发新闻奖或现场新闻奖;3调查研究新闻奖;4解释性报道奖;5一般地方新闻报道奖;6国内新闻报道奖;7国际新闻报道奖;8新闻特写奖;9评论奖或社论奖;10批评奖;11漫画奖;12突发新闻摄影奖;13特写新闻摄影奖。其中份量最重的是公众服务新闻奖。如何发展我们的专题类新闻报道,使之与新闻的发展逐渐相吻合,并且发现我们现在的一些报道样式的不足,从普利策对新闻的归类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1,比如突发新闻奖或现场新闻奖就不说了,它主要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性。我们现在前十六个版的很多条新闻主要就是这种样式;,值得强调的调查研究类新闻奖,这恐怕也是我们专题部目前做的比较早也比较集中的新闻样式:比如郑直报道、新闻暗访、新闻回访、记者调查、甚至公众调查、以及我们一直在做的各种周刊关注、周末关注及下周关注等版面。强调在新闻报道中的调查研究的价值和地位,探讨用科学或社会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去采集新闻,应该说是西方新闻界这二三十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大类新闻样式。所以,尽管我们也一直在做,但在调查手段和调查的科学方法上,应该说还有着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最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发展非常快的公众调查类新闻,已经衍生出许多种类出来。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和科学的抽样方法地运用是一种方法,也可以有小样本量的横向比较调查。新华社前几天在北京青年报上发了两个专版的十城市调查富康车销售,就是这种类型的尝试。再比如,当机场高物价被关注的时候,运用小样本量的横向比较调查方式所取得的调查结果,就要比大样本量或其它的报道方式更直接更能说明问题。所以,尽管调查研究类新闻我们已经和正在做着不少尝试,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不少方法可以借鉴进来,尤其是社会学的一些科学的调查方法。这一点,希望将来能听到更为专业的人的更为专业的一些见解。,是解释性新闻奖。在这个新闻样式上,我现在可以想到的文章比较零散,还不多,我们在版面的建设上基本还处于空白的状态。普利策前年和去年的该奖项分别被“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对社区酗酒的报道”的两篇文章获得。其实看我们现在的专题新闻,我们也在做着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但没有形成比较自觉的观念。比如我们在进行许多科技大新闻的报道或政治新闻的报道时,背景往往被我们有意识地压缩。但是恰恰是此类新闻,其背景往往可能正是新闻最有价值的地方。现在看我们的版面,如果说还能靠上点边的话,应该是课题新闻版,上一次开会时张延平总编提到的专门做一块背景新闻版,我认为也应该属于对这一类新闻样式的探讨。,公众服务新闻奖。这一类奖不太好理解,但据说它是普利策新闻奖中最重要的一项奖。其它奖都是发奖金,大约美元,只有这个奖是发金牌的。这个奖前年和去年的获奖作品涉及的选题分别是对“城市中智力残障者被忽视和虐待的报道”、“美国移民局滥用权力的报道”。如果套用我们现在的专题报道样式,可能只有青年周末的周末关怀要更像一些。我理解普利策奖之所以比较注重这个奖,可能是要强调体现西方新闻的一些价值观,比如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对政府权力的监督等。其实这一类新闻在北京青年报一直以来都是有传统的,比如我们曾经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爱心报道等等,但因为始终没有固定地建设和比较有节奏地策划,所以始终难以形成品牌。,再有一点我认为也很有意思,但不知道我们能否有空间进行尝试,那就是新闻漫画。之前我不知道,在美国的普利策奖中,漫画是作为一项独立的奖项存在的。这说明西方新闻对于漫画这种格式是非常看重,并且是独立于其它新闻样式之外的一种独立样式。我们过去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在头版有过小专栏,但不知道后来是什么具体原因就停了。漫画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样式,可能现在还要受到一些新闻环境的限制,因为漫画的一个本质是讽刺。但我想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们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也未必不是好事。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普利策特稿奖这本书里的一些采访和写作技巧。可能要用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整理时省略)。普利策的特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反映人或事,稿子竟能全由细节拼成,而目前我们所操作的专题新闻则习惯了用专家、讲道理,两相对比就显得后者空洞和概念化。1结构: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点启发是,一篇好的、流畅的特写或专题的结构,并不一定非得用我们贯常所见的平铺直叙的方式。这本书的许多文章格式甚至不惜借用小说的叙述格式。所以,什么样的格式适合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用什么样的格式是最流畅的,是需要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认真考虑一下的。2选题:我认为目前我们所操作和选择的新闻,大多是属于平面选题,跳动不大,这其中可能吴菲访谈和郑植报道有一定的特色。其实专题应是享有大空间的,也就是将时代背景下的大问题,以微观角度剖析,纵深的看,注重新闻与时代背景结合的新闻我们也可以尝试。这是我认为的立体化报道。比如,在这本书中有两篇文章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一篇是年的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土地上的生活:一个美国农场家庭。应该说这篇文章就是一个背景下的常态报道。文章开门见山就一下子道出了整个大事件的背景,很好地引入了农场的危机形势。统观这篇文章,都是对一对农场主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工作的细节描写,但通过一个加一个的细节描写,农场主人的思虑、迷茫、不满及无可奈何,一次又一次地跃然纸上。而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为“农场破产”这样一个大背景紧密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根本不罗列数字和专家观点。它只用客观描述,让人在细节中体会和最终思考。这种报道方式,给读者一个平等的视角和合理的思考空间,应该说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因为它从不试图去强加进专家的观点或统计数字。另外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艾滋病在哈特兰。这篇文章也是描述时代大背景下的一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最后日子。也是一篇“一叶知秋”的立体式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篇几万字的特稿,全部使用的都是细节,尤其是最后男主人公汉森的死,作者从未说过他与病魔如何搏斗这些套话,而是全用观察和描写。看这篇文章就会惊讶,通篇文章没有宏观分析、没有数字统计、没有理论,全部是一个细节加一个细节,但美国的同性恋和艾滋病的大时代背景却已经留在脑海中了。所以说,这种技巧才真得是千锤百炼的本事。3细节:这是这几天我们一直讨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但大家说得更多的在于“要用细节写作”,说得少的是“如何用细节写作”,所以我在这里想试着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些问题:“如何选择采用的细节?”“细节是如何得来的?”及“怎样写作细节?”1)如何选择细节?我觉得有一个关键,那就是:细节是为主题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采访时,不但要注意观察许多细节,而且写作时对细节是要有筛选的。比如特稿策普的最后一站()(省略),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首先,作者在对策普地追踪过程中,掌握了大量地细节,对策普这样一个岁的老人的健康状况有过详细的了解。然后,他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使策普的性格中珍惜生命、执著、甚至是倔犟、让人有些厌烦等等特征都跃然纸上。很明显这比直接用概括性语言效果要好得多。2)细节描写是层次递进的,可以选用具有递进关系的细节反复加深印象,就像剥洋葱一样地层层地剖开。还是策普的最后一站()(省略)。可以发现,作者对策普的健康和他对健康的在意是分层次描写的,而且这些细节是层次递进的,而不是单纯重复的。3)细节是准确的,是可以经得起反复阅读和核实的。在我们选择采用和写作细节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警惕,那就是文章中的任何一个不准确的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整篇文章的可信度。所以我认为细节一定要尽量还原现场,不允许想象,也要少使用形容词,但应当用最准确的动词。(比如的例子:省略)可以看出,准确、连贯的动词对细节的生动和传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细节可以用于巧妙的过渡,起到承转起合的作用。我们现在的新闻在段落间需要过度时,大多采用小标题来过度,这只是一种方法。比如(省略),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时间上的过度,作者只用了这样一个时间的细节描写,就使上下段落之间很自然、贴切地联在了一起。(省略),也是一个时间的对比完成了过度,而且加强了悲剧性的效果。5)细节是冷静、客观的。作者的感情一般隐藏在细节之后,而不直接表达出来。有时候读起这样的细节会感到作者的冷酷和无情,但你却无从怀疑它的真实性。比如、的例子(省略),在这篇名为中毒性休克的文章中,作者也就是这篇文章中得了中毒性休克的记者本人描写这个病带来的痛苦和残疾时,最只采用描写的方式。通篇几万字的文章读不到疼、恐慌、受不了等字眼,甚至对于自己的残肢和新生的稚嫩的肉芽都使用的是详细的描写,让人读来心惊肉跳,但又不产生自恋自爱的感觉。6)最后再顺便再说一下昨天我们谈到的科学报道的采访和写作方法。可能现在有一些人认为科学采访很容易出错,事实上我们在最近的科技报道中也出了一些错误。有些人认为这是科学家难打交道的原因,但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没有熟练地掌握“科学的提问和报道方法”才是更大的原因。其实科学家并不见得在性格上就比其他人就要较汁得多,之所以他们更在意文章中的一些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可能更像是他们的一个职业病,因为科学本身就训练出科学家性格的严谨,科学家的表述方法是论文式的表述方法,对于一些科学家来说,你想让他们就某一事物打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有时候真比杀了他们还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学方面的采访时,要下比社会新闻还要大的功夫和时间。首先是对专业的问题,事先一定要有专门的了解,然后才能去采访;第二,采访时要尽量弄清楚每一个问题,不要怕烦,也不要怕别人烦,其实对于你采访的科学家来说,一般他们都不怕给你普及知识,他们怕的是你没有弄明白就瞎写。这是他们的心理,所以要抓住这个心理尽量让自己搞明白。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深入浅出;第三,我们在定科学文章时,可能会引用一些论文。在处理引用论文上,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我觉得引用原理,使之得到口语化的表达,要比大段直接使用,更能引人入胜,更能避免枯燥无味,当然这也是要在自己已经明白的基础上,否则无从谈起。第四,如果必须引用数字,那就要善用对比,(省略),这样的对比可以赋予本来没有生命的数字以生命。宋燕补充:推荐两本书: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和帝国的回忆。如何做好本报的深度报道陈玉明一,什么是深度报道?对深度报道,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像对 “新闻”,大家基本上认可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个人认为,深度报道是相对于一般消息而言的。与消息的区别:# 新闻的五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 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第六要素:How如何。消息一般要求必须具备前四个要素;而深度报道除了应该交代前四个要素之外,是把经营的重点放在后两个要素上。# 消息追求速度,深度报道讲求深度。消息主要是讲述事实,而深度报道还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探求前因后果。就是深度报道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消息一般来讲,是平面的,而深度报道应该是立体的。消息一般主要包含一个层次,而深度报道要包含三个层次:怎么啦为什么怎么办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摆事实查原因找出路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 深度报道要求融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知识性以及文采于一体。深度报道是门综合艺术是消息、特写、评论的各种新闻样式的综合运用;是记者、编辑两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文字、图片、图表、标题、版式等新闻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篇幅相对较长是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征之一,但篇幅长的不一定就是深度报道。看一篇文章是不是深度报道,主要是看文章的内容是不是立体的、是不是多层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