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8218972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 要传统的体温测量仪器大多是采用物理原理,大多数是根据水银等随温度升降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原理设计的,通过读取刻度值来判断温度值,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使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且测量所需要的时间较长【1】。为了解决快速测量和高精度的问题,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案,本系统是由TS118-3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6位双信道串行A/D高精度放大器AD7705、STC89C52单片机、LCD1602液晶显示器、DS1302时钟电路和报警电路等构成,从而实现了非接触式红外快速测温的目的,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测量出人体的温度,当测得的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即自动启用报警电路进行超标报警,并且还能显示当前测温的时间。运用比较方便,功能较多。本文对该系统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讨论了红外线非接触式体温测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同时设计出了电路图和程序流程图并编写有程序控制。由于利用了单片机及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使得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关键词: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非接触测量;A/D转换器;STC89C52单片机A Design Of IR-style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Student:xxx Teacher:xxxAbstract: Most of the conven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s is the use of physical principles, most of the mercury with th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movements of the nature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by reading the scale value to determine the temperature, this method is not very convenient to operate, use of more limited, and the longer time required to measure【1】.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pid measurement and high precision, the design of a new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ogram,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s TS118-3, 16-bit dual-channel serial A / D precision amplifier AD7705,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LCD1602 LCD monitor, DS1302 clock circuit and alarm circuits, etc., in order to achieve a rapid non-contact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urposes, it can be accurat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when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setting range enabl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alarm circuit excessive alarm, and also displays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of the time. The use of more convenient, more functions. This article made specific to the system design discussed non-contact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rinciple, carried out the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Also designed the circuit and program flow chart and to prepare a program control. The use of the MCU and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control system makes all aspects of system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Key words: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non-contact measurement; A/D converter; STC89C52 MCU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 论11.1 引言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22. 红外测温原理32.1 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理论依据32.2 人体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42.3 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42.4 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63. 总体设计83.1 设计方案与论证83.1.1 传感器的选择83.1.2 放大器的选择83.1.3 显示部分的选择83.2 测量原理94 硬件电路的设计104.1 设计思路104.2 传感器114.2.1 红外传感器结构114.2.2 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特性114.2.3 环境温度补偿124.3 测量电路124.3.1 AD7705简介和应用134.3.2 信号处理电路174.4 时钟电路184.4.1 DS1302芯片介绍184.4.2 DS1302时钟信号设置模式194.4.3 DS1302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204.5 控制电路204.5.1 STC89C52主要性能介绍204.5.2 最小系统电路224.5.3 外界时钟源电路224.5.4 复位电路234.6 LCD1602液晶介绍234.6.1 端口的定义244.6.2 操作时序图254.6.3 指令说明254.7 报警电路285. 软件设计295.1 设计思路295.2 测量原理295.2.1 环境温度Tamb的计算295.2.2 目标温度Tobj的计算305.2.3 滤波程序的设计315.2.4 数据格式转换325.2.5 时钟子程序345.3 程序流程图356. 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366.1 测试方法366.2.1 硬件测试366.1.2 软件测试366.2 数据分析377. 结 论38致 谢39参考文献40附 录141附 录254附 录355附 录4561 绪 论1.1 引言 在临床医学中,体温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生理参数。病人的体温为医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生理状态的各种信息。传统的水银式体温计和电子式体温计是通过口腔、腋窝、直肠等直接接触体表来测量人体的平均温度。其缺点是测量时间比较长,受测量位置的影响较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对人体体温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一种更加安全、方便、卫生的非接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人体温度。红外辐射式体温仪应用红外线辐射测量原理实现了人体体温的非接触测量,非接触式人体体温测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法,该测量装置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威胁。现在市场上普遍应用德国TS118-3表面温度测量传感器,用其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体温仪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安全的特点,市场应用前景广泛。在2003年全国防“非典”斗争中,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863计划高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红外技术应用于非接触式测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短时间内开发成功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打开了国内“非接触式测量”的新篇章,但这种装置受一定因素影响,测量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校正。在国外,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已经非常先进了,自1999年就有很多国家致力于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到现在为止,很多国家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美国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有关红外测温仪的计量标准,美国雷泰公司生产的ST系列红外测温仪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于红外测温仪测温范围宽,除了用于人体温度检测外,还可用于电器的红外测量、供暖的红外测量、运输汽车维修时的红外测温等各个领域。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本文设计的红外快速测量人体温度的装置,是由TS118-3红外温度传感器、双信道A/D转换器AD7705、STC89C52单片机、LCD1602液晶显示屏、报警和时钟电路等电路组成,从原理的设计到方案的论证,最后到实际制作和调试,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式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并备有各种选件和计算机软件,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种型号及规格。 红外检测技术是“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红外检测是一种在线监测(不停电)式高科技检测技术,它集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于一身,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红外辐射),将其热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从而准确判断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红外诊断技术是通过吸收这种红外辐射能量,测出设备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分布,从而判断设备发热情况。目前应用红外诊断技术的测试设备比较多,如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等。像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利用热成像技术将这种看不见的“热像”转变成可见光图像,使测试效果直观,灵敏度高,能检测出设备细微的热状态变化,准确反映设备内部、外部的发热情况,可靠性高,对发现设备隐患非常有效。目前,我国也在研发一种体积小,成本较低,又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干扰的人体红外测温仪,对医学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由于医学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一般的温度计己经满足不了快速而又准确的测温要求,例如车站和机场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进行人体温度测量。虽然现在国外这种测温的技术都比较成熟,但是国内这方面的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进行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从而有力地控制和预防诸如甲流、非典之类型的特殊疾病的传播,急需设计一种测温速度快,准确率高的测温仪。针对一般的工业使用的红外测温仪的精确度不够高,我们根据这种红外线测温的原理,通过关键器件的选择、瞄准系统的设计以及温度补偿的自动调节来提高红外线测温仪的精确度,从而设计了一种用红外线测温系统,用于对于人员密集且流量大的场合进行快速的人体温度测量。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本课题研究的是红外式人体温度测量系统,主要是通过红外传感器TS118-3采集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能量,将其转换成电压值,通过模数转换后得到对应的数字量,再由单片机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得到人体的温度,用液晶显示其处理结果。另外还增加了时钟电路,显示当前测量的时间。重点是信号传输的抗干扰,数据的处理,测量的精度要控制在0.1左右。2. 红外测温原理2.1 人体红外测温仪的理论依据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密度与物体本身的温度关系符合辐射定律。红外辐射原理辐射定律: (2.1)式中:为辐射的出射度数,单位:;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为物体的辐射率;为物体的温度,单位;为物体周围的环境温度,单位。测量出物体所发射的,就可得出人体温度【1】。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温度测量仪表叫红外温度仪。这种测量不需要与被测对象接触,因此属于非接触式测量。在不同的温度范围,被测对象发出的电磁波能量的波长分布不同,在常温(0100)范围,能量主要集中在中红外和远红外波长。用于不同温度范围和用于不同测量对象的仪表,其具体的设计也不同。根据式(2.1)的原理,仪表所测得的红外辐射为: (2.2)式中:为光学常数,与仪表的具体设计结构有关;为被测对象的辐射率;为红外温度计的辐射率;为被测对象的温度(K);为红外温度计的温度(K);它由一个内置的温度检测元件测出。辐射率是一个用以表达物体发射电磁波能力的系数,数值由0至1.0。所有真实的物体,包括人体各部位的表面,其值都是某个低于1.0的数值。人体主要辐射波长在910的红外线,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表面温度。由于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不被空气所吸收,因而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能量精确地测量人体表面温度。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表面温度。红外温度测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测试速度快。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2.2 人体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总体上来说,测温范围、显示分辨率、精度、工作环境温度范围、重复性、相对湿度、响应时间、电源、响应光谱、尺寸、最大值显示、重量、发射率等都是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1、确定测温范围: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每种型号的测温仪都有自己特定的测温范围。2、确定目标尺寸: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辐射比色测温仪)。对于单色测温仪,在进行测温时,被测目标面积应充满测温仪视场。否则背景会干扰测温读数,造成误差。对于双色测温仪,其温度是由两个独立的波长带内辐射能量的比值来确定的。 3、确定距离系数(光学分辨率):距离系数由D:S之比确定,即测温仪探头到目标之间的距离D与被测目标直径之比。如果测温仪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必须安装在远离目标之处,而又要测量小的目标,就应选择高光学分辨率的测温仪。光学分辨率越高,测温仪的成本也越高。4、确定波长范围 :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决定测温仪的光谱相应波长对于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变化的发射率。5、确定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表示红外测温仪对被测温度变化的反应速度,定义为到达最后读数的95%能量所需要时间,它与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及显示系统的时间常数有 关。6、信号处理功能:鉴于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所以要求红外测温仪具有多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7、环境条件考虑: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应予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甚至引起损坏。8、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标定: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2.3 影响温度测量的主要因素及修正方法影响红外人体测温仪的因素有:测温目标大小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测量温度时的环境因素、强光背景里目标的测量和温度输出功能。1、测温目标大小与测温距离的关系:在不同距离处,可测的目标的有效直径D是不同的,因而在测量小目标时要注意目标距离。人体红外测温仪距离系数K的定义为:被测目标的距离L与被测目标的直径D之比,即K=L/D。 2、选择被测物质发射率:人体红外测温仪一般都是按黑体(发射率=1.00)分度的,而实际上,物质的发射率都小于1.00。因此,在需要测量目标的真实温度时,必须设置发射率值。物质发射率可从辐射测温中有关物体发射率的数据中查得。3、测量温度时的环境因素: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应予考虑并适当解决,否则会影响测温精度。本设计中正是利用了PM61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可以补偿温度起伏的作用,实现准确测温。 4、强光背景里目标的测量:若被测目标有较亮背景光(特别是受太阳光或强灯直射),则测量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因此可用物体遮挡直射目标的强光以消除背景光干扰。 5、温度输出功能:首先模拟信号输出:05V,15V,010V,0/420毫安,可以加入闭环控制中。其次高报警、低报警:在生产过程中要求控制温度在某个范围里,可设置高,低报警值。高报警:在高报警设置打开的情况下,当温度高于高报警值,相应的LED灯闪烁,蜂鸣器响,并有AH常开继电器接通。由于在温度测量时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外界环境会对测温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所以要对环境温度有一个修正。 由2.1节辐射公式可得出热释电传感器的响应公式为: (2.3)式中:为与热释电响应特性及物体表面发射率有关的常数,为物体表面温度,为环境温度。根据表达式(2.3)可以得到不同的标定公式: (1)简单关系式,即 (2.4)式中:,应用此公式所作的标定实验结果见表1,表中数据表明, 不仅与 有关,还与 有关。 (2)多项式,即 (2.5)令 (2.6)取三项,其实验结果表明,要使测温仪满足一定的精度,测温时的环境温度和物体表面温度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环境温度=30,物体表面温度在180以上时,读数误差较大。由下表2-1可知:首先应该对物体表面温度分段定标,因为测量范围较大,所以不同段的标定系数相差很大。实际应用中每隔510就必须标定一个系数,当采样电压峰值落在此区间时就选择该系数。然后再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对已选出的标定系数进行修正,达到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仍然能够准确测温的目的。 分析表2-1可知,当物体表面温度较低时(78以下),环境温度对修正系数的影响较大。所以对此温度范围的物体必须进行环境温度对标定系数的修正。而当物体表面温度较高时,则修正系数基本由物体表面温度决定,这样系数就不必再依环境温度进行校正。这就减少了标定系数的复杂性。下表为表2-1:表2-1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标定系数标准温度()环境温度()测量值(V)系 数 Ka(V/)34.00 26.0 2.613 3.061 26.5 2.605 2.879 27.0 2.588 2.70478.00 26.0 2.960 17.57 26.5 2.948 17.47 27.0 2.925 17.44120.00 26.0 3.392 27.71 26.5 3.388 27.59 27.0 3.384 27.482.4 人体红外线测温仪的特点人体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能量的大小来测量其体温的仪器。测温仪内部的灵敏探测元件将采集的能量信息输送到微处理器中进行处理,然后转换成温度读数显示。所以人体红外测温仪具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测量:它不需要接触到人体,只需在额头前方5厘米左右测温即可,而且红外探测器只需感应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因此,不会干扰人体,也不会为人体带来损伤。2、测量范围广:因为人体红外测温仪是非接触式测温,所以测温仪并不处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场中,而是工作在正常的温度或测温仪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的,所以测量范围比较广。3、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间快。红外探测器中灵敏元非常灵敏,只要接收到目标红外辐射即可在短时间内定温。4、准确度高:人体红外测温不会与普通测温一样破坏物体本身温度分布,因此测量精度高。5、灵敏度高:只要人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量就有较大改变,易于测出。而且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6、体积小,方便携带。7、受外界环境温度干扰较小:由于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探测器是带补偿电路,所以它可以补偿外界环境温度的高低起伏。3. 总体设计3.1 设计方案与论证3.1.1 传感器的选择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传感器主要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电偶构成的红外传感器和集热电偶、热敏电阻于一体的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通过吸收人体红外辐射的红外线能量,通过模数转换将其转化成电压值,以便能够测量。一种是内部只由热电偶构成的红外传感器,如LHI778传感器,测量的是目标物体与环境温度的差值,真实的测量目标温度是要外加环境温度补偿电路,该方法的优点是传感器价格便宜,但是电路相对复杂,不易制作。另外一种是集热电偶和热敏电阻于一体的红外传感器,如TS118-3,该传感器的优点是精度高,电路设计简单,缺点是价格比较贵。考虑到制作的可靠性和电路的可制作性,最终选择了第二种红外温度传感器TS118-3。3.1.2 放大器的选择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只有1mV左右,输出的电压值比较小,因此单片机不能直接进行采样,所以必须经过放大后,单片机才能进行采样。放大器可以由单个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从而达到放大的目的,缺点是这种方法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大,并且数据也不稳定。经过比较多款A/D转换器的综合性能,最终选择了一款16位高精度的双通道并且增益可调的A/D转换器,该芯片的好处是既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又能进行模数转换,并且带有两个输入通道,串行输出。使得电路的设计变的非常简单。3.1.3 显示部分的选择显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数码管,另一种就是液晶。由于加上了时钟电路,如果用数码管显示,不仅是电路结构变得很复杂,而且看起来很凌乱,功耗较大。液晶显示屏正好可以克服这点,显示部分看来来直观简洁,耗电量较少【8】。综合电路的结构、显示效果和耗电量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LCD1602液晶显示屏。该显示屏具有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丰富、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3.2 测量原理自然界一切温度都是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辐射包括红外波段在内的电磁波,其辐射能量密度与物体本身的温度关系符合普朗克(Plank)定律。人体主要辐射波长在910um的红外线,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表面温度。由于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不被空气所吸收,因而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能量精确地测量人体表面温度。人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测量人体表面温度。红外温度测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测试速度快,1秒钟以内可测试完毕。由于它只接收人体对外发射的红外线,所以没有任何其它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因此对人体无任何害处。4 硬件电路的设计4.1 设计思路所有的物体都会向外发射红外线,发射功率正比于物体表面温度,人体向外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在910um,为此我们选用了德国HL-Planartechnik公司生产的TS118-3型无接触式表面温度测量传感器,将吸收到的红外线能量转换成热量,而内部的热电容把热量成比例地转换成电压输出,输出的电压经过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变成单片机能处理的数字量,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算法运算将其换算成相对应的温度值,再传送给液晶显示屏显示。如果测量温度超过了设定的人体正常体温的上下限值,则电路自动启动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功能的多样性,还配备了时钟电路显示当前的测量时间,便于测量人员记录测量的时间信息。该系统主要是由红外温度传感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单片机最小系统,液晶电路,时钟电路,键盘电路和报警电路等其它外围电路部分构成,系统框图如图4-1所示。STC89C52单片机传感器A/D7705LCD1602DS1302蜂鸣器按键图4-1 系统框图该系统的测量原理为:传感器探测到人体辐射红外线后,传送到A/D 7705转换器经放大、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对该数字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最后输送到LCD1602进行显示。DS1302给单片机提供外部时钟,通过键盘电路可以调整LCD1602显示的时间和设定人体温度的范围,当测量的温度超过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则系统会自动启动报警,提醒测量着注意。由于时钟电路外带电源,所以在单片机系统断电的时候,时钟电路仍能正常工作,满足了许多需要RTC的场合。4.2 传感器4.2.1 红外传感器结构红外传感器是红外体温计的关键部件,它是由温差热电堆和热敏电阻两部分构成的。热电堆是用半导体集成电路(IC)工艺和微机械电子(MEMS)工艺制造的,它可以等效为多个热电偶串联。而热电偶是由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相连接组成的,热电偶有冷热两个端点,在测量物体的温度时,热端与被测物体接触,冷端与测量仪表接触,热电偶的同种导体上会因为存在温度梯度而产生汤姆逊电动势,两种金属的连接处会因为电子密度差而产生珀尔帖电动势,所以在热电偶的两端会产生温差电动势。在红外传感器热电堆的热端贴有热量吸收器,它用来吸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并转化为热能。通过热电堆把辐射红外线的功率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其外部机构如图4-2所示,红外温度传感器我们选用TS118-3,TS118-3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环境温度补偿范围为-40100,比较适合测量体温。TS118-3内部结构如图4-3所示。图4-2 TS118-3外部结构图 图4-3 TS118-3内部结构4.2.2 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温度为T的物体,其单位元面积在全部波长的辐射功率可以表示为:PKT4其中:K是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是物体的发射系数,在0-1之间。当用于红外传感器测量温度时,考虑到红外传感器热电堆另一端的环境温度,由热平衡方程,于是红外传感器其吸收的净热功率为:P=K/(T4-0T04)其中:K/是一常数(由传感器决定),和0分别为被测物体和传感器材料的发射系数,T和T0分别是被测物体温度和传感器的环境温度。由此可得出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为:U=SK/(T4-0T04)其中:S是传感器的敏感度(V/W)。由传感器本身决定。由于实际传感器只测量一定的波长范围并且其敏感度只有在一定的波长范围才可以看成是常数,所以上式可以进一步修正为:U=SK/(T4-0T04-)由此可以看出,当环境温度一定时,红外传感器其输出电压与被测物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线性关系。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物体的温度时单调的,即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被测物体的温度是一一对应的,由此可以通过测量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被测物体的温度。由于环境温度时可变的,所以还要进行环境温度补偿。4.2.3 环境温度补偿热电堆输出端的电信号是反映热电偶冷热两端的温度差,也就是被测物体与热点对冷热端的温度差,而不是反映被测物体的真实温度。因此,还要进行环境温度补偿,也就是要测出热电堆的冷端温度。环境温度补偿是通过红外传感器中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完成的。它的阻值随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此通过测量其阻值就可以得知环境温度。4.3 测量电路测量电路由双通道16位串行A/D转换器AD7705构成,原理图如下图4-4。高精度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信号图4-4 测量电路方框图测量电路对所探测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送给单片机,再由单片进行特定的处理。测量电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热电堆信号的处理;另一方面是热敏电阻信号的处理。热电堆输出的信号直接是电压信号,所以不需要进行其它处理,就是直接将其信号放大处理得到使A/D转换器能够检测分辨的电压信号就可以了。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信号随其电阻值的变化,将电阻值的变化转换为相对应的电信号。4.3.1 AD7705简介和应用在本设计中选用的AD7705集成模块是AD公司推出的16位-A/D转换器,可用于测量低频模拟信号。该器件可以接受直接来自传感器的低电平的输入信号,然后产生串行的数字输出。利用-转换技术实现了16 位无丢失代码性能。选定的输入信号被送到一个基于模拟调制器的增益可编程专用前端。片内数字滤波器处理调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片内控制寄存器可调节滤波器的截止点和输出更新速率,从而对数字滤波器的第一个陷波进行编程【2】。这种器件带有增益可编程放大器,可通过软件编程来直接测量传感器输出的各种微小信号。它包括自校准和系统校准选项,以消除器件本身或系统的增益和偏移误差。AD7705具有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自校准等特点,因而非常适合于工业控制、仪表测量等领域。具有两个全差分输入通道。在本设计中非常实用,只需要1片AD芯片就能满足需求,节约了硬件成本。(1) AD7705的主要特点如下:具有16位无丢失代码;非线性度为0.003%;增益可编程,其可调整范围为1-128;输出数据更新率可编程;可进行自校准和系统校准;带有三线串行接口;采用3V或5V工作电压;AD7705的引脚排列如图4-5所示。图4-5 AD7705的引脚排列(2) 各引脚的功能说明如下: SCLK:串行接口时钟输入端; MCLK IN:芯片工作时钟输入,可以是晶振或外部时钟,其频率范围为500KHz到5MHz; MCLK OUT:时钟信号输出,当用晶振作为芯片的工作时钟时,晶振必须在MCLK IN和MCLK OUT 之间。如果采用外部时钟,则MCLK OUT可用于输出反相时钟信号,以作为其他芯片的时钟源,该时钟输出可以通过编程来关闭; /CS:片选段,低电平有效; /RESET:芯片复位端口,当该端为低电平时,芯片内的接口逻辑、自校准、数字滤波器等均为上电状态; AIN2(+):为第2个差分输入通道的正端;AIN2(-):为第2个差分输入通道的负端; AIN1(+):为第1个差分输入通道的正端;AIN1(-):为第1个差分输入通道的负端; REF IN(+):为参考电压的正端;REFIN(-):为参考电压的负端。 DRDY:A/D转换结束标志; DOUT:转换结果输出端;DIN:串行数据输入端;(3) 读写时序AD7705可以直接与单片机进行接口,用到的数据线有片选/CS、串行时钟输入SCLK、指令或数据输入DIN以及转换结果输出DOUT等,只有在状态信号DRDY指示输出数据寄存器的数据准备就绪时,单片机才可以读取转换结果,图4-6和图4-7分别给出了读写数据周期的时序图【9】。图4-6 AD7705读数据时序图图4-7 AD7705写数据时序图(4) 片内寄存器AD7705内含八个寄存器,分别为通信寄存器、设置寄存器、时钟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测试寄存器、偏移寄存器、增益寄存器和空操作寄存器。其对芯片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先从写通信寄存器开始,当上电复位后,芯片的等待指令数据即被写入通信寄存器,寄存器地址如表4-1所示,通信寄存器的格式如表4-2所示。表4-1 AD7705寄存器地址RS2RS1RS0寄存器寄存器位数000通信寄存器8位001设置寄存器8位010时钟寄存器8位011数据寄存器16位100测试寄存器8位101无操作/110偏移寄存器24位111增益寄存器24位表4-2 AD7705通信寄存器格式/DRDYRS2RS1RS0R/WSTBYCH1CH0(0)(0)(0)(0)(0)(0)(0)(0)格式中括号内的数字为上电复位的缺省值,左边为最高位,右边为最低位。具体说明如下:/DRDY:写操作时,必须把“0”写到此位,以保证对通信寄存器写操作的顺利完成。若将“1”写到此位,则后续的各位将不能被写入该寄存器;RS2RS0:寄存器选择位,用于选择下次操作要访问的寄存器,常用的寄存器有通信寄存器(000),设置寄存器(001)和数据寄存器(011)等;R/W:读与写选择,用于指明下次对寄存器的操作是读还是写;STBY:等待模式,写“1”时器件处于等待或掉电状态,此时电流约为10uA,写“0”时为正常工作模式;CH0、CH1:输入通道选择,对应关系如表4-3所示。 表4-3 CH1、CH0关系对应表CH1CH0AIN(+)AIN(-)校准寄存器对00AIN1(+)AIN1(-)寄存器对001AIN2(+)AIN2(-)寄存器对110AIN1(-)AIN1(-)寄存器对011AIN1(-)AIN2(-)寄存器对2(5) 设置寄存器设置寄存器也是一个8位寄存器,该寄存器必须先在通信寄存器中选择后才能进行读或写,它主要用于选择工作模式和输入增益,控制字如表4-4所示。表4-4 设置寄存器控制字MD1MD0G2G1G0B/UBUFFSYNC(0)(0)(0)(0)(0)(0)(0)(1)MD1和MD0为工作模式控制位。MD1、MD0=00:正常工作模式,转换器进行正常A/D转换;MD1、MD0=01:自校准模式,一次完成零标度和满标度校准;MD1、MD0=10:零标度系统校准,零基准电压由外部提供;MD1、MD0=11:满标度系统校准,满标度电压由外部提供;G2 G0:为增益控制位,增益对照表如表4-5所示。表4-5 增益对照表G2 G1 G00 0 00 0 10 1 00 1 11 0 01 0 11 1 01 1 1增益设置1248163264128B/U:单极性/双极性选择,为0表示双极性工作,为1表示单极性工作;BUF:缓冲器控制,为0表示片内缓冲器短路,为1表示缓冲器串入通道;(6) 时钟寄存器时钟寄存器是一个可读可写的8位寄存器,主要用于设置输出更新速率。具体控制位如表4-6所示。表4-6 时钟寄存器ZER00ZER00ZER00CLKDISCLKDIVCLKFS1FS0(0)(0)(0)(0)(0)(1)(0)(0)CLKDIS:主时钟禁止位,为1时禁止MCLK OUT输出;CLKDIV:时钟分频位,为1表示2分频,为0表示不分频;CLK:时钟选择位,当主频为1MHz时,CLK置0。(7) 数据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是一个16位的只读寄存器,用于存放AD7705的最新转换结果。4.3.2信号处理电路本设计中选用了高精度16位高精度A/D转换器,其分辨率相当高,高达76uV,所以在转换电路中不需要用电桥,只需要用电阻串联分压就能满足要求了。采用100K电阻与其串联分压,令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电源用直流5V电压供电,则其电压计算公式为:U=5通过对输出电压的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信号,经过运算查表就可得出对应的环境温度值了【10】。传感器TS118-3和AD7705的具体连接电路如图4-8所示。图4-8 信号处理电路图4.4 时钟电路该系统主要功能是测量人体温度,为了使其功能的多样化,显示的丰富性,为此另外配置了时钟控制系统,由DS1302芯片和外界晶振提供晶振的时钟源,外接的纽扣电池能保证主电源掉电的情况下,时钟芯片仍然能正常工作,并保存数据,当再次启动系统时,单片机会自动读取时钟芯片内部存储器中的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的时间。4.4.1 DS1302芯片介绍DS1302 是DALLAS 公司推出的涓流充电时钟芯片内含有一个实时时钟/日历和31 字节静态RAM 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闰年的天数,可自动调整时钟操作,可通过AM、PM 指示决定采用24或12小时格式,DS1302 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仅需用到三个接口线,一个是RES复位,第二个是 I/O 数据线,最后一个是SCLK串行时钟,时钟中RAM的读、写数据是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通信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3】。DS1302是由DS1202改进而来增加了以下的特性:双电源管脚用于主电源和备份电源供应Vcc1为可编程涓流充电电源,附加七个字节存储器,它广泛应用于 、便携式仪器以及电池供电的仪器仪表等产品领域,下面将主要的性能指标作综合:1. 实时时钟具有能计算2100年之前的秒、分、时、日、日期、星期、月、年的能力还有闰年调整的能力;2. 318位暂存数据存储RAM;3. 串行I/O口方式使得管脚数量最少;4. 宽范围工作电压2.0-5.5V;5. 工作电流2.0V时,小于300nA;6. 读/写时钟或RAM 数据时有两种传送方式单字节传送和多字节传送;7. 8脚DIP封装或可选的8 脚SOIC 封装(根据表面装配);8. 简单3线接口;9. 与TTL兼容Vcc=5V;10.可选工业级温度范围-40+85;(1)DS1302管脚排列如图4-9所示:图4-9 DS1302引脚图(2)管脚描述X1、X2:32.768KHz晶振管脚; GND:地;/RST:复位脚; I/O: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CLK:串行时钟输入端; Vcc1、Vcc2:电源供电管脚;4.4.2 DS1302时钟信号设置模式DS1302内部时钟寄存器设置如表4-7所示:表4-7 时钟寄存器设置4.4.3 DS1302与单片机之间的接口本系统的时钟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5V的主电源和3V的备用电源,在单片机系统断电的时候,时钟电路仍能整成工作,满足了许多需要RTC的场合,因为一般情况下这些场合是不允许时钟停走的。如图4-10所示。图4-10 DS1302与单片机的接口原理图4.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采用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丰富的管脚足够外部电路的扩展,其性能也能满足该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4.5.1 STC89C52主要性能介绍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线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4】。STC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P1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此外,P1.0和P1.2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时器/计数器2的触发输入(P1.1/T2EX),具体如下表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使用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11】。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TTL 逻辑电平。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P3口亦作为STC89C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表4-8所示。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表4-8 P3脚管脚功能引脚号第二功能引脚号第二功能P3.0RXD(串行输入)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P3.1TXD(串行输出)P3.5T1(定时器0外部输入)P3.2/INT0(外部中断0)P3.6/WR(外部数据寄存器写选通)P3.3/INT1(外部中断1)P3.7/RD(外部数据寄存器读选通)4.5.2 最小系统电路核心控制电路由STC89C52单片机,外部时钟源,复位电路等部分构成,如图4-11所示。图4-11 控制电路4.5.3 外界时钟源电路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的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5】。STC89C52时钟产生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由于外部时钟方式是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到单片机内,此种方式常用于多片STC89C52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于单片机的同步。并且高低脉冲电平持续时间应不短于20ns,否则工作不稳定。因此,我们不选用这种时钟方式。 在本次设计当中我们选用的是:内部时钟方式,利用单片机的引脚18(XTAL2)和引脚19 (XTAL1)外接晶振及电容,与片内可以构成振荡器的反向放大器一起组成工作主频电路,如图4-11所示。STC89C52的工作频率取决于晶振Y1的频率。采用晶振的目的是可以提高工作频率的稳定性。图4-12中的C2、C3的作用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一般在530pF,典型值为30pF,我们取12MHz。在设计电路板的时候应使C2、C3和Y1尽量靠近单片机芯片,以减少分布电容所引起对振荡电路的影响。 图4-12 外界时钟源电路4.5.4 复位电路当在STC89C52单片机的REST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若该引脚持续保持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复位操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按键复位电路。上电复位电路如图4-12所示。求接通电源后,单片机自动实现复位操作,上电的瞬间REST引脚获得高电平,随着电容的充电,REST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REST引脚的高电平只要维持足够的时间(2个机器周期),单片机就可以进行复位操作【12】。按键复位电路如下图4-13所示。按键复位电路可以随时通过按键来发出复位信号。该电路除具有上电复位功能外,若要复位,只需按图中的K键,此时电源VCC经电阻R1、R2分压,在RESE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这对系统的可控性是很有帮助的。图4-12上电复位电路 图4-13按键复位电路 图4-14复位电路通过比较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我们最后选择上电与按键均有效的复位电路的形式。其电路结构如4-14,其中电容电阻的大小是根据工程经验计算得到的,它们的取值大小随时钟频率的不同而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取得合适的值,否则应用现场干扰极为严重,影响正常的复位工作。4.6 LCD1602液晶介绍模块组件内部主要由LCD显示屏、控制器、列驱动器和偏压产生电路构成。LCD显示屏为行和列交叉形成的点阵,以58点阵的字符结构模式和设置的显示字符数目,选择适宜的行数,分单屏、双屏或者多屏显示规定的字符。对于双屏或者多屏显示结构的LCD,每一显示屏结构部分,均由各自独立的使能信号E控制。列驱动器与控制器配套使用,它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振荡、帧同步输出、串行输出的数据和移位及锁存脉冲,产生列交流扫描驱动信号。控制器接受来自MPU的指令和数据,控制着整个模块的工作,由CGROM、CGRAM、DDRAM等字符存储域、以及与MPU和列驱动器的I/O接口、指令寄存和译码机构、地址计数器等部分组成。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模块通过数据总线DB0DB7和E、R/W、RS三个输入控制端与MPU接口。这三根控制线按照规定的时序相互协调作用,使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DB接收MPU发送来的指令和数据,从CGROM中找到欲显示字符的字符码,送入DDRAM,在LCD显示屏上与DDRAM存储单元对应的规定位置显示出该字符。控制器还可以根据MPU的指令,实现字符的显示、闪烁和移位等显示效果【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