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四综合实验题型概述设计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考点设计一个研究新问题的方案该知识不是学过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但两个量的测量方法或表示方法是学过的典例分析例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密度的关系思路点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实验
青岛专版2019中考物理Tag内容描述:
1、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 专题四综合实验 题型概述 设计探究性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考点 设计一个研究新问题的方案该知识不是学过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但两个量的测量方法或表示方法是学过的 典例分析 例 探究 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密度 的关系 思路点拨 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中都需要控制 改变密度 使用不同密度的物质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物体下陷。
2、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八物理研究方法,方法概述,1控制变量法:(1)在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2)在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保持压力的大小相同2转换法:磁场看不见,通过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认识到磁场的存在3分类法: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4放大法:为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柱变化。
3、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三讲物态变化 知识网络梳理 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 一 物态变化比较 二 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三 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四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中考重点考查的图象 物态变化这一讲中涉及了大量的图象 通过图象可以把有关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 本讲中我们学过的图象主要有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 凝固图象 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4、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十四讲内能 内能的利用 考点梳理过关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 常考类型突破 要点1分子动理论考查角度 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验证实验 类型1分子热运动 例1 做饭时向热汤中滴入香油 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为什么 热汤中滴入香油 因为热汤温度高 香油分子运动剧烈 所以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思路点拨 人们能闻到 香油味 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香。
5、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四讲光现象 知识网络梳理 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实像和虚像 常考类型突破 要点1光的直线传播 考查角度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一级实验考点 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类型1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例1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C 思路点拨 解此类题应搞清各种情景成因及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 激光准直 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
6、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六讲质量与密度 知识网络梳理一 质量 二 密度 三 密度的测量 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常考类型突破 要点1质量及其测量 考查角度 质量概念的理解 天平的使用方法 类型1质量概念的理解 例1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B A 将它熔化成铁水B 磨掉铁块一个角C 把它轧成薄铁片D 从地球运到月球 思路点拨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
7、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 青岛市二 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模拟冲刺卷 四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本试题分两卷 第 卷共两道大题 13个小题 第 卷共六个专题 14个小题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卷 现象 实验 结构 方法 本卷满分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满分18分 共9个小题 每小题2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下列做法中 正确的是 B。
8、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十七讲电功率 知识网络梳理 常考类型突破 要点1电能和电功 考查角度 电流做功的实质 电能和电功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计算电能或电功 例1 关于电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 电流做功越多 消耗的电能就越多C 用电能表可以直接测量电流做功的多少D 电流越大 电流做功一定越多 思路点拨 电流通过导体时做功 电流做功多少用电功表示 电流做功的。
9、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 专题二报告类实验 报告类实验试题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实验报告填写 要填写的内容有实验器材 原理 步骤 数据表格 图象 结论 方法和思维程序等 电学中还要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等 目的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实验的基本技能 此类试题涉及的实验共26个 按知识板块分三大类 一是声 光 热板块5个实验 二是力学板块10个实验 三是电 磁板块11个实验 一 声 光与热此板块实验共有5个 探。
10、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三讲机械能及其转化,考点梳理过关,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动能和势能考查角度: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判断能量变化类型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B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C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
11、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讲浮力,知识网络梳理,浮力,类型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角度: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图象;浮力测量方法:F浮GF.,【例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A可能与液体的密度1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2有关;C可能。
12、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九讲压强,知识网络梳理,【例1】小明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几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按图甲、乙、丙三种情况放在塑料泡沫上,分别进行探究实验(1)通过对甲、乙、丙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2)这种探究方法在物理学中叫控制变量法.(3)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塑料泡沫,可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海绵或细沙堆等来代替,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常。
13、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九讲电与磁,知识网络梳理,【例1】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A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磁现象,考查角度:磁体的性质;磁场的特点及方向;磁感线,思路点拨铜、铝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磁。
14、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讲力,知识网络梳理,【例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C)A物体间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常考类型突破,类型1力的概念,要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考查角度:力的概念:力的产生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考问答考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判断。
15、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八讲运动和力,知识网络梳理,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1运动和力的关系:,2.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物体不受力时一定静止,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高频考点,考查角度: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16、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六讲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梳理,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考查角度:实验电路的设计和实物电路的连接;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归纳;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作用【例1】现有下列器材:蓄电池(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
17、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五讲电流、电路、电压、电阻,考点梳理过关电流、电路、电压、电阻,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结构表格,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物质的导电性考查角度: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绝缘体的应用【例1】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D)A汽油和盐水B黄铜和石墨C人体和大地D塑料和陶瓷,【思路点拨】根据物质的导电性,把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18、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考查10种题型要素,把现象实例、看图问答、解释现象、应用联想四个题型要素合并为一个知识与实例对应每一小题考查一种题型要素,且每个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0种题型要素分析如下:,题型概述,【例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正确的是(C),典例分析,A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乙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
19、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五讲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梳理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常考类型突破,要点1透镜对光的作用,考查角度:给出特殊的三条入射(或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或入射)光线;设计验证性小实验类型1透镜的作图【例1】根据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中所给出光线的特点,然后结合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规律得出答案。
20、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七创造与探究,一、归纳式探究题型概述此专题需要学生从表格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利用等价变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物理研究方法进行解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典例分析【例】归纳式探究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较软,反之比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